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i.online.sh.cn 侬好!上海 2005-08-18 10:26:35
昨天,一群孩子在闸北区小学第二学区暑期游园活动中,快乐地体味普通话的优美,感受上海话的韵味。
上海话为普通话注入“活水”
【场景一】“大家来说普通话”活动室里,几十个小朋友争着上台表演诗朗诵,展示普通话音韵之美。“夏天姐姐问我:想变成什么?想变青蛙在荷塘里跳来跳去,想变小鸟在彩虹里飞上飞下……”洛川东路小学三年级的唐亦磊背着手朗诵小诗,普通话字正腔圆。
“我是双语人。”唐亦磊说,普通话讲得流利,上海话说得好听,才叫本事大。大年初一他跟爷爷奶奶拜年从来都用“普通话版+沪语版”,老人乐得合不拢嘴。
四年级学生许秀敏也用优美的普通话朗诵诗歌,还得到奖品。小敏两年前从广东来上海念书,上海话只会讲一句“再会”。不过没关系,上海的小朋友们在学校都讲普通话,她很快就找到新朋友。小姑娘有个心愿,想快点学好上海话,和小朋友们、和上海更亲近。
普通话和上海话相互“翻译”,这个比赛吸引了不少孩子。“‘凑热闹’用上海话怎样讲?”一双双小手举起来:“轧闹猛”。“‘再三告诫’可以用哪个上海话俗语表示?”不少孩子挠起了脑瓜,有人答对了,“敲木鱼”。“‘舌头舔鼻头’的歇后语是什么?”孩子们想了半天答不出来。谜底是“总归搭不够”,台下笑声一片。
【点评】薛理勇(上海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孩子们讲普通话、学上海话,“频道”转换得又快又好。推广普通话与传承上海话是相辅相成的。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要打开交流之门,只有靠普通话这把万能钥匙。同时,语言也是一种文化载体,承载着地方、民族的特有历史、风俗、人文精神,口耳相传、代代延续。上海话是海派文化的载体之一。各地方言是普通话的活水之源。比如,“洋房”、“沙发”、“白开水”等词汇最早在上海话中出现,然后再被吸收进普通话。
多一种语言 多一份文化经验
【场景二】猜谜活动室,挂着一两百张写着上海方言谜语的彩色纸旗,下面挤满歪着脑袋思考的孩子。“日里向开箱子,夜里向关箱子,箱子角落囥着一个新娘子,打一人体器官。”念得最起劲的小男孩眨巴眼睛,想不出来。一边的小姑娘洋洋得意喊出答案:“眼睛,是眼睛!”
绕口令比赛现场人声鼎沸。主持人给每队排第一的队员一张小纸条,上面有一段上海话绕口令。一瞧,还挺难:“上海有座龙华塔,麻雀飞过擦一擦,不知是雀擦塔,还是塔擦雀”,“墙上一面鼓,鼓上画老虎,敲鼓碰到虎,鼓破老虎无”……参赛队员得一个接一个把绕口令传下去,看哪个队“拷贝不走样”。
哨声一响,传话开始。不少队在“半道”就卡壳了,有的孩子憋红脸不知所云。也有传得一字不差的:“庙里有只猫,庙外有只猫,庙里猫要咬庙外猫,庙外猫要咬庙里猫”,迎来一片掌声。
【点评】叶军(华东师大对外汉语系副教授):猜上海话谜语、用上海话绕口令,非常有趣也融入一种思维训练。语言是人身上很本质的一部分,一个人掌握的语言系统越多,得到的文化和社会经验就越丰富。如今,包容多元文化,构建多语社会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上海小朋友应该会讲多种语言,包括普通话、上海话、英语等,能与外界自由沟通,能吸纳多种文化,又能保留文化“胎记”。
给孩子体验海派文化的空间
【场景三】“燕燕也许太鲁莽,有话对侬婶婶讲,我来做个媒,包侬称心肠……”循着曲声,记者来到沪剧擂台室。彭浦新村二小苗苗队摆下擂台,挑战高他们一个年级的娃娃队,一曲《燕燕做媒》像模像样,赢得众人掌声。娃娃队也不服输,十几个小姑娘挥起绸手绢,跷起兰花指,唱一出《问叔叔》同样精彩。
老师们不仅组织游园活动,还给学生们讲各种上海方言知识。在歇后语园地里,老师出题:“‘大舞台对过’下一句是啥?”一个小胖墩不假思索说:“是‘天晓得 ’,爸爸说过的。”老师为孩子们讲起这个俗语的由来:以前上海大舞台对面一连开了两家零食店,互相说对方是冒牌,到底谁错“天晓得”,上海人从此就以这句歇后语专指这种无头公案。生动的方言俗语中还承载着历史,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点评】钱乃荣(上海大学语言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上海说唱、沪剧,这些传统曲艺都是很好的沪语载体,让孩子们从小在说说唱唱中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不知不觉中爱上沪语,他们就会成为潜在的文化传承者。学校还可以在课余组织沪语小品表演、沪语配音活动,收集各类上海话歇后语、谜语集纳成册让孩子们空余时间翻翻。传承上海话和海派文化,学校、家庭、社会不用花太大精力,需要的是多给孩子们自主体验的机会和尝试的空间。
作 者:彭德倩 徐敏
来 源:解放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