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平6 J8 ~0 q4 N% a* W# o, m
I% n P4 M/ a' U 提要 本文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 ,调查和研究当今普通话和苏州话在苏州的消长情况。总体上说是苏消普长 ,其变化速度之快 ,令人瞩目。但对同一个人来说 ,从 8岁到 1 8岁 ,苏州话略有增长。
/ i, T& J. K. R1 F9 T2 J' [& {% `# A' V0 Q$ C
关键词 普通话 ;苏州话 ;社会语言学% U1 o7 |+ B. g: u/ O
' {3 I9 m( F0 d1 u& u' N
苏州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城市 ,有两千多年历史 ,是众所周知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方言一向被认为是吴语的代表。自改革开放以来 ,苏州因其优越的自然历史条件和强大的区位优势 ,经济和社会出现迅猛的发展 ,当年小桥流水的宁静水乡变成了繁忙喧嚣的都市 ,大街巷
& J/ @5 W4 f9 U2 I3 Z3 }9 p: R7 C: c* z9 u% K) ~- D
到处可见来自全国以至海外的外来客 ,耳畔听到的是各种方言口音的普通话 ,吴侬软语的一统天下被打破了。苏州方言正处在迅速变化之中。本课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C* }7 D. M& S
. G0 X* I V4 [# I3 L. @) N
一 材料
& r, w* g1 o" ^4 |. }( M* @& B4 C2 l) s. F6 W
1 .1调查对象和方法7 R. A$ }+ z0 {* G
" V$ ^& f9 Z9 R/ k; z
对象是小学二年级到高中二年级的学生 ,年龄是 8岁到 1 8岁。 91 - 92 %的学生父母是苏州人。方法主要用问卷调查 ,也配以若干个别访谈 (主要是对这些学生的老师 )。
1 y: }1 P, d! A% x" L8 y( A
* Q% j$ o3 |" H4 O 1 .2调查内容6 P A+ l( K( E
: K) f+ f- E4 l7 z
调查主题是学生什么场合说普通话 ,什么场合说苏州话。下面是问卷的主要问题。
. b9 ? j! W0 ?$ f: W+ G# Y @% ~
(1 )你的父亲是哪儿人 ?母亲是哪儿人 ?+ b D, d% H, @: v g- T1 N+ _
0 V7 T3 U* D- u% D' N (2 )你生在哪儿 ?如果不是生在苏州的 ,你是几岁时到苏州的 ?
5 X0 z& s9 _& J, D
! q4 w* i+ B8 f (3 )你的普通话是在哪儿学的 ?
* B3 Y- ]: `, [% T
: I+ r+ U) L- p (4)你最熟练的方言是什么 ?跟谁学的 ?* P3 L4 w* e3 s8 s+ [$ ], y# t! P
' r! \$ b. k, |( D. `. D. l# j
(5)你还会说别的方言吗 ?
) d( [" B6 Q) H5 [' Q$ S4 L ?: e
5 {) B- k# C3 K; N8 v! H (6)你先开口说话时 :
: ?7 e. a/ b" d7 ^" {
" k) N7 P( X; M5 Z0 D: b ①在家里 :跟父母主要讲什么话 ?跟祖父母主要讲什么话 ?跟外祖父母主要讲什么话 ?跟家里的其他人主要讲什么话 ?
2 ~6 k1 ]" o% a( ]$ l6 X# u/ Y! S/ s
②在课堂上 :跟老师主要讲什么话 ?跟同学主要讲什么话 ?, Q4 Y1 L, P2 g8 P+ F5 {2 i4 w
5 `6 ~9 p9 D# D/ b! r, k" ` ③在课下 :跟老师主要讲什么话 ?跟同学主要讲什么话 ?5 c/ |8 S% E: H- W
3 y% ^3 \+ h* z' M8 R* H
④在校外 :跟老师主要讲什么话 ?跟同学主要讲什么话 ?如果你知道对方是苏州人 ,跟他讲什么话 ?如果你知道对方不是苏州人 ,跟他讲什么话 ?: I* A- F7 g! D7 S6 A5 x
( S0 F- R4 J3 v( Y
⑤在跟陌生人交谈时 ,如果你不知道对方是哪儿人 ,跟他讲什么话 ?! q, p/ I- A' Y! Z3 x' B
1 C( g Y) V9 q" y0 B" M( N" j4 B/ H
(7)你在回答别人说话时 :如果对方是苏州人 ,他跟你讲苏州话 ,你回答什么话 ?如果对方是苏州人 ,但跟你讲普通话 ,你回答什么话 ?$ r; I6 q1 G1 _3 u- w/ E
: N* c3 \, Z! B8 w+ o' Y (8)在谈日常生活时 ,你更习惯讲什么话 ?
* ~9 X8 W8 |, t- Z5 b- |, [
/ d- C4 M6 d8 {- k/ d# F (9)在谈学习方面的内容时 ,讲苏州话行不行 ?
