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640|回复: 2

上海的方言戏剧与海派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21 16: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海的方言戏剧与海派文化                                 刊载于《上海戏剧》2010年第4期
对话人:钱乃荣,中国现代语言学家,现任上海语文学会副会长,上海语言研究中心副主任。
方言戏剧活在大众中
上海戏剧:钱教授您好!作为研究上海方言的语言学专家,今天我们请你来谈谈上海方言和上海戏剧的关系。
钱乃荣:方言是戏曲的灵魂。地方戏曲本来就是属于群众的娱乐,上海的海派文化过去很发达活跃,粉丝遍地,戏曲是全民性本土性的大众文化。上海不但有上海话的沪剧、滑稽戏、浦东说书、方言话剧,还有评弹、甬剧、苏滩、锡剧、淮剧等,甚至昆曲、京戏,都是用方言唱的。
上海戏剧:您能介绍下上海方言戏剧的起始发展情况么?
钱乃荣:先讲讲沪剧,沪剧的前身是本地滩黄,后称申滩、申曲,原本只是一种乡村田头山歌,在十九世纪80年代进入上海城区。后来的迅速发展繁荣完全是进入了文化金融中心的大上海后,在海派文化的宽容、自由、竞争的大氛围里打造出来的。
上海戏剧: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今日“二人转”的发展和沪剧当年走入城市的发展道路有相似之处?
钱乃荣:是的,开始时候,格调可能低一点,表演可能差一点,但到城市里演出就会自然适应城市观众的观念和文明程度的需要,除了保留反映农村生活的优秀剧作外,就要及时表现上海这样的大都会中的群众生活。到30年代后,通过中西融合又与西方话剧形式相结合,沪剧很快从最早的两人表演变成采用了大台布景,分幕分场演出西装旗袍戏。
       现在有些人批评“小沈阳”或者“二人转”低俗,我并不认同,赵本山的刘老根大舞台受到观众真正欢迎的,因为“二人转”代表着通俗活泼的乡村文化。虽然有些自命精英的人不买他们的账,但是大众文化却真实地活在大众中。文化应该是多元的。什么叫高雅,什么叫低俗,没有细则可供划界和遵循,属于见智见仁的范畴。有人说网络流行歌《老婆老婆我爱你》太低俗,那么弄得国家大乱的《长生殿》里的爱情就雅吗?今日的俗,可能即明日的雅。我们应懂得“雅从俗来”的道理。

沪剧唱词胜在口语化
上海戏剧:当时上海方言戏剧作品都对时事新闻、民众生活非常敏感,因此作品大都受到了大众的欢迎。
钱乃荣:沪剧活泼清新、长于叙事的曲调和节奏,很利于表现现代生活。这里我要讲到曲调与语音的问题,中国的戏曲与西洋的歌剧不同,因为汉语本身是有声调、有节奏的,所以戏曲在演唱时首先要考虑方言的连读声调,唱腔是建立在自然语音上的。如果某个字声调是升调,你硬“设计”成降调唱出来,就会不自然,这在戏曲中称为“倒字”,是很忌讳的,因为听众很难听出唱的什么词,也就丧失了美感。
上海戏剧:就是说,唱的曲调最好是说话时音调,这样才更自然?
钱乃荣:对,唱腔与声调越是接近,就越是听得懂而易为听众接受和传唱,那些著名演员都可以将唱词和自然语言的声调调整到很契合的程度。比如杨飞飞、赵春芳演唱的《卖红菱》整场唱段共用190个上海方言“根青韵”,其曲调和上海话连读变调的一致率达100%。又如王盘声在《碧落黄泉》中“志超读信”一段,其乐曲唱腔与上海方言连读调的对应一致率达到99.3%,孙徐春的《昨夜情》也是这样,唱腔就像倾诉一样娓娓道来,唱流行歌曲也需这样。当然这是个底子和基础,唱腔的优美还有曲调和拖腔等的发挥,戏曲“幕表制”就往往有利于唱腔与自然语言的吻合。但过分强调唱腔的“设计”,后来就少了,如《璇子》的“金丝鸟”一段,共唱42个语音词,只有73.8%的契合;《野马》“琴声”一段与上海方言的连读调只有64.7%的契合。因为先剧本再配唱腔和演员,唱腔就与唱词声调相游离,而演员有时照本宣唱,不参加再创作,更不用说自创特色的发挥。还有些剧目的唱词和说白有些过分追求文学语言,脱离上海生动的方言土语的倾向。而沪剧唱词就胜在口语化的表达,其中包含大量生动的上海方言俚语。目前上海方言和民俗特色的失落,使唱词难以听懂和在民间口中传唱。
“拿伊做脱”从切口到流行熟语

