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479|回复: 27

方言口音与用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26 01: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字的字符不是表音的字母,同一个单字不同方言区的人往往有不同的方言口音的读音。书面上写出来的汉字不一定实际反映书写者的口音,但是,由于方言口音的“导引”,人们在写字时可能会受到口音的影响而写别字,使得书写用字反映出书写者的方言口音。



    在上海学校食堂里的黑板菜谱上每每写着“布菜”、“大扒”、“方肽”等菜肴名称。来自其他地区的学生看到这些菜名,总是摸不着头脑。待到买了这些菜肴,才知道“布菜”就是“菠菜”,“大扒”就是“大排”,“方肽”就是“方腿”。“布菜”、“大扒”、“方肽”都是上海话口音“导引”下写出来的别字。



    近年来香港“无厘头”影视剧颇为流行。从字面上 看,“无厘头”意思不易确切理解。其实“无厘头”当为“无来头”,意思是“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厘”字是“来”字的粤方言口音的记写。



    在马来西亚的食品摊上常见一种食品“卤巴”,“卤巴”就是“卤肉”,“肉”在闽南话中读“巴”,所以“卤巴”中的“巴”只是一个方言记音字。



    这几年有个“美眉”很流行,“美眉”实际上是台湾人口音的“妹妹”的记音字。“美眉”的字面意义只是好事者的煞费苦心选择用字的结果。



    《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个“罗嗦”,另外还有一个同义的“噜苏”,但后者被标注为方言词。从语音上就可以看出“噜苏”的吴方言语音特点。



    汉语中有一些异形词就是用方言口音记录造成的。比如“原子笔”就是按照上海话读音记写“圆珠笔”而造成的。《现代汉语词典•补编》认为“原子笔”是“圆珠笔”的旧称,这个解释并没有讲清楚。从先后讲,“原子笔”是“圆珠笔”的旧称。但“旧称”这一说法并没有解释“原子”的意义所在。只有从方言语音上才能讲清楚,“原子笔”实际上是“圆珠笔”的吴语语音的记写,其中的“原子”跟“原子核”之类的“原子”毫无关系。当然可以把“原子笔”看作方言词,不过“原子笔”这个形式也很常见,因此也可以把“原子笔”看作是“圆珠笔”的异形词。若从规范的角度考虑,自然就应淘汰“原子笔”,保留“圆珠笔”。



    了解方言语音与用字的关系,对于理解音译词的用字也很重要。比如“水门汀”何以是英语词cement的音译,只要了解“水门汀”的上海话读音,就不难理解了。“亚洲”之“亚”是英语Asia的音译“亚细亚”的缩减,只有从方言语音的角度才能理解为什么用“亚”记写Asia中的A。汉语早期音译词大都是从方言渠道引进的,或是由于翻译者的方言口音才导致音译用字与外语原词之间产生了语音联系,这与今天用普通话读音看音译用字与外语原词语音之间的关系是不一样的。


作者:杨锡彭


   来源:《语言文字周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6 01: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原子笔”就是按照上海话读音记写“圆珠笔”而造成的。”

1.既然是舊稱就難保當時上海話尚有司書之分
2.“原”nyoe、“圓”yoe,這個疑母應該沒有脫落啊
发表于 2013-5-26 09: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子笔”确乎是圆珠笔的旧称。二战后,美国出现了ballpen,美国商人雷诺带了他的ballpen来中国推销。那时,原子弹的威名很大,就给他的笔取了个“原子笔”的名字。当时拥有一支原子笔,是身份的象征。我还记得在一个有钱的邻居家,看他拿了笔演示给在场的妇孺看的情景。后来又在报上征名,结果选中“灵珠笔”——自然,这些不过是促销手段。民间仍然称“原子笔”。49后,中国厂商为自己生产的笔取了个“圆珠笔”的称号——好像也有个征名过程的。此后就出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现象:书面上统一于“圆珠笔”,口头上“原子笔”和“圆珠笔”并行,而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前者占优。
当时上海話尚有司書之分的人为数不算少,我也是其一。“原”nyoe、“圓”yoe,不是疑母脱落的问题,是当时就叫“原子笔”。
发表于 2013-5-26 09:5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100%講:原nyuoe子筆。
圓硃筆,我遇見的同齡人中衹有中專裏2位蘇北籍同學講
 楼主| 发表于 2013-5-26 09: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見實在是多而不精,亂扣帽子。
发表于 2013-5-27 16: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200052 于 2013-5-27 16:50 编辑

