钱塘知府 发表于 2008-9-19 18:13:46

238楼的像是刑具:Q

大椿 发表于 2008-9-26 09:17:55

老虎凳?哈哈……:D

大椿 发表于 2008-9-27 11:24:51

老无锡百业

咯咯圆


“咯咯圆”,老早以前无锡街头出售的一种糯米粉小圆子,名称来自小贩手持的竹梆,担子只要歇在哪里,“咯咯咯咯”一敲,清脆的竹梆声立时响起,人们闻声即知。

此种小买卖实在平民化得很,不过是搓好一粒粒实心小圆子,煮熟后下到糖水里。如此平常的小吃激不起口腹之欲,但在低消费年代,大人小孩站在担子前来上一碗,不失一种小小享受。当然,当年的酒酿园子也受人欢迎,只是贵些。

有趣味的是,小买卖可以做到弄堂房子的楼上。譬如楼上女孩凭窗嗲嗲地喊一声,再用绳子吊下一只小竹篮,篮内放碗放钞票,那些卖咯咯圆的、抑或卖甜粥、小馄饨、糖烧芋头的都会取碗做生意。女孩只需小心翼翼地把吊篮提上去,一碗热腾腾的可口之物便到了手中——这是过去时光江南小街弄里屡见不鲜的一幅风俗画,温馨之中漫溢着无限情趣。

卖咯咯圆与卖其他小吃食皆小本经营,简单得“锅行镬灶”能一担挑起,小贩们不避寒暑,难躲风雨,辛劳之余只赚得蝇头微利。

眼下,人们进商场逛超市,选购各种馅料的冷冻汤圆已习以为常,无馅的小圆子也有,购回储藏在冰箱中,可供随时食用。但如欲寻觅久违了的街头“咯咯圆”,恐怕在今日江南城乡要大费周折,且不知见了此种普通小食还有无胃口。

dorp 发表于 2008-10-2 13:02:40

个种圆还是蛮有吸引力..因为嘞武汉吃味忒重爻.不爽显..总想寻眼清淡个物事来吃.:cool:

大椿 发表于 2008-10-24 10:05:19

老无锡百业

跑单帮


    解放前不少年间,无锡的穷苦人为了赚钱养家,有出去“跑单帮”的。词典上说,“跑单帮”是“不以经商为职业的个人往来各地贩卖货物牟取利润”,实际上为了路途安全,也有结帮合伙行动的,尽管少量的资本还是各归各。在过去交通不发达的年月里,长途贩运货物不容易,他们肩背手提,大多靠徒步,有时连性命也要搭上。
    甲地的货物贩运到乙地,要逃国民党的苛捐杂税,要防关卡守兵的敲诈勒索,要躲路途土匪流氓的强抢硬夺,还要小心不良同伙的坑蒙拐骗,真正是一路风险,赚的是血汗钱。抗日战争期间,江南沦陷,跑单帮的要混过日本鬼子的封锁线更是难上加难。跑单帮的有男有女,碰上鬼子丢了东西已是血本无归,还往往是男的挨一顿拳打脚踢,女的还要遭遇强暴。笔者昔年有位同事小时候跟人跑过单帮,他说黑夜里过铁路封锁线,鬼子单抓住他们中一个女的不放,他背了东西跑出老远了,还听见那女人在大声哭喊,苦苦哀求……我父亲,在敌伪时期也跑过单帮。他手中提着重物,在南京下关车站汹涌的人潮里挤出站,差点虚脱。
    暗无天日的旧社会,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跑单帮的才会以此种“职业”来谋生求温饱。

[ 本帖最后由 大椿 于 2008-10-24 10:11 编辑 ]

大椿 发表于 2008-11-6 11:42:53

老无锡百业

接线生


    百多年前,上海率先有了电话,自那以后的不少年间,电话始终倚赖人工驳接才可通话,坐在电讯局(从前称电话公司或邮电局)交换机前应答操作的人就叫“接线生”。接线生一般都是女性,她们头戴耳机话筒,嘴动手勤,倒也忙碌不堪。
    接线生的称谓,解放后已改为接线员或话务员,简称“总机”。到了上世纪中叶,锡城电话才不需转接,直接拨号即可与对方通话,但起初打长途电话还得先拨长途台。
    当年打电话,无论本埠还是长途,提起听筒首先听到的是接线生问“要哪里?”待你报出对方单位名称或号码,接线生复述无误,即给你抽线插接。片刻后,接线生通过监听知道通话已毕,便及时收线。那会儿要长途十分烦难,需向话务员报自己单位名称,报账号和姓名,然后挂机等待接通(有时甚至需等上半小时)。通了,不仅话音低微听不清必须大喊大叫,而且越远越糟糕。这种由接线生驳接才可通话的现象,直至80年代在农村尚可看到……
    旧时除一些厂商外,装有电话的人家不是军政要员就是财主家庭,与普通百姓毫不相干,加之老无锡城比不得上海滩,电话更是少之又少。共和国成立,电话开始普及,特别是街头附设在商店内的公用电话从无到有日益增多(记得打一次才3分钱,很是便民)。但私家电话长久以来寥若晨星。一直要到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真正比过去富裕些了,这一通讯工具才一年多似一年的进入千家万户。
    时代在前进、发展,“接线生”的职业名称也已成为历史。