1 h2 Y; [ i9 F, S3 H
o, U( T. t7 r- i (1 0 )你觉得讲哪种话更熟练 ,更能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 R1 M. _2 s# j
) F9 _5 Z0 v$ V (1 1 )你更喜欢讲哪种话 ?& D1 ]" v. ~% w1 N0 z" ?, N
; B& `. e* M9 |4 z. W: K$ F. D
1 .3调查结果4 f/ d9 K2 r0 f$ R4 G
; r" o" n" x9 r4 ]% f 调查结果主要用表格反映 ,下面各表格的问句就是问卷中的问题。限于篇幅 ,不能列出上述问题的全部调查表 ,列出的是最主要的表格。
) o8 E4 X) _! b7 O. p5 K2 J) \/ g. u: H# p* r
二 讨论* [& l4 L1 o+ `- C
8 _* F+ I" @( I8 h
2 .1苏州话使用范围的缩小和普通话的扩张
! K5 r$ A R0 `. x7 m3 H& k+ d8 O
+ ^: ?5 T1 t3 l# {- d, F 表 1 跟父母主要讲什么话 ?$ ?- E" B: } W1 _: B) [! o2 u0 s
1 s! u2 A6 U% B; } 年龄,人数,普通话,占 %,苏州话,占 %,其他方言,占 % ,,两种差不多,占 %
2 X5 k+ i% z/ ]( n: h' L( _) y* ^$ s+ ?3 K3 ^* i: f I2 Y
8岁 12, 03, 025 ,5 ,42 ,1 ,8 ,3 ,2 52 Z& Q0 Q$ I9 r p! [5 q# o0 ?( I
0 A6 b+ e' j. ^. g7 N0 k! h
9岁 03 ,03 ,100 ,0,0 ,0 ,0, 0, 0
2 U& s! \; x3 w7 P( j/ i, S
4 G# u; J8 a/ _6 B 1 0岁 10 ,02 ,020 ,6 ,60 ,1 ,1 0 ,1 ,1 0, ]8 R' H e$ m; _5 c2 p
7 ?- }: M1 n" z& m- r: d" _
1 1岁 17 ,05, 024, 9, 53 , 3 , 1 7 ,0 ,03 j$ Y' l0 r3 b7 f; G2 N* J, K
& w$ F4 \4 Q0 c9 W 1 3岁 27,11, 041 ,1 3, 48,0, 0 ,3 ,1 1
) N' r! \7 g. }& u2 S* o ~$ e b! d: Q/ K$ F4 ^5 B n
1 4岁 05,01 ,020, 3, 60 ,1 ,2 0, 0 ,02 o6 N1 q7 q; h1 k5 }; P7 P9 q
* b9 ^0 p& E8 q% D4 | 1 5岁 05,03, 060 ,2, 40 ,0 ,0 ,0, 03 Y- E" Q8 l" `* |7 U
3 s5 C5 F" o/ o" d3 c+ p# f
1 6岁 09,03, 033 ,4,44,0, 0 ,2, 2 24 [4 n* `# ^" E# c, f3 R( X( X
+ C% I8 U3 _* K9 W( P ?* D9 y
1 7岁 13, 00 ,000 ,1 2, 92, 0 ,0, 1 ,8, U4 e% J7 k6 v& z6 Y
! |1 `) t$ Z: \! o
1 8岁 09,01 ,011, 8,89,0 ,0, 0 ,0: R& C* ]/ g* }1 b: B) K: M
. p/ l h5 F% G3 W) h1 \
合计 1 1 0, 32 ,2 9,62, 56,6,5,1 0, 97 M; D) Q4 y: o* b
* _. d) G" U, g& C/ u- ` 表 2 跟祖父母主要讲什么话 ?4 \* T" |- h4 N3 J$ Z
/ X5 |4 E: _/ T2 W- I1 q
年龄,人数,普通话,占 %,苏州话,占 %,其他方言,占 %两种差不多,占 %
) Y+ n# ^, g( o( E* z' Y6 o9 @* c
8岁 1 2 ,1 87581 83 2 5$ y u' z8 s8 d# s" s
( ^( l. x" D9 U& l" U
9岁 3 ,1 3 3 1 3 3 1 3 3 0 08 ~2 h& w C5 [9 e/ ~& o
' \$ H) J$ m3 x' d n
1 0岁 1 0, 2 2 0 770 1 1 0 0 0: h- T" p4 W3 m2 ~6 u9 g8 T: Y
+ V( E$ E( t& _( c/ Q
1 1岁 1 7,42 41 1 651 61 61 } W' ^- R U1 @4 z: y' j- W( \% {
' e* T6 x7 p' {8 j 1 3岁 2 7,62 2 1 65941 51 4
1 f! n# c0 H3 r2 Z ^
& a+ w1 Y; S8 b& g7 [7 b) ]6 x& O5 Y 1 4岁 5,1 2 0 2 40 2 40 0 0
% d2 |: u1 E$ \& \1 b5 I* }" }0 X4 E; f! ?, n2 o
1 5岁 5,3 60 2 40 0 0 0 08 v r6 ^8 j& S
% \% P6 G, v+ E+ x( f+ h' g. M 1 6岁 9,1 1 1 7780 0 1 1 1, M7 S1 ^/ @5 E+ Q5 D
( f1 W- j" ?- _; C0 _4 X0 I. }$ J/ n
1 7岁 1 3 ,0, 0, 1 3 ,1 0 0, 0 ,0, 0, 0
- A5 w$ p2 }/ p6 a: P+ m& h, u- {) U% Z
1 8岁 9,0, 0 ,8,89,1, 1 1, 0, 0
1 a* v. T6 Z8 _+ ^+ j* U G2 I3 v4 ~4 @) O/ l4 ?
