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407|回复: 5

偶尔搜到的,上海人来看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1 00: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1 00: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话形成至今,大约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有关上海话的历史资料,早期的几乎没有,迄今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上海话文字,是清代嘉庆初年上海才子张南庄用上海话书面语写的白话章回小说《何典》了,这本书距今只有200年的历史。因此对于200年以前的上海话,我们只能从现今上海话中去分析寻找它遗留下来的残迹。不过自从1843年上海开埠以后,留下来的有关上海话的资料却是很丰富的,为我国所有方言之最。英、法、美国的传教士和日本等国的其他人士为了传教、经商和交际的需要,在上海出版了大量的记录上海方言的语音、语法的书籍和上海话词典、课本、圣经等,还有上海人写的记录俚词俗谚的著作。1853年就出版了英国传教士J.Edkins写的《上海方言语法》,是我国第一部方言语法书。后来语言学家高本汉、赵元任等都记过上海话。
座落在上海方言区内的原上海县城,开埠前只是一个方圆9里的三级小县城。自1843年开埠以来,县城和县城西部、北部的广大租界地区迅速发展成为繁华的大都市。从1843年到1949年大约100多年的时期内,上海城区的人口迅速增长,1852年有544,413人,1900年为1,289,353人,1935年为3,701,982人,1949年为5,455,007人。人口增长主要原因是外籍人口的移入,当时上海人口籍贯遍及中国各省市,主要来自江苏和浙江地区。1935年江、浙籍(包括上海本籍)人数在公共租界内占总人数的87.43%,在"华界"内占总人数的83。46%。在公共租界内,上海籍人口1885年占总人数的15%,1900年为19%,1935年为21%。1946年,在上海市管辖区内,本地籍人口占20.7%,其中农村地区如高桥、龙华等地占近90%,而县城所在的邑庙区为8.4%,蓬莱区为11.9%,商业最集中的黄浦区为5.9%,老闸区为11.1%。1950年,本地籍人口占15.1%,邑庙区为6.3%,蓬莱区为10%,黄浦区、老闸区各为4.8%。
占压倒多数的外籍人口进入上海,上海方言一时也变得无序起来。其中词汇使用方面的混杂兼用现象最为常见,许多江、浙一带的常用词最易加入上海话一起使用,其次是官话的词语进入上海话。就以常用副词为例,一义有多种说法。如"原来"一词的同义词有"原来、原生、本生、本来、原本、本底、本底子、原本塌里","一点儿"有"一眼眼、一点点、一滴滴、一沰沰、一屑屑"。有些外来的词语与本地话杂交,形成中间态新词语,如"一似一式、一模一样"→"一式一样","一日、一天"→"一日天","归去(读作居去)→转去→回转去→回去"。上海话还善于从移民的方言中借来词语,如"淴浴、灶下间、黄落、肉痛、舒齐、标致、茄门、料煞、啥叫啥、先勿先、煞死、勿局、势必至于、沉倒头、捷转头、千跟斗、吃家生、疑惑疑注、阿要现世"借自苏州话,"高头、窗门、薄刀、碗盏、老头浜(伯儿)、男小畏(娃儿)"借自宁波话,"脆麻花、小巴戏、乖乖弄底冬"借自苏北话,"木老老"借自杭州话。有的借词甚至替代了本土词语,如从宁波方言中借"阿拉"取代了第一人称复数的"我伲"。另外,语音的混杂也很明显。
上海方言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方言群体,既表现出对外来的词语慷慨大度的吸收力融化力,又表现出本土文化的强大稳定性。它吸收了外来词语只是使自己的表现力更为丰富生动,而它的基本词汇和语音语法结构却十分稳固。上海话的权威性随着上海地区经济文化中心的确立而得到巩固,整个语音、词汇、语法系统在外来方言的影响中非但没有动摇,反而形成了在移民着占80%的上海城区土地上,外籍人及其子女在上海都学上海话,用上海话交际的局面,上海地区还是通行上海话。
不过,移民的方言在不同程度上冲淡了上海话中的土语特征,发展了吴语公约数的成分。
如"地方"取代了"户荡"、"场化","外头"、"外面"取代了"外势"、"外首","左面"取代了"左半爿","拿"取代了"担","汏"取代了"净","回去"取代了"归去","难为情"取代了"坍铳"。上海话在原松江片方言底层的基础上迅速发展着,使属于吴语临海僻远地带的、原来发展最为缓慢的、较苏州话嘉兴话保留更多古老特征的旧上海话,在百年内一跃领先为吴语诸次方言中发展最速的新上海话。50年代以后至今,户口制度的改变制止了大规模的移民,上海话重建了稳定有序的发展局面。但上海话的吸收外来语言的能力依然很强,自我进化机制依然十分活跃,随着现代社会交际的活跃和频繁,上海话原来养成的善于拿来和进取创造的习惯成为传统,上海方言虽然六七十年代一段稳定和萎缩期后,近20年来,随着社会交际的活跃和频繁,社会、经济、文化的多元化,又有长足的变化,变速在吴方言中遥遥领先。