民国接线生 zt



早期接线生 zt



三四十年代上海接线生 zt

[ 本帖最后由 大椿 于 2008-11-6 12:43 编辑 ]

大椿 发表于 2008-11-11 13:27:17

老无锡百业

裱画店


早年间,无锡城里有好几家裱画店,专门给书法家、国画家、收藏家和一些爱好者装裱字画,这是一种技艺相当高超的活计。裱画店的店门大多设有整幅的玻璃隔断,既透亮,路上行人也可直接看到裱画匠的操作情况,是广而告之的办法。

书画家在宣纸上挥洒书写、泼墨着彩之后,就将字画送至裱画店,店里的匠人们便通过精到的传统工艺手段,在字画背面裱上衬底,装上轴子和挂钩,使之成为卷起可以收存秘藏,展开可以悬挂陈列的艺术作品。

装裱工艺十分讲究和烦难,首先粘贴衬底的浆糊要调制得到家即非易事:精白面粉要过筛,经水一遍遍淘洗取去面筋才能打成薄薄的浆糊。还要加进适量的生矾,使之干燥后经年不霉变。匠人先将字画反铺在光滑如镜的大红案台上,均匀地喷洒上清水,修齐四边后,即以排笔精心刷上一层半透明的浆糊,然后小心翼翼地覆上同样喷过水的衬底。衬底材料多种多样,有丝绢,有绫罗,有薄绸,简易的亦可用印有暗花纹的色纸代替。裱糊衬底的工序须分数次进行,接接拼拼,操作过程比较繁复,裱糊时匠人一手拎起纸角一手用棕刷细细地来回刷透,好使整幅字画与衬底材料平整地拼接粘贴在一起。一俟半干,即需仔细地从案台上慢慢揭起,再裱贴到板墙上,等待完全干透。最后再经必要的修正,装上精致的木轴和挂钩,身价不菲的条幅、对子、中堂才算真正装裱好了。

裱画匠手艺高强了得的,还能将因年代久远弄得伤痕累累的古画整旧如旧,恢复原貌。听说北京琉璃厂和某些地方博物馆还有这样的老法师和他们的传人。




(网络图片)

大椿 发表于 2009-1-26 18:44:04

老无锡百业
推糕肖

    糕肖的“肖”字不知如何写法,无锡方言有音无字的太多,不得已,这里姑妄以音代字。
    何谓“糕肖”?恐怕只有上了年纪的人才能心领神会。那可是十分好吃的东西。往昔一到年脚下,无锡人家开始准备年糕,有请蒸糕师傅上门来蒸的,有去店家买的,也有乡下亲眷送到城里来的。年糕的吃法多多,其中一种就是叫在街巷里转悠的推糕肖的刨成薄片,尔后油炸了吃。
    四五十年前,记得每到寒冬腊月,就能听见弄堂里有人吆喝着做此种生意,他喊道:“阿要--推、糕、肖!”他肩膀上扛一张与小长板凳差仿佛的刨凳,有人家拿糖年糕来了,他便骑坐到刨凳的一头,双手抓住铁硬的年糕在那板凳刀口上来来回回地推刨,片片年糕便从刨凳底下流出。推糕肖的根据工作量收取手工费,不是很贵。旧时自蒸的年糕不仅结实而且韧性大,谁若是想在厨房里用菜刀切片,肯定吃力不讨好,因为只有用刨刀刨出来才能厚薄均匀。拿回后,将糕片放到油锅里一氽便有些卷曲,但两面黄的糕肖咬嚼到嘴里,绝对是松脆可口、齿颊留香,是过年时大人小孩子们的上好甜味零食。
    说来,后来五六十年代副食品商店也出售糕肖,大约是随着各类糕点花色品种的日渐增多,这一价廉物美的“吃头”很快就被挤出去了。现在无锡人平日里也买年糕吃,只是做推糕肖生意的人早已失去了踪迹。

