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04|回复: 7

苦繇余氏苏州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6 17: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洞庭东山志》第一章   建置沿革
                         第一节   历史沿革

据《尚书,禹贡》载,当虞,夏之际(约公元前21世纪),震泽(太湖)列扬州之境。时有部落陶臣氏,乌陀氏,鸿蒙氏和苦繇余氏游居于太湖一带,因助禹治太湖水患有攻受封赐。其中苦繇余氏居地(今苏州一带)被封为“吴”。

瞧来,苏州人的祖先可能系苦繇余人啊。
发表于 2008-6-16 17: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禹贡是伪书

《东山志》的意思其实是苦繇余氏受封是那本伪书讲的错了别怪我啦
 楼主| 发表于 2008-6-16 18: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ndarin 于 2008-6-16 17:30 发表
禹贡是伪书

《东山志》的意思其实是苦繇余氏受封是那本伪书讲的错了别怪我啦

不会吧?
发表于 2008-6-16 18: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尚书》的真伪、聚散,极其复杂曲折。汉人传说先秦时《书》有100篇,其中《虞夏书》20篇,《商书》、《周书》各40篇,每篇有序,题孔子所编。《史记·孔子世家》也说到孔子修《书》。但近代学者多以为《尚书》编定于战国时期。秦始皇焚书之后,《书》多残缺。今存《书序》,为《史记》所引,约出于战国儒生之手。汉初,《尚书》存29篇,为秦博士伏生所传,用汉时隶书抄写,被称为《今文尚书》。又,西汉前期,相传鲁恭王拆孔子故宅一段墙壁,发现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字体书写的,所以称《古文尚书》,它比《今文尚书》多16篇,孔安国读后献于皇家。因未列于学官,《古文尚书》未能流布。东晋元帝时,梅颐献伪《古文尚书》及孔安国《尚书传》。这部《古文尚书》比《今文尚书》多出25篇,又从《今文尚书》中多分出5篇,而当时今文本中的《秦誓》篇已佚,所以伪古文与今文合共58篇。唐太宗时,孔颖达奉诏撰《尚书正义》,就是用古今文真伪混合的本子。南宋吴□以后,对其中真伪颇有疑议。明代梅□作《尚书考异》,清代阎若璩著《古文尚书疏证》等,才将《古文尚书》和孔安国《尚书传》乃属伪造的性质断实。

《尚书》所录,为虞、夏、商、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其中虞、夏及商代部分文献是据传闻而写成,不尽可靠。“典”是重要史实或专题史实的记载;“谟”是记君臣谋略的;“训” 是臣开导君主的话;“诰”是勉励的文告;“誓”是君主训诫士众的誓词;“命”是君主的命令。还有以人名标题的,如《盘庚》、《微子》;有以事为标题的,如《高宗肜日》、《西伯戡黎》;有以内容为标题的,如《洪范》、《无逸》。这些都属于记言散文。也有叙事较多的,如《顾命》、《尧典》。其中的《禹贡》,托言夏禹治水的记录,实为古地理志,与全书体例不一,当为后人的著述。自汉以来,《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遵的“大经大法”,在历史上很有影响。
发表于 2008-6-16 19: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永远跟不上姑姑的节奏
发表于 2008-6-16 19: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啊!!!!

猛然发现姑姑又变成明州刺史了
发表于 2008-6-17 11: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調任也忒快了
发表于 2008-6-18 13: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交通发达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4-20 03: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