上海市内语言和周围郊区语言差距之大,人人感觉明显,远远超过苏州、嘉兴等市内语言和四郊语言的差别。现在我们可以到城区势力还未到达或刚刚到达的上海方言区内的北部边缘的江湾镇、西部边缘的真如镇、南部边缘的梅陇镇去了解,这些地方虽彼此相隔很远,但还保持着较一致的旧上海话的面貌。这里的老年人还保留着上世纪中叶艾约瑟所记的上海方言区的声调面貌(只是原在艾氏时已不稳定的阳上声调并入了阳去),而上海城区声调已合并为吴语区最少的5个了。由此可见,今上海市中心区方言比周围的上海方言区语言发展整整快了150年,上海城区的方言高速变迁使它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城市方言中心岛。这在我国方言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奇迹。
1843年上海开埠前,上海话只是松江方言大区在黄浦江流域的一个分支。嘉庆19年(1818年)序刊本的《上海县志》卷一"方言"部分开头说:"方言同是吴音而视府城稍重。""府城"指的是松江镇。同治7年(1868年)刊本的《上海县志》卷一中所附"方言"一段开头也说:"方言语音视华亭为重。"可见在那时上海人目光里,府城华亭即松江方音才是权威性的方言,而上海方言在当时只是一个小县方言。
目前我们能见到的记载上海地区方言材料的最早的方志是明代正德7年(1512年)序刊的《松江府志》。在卷四"风俗"记"方言"部分里说:"府城视上海为轻,视嘉兴为重,大率皆吴音也。"可见在16世纪初叶上海方言就已形成了不同于邻县的上海方言区,又说明了当时上海话、松江话和嘉兴话三者的轻重从属关系。
但是,到了清代的康熙2年(1663年)的《松江府志》卷五"风俗"的"方言"部分中说:"府城视上海为轻,视苏州为重。"嘉庆22年(1817年)刊本的《松江府志》卷五疆域志载"方言"部分中也说:"府城视上海为轻,视苏州为重,大率同为吴音而微别耳。"清志已不提"视嘉兴为重",这说明至少是在清代初叶以后,苏州话取得了松江府地区权威方言的地位。此后三百年间一直对处于松江地域的上海话有着渗透影响。
开埠后的上海城区高速发展,上海的经济、文化中心地位迅速确立,上海方言中心的权威地位也随之开始建立。上海方言自本世纪中叶起已经取代了苏州方言的在吴语区的权威地位,成为吴方言的代表方言。
如今,上海话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权威方言中心,向四周辐射扩散,传播它的影响。不再是松江话影响上海话,而是上海话带动了上海地区各郊县(包括松江县)的方言的变化。随着与上海市区交际的频繁开展,这些县的县城以及大镇上的方言从70年代后开始松动,近20年来都在急剧向上海话靠拢,青少年的语音都出现了与上海市区话接近的新派音系,这些新派音系无论是声母、韵母、声调和连读调都在走上海话近150年走过的路,不过由于可以借用的缘故,虽起步晚而发展迅速。有些青年会同时说两种话,一种近于老派话,一种近于上海话。
当代上海话的影响也辐射到太湖片各大城市如常州、苏州、嘉兴、杭州等地,这些城市的有些青年会说上海话。有的家庭夫妇分别是常州人、苏州人,家里通用的方言及孩子的语言是上海话。在沪宁线列车上的通用语除了普通话外,就是上海话。上海话如今影响着苏州话,苏州话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变化,如尖团音的合并(小≠晓>小=晓),樱) 、肮)两韵的合并(省) ≠赏) >省=赏) ),鸭 、压 两韵的合并(格 ≠夹 >格=夹 ),怨韵 并入安 韵(碗uO ≠案O >碗=案O )都是在上海话里率先完成的。当今上海人遍布全国各地,在传播上海文明的同时也传播着上海语言。由于港台和海外的同胞和华裔很多籍贯是吴语区的人在本世纪40年代是从上海出去的,所以在香港、台湾以及旧金山等地也通用上海话交际。
现在上海话无论从传播之广或者从它的权威性来说,已经取得了吴方言中的首要地位。上海地区的权威方言经历了三易其主的过程:嘉兴话(明代)→苏州话(清代、近代)→上海话(现当代)。
上海城市的快速发展,使上海话脱离了原来的稳定封闭状态,从上世纪末开始进入了高速变化期。可以选择了上海话语音变迁的五个主要特征对上海话进行分期。其中,从分尖团到不分尖团,两字以上的语音词的连读调从复杂型到单字延伸型这两项特征可以把上海话截分为两大期:旧上海话时期和新上海话时期。旧上海话时期的上海话就其主要方面还与今城区边缘的上海话以及松江话相近,但从本世纪初叶起,上海话紧跟着清末和民初期间上海都市经济文化和社会面貌的飞速发展而进入最快的变化期,大量的新名词随着新事物而产生,吸收外来词和创造洋泾浜话对呈现高潮期,活跃的社会和民俗的更变还形成大量的新惯用语,这些在1924年发行的严芙孙著的《上海俗语大辞典》中都有生动反映。而以1928年赵元任所记的业已形成的以苏州人、浦东人相指斥的现象为标志,上海话开始脱旧变新,到30年代发生了重大质变。上海话变化的最活跃时期是与上海都市社会的活跃兴盛紧相随的。第3期时的上海曾经历了一段较长的人口稳定增长期,上海话里出现了一派稳定一时的中派音,由于大量华侨都在40年代出国,故在港台和国外通行的主要也是新上海话。
用单字声调、中古咸山摄舒声韵字读音和入声字韵三项的变化,可以作为区分4个时期的标志。单字声调第1期是平上去入各分阴阳完全的8个声调,第2期阳平、阳上声调并入阳去,只剩6个声调,第3、4期阴上并入阴去,余5个声调。中古咸山摄舒声韵字即普通话读"an、ian、uan、yuan"韵母的字,在上海话的音变可以把四期典型地区分开来,第1期艾氏、麦氏记音大都带鼻化音,第2期鼻音失去,赵记元音高化,但覃、谈、仙、盐、桓韵部分字如"南、感、暗、川、扇、半"读"[e]"韵。第3期部分字受苏州音影响由"[e]、[ue]"转为"安、碗"。第4期单元音化(园>雨,碗>暗)和"安、唉"相混。(注:有的地方因不能用国际音标表示,只能用同音的上海话音字代之。)在第1、2期里,上海话里是分尖团音的,连读调是用复杂型的,在第3、4期的上海话里,已经不分尖团,连读调也用简单化的单字调延伸型。见下表:
分派
分期
分尖团
连调型
单字调
咸山摄字音


