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复旦大学教授 游汝杰
上海话是一种方言,但是它除了具有方言的一般价值外,由于它赖以存活的城市及其社会和文化的特殊性,还有其他方言不多见的价值。它的价值是多方面的,本文着重探讨上海话的特殊价值。
上海话的语言学价值
■ 研究城市方言的最佳方言
上海话是我国使用人口最多的城市语言,也是汉语的强势城市方言。使用人口至少600万以上。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城市人口结构的变化、普通话媒体的强大影响,上海地区的方言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郊区方言正在加速向市区方言靠拢,同时上海话的使用领域也渐渐退缩。上海是典型的特大移民城市,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研究上海方言30年来的变化发展,研究社会各阶层语言的使用情况,可以为制订城市语言计划、研究其他大中城市的方言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 研究方言接触和融合的最佳方言
上海话是典型的因方言接触形成的混合型方言。据《上海年鉴》(1947-1948),上海人口51%为江苏省籍,38%为浙江省籍。剩下的11%为本地人和其他省籍人。苏南及浙北吴语与本地吴语接触、交融,形成现代上海方言。对研究因移民形成的其他同类混合性方言,例如台湾闽语、厦门话、杭州话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研究方言演变的最佳方言
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文献资料最丰富,为其他城市所不及。
自上海1842年开埠至今150多年,上海话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有较为可靠的足够的文献资料,特别是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20年代西洋传教士记录的大量方言资料,包括上海话圣经、上海话课本、上海话词典、上海话语法等。(2)方言的演变速度快。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移民城市,也是最早开始工业化的城市,方言的演变速度最快。从艾约瑟1853年对上海话的记录来看,一百五十多年来,上海话的声调已从8个合并为5个,声母从33个合并为28个,韵母从57个减至43,上海话不仅是演变最快的吴语,也许是演变最快的中国城市方言。
上海话对普通话的贡献
1.方言是普通话的基础和源泉。普通话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吸收南方方言的有用成分,以增强自己的表现力。例如“沙发、卡片、手机、名堂、做生活、弄堂、瘪三、打烊”就是来自上海的普通话的词汇。2.外来词的贡献。现代汉语里的大量外来词也来自上海话。从这些外来词的书面形式及其读音,并对照外语原词的有关音节,可以判定它是通过上海话吸收的。例如英语sofa[souf]译作“沙发”,符合上海音系,“沙”音[so1],与英语原词第一音节相合。类似的词还有:引擎engine、马达motor、太妃糖toffee、白兰地brandy、香槟酒champagne、加拿大Canada、卡片card、卡车car、加伦gallon、拷贝copy、模特儿model、茄克(衫) jacket、高尔夫球golf等等。3.股市用语。五十年前中国只有上海有股票交易所,当年产生的一批股票市场用语,在九十年代重新启用,通行于包括北京、深圳、台湾等全国各地的股民,重新进入现代汉语。例如:多头、空头、开盘、收盘、套牢(股票的价格下降至低于入股时的价格)、一只股票(一种股票)、割肉(以低于买入的价格卖出)、头寸等。4.上海话对海外华语的贡献。在台湾流行的国语就包含许多上海话成分。例如上海话来源词汇:别苗头、吃相、打烊、兴头、(两)部(车)、热络、可怜兮兮、赞(好)等。台湾人说国语的腔调更像上海人说的普通话,而不是北京人说的普通话。这与1949年去台湾的国民党军政人员大多说江浙腔国语有关。
上海话的日常使用价值
方言是方言区近半数人口日常交流思想不可或缺的工具。据2005年调查统计,全国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的人口仅占全部人口的53%,在比例最高的方言区城市上海也只达到70%。方言是方言区私人场合通用的语言。当前我国许多城市都是双层语言社区。双层语言现象(diglossia)是指同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方言,或者在甲场合使用某种方言,在乙场合使用标准语,口头表达或交流思想。即在某些场合通常使用普通话,如政府工作会议、电视新闻、机场播音等,在另一些场合则流行方言,如家庭生活、日常闲聊、小商店购物、地方戏曲或曲艺等。普通话是正式场合或公共场合的通用语言,是所谓“高层语体”(high variety)。方言是私人场合通用的语言,是所谓“低层语体”(low variety)。这是当前上海语言生活的现实。
2005年7月曾在闸北风华初级中学做过一次调查,调查的对象是初一年级学生,共45人。调查人是班主任宋老师。调查结果发现大约70%-80%的学生在学校里只使用普通话,20%-30%的学生在学校里上海话和普通话都使用,在学校里只说上海话不说普通话的学生没有。在家庭中,50%-60%的学生上海话和普通话都使用,20-30%的学生只使用上海话,10%的学生使用普通话或其他方言。很明显,学生在学校环境(公共场合)倾向于说普通话,在家庭环境(私人场合)倾向于说上海话。总之,上海话仍然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用的语言。
