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shenyileirob 于 2012-5-17 10:36 编辑
吴语的调形确实有些复杂。要把它语音地描写下来,然后音系地整理出来,已经是谢天谢地了。而我现在要提的是将它音位地抽象出来,然后比照拼音的样子把它用简单的符号进行表记,大概有人会笑我痴人说梦了。然而下面的事情就是要你惊叹。(当然需要声明一下的是人不轻狂枉少年;不过我有自信至少下面的东西不会让你觉得花那么多工夫去读纯粹是浪费时间的。实在没有耐心的,直接看红色部分的结论好了。)
——————
吴语中上海的声调是最简单的,于是有人已经做过一部分相关工作了,这也是我的一个启发。上海五个单字调,其中只有阴平和阴去存在二重对立。如果可以允许默认本征调值的话,那么我们只要一个区别度即可。钱乃荣先生用的是阴平前加撇号/apostrophe(')。(但是不幸地这与我们的吴拼恰好冲突了,不过只要换一个符号即可。)
对于上海的话,到这一步,复字调的工作也一并完成了。为什么?因为上海的单字调到复字调的调形是“延伸”的,故而对复字的连调核,只要标记首字的单字调即可。对于苏州和杭州,情况也大体是如此(只不过杭州的阴上处在任意位置时都必须强制地标出,这是例外。三地详细的方案会在附录中给出)。
但是对于宁波,这个万金油的“延伸论”却要出麻烦。因为宁波话复字连调核和其首字的单字调形是高度异化的。我们不妨来简单回顾一下两者的差异:(以下是甬城的情况,l为低h为高,详见《宁波甬城方言声调报告》:)
单字调(最保守的老派记录):
1:hl/52/ 3:lh/35/ 57:hh/44/(缓慢的下降。)
28:lh/24/ 46:llh/213/——共计7个单用单字调(6>4)。
双字调(多字调格局在此基础上再略加简化,此处从略):
126+仄:l+h
126+平:l+hl(或同126+仄。)
57+X:h+h(跟日语东京话的平板型一样,所谓的“高+高……”都是缓慢的下降。)
3+X:h(l)+l(实际音值一般是高降+低,不对立。)(或同5+X。)
4+X:lh+h
8+X:l+x(递归。)
现在可以看出什么叫“高度异化”了。比如1阴平同时对应着hl和l+h...,而3阴上同时对应着lh和h(l)+l...:完全成了十字交叉的局面。更有4阳上&6阳去,单字调相同而复字调泾渭分明:前者lh+h...自成一派,后者l+h...反而和2阳平一体。
如果有人到此就打算投降,退而求其次给同一个调类在不同环境下赋上几个不同的标记的,自然情有可原;但下面请看我如何化腐朽为神奇——
第一个引起我的注意的是双字调126+X下字的调形。请注意,此处甬城是平仄有别,不分阴阳。平声是降,仄声是无标记的高调。之所以说无标记,有两点证据:a.甬城此处平声“可以”读同仄声。这是混的去向;b.定海此处不但平仄有别,上去也有别:上声是升调,去入声是平调;这是混的来源。再注意两点:a.下字同类调阴阳无别。b.此处下字的调形和阴调的单字调形是完全相同的。于是不难得到两条线索:a.此处的调形,反映的是原始(异化开始以前)的调形;b.异化动力的大头是位于词首(准确一点说是连调核的开始位置)的浊声母——归根结底就是弛声发声态(slack voice)!(朱晓农没有点破这一点:典型的吴语全浊音,在词首一律是清音,与弛声的出现与否没有关联。像北部吴语“当且仅当”在词首清化时补救一下,自然是体谅了我们的承受力;但是像婺州府那样不补救的,连调就要打破清浊的界限,不要没有心理准备。)
那么我们就可以简单地下这样的初步结论:平声的本征调调形是降调,上声升调,去声平调。至于对不对,接下来可以进一步检验和修正。(如果对三个单字阳调的演变格局想不明白的,提醒一点阳平本来是降调无疑(见《现吴》)。别的懒得展开了。)
再看双字调的上字。a.平声统一,都是低起L+...。1阴平自然要比2阳平高,那是发声态决定调域。弛声只能是低域,所以阴高阳低;不过弛声只会出现在第一音节,所以后字都是阴阳合流的。b.上声看起来很成问题,因为3阴上h(l)+l...和4阳上lh+h...似乎是截然相反的两个调形。但是可以这样分析:h(l)+l...的降是可有可无的,主要由下一音节的同化引起;lh+h...的升,也是出于弛声低域必须以低音起头的限制。刨掉这些因素,有效的就应该是H+...。c.去声……先放一边下面再说。
然后我们把分析出来的平上声的单复字本征调形列到一起来看:
平声:hL,L+...;上声:lH,H+...。
这就很明白了。连调时首音节的第一个调素脱落了。这就是宁波单复字调形“高度异化”的本质。如果不脱落,那么宁波应该走的是和上海一样的道路。
下面解释去声和入声。c.去声,5阴去单字调hh近1阴平hL,双字调h+h...近3阴上H+l...;6阳去单字调同4阳上llH,双字调同2阳平L+h...。发现了什么?常声中域则起头高,弛声低域则起头低。为什么?前面推测过去声的本征调形是平的,正是因为这个。不像升调就自然有一个低的头和高的尾,或者降调天生一个高的头和低的尾,平调可高可低,适应性很强,所以发声态一上台以后,身为平调的去声容易地就随波逐流了。d.入声的话形势已经很明朗了。不管从单字调还是双字调看,7阴入总是跟着5阴去走,而8阳入总是跟着2阳平走的。那是很古老的格局了。
上面已经把连调分析也“顺带地”完成了,要抽象出有多少区别度纯粹是数数的功夫了。这样吧,我们先定下一个规矩:本征为平调的去声无标记,哪一种形式并入了去声也跟着享福;否则的话,平声给一个降的标记,上声给一个升的标记。至于什么标记好呢……最朴素的想法就是锐音符/acute accent(`)和钝音符/grave accent(´);考虑到标准键盘输入方便的话,后者改成折音符/circumflex accent(^)也不错。(一个尖头朝上就是复字调的“高”嘛!至于是3阴上“高”头的下降还是4阳上“高”尾的上声,正好乐山乐水……)
至此有人会问,同类调坚持同样的标记(`必平声,^必上声),还是不怕在错综的单复字调之间产生混淆吗?不怕!请看……
1+平(`低+降`):`天家`
1+仄(`低+高):`天日
3+X(^高+低):^韭菜
4+X(^升+高):^奶粉
57+X(高+高):骨灰
26+平(低+降`):人家`
26+仄(低+高):人命
8+X(低+单字调):石灰`,麦粉^,白菜
双字调的标记很容易想到安排在一头一尾比较乐惠。相应地,既然单字调的格局更近似双字调的下字,那么取其后半。也就是说,单字的标记放在后面,而非前面!如:1灰`,3粉^,5菜。
我们可以这样对标记进行解释:出现在末尾时,调形取其全形:`则降调,^则升调;出现在开头时,取其落脚点的高低:`则低起,^则高起。
——————
现在半天下来只追平了上海的进度,可以了吧?没完,我还派狠狠地把上海甩在后面……本调收工,变调登场!(未完待续)
该贴已经同步到 shenyileirob的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