今已无人
1期,1850s后
+
复杂型
8个
鼻化音为主

今为老派
2期,1930s前
+
复杂型
6个
鼻音失,留e韵


今为中派
3期,1940-70s
-
延伸型
5个
e变安, 元音高化

今为新派
4期,1980-90s
-
延伸型
5个
单元音化,唉、安混



从上面列出的变化,可以看到,至第2期末第3期始,上海话已告别松江音系的语音主要特征,向北部吴语苏州话等接近进而公约数化,进入第4期则变得遥遥领先于其他吴语地区了。

http://shanghai.online.sh.cn/fj/zl/zl_24.htm


长白游侠 2004-12-17 10:45
上海话的范围

上海方言是自从有了上海浦、有了上海人的聚居才开始形成的。古代在长江出海处的三角洲上,有一条自西向东、水势浩大的松江(后称吴淞江,在今吴淞江即苏州河以北),在其下游近入海处,有上海浦、下海浦两支流,形成了两个地段。上海浦后来就成为今闸港(闵行区南部)到虹口港之间的黄浦江。由于吴淞江的浅狭淤塞,使原在华亭县城北吴淞江口南岸的青龙镇的港口条件为上海浦所取代,南宋朝廷就在上海置市舶务,后在咸淳三年(1267年)设置了上海镇,人口增多。到元朝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析松江府地盘建上海县时,黄浦江中段两岸已形成了一个人口聚居中心,一种有别于松江方言的上海话就这样产生了。
语言的分化和趋同与社会和生活范围的分合密切相关。首先主要是因为有了经济活动后造成了人口的迁徙,人们长期聚集在一个比较自足的生活区域内,这个地方就可能会形成有别于附近语言的另一个语言的中心,这个新中心的语言应该是人口迁徙源地方的语言的一个变体,这个语言变体也由于居地人民长期与一个政治文化中心相联系而不断向地区中心的权威方言认同和靠拢。
今上海地区的语言主要可以分两大块。古松江把这块三角洲分为南北两块:淞南和淞北。淞北的地域大致是现今的嘉定区和宝山区的北部、中部,这块地方的人口主要是从苏州府移来的,淞南一直到杭州湾长期属松江府管辖。上海县是松江府的一部分,其人口主要是从松江地区扩散而来,上海话也就是松江方言在黄浦江流域的一个变体。长期以往,府城松江方言也一直是上海县地区人民的权威方言。原华亭松江地区的历史,从今青浦福泉山崧泽、查山古人类遗址的出土文物来看,已有6000年了,那里的初民后来就是百越民族,直到中原周王朝建立以后才有汉人的南迁,到西晋后大批汉人南迁长江流域,后来汉人同化和排挤了这块土地上的"南蛮"。因此发展缓慢的松江话里不但保留着许多上古、中古汉语的残迹,还遗留了古百越民族语言的底层,这些沉淀也自然带在上海话里。
上海方言和松江方言是同属于松江方言大区的两个小区。在现今"上海市"的版图上,按语言特征分,分属三个大区:太仓大区、松江大区和吴江大区。在太仓大区中,包括淞北的嘉定方言区和崇明方言区;在松江大区中,包括上海方言区和松江方言区;吴江大区在上海地区只有一小块练塘方言区。在今"上海市"地域内的5个方言区是按照语音特征划分的, 却大致与古代的自然地理和行政建置大致相同。
方言的分区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特征来进行划分,这些特征必须是使用频率高的,本地人语感明显的。语言里语音中的声调的概括力最强,声调的辨义作用又是汉语的本质特征之一。声调在语汇中的同类出现频率比其他各种特征都高,本地人最明显感受到土语的所谓软硬轻重其实主要就是声调的差异。声调的高低升降通常用五度制数码来表示,1度最低,5度最高,比如普通话"妈、天"调类称阴平,调值为高平"55"、"麻、田"调类称阳平,调值为高升"35"。"阴平"、"阳平"等调类是从唐宋时的中古音系继承而来的。
下面是5个方言区的声调比较表:

