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393|回复: 0

[正字] 松阳话,流失中的方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5 16:4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松阳话,流失中的方言
乐思蜀
有幸又得到一本《松阳县故事 歌谣 谚语卷》,很兴奋。这可真是了解松阳文化不可多得的书呢。只是据说已经绝版,存货寥寥。其实早先曾有一本的,还来不及看,就被一位仁兄有借无还了。因此直到前几天才发现书后有篇《本集成方言注释汇录》,是书中松阳话的注释。看到几个词,倒引发了我对松阳话的思考。
“肚脐春:春,指洞、眼。即脐眼。”以前曾听人聊过,谈到松阳话,某位老前辈总要提起“春”字,言下之意,能把这个“春”字弄明白,就称得上对松阳话有研究了。后来我一连找了几天。倒是找到一个自认为最妥当的字:穿。
穿,现代汉语的词汇有穿过、揭穿、穿衣,没有用作名词的。查之古籍,也是用作动词和形容词的居多,但也有名词。如《说文》:通也,穴也。《广韵》:孔也。还有如《穿中记》,是古代墓穴中的题志,穿,墓穴。诸多典籍中以穿为孔、穴、洞者不乏其例。
再看读音,松阳话孔、洞意思的词有:肚脐穿、犬穿、镬穿、朏臀穿,读qùn,与穿针,手骨穿归去(穿衣时)无异。由此,松阳话穿的本字应可明确。
因此不由想起一直困扰的方言本字问题。本字,简单地说就是原本的字。偶尔,也曾看到有关方言研究的文字。名为研究,却不找本字,弄个近音的字替代一下。组成句字一看,比天书还难懂。这种做法,纯粹是舍本逐末,只会离方言越来越远。字本有源,切断源头,下游还有水吗?
以上所说也就是一种偷懒的办法,原因还在于很多本字探究起来不易。有的音和义都与现代汉语相近,不用找也知道。有的就麻烦了,音、义都有变化,甚至差异很大,就不得不反复推敲。不过,只要认真,多费工夫,多少会有些收获。方法也不复杂,无非是寻音和觅字。
再试举一例。该文中有:“得:穿。”松阳人以穿为dāi(短音),与得字发音一致,但查字义,“得”古今中均没有穿(衣)的意思。可知“得”不是本字。稍加思索,可以想见“著(着)”,著(着),现在普通话跟dāi相差甚远,但义最切近。著,如《资治通鉴》:“恂常私著胡服。”意思上毫无隔阂。至于著为dāi,在方言学上说,也是正常的变音现象。后世方言本字难寻,也是因为音义上的以讹传讹,传统过程中大家无意中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发音习惯。
还是以《本集成方言注释汇录》为例,类似的错处也还不少。如跟日(今天),本字为今日;谷切(竹编农具)为谷挈;肿肉(肥肉)为壮肉;扶田(耘田除草)为戽田;墩(株)为蔸;懒劣(无赖)为烂粒;累(粘、沾)为洡……
还有《儿歌》中,也有众多错讹,有些用字不符合松阳话通行的说法。“砍柴砍一根”,砍为斫;“背到被窝底”,窝为窠。《谚语卷》中“蛇吞蜷,蜷吞蛇”,蜷为蟾;“种田怕筛灰,当官怕垒堆”,垒堆为累赘(怕字应有本字,但未找到);“匍一塌,得一法”, 匍为踣;“讨妻要望舅,派柴要望绺”,派为破;“救了蛙蟆饿死蛇”,蛙为虾;“袖衫份内养大猫”, 份为衯;“花对花,柳对柳,破草鞋,撮撮受”,受为揫;“一个鸡儿莫养,一个儿妮莫宠”,妮为儿。
说到这,有人会说,一个儿儿莫宠,看上去很奇怪呢。但松阳话一念,就不奇怪了,儿儿的连读音是:niě ní,意思上前实后虚。前一个儿,为儿子,后一个,为语缀,与“鸡儿”之儿同,在松阳话中常用在名词后,有亲切意味。
不知不觉又扯到字音问题。吾以为方言研究最怕因音坏意,因音坏意的结果就是丢了本字,切断与汉字本源的联系。因此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要用替代字比较好。研究方言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文化传承,能印证当地历史古老,传承未断,只能从方言中寻到本字,才有足够的说服力。只有在无法找到本字的情况下,暂时、权宜地找其他字替代,以帮助记录,避免丢失。从根本上讲,替代字只是个记号。
强调本字研究的意义,不是说语音就不重要。松阳话上承古音,也是无疑的。如人字,《唐韵》如邻切,《集韵》、《韵会》、《正韵》而邻切,并音仁。可推知其读音类似当今“您”(nín)字。与松阳话相当接近,区别是松阳话带鼻音。语言传承是很奇妙的,曾在日剧中“三人”说成sang nin,“三”与广东话发音同,“人”上承汉字古音,可见日语至少含有古汉语的成分。现在通行的松阳话人字至少有两种读音。其一为ning(鼻音,不准确,拼音无法表示)。人民,人大,人民币,与松阳话“仁”字读音无二。其二为neng。如几个人,人丁,咥人精。据个人臆测,前着为古代的松阳话,因为更接近古汉语的发音,后者是个“杂交品种”,是北方官话和普通话流传、推广的必然结果。松阳话一字多音的现象很多,暂不列举。
而今时代飞速发展,人们的交流日趋紧密,普通话以其不可替代的优势迅速蔓延。作为工具,毕竟它更管用,更高效。也难怪时下的年轻人都不会说松阳话,勉强能说点的,语音也不纯正了。语言不仅仅是工具吧?有多少人真正理解蕴含其中的史料价值和文化意义呢?以上举《松阳县故事 歌谣 谚语卷》中错处为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字研究之难。应该说,大多数对,有些文字一看就知道下了苦功,对读者了解松阳方言帮助很大。听说这本书有重印的可能,我想,如能修正一些这方面的字句,就更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3-29 02: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