“布菜”、“大扒”和“方肽”,与其说是上海人按自己语音乱写,还不如说是受“第二次汉字简化方 ”的流毒。因为那个“肽”字,认得的人不多,较起真儿来,读音也不对。反正那个方案给人一个印象就是随便找个同音偏旁就算个字。“艹”下“才”,就是“菜”或“蔡”,所有的小蔡都“mi道鲜得来”。
发表于 2013-5-28 10: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玻pou菜、大dəu排骨
 楼主| 发表于 2013-5-28 10: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热度 发表于 2013-5-27 21:03
玻pou菜、大dəu排骨

推廣寧波話?
发表于 2013-6-15 16: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康熙来了》,知道台湾现在仍说“原子笔”。
发表于 2013-6-15 16: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热度 发表于 2013-5-28 10:03
玻pou菜、大dəu排骨

puts'e菠菜
duba大排
发表于 2013-6-15 16:45:46 | 显示全部楼层
1.既然是舊稱就難保當時上海話尚有司書之分

现时也有啊
发表于 2013-6-15 16: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热度 发表于 2013-5-26 09:54
我100%講:原nyuoe子筆。
圓硃筆,我遇見的同齡人中衹有中專裏2位蘇北籍同學講 ...

hrYtsЧpi?圆珠笔
发表于 2013-6-15 16: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马来西亚的食品摊上常见一种食品“卤巴”,“卤巴”就是“卤肉”,“肉”在闽南话中读“巴”,所以“卤巴”中的“巴”只是一个方言记音字。

巴是闽南语少数几个闽越语词
发表于 2013-6-15 16: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年有个“美眉”很流行,“美眉”实际上是台湾人口音的“妹妹”的记音字。“美眉”的字面意义只是好事者的煞费苦心选择用字的结果。

刚看见美眉时,我还以为指女人眉毛蛮美,造孽啊!
发表于 2013-6-15 16: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上海学校食堂里的黑板菜谱上每每写着“布菜”、“大扒”、“方肽”等菜肴名称。来自其他地区的学生看到这些菜名,总是摸不着头脑。待到买了这些菜肴,才知道“布菜”就是“菠菜”,“大扒”就是“大排”,“方肽”就是“方腿”。

害人匪浅
发表于 2013-6-15 22: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乌程仔 发表于 2013-6-15 16:47
hrYtsЧpi?圆珠笔

kon poh chian
发表于 2013-6-15 23: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乌程仔 发表于 2013-6-15 16:48
在马来西亚的食品摊上常见一种食品“卤巴”,“卤巴”就是“卤肉”,“肉”在闽南话中读“巴”,所以“卤巴 ...

儂到馬來西亞去過啦?
滷bak 好喫哇?
发表于 2013-6-16 12: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热度 发表于 2013-6-15 23:07
儂到馬來西亞去過啦?
滷bak 好喫哇?

书上看来的
发表于 2013-6-16 12: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热度 发表于 2013-6-15 22:30
kon poh chian

标准腔
 楼主| 发表于 2013-6-16 20: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乌程仔 发表于 2013-6-15 03:45
1.既然是舊稱就難保當時上海話尚有司書之分

现时也有啊

老派確實分的,新派確實不分,中派我就不清楚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3-3-28 08: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