方言区
调类数
阴声调
阳声调

阴平
阴上






阳平
阳上
阳去
阳 入

全清
次清

太仓大区
崇明区
8
52
435
44
5
13
31
213
2

嘉定区
7
52
435
44
5
31
213
2

松江大区
上海区
8
52
44
35
5
22
213
13
2

松江区
8
52
44
35
5
31
22
13
2

吴江大区
练塘区
9
52
51
44
35
5
31
22
13
2


在吴语地区,中古音系的8个声调类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在现今的老年人口中还保留得较完全,不像在普通话里合并得多,我们从上面的表中可以看到。吴江地区方言还有一个特点,即不送气声母(全清)开头的字和送气声母(次清)开头的字声调也会不同,如"补、赌"(声母为"b、d")的声调读"51"降调,而"谱、土"(声母为"p、t")的声调读"44"平调。因此练塘有9个声调,全清阴上的"51"和吴江的黎里、芦墟、盛泽一样。
在今"上海市"的版图上,青浦区原泖湖西南的练塘地区包括练塘镇乡、小蒸乡、蒸淀乡、西岑乡、莲盛乡、金泽乡和商榻乡,由于古代沿泖湖水系从北至东至南与松江府所属地区相隔,这一带古称章练塘,自唐至明一直属苏州府的吴江、长州管辖,清雍正二年(1724年)后归吴江县、元和县、青浦县合辖,1910年才归松江府青浦县管辖,(最近出版的《上海历史地图集》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但在方言事实上可以证明确与青浦其他地区有别,可见方言研究与历史地理的密切联系)现在在阴上声调中还保留着全清和次清的区别,可归入吴江方言大区,但它的其他声调尤其是阳声调和松江方言区相同。崇明岛上的方言和1912年才归宝山县的长兴、横沙岛都属崇明方言区,由于南宋以后崇明长期属于江北扬州路管辖,其方言与海门相近;至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属江南的苏州府太仓州,因此又与原属苏州府的嘉定方言区相近。这两地在清朝同归太仓州管辖。嘉定方言区地域包括今嘉定区、宝山区在古松江以北的地区。嘉定方言区老年人阳上、阳去已合并,所以只有7个声调。崇明方言与嘉定方言区方言的主要差别上阳平"13"和阳上"31"声调的不同,而这两个声调崇明正好跟海门方言相同。
淞南地域长期稳定属松江府所辖。唐朝起称华亭县,五代吴越王时起置秀州(南宋改嘉兴府)管辖,以后人口剧增,元朝至元14年置华亭府第2年改称松江府,直至清末。松江方言大区的地域很大,语言的一致性也很大。尤其是其中的松江方言区包括今松江区、青浦区、奉贤县大部分地区及闵行区(原为上海县)的一部分地区的大片土地。松江大区的音系里声母、韵母几乎完全相同,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中古通摄字"风、冯"等字读如"轰、红"。这个大区的声调与淞北有较大的差别,阴上和阴去相反,阳调类也有不同。
上海方言区在松江方言区的东部,分布在黄浦江中段两岸的地域。南宋建置上海县,上海浦东地区一直为上海县所辖。清朝雍正年间,川沙厅、南汇县从上海县析出。上海方言与松江方言阴声调完全相同,只有阳平调和阳上调不同,可以说上海方言是松江方言在黄浦江流域的一个分支或变体。以阳平"22"平调为标志可以将上海方言区和其他4个方言区区别开来。英国传教士艾约瑟(J.Edkins)在他1853年出版的《上海方言语法》中已提到在上海的西面有一个低降调与上海方言的阳平低平调不同。1978年我在上海市南市区黄家路调查世居南市(即原上海县城)的一位老年人,还记到"22"声调残存在一些阳平字里,八十年代中后期陈忠敏先生还在上海城区尚未到达的上海方言区的北部、西部、南部以及浦东的许多地方的老年人中系统调查到"22"阳平调。在八十年代初,我也在南市区、浦东黄埔区、奉贤县泰日、头桥北部和南汇县惠南都调查到以阳平调字开头的双音节词(如:"长城"、"铜铃"、"蹄膀"、"媒人")的连读调读"23+33",这个22阳平的连读调在现在使用的人更多些,上海城区渐渐听不到了,但还保留在沪剧的传统戏(如:"庵堂相会"、"罗汉钱")里,成为判别老上海人的一个重要的语音特征。我1980年记到的上海市南市区老上海的双音节词的连读调 与80年代中期石汝杰在川沙镇上纪录的川沙镇的连读调其调型基本相同,石在离川沙县城厢镇不远的施湾、六团都记到了城厢已合并掉的阳平单字调22。由此可见浦东和浦西同属阳平22地区,而与松江方言区的低降调31不同。现今我们可以用前字"22"的连读调更容易地把上海方言区划出来。
根据"22"阳平调为标准,上海方言区包括的地理范围是:嘉定区今吴淞江北岸的封浜乡,普陀区的长征乡、桃浦乡、真如镇,闵行区的纪王乡、诸翟乡、华漕乡、新泾乡、梅陇镇、虹桥镇、曹行乡、陈行乡、杜行乡、鲁汇乡,徐汇区的龙华乡、漕河泾镇,长宁区的北新泾镇,宝山区蕴藻浜以南的淞南乡、大场镇乡、庙行乡及葑塘乡东部,虹口区的江湾镇乡,杨浦区的五角场镇乡,上海市城区,浦东新区,南汇县和奉贤县的四团乡、平安乡、泰日乡北部和头桥乡北部。上海方言区的北缘要比原松江府的北域更向北一点,贴近蕴藻浜。