合计 1 1 0 ,1 9,1 7,74,67,1 1, 1 0, 6,59 |) K6 w1 O. H9 f
2 L$ k; M6 x* Z0 L) A
笔者在苏州出生、成长。在五十年代 ,苏州基本是苏州方言的一统天下。当时外地人不多 ,其中约一半是苏州周围各地的人 ,他们的方言也属吴语 ,互相能通话 ,本地人不必换说别的什么话 ;另一半来自非吴语地区 ,主要是苏北人 ,由于历史的原因 ,他们绝大多数从事体力劳动或服务行业 ,处于社会的底层。本地人一般不会因为他们听不懂苏州话而说普通话 ,而只管说苏州话 ,他们只能努力学习听懂苏州话。经常能听到一些外地人说着带外地口音的苏州话。这样的话叫“强苏州白”。笔者从小学到中学 ,虽然有些老师是外地人 ,但不管他们是吴语地区的 ,还是非吴语地区的 ,学生都跟他们说苏州话。老师 (不管是本地还是外地的 )在课堂上说普通话的也很少 ,即使是语文老师 ,也不大说普通话 ,即使说 ,方言口音也很重 ,普通话的水平较低。学生无论在什么场合 ,基本都是百分之百地说苏州话。普通话只能在广播、电影中听到 ,或者在课本、词典上见到 ,却没有说的机会。' G. k# U# T/ i" f
4 u& Q8 [4 W3 f( O
表 3 在课堂上 ,跟老师主要讲什么话 ?
& P4 @2 e. w6 f0 z7 E% i% G& L7 `- L9 y J9 a' y" T- F8 d& z( S2 o; b
年龄人数普通话占 %苏州话占 %两种差不多占 %5 D0 g* ^+ i* R6 P8 @/ r, N5 V5 Q/ [
- [0 u: P1 P8 W7 w/ a* _ 8岁 1 2 1 2 1 0 0 0 0 0 0
3 y; O, j1 [9 O9 i |8 @' j( l8 v% i# Q( q6 `0 q) Z
9岁 3 3 1 0 0 0 0 0 0' I$ T0 g `, d* g- R$ ~2 O
" r. U3 ?9 t/ d' j8 ? p7 O
1 0岁 1 0 1 0 1 0 0 0 0 0 0
8 {$ n) n ^1 a2 ?- f( |$ f! c9 [$ E1 H, l# R
1 1岁 1 71 71 0 0 0 0 0 0
* q; t9 o" x$ A4 h0 p- R3 Q$ S( m! l) k& T
1 3岁 2 72 592 1 41 4
- N7 l/ K, u2 H2 N* ]
2 j+ ^7 D6 d8 r" e; d 1 4岁 551 0 0 0 0 0 03 t! t8 V2 m$ k" J6 v9 G
" `% I6 g( O8 v/ z: m9 Q S
1 5岁 551 0 0 0 0 0 0
7 T: j6 [2 W8 ?
- u3 {0 ^$ a( E 1 6岁 991 0 0 0 0 0 0
$ m N: C. g4 o. x* j4 m& b9 K3 R$ S% G( K* V
1 7岁 1 3 1 3 1 0 0 0 0 0 0
+ V% F1 D) s1 R8 F) `2 n& G5 G9 p: [3 F% U; W6 v9 {3 b
1 8岁 981 0 0 0 0 1 1 1
. ?! z, r3 q; x2 \+ g/ J5 S9 ^- U) I! Z$ h3 }0 A. a" G9 u% ~
合计 1 1 0 1 0 7971 1 2 2
! R2 F* _; Z) q( R, c. q4 T3 G6 K# }& ]- K
表 4 在课下 ,跟老师主要讲什么话 ?
6 n* _8 z/ x( l8 u" W& p r- @7 i+ A! u. P, F
年龄人数普通话占 %苏州话占 %两种差不多占 %
- n5 Z0 N- G' l; a6 N: N s% z2 n4 J9 `+ T
8岁 1 2 1 1 92 0 0 1 8
+ F$ X. q4 y; o* H- u
; _2 F/ c* D3 W' L 9岁 3 2 670 0 1 3 3" @7 u9 @( @' L8 a* [: a* h
2 R# ]. r: E" Q7 V; {0 x 1 0岁 1 0 990 1 1 0 0 0
/ q" w ~, s+ H' v' @, `
* G4 D3 h% h! a" w- C 1 1岁 1 71 6941 60 0
2 f D' x& n5 o* D- o
% p0 D6 F5 F# q) ] 1 3岁 2 72 3 851 43 1 1& R: R- K6 d7 {
$ l! ~! h: T6 B# J/ \& i' z
1 4岁 5480 0 0 1 2 0$ F! G* M! Q$ w- U% R @) Y
) M! r. g# `& O. E& G( J 1 5岁 551 0 0 0 0 0 0& i9 P0 m0 X6 [! _. ]% ?