上海戏剧:说到上海话的生动灵活,不得不首推上海的滑稽戏了。但很多80后有一种感觉,虽然从小就是听电台的《说说唱唱》、《滑稽王小毛》长大的,但是对于很多演员在表演中惯用的词,在我平时生活中我们却是根本不会使用的。
钱乃荣:如果你只是听过,但不会去用,那就是说那些词语已经和你有距离感了,这与青年中上海话的衰退有关。上海滑稽戏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和作用,就是展现当时上海方言中的生命力强的、优秀的词语,如拗造型、出风头、牵头皮、收骨头、淘浆糊、吃空心汤团、耳朵打八折等等,这些词汇都是从上海这个商业社会基础下海派文化中自然形成的,你可以发现它们虽然处于所谓的“国家语言规范”的边缘,但是滑稽中说到它群众却笑得最开怀,有的还把它们的含义和使用范围更扩大了,所以特别有韵味,这正是方言的魅力。方言口语是一直在创造和引申新鲜灵动的词语的。就像是乖学生的语言有时虽然很规整,但是不如顽皮学生生动活泼。周立波现在最红的一个词是什么?
上海戏剧:“拿伊做脱”。
钱乃荣:社会上各阶层人都能创造新词,“拿伊做脱”原本是解放前流传于黑社会的切口,就是“把人杀掉”的意思。语言一旦大家用起来,就不由自主地由广大群众的社会需要和文明水平加以改造了。现在此词用的范围扩大了,原来的很具体的“黑”内容抽去了,这是熟语的一种形成法,也即外壳化或曰空心化,是一种修辞的形式。“拿伊做脱”因为它的基本义素是较生动的,我们亲眼看到这个的词语很快外壳化,把看着不顺眼的东西想处理掉,就说“拿伊做脱”,这个词就成了广义的“把它干掉”的意思。这就像“腐蚀”原用于化学,后来可以说“腐蚀青少年”,“避风头”、“出洋相”等也许也是这种方式形成的生动熟语。
上海戏剧:独脚戏似乎更多的是在语言文字上的“噱头”,所以如果没有新鲜的词汇补充,一些内容就无法表现?
钱乃荣:上海滑稽戏是随着城市的开埠应运而生的,当时与“新剧(即话剧)”一起演出,与传统戏曲有所不同,它演出的题材内容具有明显的都市性特征。最早的独脚戏也是幕表制演出,具体的每句台词,都是演员自己组织的。独脚戏演员特别要求能具备“活口”,要有在台上善于随机应变的才能,要在不同层次观众前即时引得大家笑起来。既要表现人物,同时又要集中并巧妙地设计与有上海方言特色紧密结合的语言“噱头”,如同音词的拈连,惯用语语义的移植双关,巧妙的发散性的比喻等等。滑稽戏的传统就是表现市民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独脚戏《十三人搓麻将》是将13个不同地区语言用上海话表演串联出来;滑稽戏《72家房客》讲的是解放前住房狭小、底层人民的艰苦生活。可目前的生活和那个年代观众欣赏、共鸣的东西已经不一样了,应该多创作与现今百姓生活联系更紧密的东西。
上海戏剧:你认为“海派清口”是滑稽戏本源的一种合理回归吗?
钱乃荣:是的。周立波为什么红?并不是说“海派清口”这种形式多新鲜,而是他用特有的幽默方式,讲股票、讲住房、讲上海人的生存状态和对国家的贡献,都是大众最关心,最想听的内容。由于他用生动的、有生命力的上海话词语确切地表现了上海人的生活场景,因此引起了观众强烈的共鸣。这一点与滑稽戏出生和迅速繁荣期的情况是一样的。
应该给方言足够空间