长白游侠 2004-12-17 10:46
上海人的数字情结

汉语里的数字是10进位的,与阿拉伯数字和数学的10进位制相同,因此中国人的数学思维从小就比英国人好。中国人对数字的认识还带有人文意义,如"一"往往表示概括,所谓"一以蔽之"即是;又如"九"表示多次多数,所谓"九死一生",还表示到顶,所谓"九重霄"便是。"二"、"三"则表示零星不多,所谓"两两三三"是也。上海人对天天用的数字更情有独钟,活学活用,在数字上下的功夫做的文章,真是酷毙了。
先说惯用语,"伊开小差一等",这个"一等"是"最厉害"的意思,是贬义的。但是,"伊跳迪高一级",这个"一级"却是"最好"、"第一流"的意思。形容"到顶"、"最优秀的"还可以说"一只鼎"。
以"一"开头的常用词强调一式整齐,划一性,有"一样生(一模一样)""一落式(一个式样)"、"一趸当(总的一起,头头是道)"、"一排生(整个一排)"、"一拔直(笔直)"、"一脚去(很快告终)"。还有些惯用语也表达整体概括,如:"一路货(一丘之貉)"、"一帖药(佩服,顺从)""一包气(一肚子气)"。在动补格式里则表示"一次性",如:"拉一枪(指押赌)"、"搏一记(指拚搏)"、"斩一刀(指敲诈)"、"撮一顿(指吃饭)"、"放一码(饶人)"。"二"开头则强调分,如"两样生(不一样)"、"两起生(不合套,分开)":"茶杯脱盖头是两起生个","阿拉两起生走。"
上海话用数字构成了一系列专有名词,有"二房东"、"三棣头(租界巡官)、"三夹板(夹在中间受气的人)"、"三脚猫(似精通又不精通某事点人)"、"三只手(小偷)"、"三黄鸡"、"三吓头(虚张声势)"、"三光码子(吃光当光用光的人)"、"四眼狗(骂戴眼镜的人)"、"五分头(一巴掌)"、"十样景"、"十景椅"、"百衲衣"、"百得胶"、"千里镜(望远镜)"、"万金油(什么病都能用什么都医不好的药)"、"百搭(事事都搭上一手的人)"、"百有份(爱管闲事,事事介入)""万宝全书(样样皆知的人)"。
上海话在本世纪初,还形成了"三"的后缀,如:"长三(上等妓女)"、"赖三(女流氓)"、"小瘪三"、"红头阿三(印籍巡捕)"、"来三(行,有本事)"、"昂三(不正派,令人不快失望)"、"刮三(事情穿绷败露)"、"牛三(牛皮)"、"小鬼三(小鬼)"、"老鬼三(某样不便言明之物)"、"猪头三(畜生)",连"小三子(小人物跑腿的)、啯落三姆(总共)"、"七勿老三(不正规不像样)"、"搞七廿三(乱搞胡缠)"也都落到"三"上。还有"十三点"也排上了"三"。
上海话中由数字构成的成语特别多。用"一"开头的成语,数字"一"主要表"单纯、专一、总括、利落"的意义。如:"一式一样、一天世界、一声勿响、一塌刮子、一塌糊涂、一票货色、一五一十、一搭一挡、一点一划、一时三刻、一日到夜、一时头浪、一歇勿停、一生一世、一手一脚、一刮两响、一盆浆糊、一脚落手、一句闲话、一门心思、一头一脑、一沰涎唾、死蟹一只、百无一能、派头一落、前世一劫、另有一功、一二勿过三、一本三正经、一把乱头发、一报还一报、一跳三丈高、一只袜统管、一似一脱式、一笔糊涂帐、一对搭落苏、幺二三角落"。
其他的数字成语,数字有表"繁多、长远"的,也有表"杂乱、反复"的等。有"两头勿着港、脚踏两头船、三青四绿、三更半夜、三朝四日、三脚两步、三等四样、三翻四复、三头六面、三拳两脚、勿二勿三、勿三勿四、平彭三响、老三老四、狠三狠四、摆三摆四、瞎三话四、三下五去一、三一三十一、三分钟热度、三日两横头、三日两横头、三钿作两钿、烂糊三鲜汤、四时八节、四角方方、四处八路、五虚六肿、五斤吼六斤、六神无主、七勿牢起、七支八搭、七荤八素、七丁八倒、七歪八牵、七翘八裂、七曲八弯、七高八低、投五投六、搞五搞六、七手八脚、七停八当、七讲八讲、七弄八弄、杂七杂八、夹七夹八、绕七绕八、搞七搞八、瞎七搭八、远七长八、七手八只脚、老里八早、亨八冷打、悬空八只脚、十画八搭、十样八景、十日八夜、十恶不赦、十步九回头、百伶百俐、人千人万、千算万计、千嫌百比、千年难板、老茄三千、乱话三千、络乱三千、半死半活、半半日日、半山勿尬、半发朗当 "等等。
一个人被搞得昏天糊涂时说:现在我已经"五荤六素、七颠八倒、七支八搭、搞七廿三",弄得"投五投六、六神无主、半死半活、死蟹一只"!
切口中的数字,颇有特色。不同的行业,数字切口也是不同的。如猪行里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分别叫"平、竹、春、罗、语、交、蛇、分、旭、老平",取字的部分;老虎灶则是"豆、欠、台、长、人、耳、木、另、王、合",纯系取代性;金线业是"欠丁、挖工、横川、侧目、献丑、断大、皂底、分头、少丸、田心",带有指点性。
数字用作夸张,加强了说话的力量。如"谢谢一家门",把一份人家都谢进去了,当然是反语了。用以强烈表示对别人的讨厌或回绝,这是一个嗔语:"谢谢一家门,明朝侬勿要来捣蛋了!";它又是事情被对方办糟时的埋怨语。"胡摇八只脚"则强调"手舞足蹈地胡闹",两只脚变成了八只脚。"急煞九更天"即"急死人"的意思,"九"是最大数,可见急的程度;"开年礼拜九"则俏皮遥遥无期无指望:"要等到开年礼拜九了!""古老十八代"、"横理十八条"、"半半六十日"都是夸张时间之久、内容之多,如"我辣厕所门口等了侬半半六十日"。"板板六十四"形容死板得很,不知变通。"省个一百省"强调省点事吧,别费心了,算了吧!"放一百廿个心"就是尽管放心。"碰着七十二个大头鬼"是倒霉之极。"门槛精到九十六"是精明到顶。
用临近数字借代总体的,如"三钿勿作两钿"就是说"不值钱了","七里缠辣八里"喻"拉来传去,这个搞到那个去。" 勿管三七廿一"就是不管一切。
上海人用发散性思维创造出一些有趣的数字流行语,带有幽默的谜面性。如:"十一点八刻"就是"十三点"。"808"是"手铐",取其形似。"十三块六角"是"乌龟",因它有四脚和头尾,背上分划13块。"十一路电车"是"步行",因用两条腿走路,形似11,这是上海有了电车后产生的戏谑语:"侬乘24路电车,我是11路!"。"根号两"、"六点零五分"都出自中学,一是巧喻人矮,1.41m左右;一是形容老师在讲台上斜着头训人的样子。"386"喻脑子不灵活,反应慢:"搿桩事体介要紧,哪能好叫各386去做呢!""3860部队"指老年妇女组成的维护街上秩序的队伍,"38"是妇女,"60"是"老人",带有苏北话口音的上海话。"567保密厂"巧指"环卫所",因567的乐谱谐音为"扫垃圾",保密厂都以数字为名。"学习144号文件"是"玩麻将",麻将共有144只牌,围在那儿很认真的样子。这些都是充满诙谐的戏谑语,上海人玩数字的魔方玩得真是有滋有味。
至于用数字构成的顺口溜,也有一大箩,最好的流行期是在四五十年代。那个跳橡皮筋的顺口溜,节奏则完全和游戏合拍,唱、跳、算三位一体,益智益体,玩得开心,50年代风靡校园。那时还有踢毽子歌:"一手心,二手背,三酒盅,四肉筷,五吃菜,六佛手,七拳头,八车水,九打长,十连环。"手脶歌:"一脶巧,二脶转,三脶回勿转,四脶拖棒头,五脶富,六脶穷,七脶叫相公,八脶骑白马,九脶挑担卖胡葱,十脶挑只臭粪桶。"那种"3"和"8"的顺口溜,下面各举其一。如:"今朝礼拜三,我去买洋伞,落脱三角三,打只电话三零三,回去做瘪三。""从前有个老伯伯,年纪活到八十八,有一日早晨八点种,乘仔八路电车乘到八仙桥,吃碗八宝饭,用脱八万八千八百块。""八"字的读音可以作出特殊的口音来。这些都是生活中的润滑剂了。
现在到了数码时代,在网络和BP机中,数字活跃到极致,如"886拜拜了","1414意思意思","70345请你相信我","1392010一生爱你一人","8206不爱你了","51020我依然爱你","740气死你","7758851748亲亲我抱抱我一起死吧","564335无聊时想想我"。这类数字语言已经搜集到120余条。