9 H% K1 Q) T- e' H/ j' U/ Z, E2 |
1 6岁 98890 0 1 1 1
( R% @( Z: S* F9 C
. V. X' t0 ~" Y5 N 1 7岁 1 3 43 1 2 1 5754
% h7 n" x. {& J/ n, p- f; p" `( o ~1 y8 k
1 8岁 97781 1 1 1 1 1
+ U! a+ j/ Q" s0 u7 W
' s$ i- I/ T: W 合计 1 1 0 8981 651 51 4
( V' ]6 H9 g6 y, C- O3 f; R
9 H2 k; R' h, G8 s! D 但是看上面的调查结果 ,我们发现五十年后的情况竟完全不同了。学生们在课堂上几乎
! n4 Y! P2 D" m& B, y G. e3 y: `, R* X `
全部说普通话 ,只有 1 3岁和 1 8岁组共三个人没有完全说普通话 (表 3 )。在课下说普通话的比例略低一些 ,但跟老师说普通话还高达 81 % ,即使跟父母和祖父母说普通话也高达 62 -74%。从前面所述可知 ,孩子的祖父母和父母应该都是说苏州话的 ,即使说普通话也不会说得怎么好 ,但孩子们跟他们却以说普通话为主。笔者的表姐 (73岁 )一辈子住在苏州 ,家里都是苏州人 ,我听到她跟外孙女说苏州话时 ,那孩子竟然用普通话说 :“你不要跟我说苏州话 ,我听不懂”。于是 ,表姐只能用带了很重苏州口音的普通话说起来。这是一个最让我吃惊的现象。! v* R# L' s- s4 I2 S3 R
0 h5 A' D( }2 H, k' X# C; o
表 5 在课下 ,跟同学主要讲什么话 ?- p5 S# B- v) t$ G/ u5 h/ b9 n
8 J" D2 H7 H& p7 K+ F1 s0 F8 T" x 年龄人数普通话占 %苏州话占 %两种差不多占 %
, r# i: W, @/ u F& o; v: l( G" K% x9 S7 j7 {3 c" h1 u
8岁 1 2 1 0 83 0 0 2 1 6, u9 k* O9 d2 J3 o
1 }$ U( |! Y+ G 9岁 3 2 660 0 1 3 3
# o7 {5 N+ k+ i
& h D; z6 v, v* j- K2 v/ }5 | 1 0岁 1 0 990 1 1 0 0 0
. D3 H% Q# b# [: N* Q( K. Q8 P' D! r6 a: s
1 1岁 1 71 71 0 0 0 0 0 0
- Y3 R. U6 ]9 d
5 j5 p/ C7 M9 H( T) }% a. g 1 3岁 2 71 6592 793 38 i) i. c1 o- Y6 P5 V
8 f: Z. s+ c3 D
1 4岁 5480 1 2 0 0 0
! s- U" j e" H0 r
6 g7 ]5 }4 h, k% r7 f 1 5岁 52 40 2 40 1 2 0
% C6 p+ ?# r% A9 u* _( ?0 b q$ Y* S+ \: ]' o, l$ c
1 6岁 96660 0 3 3 37 p( H/ S! m2 h7 T4 p1 f
: S n Q' M, W/ |3 E
1 7岁 1 3 1 875453 8
& p y1 T( a! `9 C. e: v% S3 ^- q
1 8岁 91 1 1 444444
" W' c* @% i( R3 E$ t% ~3 \+ a9 Z9 |1 Y% r: f: @/ J% u
合计 1 1 0 6862 1 71 52 52 48 n: K1 y* _9 N" Z E
# ?+ T$ y1 ~1 G7 Q4 a/ Y% U' N 说话对象相同 ,说话场合不同 ,学生们说的话有不同。在课堂上说普通话最多 ,在课下和在校外差别不大。这是因为课堂的场合最为正式和严肃 ,所谈的内容几乎没有日常生活。而在其他场合就要随便得多 ,说苏州话的比例也高一些。说话场合相同 ,说话对象不同 ,说的话也不同。跟老师说普通话更多。在课下 ,跟老师说普通话的比例比跟同学说的比例高 2 1 % ,在校外 ,高 2 2 %。其原因 ,除了因为老师中有部分是外地人 ,学生基本都是苏州人外 ,也跟老师是推广普通话的主要承担者有关。6 _& w& `, Q; h6 c q
! o. r5 m* J: k9 }3 L. f3 Z 表 6 如果对方是苏州人 ,他跟你讲苏州话 ,你回答什么话 ?1 _ w; i" u/ H/ |" n
9 Y- J6 W) }, K* |: V
年龄人数普通话占 %苏州话占 %不一定占 %9 y d" p) U, Q, g! J
/ A5 T9 u, W' o$ \7 X+ P) D# T# z' X 8岁 1 2 2 1 71 0 83 0 0
6 L6 a5 j% I/ k& K% t
& o2 q7 K8 \: F3 h ^7 E( k! W 9岁 3 2 671 3 3 0 0
" e2 u6 q9 Y7 Q/ K: D
7 A! H4 f" H, M4 C' C! L1 e 1 0岁 1 0 550 550 0 0
: J, Q; l/ p1 A4 @# N( O" Y" C+ ^/ @6 r* c0 B& J! R$ H8 g, X9 \9 N
1 1岁 1 763 51 1 650 0+ `+ k+ w: v, Z
& I& u# A) R9 y9 F 1 3岁 2 751 92 1 781 4
1 _* `8 O) c- A+ P7 g' y1 B* }3 p' m4 e. z' u$ U" e# d
1 4岁 52 40 3 60 0 0
) Q' B+ W: t5 ?* o; ~2 a, p. c* c+ F, Y0 n3 `7 U1 Y ^
