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773|回复: 10

【转载】国家语委反对影视方言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19 18: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0-10-18 12:05:16  来源: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 [' n$ [9 g$ L" r* e8 j7 ^( ]% m! ?2 E* h/ Q
(记者 赵斌) 针对愈演愈烈的影视剧“方言秀”,有关语言文字专家在昨日举行的“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发布活动中表示,在表现形式需要的时候可以用,但更多时候应使用通用语言。从20世纪50年代推广普通话至今,全社会的普通话使用能力和认同程度有了很大提高,推广普通话需要影视剧继续发挥好榜样作用。
7 `; [2 Y/ S1 W! e               ( x2 t+ e/ [+ |) _9 l$ g- @1 p( m
  本报讯 (记者 赵斌) 针对愈演愈烈的影视剧“方言秀”,有关语言文字专家在昨日举行的“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发布活动中表示,在表现形式需要的时候可以用,但更多时候应使用通用语言。# u1 A# A( J3 ]* q3 P

6 L  q  b4 v6 O  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显示,公众觉得电视剧中最火的方言依次是东北话、四川话、粤语、陕西话、河南话、山东话、天津话、湖北话、上海话、唐山话。20世纪60年代曾出现以四川方言配音的电影《抓壮丁》,30年后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开始用陕西方言。近年来随着影视剧市场的繁荣,热播剧《士兵突击》、《武林外传》直接带火了方言剧。过去仅作为艺术点缀的方言要素,现在成为许多影视剧制作者的“卖点”。据统计,《武林外传》中能大致确定的方言口音就有20多种。
' w. w4 H5 H) a; g, @! r! _# j: g, Y- d0 j6 e
  “绿皮书”影视剧语言状况部分的作者张军表示,热衷于方言秀的影视剧一般都以反映普通人的平凡生活为内容,带有地方性、草根性和轻喜剧色彩,但升级到“为方言而秀方言”就值得商榷。广电总局曾多次发文,要求电视剧的语言(地方戏曲片除外)应以普通话为主,一般情况下不得使用方言和不标准的普通话。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陈章太认为,对于影视剧中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问题,需要根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推广普通话的形势予以宏观把握。从20世纪50年代推广普通话至今,全社会的普通话使用能力和认同程度有了很大提高,推广普通话需要影视剧继续发挥好榜样作用。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18: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勿将“方言”当“三俗”