长白游侠 2004-12-17 10:47
二百年前的上海话

迄今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上海话文字资料,是清嘉庆初年上海才子张南庄用上海话写的章回小说《何典》。《何典》共10回,是一部讽刺性滑稽体小说。《何典》与成书于100年前的《海上花列传》不同,《海上花列传》人称用吴语写成,其实小说的叙述部分都用官话,人物对话才用苏州口语;而《何典》全文都用上海话夹杂官话写成,当然它不是纯用上海话口语,但可以说是一种上海话小说体,上海方言口语的词汇、成语、俗谚以及惯用说法充斥其间,为我们考察200年前的上海话面貌提供了实据。
有人读了《何典》以后,觉得书中的话与现今的上海话差别颇大,怀疑其语言是否为上海方言。最近学林出版社重出《何典》一书,点注者把这些上海县城的方言都说成是松江方言,其实是不确切的。虽然上海方言与松江方言很近,但从宋元以后,上海地区已经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上海方言区,我在1989 年出版的《上海方言俚语》一书中就证明了《何典》使用了当年很纯熟的上海方言。你要是到上海郊县去听听,就知道许多今市区已淘汰的方言词语和俗语在郊县还在运用,当时的上海县城还很小,与乡下的语言应该是差别不大的。如果把上海方言词按方言性强弱而分为一二三级的话,那么,《何典》中就充满一级上海方言词语。比如:"家婆、毛头囡、独囡、养娇囡、畔房小姐、斫柴囝、娘两个、女娘家、蟠藤亲眷、随身衣裳、苦恼子、老话头、蛐蟮、癞团、羊买买、骷颅头、年纪月生、鬼阵头风、冷饭团、断头香、坑缸板、救命王菩萨、三脚猫、死老虫、肚皮里蛔虫、汤罐、筲箕、斜射路、话把戏、肉里钱、酒肉白米饭"等等。这些词语我看了很亲切,有的虽在现今上海城里已不太听闻,但我从笔者的母亲、老沪剧或笔者在70年代曾栖居的奉贤县那里都听到过,而且是常用词。毕竟原松江府地区的方言还可划成一个大区。
书中许多词语反映了上海地区的旧风俗。如"烧三朝、吃三朝酒"到现在还是上海农村的风俗习惯。"入(读'礼拜日'的'日'音)舍"一词,现在在农村还有"入舍女婿",指入赘女婿,"入"还读作"逆",被人记为"逆舍女婿"。"荐便宜"的"荐"直到现在还是这样读,而不读"占"。还有那些上海地方的惯用语,如"拔短梯、揵木梢、吃白食、吃死饭、吃生意饭、看野眼、磕响头、翻脚底、起花头、搭脚手、看脚路"等,原来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了,并非开埠后才产生的。至于"亏杀、睃睃他、好说话、寻快活、偷婆娘、做牵人、吃花酒"等直到现在也是这么说的。
作者不愧为当时上海10位"高才不遇者"之冠,他对上海话中的俗谚成语驾轻就熟,顺手拈来。书中大量熟语至今还活跃在上海人的口中,比如"吃辛吃苦、拍手拍脚、拍台拍凳、前生前世、疑心疑惑、号粥号饭、挨肩擦背、强头掘脑、牵风引头、性命交关、一无事事、立时三刻、三日两头、推三阻四、七支八搭、七老八十、无千无万、斯文一脉、刁钻促掐、寻孔讨气、杜做主张、来得正好、捋舌八哥、地头脚根、眉花眼笑、贼忒嬉嬉、鹞子翻身、闲话白嚼蛆、日头晒肚皮、碰鼻头转弯、捏鼻头做梦、有天无日头、关门勿落闩、盐瓶倒醋瓶翻、张亲眷望朋友、风扫地月点灯、钉头碰着铁头、扳只葫芦抠子、螺蛳壳里做道场、吃着朝顿无夜顿、拾得篮里就是菜、乡下狮子乡下调、外甥弗出舅家门、急惊风撞着了慢郎中、千拣万拣拣着了头珠瞎眼、一只碗弗响两只砯砰、闲时弗烧香急来抱佛脚"等等,可见作者的才学,把很有特色的上海俚言土语运用自如。
作者写得很顺时,许多上海话的语法特色自然流出。如:"吃他饭,着他衣,住他房子"的"动代宾"用法;"若嫁老公弗着起来","只是烟出火弗着"的"动宾补"结构;"打门进来救了他","祝告了一番,磕了头起来","拨身弗转","摸弗着头路起来"中的"动宾趋"结构;"吃子困,困子吃,终日半眠半坐"中"子"的伴随用法;"脚头弗曾立定","直到如今不曾寻着"中"不曾+动"完成体否定形式;"却又并不曾长一块肉在那里","却又关紧在那里","活死人自向客位里坐地"中"在那里"和"地"(即"辣海")的句尾用法;"便把他一记反抄耳光"中的"动代数量补宾"的用法;"到得好日","难道天上有得落下来的么","闻得出了一只死老虎","那村里众狗听得","买他七八丸,便可过得年把了"中的"得"字后缀;"后来骚老子死过,骚娘招了刘打鬼来家"中的后缀"过"。这些都是现在已很少用的上海话语法了。书中又用"归"、"归来"又用"转来",可见在那个时候三个词已经通用了。从每一回起首的那首词的用韵里,可以看到当时的上海话语音的点滴面貌,如:"雄、逢"," 数、错"押韵;"奔"已混入"镜、赠"等后鼻音的字中押韵,前后鼻音韵在200年前已开始归并了,虽然直到150年前法国传教士记的上海话音系中前后鼻音字还处于能区分但混用的情形下。上面这些语料,对我们研究上海话乃至吴语的语法语音历史变迁都有很重要的用处。
我们可以通过《何典》这本书,看到200年前的上海话实在是与今天的上海话一脉相承的,虽然上海社会在这200年间经历了天翻地覆,语音、语法以及那些俗谚和成语仍有着很强的传承性。书中语言文字所透露出来开豁胸怀和幽默情调倒也可印证上海人即便在乾隆时代就有那种另类的和自由的传统了。
但是时间的流逝也送走了不少词语,词语的消失和人的生命一样,随时间一去不复返,欲留也留不住,世界上大概只有语言和生物体这两样东西是如此。《何典》也为我们记下了一些淘汰了或正在逝去再也拉不回来的词语。比如"千端百正、放心托胆、搭陶搭队、骂海骂山、立马造桥"等,这些词语如"爬摊勿动、爬台搁脚、号肠拍肚、拖水夹浆"等还残留在市郊远地区或老年人的口中,笔者曾听到过;有的词语已淘汰,如"临时上桥马撒尿"。从这批词语中,我们也可考察上海话200年来词语发展的历史与民俗变化的关系。
说《何典》用的是松江话,相差还不太远,有人认为《何典》的方言成分不限于一地,至少包括上海、苏州、常熟等地,则就更为粗疏了,上海人只要读到书中的方言词和熟语,都会说这本书的上海籍是确定无疑的。在《何典》之后,反映上海话的书要算西人编的上海话《圣经》了。