富春山越 发表于 2009-6-5 00:15:27

:D :D

    在如今的无锡城里,恐怕已经看不见什么铁匠铺了,而几十年前是有的,那通红的炉子,“劈劈啪啪”的风箱声,加上“叮叮当当”的打铁声,行人老远就晓得附近有家铁匠铺。
    这种铺子一般都是夫妻店,店 ...
大椿 发表于 2006-11-12 13:08 http://www.wu-chinese.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铁匠我最熟脱了,我头搭干了八年!吃的口粮45斤,是工人中最高的一挡了。用大锤也用空气锤。用大锤时师付用小锤,小锤实际是指挥,指那打那、指重打重,师付小锤往砧上一敲,我们下手的大锤应声而停,师付再用小锤修几下,若完工放于一旁,若还没完工重投入炉工加热。锻件需加热至稻草黄色(1200度)始锻,而终缎为樱红色,约650度。温度越低锤打吃力,延展性差。
至今我还保存件锻工围身,哦,一晃四十余年了!
我的师付一个是永康人(长于手锻)、一个是上海人(长于机锻)。永康师付有个奇怪名字:烂货,后写成兰货,而师伯也叫兰堆,是兰(烂)字辈的。上海师付叫德友,技术很好。非常怀念他们。算起来,今年他们均有八、九十岁了。

大椿 发表于 2009-6-26 10:12:45

长远朆来了。

原来富春兄干过锻工,工人阶级。你吃45斤口粮时我吃30斤,至今仍有莫名的羡慕……哈哈!

大椿 发表于 2009-6-29 09:53:11

本帖最后由 大椿 于 2009-10-15 21:23 编辑

摇面

    摇面,就是店家用摇面机器代客摇出面条来的一种加工行当。
    我小的时候,母亲有时会舀半盆面粉,命我送到街尾的摇面店里去摇成面条,拿回家,或黄芽菜肉丝面,或咸菜肉丝面,一家人吃一顿也算是改善生活了。
    那种摇面店简陋得很,但摆放在屋里的摇面机蛮大的。有街坊上人送面粉来了,两斤三斤,五斤六斤的,店主就手当面倒进大瓷盆里加水和起来。三下五除二的和好,将面团拿起送到机器一头放进木槽,店主立即摇动机器上的飞轮,面团就擀成了面皮。而后再将长幅的面皮拉到机器这一头,顺进两根有密密凹槽的螺杆中间,再摇动这头的大飞轮,螺杆下面就挂下长长的面条来了。每到此时,老板娘已经用一只圆匾在下面等着,一把把挽起面条,掐断,放进匾内。面条摇好,付过几角几分钱的加工费就可以拿回家。
    摇面之前,店主一定会问清你要摇细面还是摇阔面,他好更换机器上的那两根螺杆,原来螺杆凹槽还有窄寛之分。
    我那时对机器上的飞轮十分感兴趣,心想如果让我摇一摇多过瘾。去的次数多了,有次候准时机自告奋勇提出帮忙,果真如愿。哎呀,那轮子摇起来不如想象的轻松,原来是要花些力气的。
    无锡这种摇面店一般也卖生面条,除了在门口零售还送面上门。譬如哪家人家祝寿了,过生日了,只要对店家讲一声,他们就头顶装了面条的圆匾一路送来了。面条高头还夹一方红纸片,以示“讨衬语”。
    事实上,摇面这个行当很早很早就有的,而且至今存在。至于那种机器的样子,新式的除外,普通的几十年间一成不变,无非半木改成全铁,手工摇动飞轮让位给马达而已。




(网络图片,不知哪里展览的老古董)















姬远清 发表于 2009-6-29 11:25:17

这个东西我小时候看到过的。。。现在大概人家不做这种生意了,没再听说了。。。

大椿 发表于 2009-7-1 12:37:48

哈!现在还有,机器小巧些,电动。生面条还有得卖的。

大椿 发表于 2009-10-15 21:19:35

画像馆



几十年前,无锡城乡均开设有画像馆,代客绘制各种人像。这种画店格局都较小,上世纪50年代多数一人单干。画像馆门口挂有大幅人头像,其中有风姿秀逸的电影明星,也有人们熟悉的名人名家肖像。路人透过门窗玻璃,可直接看到聚精会神埋头工作着的画师。一般来说,画像馆日常主要工作是给顾客画像。顾客送一张发了黄的小照片去,讲好费用,他们便能放大得神态酷肖。