来源于:中山日报 2010年10月18日  第 5754 期 F2版 / v; @. p7 y" e' g) ^0 h

6 i: m4 c* m1 E( G5 b5 z1 H( z5 D% y& {' E针对愈演愈烈的影视剧“方言秀”,有关语言文字专家在昨日举行的“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发布活动中表示,在表现形式需要的时候可以用,但更多时候应使用通用语言。此前,广电总局也多次发文,要求电视剧的语言(地方戏曲片除外)应以普通话为主,一般情况下不得使用方言和不标准的普通话。(10月17日《成都日报》)
/ }3 |$ L6 U3 x) c0 Q! z; E" I+ I( n# \0 S$ g0 h% v
    学者梁文道说,当一个国家的标准语确定了,国境内其他语言就成了方言。可以说,方言并不是天生就是方言,而是和标准语(普通话)处于平等地位。因此,在影视作品中,方言的使用与普通话的使用也是平等的,在两种语言如何选择的问题上,则跟商品的供需关系一样,有需求就有必要引入。
+ Q5 D6 G+ z2 j& g7 k- M; W& I/ \* Y5 b% c# n, D
    绿皮书的作者张军也认识到,方言秀的影视剧一般都以反映普通人的平凡生活为内容,带有地方性、草根性和轻喜剧色彩。同时,张军也提到,影视剧如果“为方言而秀方言”就值得商榷。文学创作是普遍行为,在创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虚构,“为方言而秀方言”,与具有目的性的文学创作,其中的界限是模糊的。以近乎“诛心之论”的理由来排斥方言,并不能说服大众。退一步说,“为方言而秀方言”,背后是由票房、观众以及收视率决定,也不能饱受指责。
+ u9 Y6 P' h/ ]6 p, |0 ?. }
( b- |( G$ t/ k6 T6 R/ P6 ^% D( N2 J    不但是影视作品,近年来,各个地方电视台也开始用本地方言播报新闻,英国BBC 更是在2005 年公开招聘带“苏格兰”、“威尔士”口音的播音员。但和绿皮书观点相反的是,这是一个国际趋势。在经费和投入不足,节目投放范围无法与央视等主流媒体竞争的情况下,地方电视台转向吸引本地观众,注重本地事件的解读,用本地方言和受众交流,以此提高收视率,无疑是一个好的创新。
0 M( t. y+ d( C1 ^# U
# L. d3 d, j# o' _4 \5 K; t    8月,“推普废粤”在广东引起了狂澜,广东省领导不断表示支持粤语,广州电视台则更是不忌讳亮明观点:电视节目不全用普语,粤语与普语比例处于动态平衡。这才平息了民众对废除粤语的恐慌。值得注意的是,民众恐慌的并不是彻底废除粤语 (不可能出现),而是恐慌粤语这种方言在影视作品、电视节目等正式场面的废除。: z1 \7 k& J- [% ^6 }* n9 f& U
/ r8 ^) x6 c3 C) O$ n3 z
    梁文道在论述“方言”时说,不让方言进入重要平台,会间接催生地域偏见和阶层歧视。是的,每个地区、每个人都有特有的发声机制,这由人的声带等生理特征决定的,方言的形成,也是国家制定标准的,并不是天生的,如果禁止方言的使用,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地域的偏见,以致方言的消失,如此则是中国文化的一大损失。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18: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不必对“方言秀”过于敏感

来源:长沙晚报  时间:2010-10-183 P5 L8 g. e9 b/ l0 E6 y' P  p
% W1 K( P9 \7 Z' E
近日,针对愈演愈烈的影视剧“方言秀”,有关语言文字专家表示,在表现形式需要的时候可以用,但更多时候应使用通用语言。! l0 \1 \' F, m1 B5 \: ?" ^; ?7 `
9 Z: H. Q# q9 M' W. T3 z7 t
    我想影视剧中的“方言秀”不外乎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来,增加一种“真实感”,增加故事的真实性。二来,增加一种“亲切感”,拉近和观众之间的距离。三来,给剧情增加幽默的元素。很多观众都有这样的体验:同一个词,用方言和普通话来说,感觉就是不一样。所以,在我看来,对于影视剧中的“方言秀”不必过于敏感。, d% e% t7 l9 Q2 _# s% s7 Q

5 |. _6 J; x& a7 F0 \4 w/ B    首先,方言也是一种文化。对此,我想上海人对“海派清口”的印象最为深刻。“海派清口”离不开上海方言。换句话说,如果让周立波用普通话来说“海派清口”,那么,“海派清口”就没有了一种海派文化的“韵味”,它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就会大大降低。我们不能低估方言在文化传播中的某种独特作用和魅力。
# Z7 `) A5 ?. b+ W1 A1 A& i) {8 `+ N7 m$ O
    其次,方言不会对普通话造成“威胁”。我知道,影视作品中的方言对于人们的影响还是很小的。在大多数场合,普通话还是占领着不可撼动的“主导地位”。比如,我们每天看的电视新闻,接受的各种语音服务还是普通话;一些城市中的窗口行业,工作人员大部分还是使用普通话为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服务。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倒以为,方言是普通话的一种有益“补充”:增加了语音的生动性和多样性。我就碰到这样一件事。一位方言说得很流利的市民,在说到一个流行词时,竟然一时不会用方言来表达,只好用普通话来说,让我们周围的人哑然失笑。2 \4 u7 \5 O3 C9 \
% |8 O. x! j; W8 P# I
    相反,一些城市人们对方言的“渐行渐远”感到忧虑。比如,现在很多小孩子不会说方言。所以对方言的保护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在江苏省,有关部门就向全社会征集当地方言的“标准发音”,作为资料永久保存。
# S$ z, H! e* t' O
) V( S, b4 m% T    笔者以为,对于影视剧中的“方言秀”,我们不妨多些宽容。相信这样的“宽容”,会让方言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快乐和精彩。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3 19: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方言”没有原罪