1 5岁 52 40 2 40 1 2 0
* X Z' M% l) z( r$ x" v2 b4 d7 g( e+ J- j
1 6岁 92 2 2 6671 1 1
1 v a% O2 k; z3 M4 r
8 m+ W$ f( _# A6 C: c. ]4 j5 ` 1 7岁 1 3 0 0 1 2 92 1 8
* T7 W/ L2 } i+ c$ D* J4 X$ k
9 q, W( a, Z4 s& a% V9 Q, y 1 8岁 90 0 91 0 0 0 0
9 ~- q I) g' ^) f
' U* r% }: g, l2 f* k 合计 1 1 0 2 62 3 80 73 440 ~0 \9 ]+ K3 d- o2 o, Q7 H# u
+ V) k' j& Y$ B9 N. h5 W
表 7 如果对方是苏州人 ,但跟你讲普通话 ,你回答什么话 ?, ]1 Z* j6 W8 {$ W
5 U, ]1 }3 {4 H& ~+ ]$ v
年龄人数普通话占 %苏州话占 %不一定占 %
0 Z- B. X3 P- B9 d
$ Y; J' E4 H, L8 |4 @, B1 S 8岁 1 2 1 1 92 1 80 00 I% w) n3 z9 C( N9 T4 ^0 w8 ^1 D
8 x3 S# K# u8 G6 B* B; g' M. t2 ~ 9岁 3 2 671 3 3 0 0
) m) @" m' a% m, Y& c" |. B, ^8 C! { ~
1 0岁 1 0 1 0 1 0 0 0 0 0 0# e* N2 Q1 C- `+ B* \+ R
& H1 O* R$ L) [# j) I6 F 1 1岁 1 71 6941 60 02 L! P+ }" ^8 s$ D, n
3 V1 J V& z! p m; D2 O9 w: T 1 3岁 2 72 1 7851 91 4! l4 f: l# V* F: h) P
. e7 g6 ^- }! s/ n$ O: B
1 4岁 551 0 0 0 0 0 0
% L$ i4 d! R! c# v& K, u( \ L3 @, K2 Z4 V, w; O
1 5岁 551 0 0 0 0 0 0
6 i p& q5 d& g4 {0 E0 x. ?* \! A2 _. h
1 6岁 991 0 0 0 0 0 0
& _* l# i) S6 R ?' R
/ O2 @8 @" j! U& J1 f% f; ^4 B4 ] 1 7岁 1 3 75443 1 2 1 5 s* L0 A7 {4 T+ d# l
) T+ t, C3 _2 Z
1 8岁 97781 1 1 1 1 1
' F: G: _. {3 Y- P3 K
* E" _; e# N% ]: I/ g! N/ S }- D 合计 1 1 0 93 851 3 1 2 43
' H, L" b& E/ C i' m
( i. y5 @( a/ M* H 表 8、表 9问的是谈话内容跟说什么话的关系。在谈学习内容时 ,我们预先已假设学生主要用普通话 ,我们的问题是 ,能否用苏州话谈学习 ?得到的回答是 ,超过半数 (55% )不行 , 2 1 %勉强 ,只有 2 4%可以。而在笔者幼年时 ,谈学习几乎也全用苏州话。在谈日常生活时 ,我们想象应该主要用方言 ,但实际上 ,用普通话的竟然也占 3 9% ,几个苏州人在苏州本地谈日常生活 ,用的也是普通话。3 {4 H% q5 H' q* H3 W6 `; ]
! Z( o5 ~; D3 X( m9 ` 表 8 在谈学习方面的内容时 ,讲苏州话行不行 ?2 Z$ j5 F5 Z" N) q4 K9 o
; [, N" B9 r F3 a, k; y 年龄人数行占 %不行占 %勉强占 %
2 C. ?" o+ F$ u7 w: L/ k$ p& m/ Q1 {& s0 s7 w4 I6 h
8岁 1 2 1 81 1 92 0 0
) X0 N. G7 B3 t2 \( r$ I
* Q& V* Q4 @* b) Y4 Q: Q 9岁 3 2 671 3 3 0 0
/ N! [' l' f8 P) Y% }# T) T( p: X$ x1 h
1 0岁 1 0 1 1 0 880 1 1 0) j3 V) [: M9 T2 y- i, y+ N/ h
& |) g" K* m4 `- P: z+ C 1 1岁 1 71 61 482 2 1 2+ |- r7 _- U! ` u3 T
" ?7 x4 j r: M( R7 {/ h 1 3岁 2 762 2 1 8673 1 1. u9 x0 f! q! I5 j% T* f# F
/ f: d4 J2 f( C R' E2 g! q/ @ 1 4岁 53 60 2 40 0 0. v' w; j% i" Z# g% ]5 E6 Z
" z5 M; m3 R7 W" N) Q; l2 ]
1 5岁 50 0 1 2 0 480 a0 {7 j& e+ C: u
W8 M P) k' m1 d0 S9 X5 T* g
1 6岁 92 2 2 4443 3 3* j; ^) a' ~. X( e
8 `, Y9 n6 r) H3 E5 u
1 7岁 1 3 862 1 843 1
8 \: ^/ ]: \8 m& z) i# O* f4 S: u: R* O1 A# }
1 8岁 92 2 2 1 1 1 667
/ ^# Y0 p; g- [" j6 s: \. }2 a8 q0 t2 G: t
合计 1 1 0 2 62 461 552 3 2 1
; n; A, H. \; u- z: V8 k2 W4 ?4 h) q+ {7 @( ]+ Q
表 9 在谈日常生活时 ,你更习惯讲什么话 ?