上海戏剧:如果纵向比较的话,我觉得,相对于川剧、粤剧,沪剧面临的处境更艰难一些,这是不是也有地域的关系,因为自改革开放后,上海这个城市开放性更大了?
钱乃荣:我觉得这并不是地域和方言本身局限的问题,你看粤语歌一路可以流行到哈尔滨,因为最好的艺术既是本土的又是世界的。但是我们的社会为了更好地生活和交流,大力推广了普通话,虽说上海推广普通话比较成功,却有些矫枉过正。文化是很脆弱的,好的文化应好好保护。方言如果不注意保护,可能会衰弱或消亡。校园语言环境政策有该检讨的地方,如课外不能禁止学生说方言。电台和电视台也该有上海话的足够空间,让大家都能听到标准的上海话。
上海戏剧:还是让我想到了周立波,他不但在中老年观众中非常受欢迎,而且有许多的90后,甚至00后都喜欢他的段子、他的词语,而您对于像周立波这样的走红是非常支持的吗?
钱乃荣:我写了不少上海语言文字的词典和研究文章,但是不如周立波出一本《诙词典》这么流行这么影响大,为此我们应该欢迎和肯定他对上海方言和海派文化弘扬的功劳,是他使上海话中的精华语汇在青年中传承下去。
上海戏剧:总结您上述的分析,您主要提到的解决之道还是在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一个是创建宽松的大环境和对方言戏剧的扶持,让大众文艺自由发展;另一个是在创作上要学习以前的传统,表演群众最喜欢的内容,包括对时事生活的敏感,主动发掘。
钱乃荣:软件离不开硬件,最终还是要落到生态环境上。缺乏创新的机制后,形成流派后却造成喉咙的克隆和新流派的缺失,使沪剧唱腔在原地踏步。可以这样说,上世纪50年代后,几乎就没有新的流派出现。没有积极的创作,最主要的后果是演出的内容与百姓的喜怒哀乐和票房收入可以游离,于是也开始与平民生活相脱离。后来,写剧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写颂歌或表扬好人好事,重说教而不再“善写人情”。群众不感兴趣,留下的就只能是老戏的反复重演和再挖掘。然而毕竟时代不同了,由于离开民间社会的热点和亮点太远,大家不愿去吃你炒的冷饭,戏剧自然吸引不了观众。
上海戏剧:就像您说的,要学习顽皮学生,使语汇更生动,更丰富?
钱乃荣:顽皮学生容易出格创新,不过“学生说话”还是一种无意识行为,对戏剧来说,更渴望的是有意识的发掘。
上海戏剧:除了创作上的盘活,那您觉得其他有利的出炉在哪里呢?
钱乃荣:周立波是上海人的主动创作,为上海人说话、正名,说出真实的上海人,所以周立波走红了,也证明剧场依然是能够走红的。但是,是不是我们应该好好总结一下走红的原因呢?院团有没有趁热主动推出海派剧目呢?剧场是否打算降低票价招回过去被赶走的大众呢?
另外是要依靠民间力量,民间组织。海派文化主要是大众文化,不是贵族文化。



《上海戏剧》专题前言:“上海闲话”是一种腔调

       沪上红了一个讲上海话的周立波,但舞台上讲上海话的却不仅仅只有一个周立波!然而如今的观众们却似乎疏远了他们……
       上海话是上海这座海派城市在其悠久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方言。上海话中既有古代江东文化信息和文化遗迹,又在中西文化交融中包含了上海人民接受外来文化的智慧结晶。同时,舞台上也出现了以沪语为载体的戏剧艺术,沪剧、滑稽戏、上海方言话剧这些人们喜闻乐见的剧种也曾风靡一时。然而当赵本山、小沈阳把“二人转”转到了全国各地之时,当北京的郭德纲中兴相声艺术,把“德云社”搞得红红火火之际,代表着海派文化的沪语戏剧形态相比之下却不约而同地式微了。剧目萎缩,观众流失,这些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使其陷入了一种尴尬境地。
      探究其因,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上海话缺乏舞台表现力;也有人认为南方语言不利于广泛传播;更有人认为普通话对上海市民本土语言能力的冲击使其丧失了观众土壤……这终究是个复杂问题,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在这次专题中,我们邀请了钱乃荣、王汝刚、褚伯承、曹路生等专家们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并期待诸位读者的高见。
发表于 2010-7-29 18: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是有腔調
发表于 2010-8-19 20: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闲话目前俨然已经是吴语个代表,坚决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3-28 16: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