长白游侠 2004-12-17 10:48
耐人寻味的巷俗闾谚

上海正处农业社会时,民间谚语特别多。一种是"气象谚"和"农事谚",现今城区内"农事谚"很少听说,"气象谚"只有少数还在传说,但在郊县使用还很普遍。如说雨水分布的:"邋遢冬至干净年,干净冬至邋遢年。""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说明风雨的:"东北风,雨太公""三朝雾露发西风"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勿多。""太阳颜色黄,明日大风狂。"预测晴雨的:"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云朝东,车马通;云朝西,披蓑衣;云朝南,雨涟涟;云朝北,好晒谷。""乌云结得高,明朝晒断腰。""早晨毛头霜,隔日天气晴。"许多气象谚语都是上海地区人民世代生活经验的总结,如"东风两头大,西风腰里粗。"这个谚语是说:春天的风大都为东风,早上和晚上比较大,容易使天气转阴或雨;如吹西风,一般在中午较大,傍晚时就会减弱。春天吹西风,天气较干燥,不会下雨。观察物象,也能了解天气。"蜻蜓满天飞,要落雷阵雨。""蚂蚁结群,明天勿晴。""乌龟看天,天气要变。""芦花秀,早夜寒。""农事谚"往往与时令天象有关,如:"三伏勿热,五谷勿结。""天浪鲤鱼斑,明朝晒谷勿要翻。"还有一种是"卫生保健谚",有说明常识的:"白露身勿露","心定自然凉","药补勿如食补","饭后百步,勿上药铺";有经验性总结的:"春要焐,秋要冻,一年四季没病痛。""人勤病就懒,人懒病就勤","食勿言,卧勿语,酒勿醉,色勿迷","天天困,眼睛肿;天天坐,腰背痛;天天立,腿脚重;天天动,筋骨松"。"三天勿吃青,眼睛冒火星。"也有劝戒性的:"宁吃四两,勿吃半斤。""气气闷闷成毛病,嘻嘻哈哈添寿命。""裤带越长,寿命越短。"有说明人生生理规律的:"二十勿发,三十勿长。" "字怕上墙,人怕上床。""树从根老,人从心老。"人生的哲理就从平平常常的零言碎语中道出。养生保健与人的一生息息相关,这些谚语是长期得到验证的结论,等于是求医治病外的又一部民间口传医书,听听带有俚俗性的养生经也能使长久困于书斋的人感受一点沃野之气。
世代流传于民间的"社会生活谚",上海人称之为"老古闲话",现在上海人的口中依然流传,虽是闾巷俚俗,然其描摹之深刻,趣味之浓郁,字句之通俗,或寓劝惩,或杂诙谐,相传民间,为人民喜闻乐见。过去有些文盲虽不识字,但往往口中谚语连珠呼出,出经验,出哲理,风土人情,耐人寻味。
开埠前后的大量谚语,都带有浓厚的乡土气,反映了农业社会中的社会风貌和思想意识,语句上也反映了旧上海话的特点。比如:"出门一里,勿如屋里","吃尽滋味盐好,走尽天边娘好","金窠银窠,勿如屋里只狗窠",表现了闭塞自足不求发展的农民意识。"千算万算,勿如老天一算",表现了人们在天灾面前无能为力的叹息。"碗底朝天只只空","半夜困拉借身边,半夜困拉债身边","穷人生病,阎王讨债",形象地描绘出穷人的困苦境地。"天浪呒没跌杀鸟,地浪呒没饿死人","天无一直雨,人无一世穷",又反映了穷人幻想找到活路,指望否极泰来的良好心愿。"痴子望天坍,穷人望命反",表达了穷人对幸福生活的空向往。"雨落勿登高墩,穷人勿攀高亲",告诫穷人穷得要有志气。"吃勿穷,着勿穷,算计勿通一世穷","扳节头,过日脚",歌颂了勤俭持家的优良民风。"日图一顿,夜图一 ",鞭挞了得过且过的懒汉思想。"上勿欠官粮,下勿欠私债",表达了农民向往和追求一种理想的世外桃源式的生活境界。
随着商业社会的形成,有一部分谚语使用频率升高,有的谚语的常用场合或言下含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如:"小钿勿去,大钿勿来",着眼商业前程,愿下血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比喻顺势开展商务或办事;"螺丝壳里做道场",形象描绘上海人即使在局促的寸金之地也办厂做精密仪器的聪明才智和适者生存的能力;"略知百行,勿如精通一行",表达了中小商人钻通技术凭手艺吃饭的职业精神;"勿怕勿识货,就怕货比货",表现了生产器物合用、商业行为合理的求实道德;"工夫卖铜钿",既指时间、劳力就是金钱,又指公关周旋换来生意;"一钿勿落虚空地。"说明做生意必须有利可图和精明;"靠人侪是假,跌倒自家爬",歌颂不依赖别人,即使受挫也要自力更生的硬骨头精神。"狮子大开口",比喻要求高,胃口大,或者夸大口,常用于对对方提议的暗自吃惊;"阿木林关进",嘲笑失算者受骗上当;"有饭大家吃",提倡生意一起做,有福同享;"买卖勿成仁义在",主张商场宽容互让心胸旷达;"一拳来,一脚去",反映利益争夺的白热化;"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描绘商场上竞争兼并的你死我活景象;"铜钿眼里千跟斗",既可讽刺重商重利、见钱拜倒、走不出金钱圈子的发财迷,现在又可用作善于支配手中金钱精打细算设法挣钱的比拟;"有钱能使鬼推磨",则是对金钱万能迷人心窍的讥刺;"铜钿银子,生勿带来,死勿带去",又是对金钱的鄙视和揶揄。"羊毛出拉羊身浪。"常用在指化去的钱财自可从与之有关的生意上得来;"有借有还,再借勿难",言简意赅地说明商业社会里互相资助的准则;"远亲勿如近邻",说明社会关系已走出家族为基础的封闭社会;"男做女工,越做越穷",指出工业文明对人的分工更为精细,男子应化出更多时间从事更精细的工作,努力挣更多的钱。"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说明时间就是金钱。