% u. B2 O# l A5 [& U3 i$ F0 T
- e. O# ] k: e& W2 l+ H6 w1 V 年龄人数普通话占 %苏州话占 %其他方言占 %两种差不多占 %
: F& N+ V. A1 a& P; a$ d N
0 ^3 f" z* }8 h3 s8 T3 L } 8岁 1 2 542 542 1 81 8
- S* J/ }% Y3 V0 m, ~/ p: E2 v
. k5 r5 F4 i1 W 9岁 3 2 671 3 3 0 0 0 0
+ }, B- j( [( Z$ J: o* m. b4 c2 c7 E9 W1 J
1 0岁 1 0 550 550 0 0 0 0
! n( Z. d$ o. W {0 o" g2 q- w# F d r) Q/ E( ^3 h8 o' q
1 1岁 1 71 1 6563 50 0 0 0
+ D5 K* G' \4 E) Z7 @! C! N- J* o9 \, R$ V4 c( w
1 3岁 2 772 61 6591 43 1 10 \9 \" P! m/ t* p/ c$ F0 j0 e$ y5 t+ W
1 K, d; \1 a7 v2 Q" C9 |# g5 w 1 4岁 53 60 2 40 0 0 0 0
. \- c6 c" b& S2 h' I1 g" d+ A# {, H3 a; n7 g/ X- }. I& I
1 5岁 5480 1 2 0 0 0 0 0
# Z. p7 ?7 r. {6 x
( ?( a: A' Y& d X h. S 1 6岁 93 3 3 4440 0 2 2 22 L: c7 J/ r; \& r2 Q5 x
% q# s6 n/ P" g' u3 N 1 7岁 1 3 0 0 1 0 770 0 3 2 3
+ q5 m8 m0 I c4 R' m6 C* a R, N; I2 j1 Z
1 8岁 93 3 3 5560 0 1 1 14 @5 D' i7 \$ @
: F& y2 ?. L6 Z6 z: f l. H; Q 合计 1 1 0 43 3 95550 2 2 1 0 96 o" x6 v1 y) H9 l2 d# N- v
4 \2 ]% w( S' }" S 表 1 0显示 ,对多数 (70 % )学生来说 ,普通话已取代家乡话成为更为运用自如的交际工具 ,只能 1 5%的学生认为家乡话更熟练。这两个比例的差距是巨大的。+ A4 t/ Z) ]' y3 ^% F2 b% V! \
% s7 B1 ~! y+ i/ N' g( F
表 1 0 你觉得讲哪种话更熟练 ,更能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 C) _' l5 w" F* p6 J, x8 }2 q
6 d- c* f, Y" h, m7 Z
年龄人数普通话占 %苏州话占 %其他方言占 %两种差不多占 %6 Q/ h) ?* K' c4 m& e: j) g
' j0 i0 L5 S, |
8岁 1 2 542 3 2 53 2 51 8
9 X/ Z7 N. ~2 q
1 f" v9 `8 D, h" @- _8 e( j 9岁 3 3 1 0 0 0 0 0 0 0 0
: m4 L& k- j/ v- o3 Q% }* |+ @+ [
1 0岁 1 0 990 1 1 0 0 0 0 0
: y% @9 Q6 a& p# p; ]0 ~) S% w7 o4 c, S5 h" `2 r0 \4 x5 i3 z9 Q. S
1 1岁 1 71 6941 60 0 0 02 a2 F0 g5 x# }& ~# S5 A6 e
# B& `! H3 d! a' y: S$ y5 J. ]2 A 1 3岁 2 72 1 7851 90 0 1 4% S) Z2 s# X- F# v1 |5 w1 G
3 R& U& t+ [. M d
1 4岁 5480 1 2 0 0 0 0 0
( {# z, g" ~3 D# f( Y' k& L3 `% G% u& s
; J' `9 V; l( k3 E6 I$ | 1 5岁 551 0 0 0 0 0 0 0 07 X; D; e2 Q( Y7 o) N
8 V+ M2 i. S2 V. T9 [* p
1 6岁 96670 0 0 0 3 3 3
5 f/ S) B* h+ ^+ F3 Q9 R8 P# k/ b w7 A" q+ q# f
1 7岁 1 3 43 1 3 2 3 0 0 646
/ w) i+ R" @ w/ i, ]! Z7 \7 t
( x$ Q# B9 w) j* r 1 8岁 94442 2 2 0 0 3 3 3
9 ?9 J2 o) x- g* ?1 N' \/ p. W$ Y/ s" |* B8 _
合计 1 1 0 7770 1 61 53 2 1 41 3
7 I! }4 L) i, x; b7 l. {/ f2 I# L0 K4 A+ \% Q5 W
2 .2对苏州话、普通话的评价
' t# o: b6 }" y. z3 S! l+ k$ m; N
这里涉及的是对语言的评价问题。五十年前 ,苏州话在苏州享有崇高的威望。因为苏州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苏州人向来以自己的城市为骄傲 ,苏州话作为吴侬软语的代表 ,远有昆曲 ,近有评弹的支持。更像铁打江山一般牢固 ,即使有庞大的上海在身边 ,也不为所动。当年笔者母亲的话或许有一定典型性 :“只有伲 我们 苏州闲话顶清爽 清楚 、顶好听 !”说普通话会被人嘲笑 ,因而难以坚持下去。
$ \. X0 s2 \2 R- Q
* ^/ U- h( T; L Y% p/ H3 g 但是表 1 1显示 ,现在的年轻学生有半数以上 (60 % )更喜欢普通话 ,只有 2 5%更喜欢家乡话。这又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y+ j; y1 b/ g; [* p) L
R0 A; Y5 g# p4 E7 H' U9 s 表 1 1 你更喜欢讲哪种话 ?