上海话的表达价值
据2005年的调查资料,70%以上上海人是双重语言人,即具有双重语言能力(普通话和方言),但其中大多数人方言能力强于普通话。社会语言学研究表明,双重语言能力不均衡是通常的现象。大多数双语人都是“双重语言不均衡”的,世界各地都如此。在上海具备普通话和方言“双重语言”能力的人,大部分是方言熟练,普通话不熟练;因为方言都是母语,普通话则是后来学会的第二语言。方言“母语”比普通话更能充分细致地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地方文化。方言中许多单音节动词和形容词,在普通话里找不到对应的词。如上海话的“跍(蹲下并蜷缩)、乌苏(脏乱难受)、吃红灯(闯交通红灯)、有腔调(有风度、有情调)”。普通话对许多人来说只能粗线条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难以细致入微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在语音上更难达到准确的程度,许多人所说是地方普通话。在所有的场合,包括申辩、争论、开玩笑、说笑话、吵架、骂人、心算、思考问题等,都能同等熟练地使用双语的人是很少的。也就是说达到“双重语言均衡”是十分困难的,这在世界各地都是如此。
上海话的文化价值
方言的背后是地方文化。方言是灿烂多姿的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地方文化的载体,口承的地方文艺就是依靠方言得以表现的。失去方言,这些地方文艺将会大打折扣,甚至消失。周立波的“海派清口”2006年初创的时候,舞台语言是以上海方言为基础的,但不刻意追求说上海话,有时也说普通话。“海派清口”广受上海人的欢迎,在舞台上使用上海话评论时政和时尚生活,巧妙表达一般上海人的思想观念,是其中重要的原因。用上海话表演的地方文艺品种主要有沪剧、滑稽戏、浦东说书和金山田歌。其中沪剧和滑稽戏是用上海市区方言表演的。
沪剧已有两百年历史,它最早起源于清代江浙一带的田头山歌,即“四句头山歌”,如对花山歌、长工山歌等,后来发展加入其他民歌小曲,如“夜夜游”、“四季相思”等。18世纪80年代进一步发展成为花鼓戏。花鼓戏是用郊县方言演唱的:流行于浦东的,用浦东音演唱,称为东乡调;流行于浦西和松江的,用松江音演唱,称为西乡调。花鼓戏于19世纪80年代进入上海城区,改称为“上海滩簧”,又名“本滩”。20世纪20年代初始有申曲之称,40年代初开始称为“沪剧”。现代的沪剧所用方言完全是上海市区话。沪剧舞台语言保留了一些老派上海话的特点,例如语音是分尖音和团音,今天的上海自然口语已不再分尖团。例如下面三对字:节-结;精-经;秋-丘,老上海话不同音,新上海话同音。滑稽戏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上海原有的“独脚戏”的基础上,加上中外喜剧和闹剧的因素而逐步形成的,流行于上海和邻近的江浙地区。舞台语言以上海市区方言为基础,根据剧情需要,也掺杂宁波话、绍兴话、杭州话、苏州话等。
上海话是灿烂多姿的上海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载体之一。如果改用普通话,这些口承语言民俗也就难以存活,上海地方文化也将损失一大块。
上海话的其他价值
■ 身份认同
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民族认同的重要标志。方言则是民系的重要特征之一。自我认同的依据有多种,对华人来说,其中最明显的是方言。换言之,民系自我认同的最重要的标志即是方言。方言是联系同乡情谊不可缺少的纽带。使用方言母语是人类情感的需求。上海人在外地或外国相遇,最直接、最可靠的互相认同的依据就是上海话。上海话是他们认同祖国和家乡的情感标志。
■ 培养双语能力
语言不仅是社会的资源,也是个人的资源和权利。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一个人掌握的语言越多,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也就越强。“双重语言人”在上海生活和工作比“单语人”更适应、更自如。在方言区放弃使用方言的机会和权利,不是明智之举。事实上,由于社会交际和语言心理的需要,方言也不可能轻易退出社会生活。一般人的所谓“母语”即是某一种方言,从小在家庭生活中使用方言是绝对必要的。“母语”对于大脑发育和培养一个人的语言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母语”比第二语言更能充分细致地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地方文化。双语能力和语码转换的大脑机制是“神经语言学”研究的前沿课题。国外有调查报告指出,双语儿童比单语儿童,学习成绩更好。从小同时培养上海话和普通话的双语能力,对儿童的大脑发育应该有益无害。
■ 有助外国侨民和新上海人在上海生活和工作。
目前在上海生活的外国人约有10万人,据2005年统计资料,在上海实际就业的外国人有34753人,分别来自119个国家。其中日本占第一位,约占外侨总数的35%;美国排第二位,约为总数的11%;韩国、新加坡、德国排在三、四、五位,上海的国际社区(境外人士占居民三成以上),仅仅在浦东就有44个之多。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市常住人口为2301.91万人,其中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为897.70万人,占39.00%。长期在上海工作和生活的外国人和新上海人,其中有一部分已经学会上海话或希望学习上海话,可见新上海人学习上海话的积极性也是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