2010-10-18 04:26:13 来源:长江商报! W( _; J3 m0 Z* S& C; C- s0 a. o

+ z6 F; R0 w, g/ @$ k
2 k8 h- J* w5 s4 ~$ L
现在网消息 针对愈演愈烈的影视剧“方言秀”,有关语言文字专家在昨日举行的“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发布活动中表示,在表现形式需要的时候可以用,但更多时候应使用通用语言。此前,广电总局也多次发文,要求电视剧的语言(地方戏曲片除外)应以普通话为主,一般情况下不得使用方言和不标准的普通话。(10月17日《成都日报》)
/ o+ T  b/ G) u) p+ ~1 s! ?$ D2 A6 k  x/ S  ]. l
绿皮书的作者张军也认识到,方言秀的影视剧一般都以反映普通人的平凡生活为内容,带有地方性、草根性和轻喜剧色彩。是的,农村人说农村话,东北人不说河南话,这基于现实和地域差别,不是某个人或某个组织能决定的。在影视剧中引入方言,不但能反映民众的真实生活,还能避免出现逻辑错误。原汁原味、真实反映、理论拔高,这正是文学创作所极力追求的。: R, U% r. @2 }
同时,张军也提到,影视剧如果“为方言而秀方言”就值得商榷。文学创作是普遍行为,在创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虚构,“为方言而秀方言”,与具有目的性的文学创作,其中的界线是模糊的。退一步说,“为方言而秀方言”,背后是由票房、观众以及收视率决定,也不能饱受指责。
. C6 [1 k4 |4 q6 C4 G8 _4 ]
/ z# e" [1 O% I, J( M不但是影视作品,近年来,各个地方电视台也开始用本地方言播报新闻,英国BBC更是在05年公开招聘带“苏格兰”、“威尔士”口音的播音员。但和绿皮书观点相反的是,这是一个国际趋势。在经费和投入不足,节目投放范围无法与央视等主流媒体竞争的情况下,地方电视台转向吸引本地观众,注重对本地事件的解读,用本地方言和受众交流,以此提高收视率,无疑是一个好的创新。电视台如此,影视作品也如此。
7 [; V3 P% |- T6 w& Z/ i  z% w
4 d; {# D8 K1 o  |8月,“推普废粤”在广东引起了狂澜,广东省领导不断表示支持粤语,广州电视台则更是不忌讳亮明观点:电视节目不全用普语,粤语与普语比例处于动态平衡。这才平息了民众对废除粤语的恐慌。值得注意的是,民众恐慌的并不是彻底废除粤语(不可能出现),而是恐慌粤语这种方言在影视作品、电视节目等正式场合中被废除。# g& q& D$ y9 u
. D& }5 `0 X& x2 M+ q4 ?
梁文道在论述“方言”时说,不让方言进入重要平台,会间接催生地域偏见和阶层歧视。是的,每个地区、每个人都有特有的发声机制,如果禁止方言的使用,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地域的偏见,以致方言的消失。
; j* D8 s5 C, r" x◇ 黎仲阳(河南郑州 市民): r, i& J( I! T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10-23 21: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10-24 00: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发表于 2010-10-24 09: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俩版主说了啥不该说的话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4 14: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的私信只有管理员可阅
发表于 2010-10-24 16:24:3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当看勿落去哉!!!!
发表于 2010-10-24 17: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还是可以看到热度的留言的,哈哈哈
发表于 2010-10-25 17: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的私信只有管理员可阅
# ?: S  u0 r# W( M4 K: N吴人 发表于 2010-10-24 14:28
藕要當tshao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5-5 17: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