/ B: k- b; l5 T8 q: S0 V! T: H% [/ I
年龄人数普通话占 %苏州话占 %其他方言占 %两种差不多占 %& {3 n+ `' s; q. W, l" d
) R2 w' k+ `! _# r$ M1 X4 O7 E
8岁 1 2 7582 1 73 2 50 08 J- m% i! K; x
7 {5 X1 I8 W; B2 a1 g+ M' Y6 w. y
9岁 3 3 1 0 0 0 0 0 0 0 0# Y; g. [; A" ]) l R) @. ^
2 V' J7 p- M* f1 t' L 1 0岁 1 0 880 2 2 0 0 0 0 0# W* c% R8 m9 o
. v6 \% p% [- h7 M/ g& y w 1 1岁 1 71 482 2 1 2 0 0 1 66 z; t, E; Z4 P
, O/ P0 g9 s/ l8 M6 ~ \
1 3岁 2 71 86772 60 0 2 74 X* c6 k- e! v4 H" v' ]
/ @6 o, S4 O$ L" M; g' B 1 4岁 5480 1 2 0 0 0 0 0
7 K0 m, X# a4 r3 Y! M$ O) k+ L# [1 f7 r6 v
1 5岁 551 0 0 0 0 0 0 0 01 a3 I" o; g& t1 p" o; d
: g# N4 h; p4 t* _7 }8 L2 ?& @ 1 6岁 94442 2 2 0 0 3 3 39 p$ M w% E+ m: ?6 D
. n O7 {) ^0 t' e0 ]
1 7岁 1 3 3 2 3 862 0 0 2 1 5 @ t+ Q" ]7 \( f3 u) V) V
$ i9 f% V% G) f8 S 1 8岁 93 3 3 2 2 2 0 0 4444 y+ X4 X5 V) \9 ]- e
4 ]) J* o7 C$ `+ f 合计 1 1 0 6960 2 62 53 3 1 2 1 15 g& s( w0 L, w/ b [+ r
5 A" q7 a2 {/ D& {0 Q$ f5 l9 B 大约在三十年前 ,笔者发现 ,苏州人在遇到北部吴语地区的人时 ,往往会用上海话交谈 ,那时三十岁上下的苏州人往往都能说一点上海话。尤其在沪宁铁路的火车上 ,常常听到苏州、无锡、常州一带的人用上海话交谈。这说明上海作为中心城市 ,其强大的辐射能力也在方言中显现出来 ,无怪有的学者主张吴语的代表应改为上海话。
+ c5 j( `& c$ K% d4 y7 T
0 p, B- w! P& u5 e) k5 [ 但现在上海话的这种势头似已被普通话代替。笔者在调查学生还能说别的什么方言时 ,有四个小学生回答自己还能说上海话 ,其中两个学生的父母是上海或浙江人 ,还有两个的父母是苏州人。这说明上海话可能还有一定影响 ,但极其有限。① 根据我们对苏州大学来自江苏省吴语地区的学生的调查 ,他们几乎全部说普通话 ,没有说上海话的。. l5 A4 a( `6 a/ E( A) C9 q
% s" g; D/ E1 \. e1 Y* Z, ` 2 .3变化的原因( O- H2 e' e1 q8 ^
4 d/ x4 l# @, X+ `& ]+ s+ Z 我们认为 ,出现这么重大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 c0 r6 N/ I2 p5 M6 F* f/ q% |1 N
# l8 f# k, V! T: V9 ` (1 )语言政策
% s/ `8 @- } `0 o7 }5 D3 V+ r/ ]: W2 B& m; `: r$ z- O! A* P- i8 f
近几十年来 ,我国普通话推广工作成绩越来越大 ,一方面 ,在各级师范学校强制推行普通话 ,普通话达不到要求就不能毕业。这使年轻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大大提高 ,为在初等教学中推广普通话打下坚实基础。同时 ,从幼儿园到小学 ,大力推广普通话 ,要求学生说普通话。特别是语文老师教学生认字 ,全部都用普通话 ,没有用苏州话的 (一般来说 ,老师自己认字也是用普通话 ,对一些口语不常用的字 ,他们也不知道用苏州话怎么读 )。从幼儿园开始 ,正是孩子迅速增长知识的时期 ,而这些知识几乎全是用普通话传递给孩子的 ,这就必然给孩子以深刻印象 ,并且有力地排斥了方言作为母语的重要地位 ,以致学生在思考从学校得到的各种知识时 ,只能用普通话 ,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用苏州话表示这些信息。用作思考的工具 ,可以说是母语的特权。但现在这个特权被动摇了。推普从根本上动摇了母语的地位 ,我们把这个现象称作“釜底抽薪”。
8 s7 ^5 ]! d V0 a! I" \7 k& O6 ]3 }. x
(2 )社会发展速度的大大加快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如本文开头所述 ,苏州现在正处于空前的发展时期 ,苏州的外地人从来没有像现在那么多。所从来的地区早已不限于本省 ,而是来自几乎全国所有省份 ,包括台湾省。走在马路上 ,或在商店里 ,跟一个陌生人说苏州话 ,随时有可能对方表示听不懂。就按笔者目前在苏州生活的经验 ,为了交流的顺畅 ,对陌生人说话 ,最好还是用普通话 ,以免对方没听懂 ,还得用普通话重说一遍。我发现我的一些长期生活在苏州的亲友 ,现在说普通话也都很自然 ,哪怕说得不标准 ,而这种情况在五十年前是完全不存在的。这必然使那些不想说普通话的人 (多半是老年人 ) ,为了交际的需要 ,也不得不结结巴巴地说起普通话来。对年轻人来说 ,普通话不再是学校学的一门功课 ,而是随处可以使用的交流工具。普通话的广为流行当然是十分自然了。" E7 T6 Y" g# Z7 f
5 X2 L$ C5 }( D& ^5 [0 i, Q, f8 x( ` 2 .4对方言变化的预测
3 B" q& \' s9 Y3 z( k$ q/ F+ p4 g7 c, a7 z" { l9 {