清代就有类似的行当,比如给丧事人家画遗像,画师上门先看遗容,然后凭记忆将死者画成一幅着色画,装裱后成为一轴中堂。那时,死者脸面画得差强人意无人计较,要紧的是冠服靴履必须添加得气派十足。一到年节,有钱人家便在厅堂里将这些祖宗画像张挂出来……

后来人们有了照片(多黑白小照),画像馆据以画出的放大画像就不是以前的国画了。通常画法是先在照片上打细方格,或压上印有红细格的“九宫格”,再在厚实的铅画纸上划大方格,接着就用铅笔在画纸上勾勒出放大了的头像轮廓。而后,一边用放大镜细看照片的局部,一边换用大小不等的“干笔”,蘸着炭精粉,根据小照原样深深浅浅地逐步擦抹成像。当一幅有着明暗层次的黑白像画毕,尚需喷上薄薄一层透明胶,就可以镶进镜框了。

画像师傅多数不是科班出身,但也画各种艺术照,更有画店尝试绘制色泽明快的彩色人像,大约不论使用炭精粉抑或色粉,均需用干毛笔慢擦细抹成像,所以对此画种时称“擦笔画”。




laosuzhou 发表于 2009-10-23 23:44:55

:)

衣食住行,穿衣为首。往昔人们做衣裳,无论请裁缝加工制作,抑或自家手制,都需先光顾绸布店选购料作。因为,早五六十年,无疑还谈不上有多少现成服装面市。其时,锡城北大街的的“时和”、中山路上的“世泰 ...
大椿 发表于 2006-11-10 21:04 http://wu-chinese.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布店里盛绸缎等的方形玻璃柜,有个专用名词,叫“洋盘”。

laosuzhou 发表于 2009-10-23 23:52:42

http://www.yihequanyuan.com/bbs/UploadFile/2006-11/2006112621292412078.jpg   图片zt

    旧时代的成衣铺也叫裁缝店,一般小店只做中式服装,如长衫袍子等。衬里衣服,也无非是对襟上衣和前后能穿的抿裆裤之类 ...
大椿 发表于 2006-11-26 21:55 http://wu-chinese.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倷箇篇文章里向说格“红帮裁缝”,正确格名称应该叫做“奉帮裁缝”。箇类裁缝会得做比较高档格西装嘅。

laosuzhou 发表于 2009-10-23 23:59:34

从前,老无锡城里有不少小书摊头,吸引着无数儿童和青少年。小书摊都摆在街巷里或弄堂转角处,由一个摊主守着。他还带卖那种自制的饮料,一只只玻璃杯上盖着玻璃片。
    小书,也即连环画,64开本,几十上百种的摆 ...
大椿 发表于 2006-12-25 11:59 http://wu-chinese.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小书摊浪格小书还可以几套租转去,慢慢交看,第二日再来还书。不过租转去格价钿要贵一点,一般是要出加倍格铜钿。

laosuzhou 发表于 2009-10-24 00:08:45

敢说后生小伙子呒不几个听说过“捉牙虫”……哈哈!;P
大椿 发表于 2007-1-24 23:18 http://wu-chinese.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箇种骗骗人格行当也只有勒科学勿普及格时代方始有得饭吃,也只有箇辰光会得有人去上当!到后来箇种江湖骗子慢慢交也就呒不人相信哉。

laosuzhou 发表于 2009-10-24 00:22:38

快过年了,再贴《跳财神》,“跳财神”在旧时弗是啥正规职业,但这些人以此为生,至少新年里可以小发一哈子……

:) :)

跳财神

    旧时春节,热闹的街头巷尾有所谓“跳财神”的在那里窜来窜去,那是一些讨饭 ...
大椿 发表于 2007-2-14 21:28 http://wu-chinese.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又名“跳加官”。头戴假面具,一副笑容可鞠格,三缕长须,粉白格面孔。有时是手持“恭喜发财”格大红条幅。

laosuzhou 发表于 2009-10-24 00:54:16


黄包车,又名人力车,可折叠的车篷多以黄油布制成。这种人拉的车子早年由东瀛“引进”时曾名东洋车。而北边,则统称胶皮或洋车。初始的东洋车车身较高,铁圈轮子直接在路面上滚动,人乘坐时颠簸不舒服。后经逐步改 ...
大椿 发表于 2007-12-22 13:23 http://wu-chinese.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黄包车,又叫“东洋车”。除脱仔拉客格车子,还有有铜钿人家格“私家包车”雇用工人来拉扯。我中学里有个同学是苏州城里有名气格医生格儿子,一只脚有一点毛病。走起路来有点一颠一颠。俚每日天到学堂来读书,就是有自家屋里格包车接送嘅。
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查看完整版本: 老无锡百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