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322|回复: 14

[语音] 宁波等地[假]三文读ie来自哪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0 23:3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宁波的[假]三除[章]组外的文读:
cie者(此字各地一般只有[精]的读法)chie且ye也冶(现代宁波话Cie实际已经变成Tse,记录中的Cie尚未亲耳得闻。)
宁绍平原一带这类字虽然不多,但是应该多少都有几个字。我突然冒出了一个也许谁都已经想当然了的问题:这些文读是受了哪里的影响产生的?
我原先想当然以为是杭州。但是一想杭州这些字本念i韵;所谓的ie和ia是后来从周边输入的。不是杭州,是哪里?
如果是南京,影响到苏州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可以肯定苏州的ie正是这个来源。但对于宁波等地,对这种越俎代庖之事杭州居然能放手不管?(我的潜意识里,南京代表“中央”固然不错,但是杭州庇护下的浙江更应该是独立王国般的“特别行政区”才对。)如果不是,又是谁干的?
可能早就有人说是北京了。如果是北京,传入的时代应该不会早于新文化运动时期(这一点我敢以人头担保)。问题是,这些字音怎么看都应该是历史悠久、饱经沧桑的,很多人都应该和我有同感吧……
更加诡异的事情来了。我企图通过早期记录证明这些文读并不“新”,虽然所有的证据都暗示ie是旧有的,却怎么都查不到直接的证据。比如《宁波方言字语汇解》中“或者”“并且”都只有对应ia的一读,与今音不同。那么是不是说明当时没有对应今音ie的一读呢?偏偏这些“者”“且”都加了圈,明确告诉你是白读。那么,当时的文读到底是什么?我绞尽脑汁想遍了所有可能的词条都找不到那个对应的文读。《鄞县通志》记载了ie,ia两读,但是其材料是否可以认为是19世纪下半叶的宁波自然音系是很成问题的。
现在只能靠猜。我想了一想,最可能的答案是:
ie来自杭州,而且早期杭州还是ie,后来变了i。根据1902年《杭州方音表》(教会编)的声母表推测其所记录的音系中这些字应该已经是i,否则如果是iae,《现吴》里不可能消失得一干二净。考虑到教会的方言调查始于咸丰年间,而且拼写应该如宁波那样保持了近半个世纪的稳定,那么杭州ie>i的演变完成不应迟于19世纪中叶。
否则,来自南京?或“中州腔”?甚至北京?那么这种影响究竟是怎样产生的?总之我固有的观念就要被改写。
谜底到底是什么?
发表于 2011-6-21 08: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越木香 于 2011-6-21 08:44 编辑

我觉得不是官话影响,而是固有。
[假]三ie,应该是老白读。白读:i,文读ia.
台州也有。
临海
姐:cie。如:阿姐
笡:chie。歪斜
温岭姐也有读iae。
我觉白读的假三经历了iae--->ie--->i这么一条推链。
而文读的ia,直接来自北方古汉语。
发表于 2011-6-21 09: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假三ie/i明显是文读层,在苏锡是作为文读出现的,如也ye,不过已经不成体系了,基本死光。
发表于 2011-6-21 09: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我处
白读:ah.
文读:ia.(只出现在读课文)
发表于 2011-6-21 10: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ay 于 2011-6-21 10:17 编辑

宜兴一带也有这种文读,很奇怪的是很多地方个别字竟然没有白读的。当然宜兴各地情况有所不同,有地方有白读,有地方则是有白读的字不同,也有地方只白读的。主要是“借,写,谢,姐”这几个字,而且都是精组字。

我处和县里一个模式,“写,姐”两字有文读的ie,主要在“小姐,姐夫,小姐妹”几个词里。长兴这两个字也有文读,不过韵母是杭州式的i,可能各地的情况也有所不同。
离我处不远的地方(比我们接近宜兴)就没有白读,“借,写,谢,姐”都是文读的ie
发表于 2011-6-22 08: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姐cie者tse社zhie,写/谢老派确实有文读,但中新派已经没有了。
发表于 2011-6-25 15:34: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口语不用,但是私塾必教的之乎者显然只有文读
e稍微高一点就是ie或者iI,纯粹记音的问题,显然是来自江北
发表于 2011-6-25 15:3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杭州的韵母体系本来就是从江北抄来的么
 楼主| 发表于 2011-6-27 00: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杭州的韵母体系本来就是从江北抄来的么
guoguo 发表于 2011-6-25 15:35

杭州抄江北?滑稽。有人说,只有孙子像爷爷的,哪有爷爷像孙子的道理。在这里的话,叔叔像侄子,一样不像话。退一步讲,即使是侄子像叔叔感觉还是怪怪的。
另外我发现,一提到平宁杭很多人就开始犯晕;这其中的关系要好好理一理才好。我提这个问题,也不是出于无聊。应该意识到这些问题是根本中的根本。
发表于 2011-6-27 18: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温州的麻三白读在吴语里比较特异,和官话一样是前高化的。
说明吴语也可能自己走到前高化的路上去。
但至于为什么多数吴语没有,这可能是个随机路径问题。
确实不能简单地把前高化的层次一概认为是“江北抄来的”。不过杭州的韵母系统主题的确是官话系统。
发表于 2011-6-27 19: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温州的麻三白读在吴语里比较特异,和官话一样是前高化的。
说明吴语也可能自己走到前高化的路上去。
但至于为什么多数吴语没有,这可能是个随机路径问题。
确实不能简单地把前高化的层次一概认为是“江北抄来的”。不过杭州的韵母系统主题的确是官话系统。 ...
吴人 发表于 2011-6-27 18:45


搞这么复杂。。何以堪。。。不断堆垒将越来越莫名其妙。

温州大学黄文清在古怪名称“梗摄元音”上又堆垒了前高化似无必要。

尽管他非凡地强调了汉越语,有古越才有蚩尤女皇率炎黄两帝的百越联邦。

广东人都承认是越语的分支,咱为啥要强调吴语呢?吴是强权封官而不是源头。

周朝汉朝各一次封吴于苏锡常统治吴越地区。只有强调越语才可能统一百越语言。

苏锡常是吴语,官话成分多,杭州话南腔北调也受官话骚扰过,普通话就是官话。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官话版本,官话的特点就是装腔作势有了声调。

真正的平民普通话应该在上海。

发表于 2011-7-1 16: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姐 tsi
者cie、tse
社 ze、zhie
写 sia、sie
谢 zia、zie
且 tshie,实际生活中有相当人读成 chie
也 ie、ia
发表于 2013-9-5 21: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5-1 07: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話的假攝相當複雜,ie,ɛ(且、野、者)應該是近古官話層,ia(夜、謝)應該是吳語底層,i(寫、姐)和ueɪ(車、社)我懷疑是由宋官話層演變過來的(寫sia/siæ-->siɪ(?)-->ɕi; 車tɕʰia/tɕʰiæ-->tʃʰuɛɪ(?)-->tsʰueɪ)。巴蜀語的麻韻與杭州話的有點像。
发表于 2014-5-1 10:2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寧波的假三文讀應該是從杭州借來的,至於杭州則受元朝實際統治八十年,應該受過當時官話的影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4-19 16: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