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994|回复: 6

叶云帆老先生,最后几个讲老派温州话的人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6 02: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双相障碍 于 2009-10-26 02:41 编辑

已经以接近百岁的高龄去世了,籍贯慈溪,就读上海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毕业,附送照片:


顺带一提,《橘子红了》的作者琦君曾是他下属,郑张曾是他学生。
此外,叶云帆先生的父亲叶鸿遇老先生生前讲最老派的温州话,尚分尖团。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6 02: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叶宏湛

  父亲出生于清朝光绪末年,可谓是前清遗老、三朝臣民,一生历尽沧桑,劫难深重。但他却能以超人的毅力与豁达的胸怀,荣辱不惊。像一棵风雨后的青松,在晚霞中更加郁郁葱葱。

  我记得1961年初次见到劳教所保外就医的父亲时,他全身浮肿,一口牙齿全掉光,而如今能活到99岁,也是一个奇迹吧!

  父亲自幼在私塾受教,熟读四书五经,15岁只身在上海求洋学,考入著名的圣约翰教会学校,后毕业于因爱国学运而分出来的光华大学,专攻哲学与英国文学,也可算学贯中西吧。父亲精通韵律,以诗交友,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凝重的诗篇,表达了以高昂的精神来藐视命运拨弄与磨难的姿态,他的作品是艰难逆境中酿出来的清纯花蜜。

  父亲的英文根底也很深,记得晚年的他以94岁高龄,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独自远行来美探望我们一家。在“911”前的一个周末,我带他去首都华盛顿玩,顺便去参加原圣约翰大学的同学会。当时主席安排一位最年长的学友讲话,由儿子扶上台,他儿子说:听说还有一位更年长的在场。主席发问后,我证实了。大会主席即请爸爸上台发言。我很紧张,赶紧提醒他,这里的同学会规矩是只讲英文与上海话。只见他健步上台,用英文即兴发言,侃侃而谈了四五分钟,全场掌声雷动,令我自叹不如。

  父亲的一生都很正直、单纯,我们特别敬仰他那种对人生的执着和对教育锲而不舍的精神。台湾著名作家琦君女士曾在永嘉联中任教,前几天,她在电话里回忆父亲,说:他教书育人极其严格,任人唯贤,决不任人唯亲,甚至不惜得罪至亲,我们都怕他,但更敬仰,甚至爱慕他。父亲的学生、原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沙里先生也对我说:我虽然当年是“造反”学生,但成绩好,你爸很喜欢我,支持我们演抗日的话剧,这情景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

  我父亲终于走完了漫长的一生,永远慈祥地闭上了双眼。他没有把遗憾留给自己,因为他已经竭尽所能,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他最挚爱的教育事业。

  作为子女,我们非常敬仰父亲的人品。他一生俭朴,平日粗茶淡饭,连一小张纸也要反过来再用;九十六七岁还去挤公共汽车、争取去杭州开会,自我感觉特好;每次民革开会或其他活动,不管刮风下雨,总是第一个到,令同仁和领导都非常佩服。

  父亲一生淡泊名利,更不计钱财。去年我回来看他,他交我一个外汇存折说,趁我头脑还清楚,先把这个交还给你,我的退休金够用。我一看,是我多年来逢年过节时给他的钱,还有我旧屋拆建所需的预付款,他分文不取,全数奉还。但对亲友欠他的款项,至死不提一字。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委实难能可贵。

  今年春节前,父亲已年迈体衰,选中一张照片催着家人放大,还亲笔草拟了自己的讣告。周末我打电话请安时,他都会提及百岁寿诞的事,甚至在梦中呼唤我的名字。但我3月份从美国赶来医院,见他的状况稳定后,我告诉他,我要先回美时,他还问我明天是几点的飞机,并向我妹妹说,让你大哥回去。他就是这样,一心想着子女,想着他人,睿智豁达,气量超人。

  父亲弥留时刻,告诉友人要好好照顾我母亲,同时说:我是学哲学的(胡适、李叔同都是我的老师),我对人生、生死看得很透彻。连闰月算,我已经100岁了。

  是的,亲爱的爸爸,您已经100岁了,请一路走好。
发表于 2009-10-26 19: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规定只讲英语和上海话???
发表于 2009-10-26 20: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教会学校语言实际呀,教学语英语,口语上海话
发表于 2009-10-27 21: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吴大学开设了吴语科,由著名汉学家、传教士文乃史(W.B.Nance)主持,他在1922至1927年间任东吴大学校长。文乃史“在国际音标的基础上研制出一套吴语音节表,能对吴语中700有余的音节进行标准拼写。”这是一个中国人都很少做的事业。由于东吴大学吴语培训出色,“在以后的20年中,大多数到华东从事工作的新教传教士们都将第一年时间花在这个学校中——接受吴语培训。”他们往往一年就能掌握吴语,并在上述语音系统内准确地表述出来。 文乃史《东吴大学》,王国平、杨木武译,珠海出版社,1999年,第89—92页。当我们想当然地以为教会大学以英语为当然的教学工具时,却不知道它们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后花园中弄出了花样。
发表于 2010-7-23 22: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郑张尚芳的《温州方言志》记载最老派的温州方言还有一套舌叶音。
发表于 2012-5-8 21:5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温州话内部差异挺大的。永嘉山区和乐清山区接壤这一代,我见过有完全分尖团的。平阳那边我见过保留入声的。详见常德法师的温州话佛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4-29 04: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