按传统的语言学理论 ,一种语言或方言的变化是逐渐发生的 ,除了一些特殊情况外 ,不会在有限的时期里消亡。因此 ,我们方言工作者大都比较乐观 ,不怕哪一天突然没有了方言而没有饭吃。但从上述调查结果看 ,情况却显得有些悲观。对现在十岁到二十岁的苏州年轻人来说 ,最熟练的话不是苏州话而是普通话 ,他们遇到书名、电视剧名或人名 ,都要用普通话。苏州方言退缩到日常生活的狭小范围 ,成为一种缺少文化含量的低层次符号系统。昆曲、评弹对年轻人来说 ,不仅其艺术形式不为他们欣赏 ,因为听不懂苏州话 ,即使愿意欣赏也欣赏不了。这就让人很容易地推想到 ,在这些年轻人进入社会中坚时 ,成为苏州社会主要交际工具的 ,很可能是普通话 ,而不再是当地方言了。而且 ,比他们更年轻的一代 ,说苏州话的比例可能继续下降 ,以致在不很远的将来 ,苏州话就会基本退出交际领域。' h( _& [+ G1 |
: C2 M! r1 T G# W8 D5 Y
不过 ,当我们仔细查看调查资料中不同年龄层次的表现后 ,发现情况可能会比上述担忧要好一些。表 1 0显示 ,说普通话更熟练的比例最高的是 9- 1 1岁 ,此后 ,除了 1 5岁达到 1 0 0 %外 , ② 其他各年龄层次比例都有所下降 ,年龄最大的 1 7、1 8岁两组都不到一半。表 1 1的情况相近 ,更喜欢普通话的也集中在 9- 1 1岁 , 1 6- 1 8岁组都不到 50 % , 1 7岁组更喜欢苏州话的达到了 62 % ,是唯一超过普通话的。这些信息说明 ,孩子们对苏州话的认同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增加。这可能跟孩子们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构有关。小学时期 ,知识面窄 ,知识结构单纯 ,主要是老师传授的知识。社会知识 ,特别是当地社会的知识很少接触。随着年龄的增长 ,5 r9 y7 O/ Q; e
9 \4 p- A5 M4 E! S 跟当地社会的接触有所增加 ,而当地社会的交流工具毕竟用当地方言较多。因此 ,我们推测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 ,只要他们仍住在苏州 ,对苏州社会的接触一定会继续增加 ,苏州话使用的机会也会增多 ,普通话和苏州话使用的比例可能会有所逆转。因此苏州话可能还不至于在可预见的将来就退出交际领域。当然 ,到底如何 ,还需要长期的观察。& R: ^* i/ B7 Y
' i6 f) ]; ?, A
2 .5关于语言规范、语言政策的一些想法7 ?( K0 t, _6 n. \( j; \
" s( P5 K8 E! G' L" h9 y' T
作为一项既定国策 ,推广普通话是不可动摇的。在我国这样一个方言众多的国家 ,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 ,没有一种共同语言是不可想象的。但是 ,在普通话得到成功普及的情况下 ,方言应居于什么地位 ?是听之任之 ,让它自生自灭 ,还是在它濒于消亡时 ,采取适当措施 ,为它保留一席之地 ?以往 ,因为普通话还没有普及 ,方言的势力还很强 ,还不存在方言的命运问题。
1 n, @7 j! E' w' m% a7 k' }9 h
% F; r! h; K( @4 o. {5 o7 ^% f 但是 ,随着普通话的迅速普及 ,连苏州这样有重大影响的方言也在受到威胁 ,更不用说众多小地方的方言。这个问题就要提到日程上来了。我们认为 ,对此 ,语言学家们应有所考虑并提出对策。方言的多样性是文化的多样性的一部分。方言的单一化不利于文化的多样性。众多戏剧、曲艺等艺术都是以方言为传播工具的 ,方言的消亡无疑也会导致这些艺术形式的消亡。同时 ,方言的消亡跟物种的消亡一样 ,也是不可再生的。
4 q; G% S8 P* \) i: y# i5 D3 ]
c {1 e# I& W 方言消亡的原因有两种 ,一种是自然消亡 ,另一种则是人为的 ,严格说 ,这不是消亡 ,而是消灭。上述苏州方言的变化 ,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应属于自然原因。对此 ,我们无法阻挡 ,可能只能用较为消极的、以各种方式保留方言资料的办法来应对。但语言政策及推广普通话却是人为的原因 ,是可以通过调整政策的方法避免的。具体地说 ,我们认为 ,像目前这样从幼儿园就开始的带强制性的推普工作 ,即本文所说的“釜底抽薪”式的办法应予调整。我们认为 ,应该给方言留出一块空间 ,或者说把这块空间还给母语。让孩子脑中仍然有一个有特点的母语留存 ,而不是全部都是划一的普通话。这包括把推普工作推后到小学开始 ,而不是从幼儿园就开始 ;同时 ,适当减轻强度 ,更多地依靠宣传和鼓励 ,取消那些带强制性的措施 ,如不通过普通话测试就不能通过各种资格评定。
% l. ~4 Y& p0 h! D5 Y3 ]
8 C) M3 j6 T+ n8 z 实际上 ,由于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 ,实际需要的增加 ,不采取强制措施 ,人们也会自觉地学习和使用普通话。我们希望有关部门对此能予以关注。
% }8 G! }" \* Q1 m# [. @% u; g3 H9 H1 s% p, ]8 X2 b1 ?0 C9 d
本文的调查和讨论是本课题最初步的探索 ,由于时间的限制 ,我们的调查规模还很小。社会语言学的研究主要依靠概率性的量的表达 ,调查的规模越大 ,其准确率就越高。我们的研究还刚开始 ,希望不久有更进一步的成果贡献给学界。& O# S* d' u$ q. a' c, v4 I
/ Y' z8 T3 o8 d9 `" p 附注
+ _9 h; g1 u' B7 O7 k* i% H8 J. L, X* }5 t* l. e7 |9 M- s! P: l
①小学生的回答其实存在一定的误差率 ,有可能只是他们自己的感觉 ,实际是否真会上海话 ,尚待证实。这样的答卷需要一定数量的支撑 ,一两个人的回答可信度不高。
" I% _% T- M9 @( I2 d6 V0 K" j' `# Q3 \" {/ }0 o% E" |
②这一组仅 5人 ,人数偏少 ,可能不太典型。
: c4 c7 G0 a! c; S
W& B# `( m; X" O9 V (汪 平 2 1 50 2 1 苏州大学文学院 )
3 G- G9 z1 X( s& T0 l$ b5 F7 u+ T( V$ f$ ^ R
(责任编辑 高晓虹 )
9 }( Q* g7 i$ I; H0 I, S# F* X" M4 I U2 X0 f
语言教学与研究 2 0 0 3年第 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