不少谚语在抨击不良现象、赞扬优良品质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战斗力。比如:"爬得高,跌得重",是嘲笑不择手段往上爬的人;"自扳砖头自揢脚",讽刺一心害人者的自作自受;"叫花子勿留隔夜食",抨击吃光用光的懒料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形象地批评寄生生活者;"一只嘴,两爿皮,话好话坏侪是伊",指斥某种人善于狡辩;"一心勿能两用",告诫人做事要集中注意力;"求人勿如求己",赞美自力更生精神;"千朵桃花一树生",教育人们兄弟姐妹要和睦;"圣人也有三分错","东耳朵管进,西耳朵管出",主张人们宽容;"叫人勿折本,舌头打个滚",提倡礼貌待人;"篱笆扎得紧,野狗钻勿进",提倡对自身的严格要求;"若要人勿知,除非己莫为",主张慎独不做亏心事;"马屁拍足,苦头吃足",说明能媚己者必能害己;"跌得倒,爬得起",夸赞转机灵捷。
最有教育意义的谚语是大量的训戒谚。如"做人勿贪心,家富靠手勤。"告诫人们勤劳发家不贪不法之财;"行得正,立得正,哪怕和尚尼姑合板凳。"说明心正自敌闲话;"一动勿如一静"主张审事动作;"吃人个嘴软,拿人个手短。"说明受贿就得为人办赃事;"十只节头只只痛。"是说每个子女都是父母的心头肉;"若要天花粉,采起杜瓜根。"说明做事的寻根重源原则;"吃人一口,报人一年。"主张重报人恩;"越困越懒,越吃越馋。"劝导慵懒者改变生活方式;"功夫要拼,时间要争。"引导人们奋力拼搏;"蜘蛛丝扳得到石牌楼",说明弱者有决心可以战胜强者;"做事要顺人心,讲话要凭良心。"则是为人立则。
男女恋爱婚嫁方面的谚语,反映出包括性心理在内的各种心理。如喜爱年轻细嫩的:"自古嫦娥爱少年。""十八岁姑娘一朵花,三十岁姑娘豆腐渣。"说明男女不同性向的:"男想女,隔座山;女想男,隔层纸。"巧说婚姻择偶的重要的:"嫁得好,哈哈笑,嫁勿好,双脚跳。"说明性生活的深远意义的:"一夜夫妻百日恩。"指出情人本质的:"家花勿及野花香,可惜野花勿久长。"说明爱情专一性的深邃的:"勿怕身隔千里,就怕心差毫厘。""有情哪怕隔千里,无情哪怕门对门。"说明爱情的力量无可阻拦的:"男有心,女有心,铜墙铁壁钻得进。"说明择婿惟贤的:"勿贪门前十亩田,只贪女婿出人前。"说明择夫貌俊有才的:"勿贪金,勿贪银,只贪丈夫俏玲玲。" 说明首选家风的:"造房子看梁,讨新妇看娘。" 说明贫富转移与嫁娶择偶之间的微妙关系的:"嫁囡要嫁暴发户,讨新妇要套败落户。"说明爱情的纯洁性的:"三两黄金买勿到,四两茶叶定终身。"说明门当户对总有配对的:"破扫帚配齾畚箕。"说明新婚甜蜜的:"乡下小夫妻,步步勿脱离。"说明夫妻争吵寻常转瞬和好的:"船头浪相骂,船肚里白话。""天浪落雨地下流,小两口打架勿记仇。"说明女人花七花八的:"小囡口里讨实信,女人面前看功夫。"表现常见的亲新娘忘老娘的:"衔牢奶头嫡嫡亲,有仔娘子黑良心。"表现未得已得的不同心理的:"勿有新妇要新妇,有是新妇骂新妇。"形容岳母爱婿心理的:"丈母娘看女婿,铜勺铲刀像做戏。"
上海还有一些描写上海的风土谚,如"金罗店,银南翔,铜江湾,铁大场。"是对比北部上海四大名镇的富荣程度的;"金铃塔,塔金铃,三月十五撞金铃。"是唱趋向龙华赶庙会的得意的;"白相要到大世界,三日三夜看勿罢。"是歌颂"大世界"游乐之盛的;"若要苦,杨树浦。"是写工人住宅区劳动、生活之苦的。
形象生动又是谚语的突出特点,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深奥的事理浅显化,生活知识情趣化。"伸头一刀,缩头一刀",表明不可避免;"老螃蜞打洞,小螃蜞受用",形象地描绘了儿辈坐享祖上之福;"小狗跌辣污坑里。"比喻可尽吃尽享受;"面皮老老,肚皮饱饱。"表示不怕羞才要到东西;(以上两条多用对孩子)"马屁拍辣马脚浪。"指拍马而适得其反;"暴躁个人跳辣叫,智慧个人坐辣笑。"对比两种人处事姿态十分传神;"三只节头捏田螺。"比喻稳稳抓住;"七石缸里撩芝麻",比喻难乎其难;"万宝全书缺只角。"指聪明人偶尔失误,人无十全;"刮辣松脆,檀香橄榄"是说说话或性格十分爽快;"笑嘻嘻勿是好东西",用于戏言或忠告两可,警惕对手心怀歹意;"老鬼勿脱手,脱手勿老鬼。"回环地说明精明的人不把到手的东西轻易放掉;"牵丝扳藤牛皮糖"形容拖拖拉拉慢吞吞;"锣鼓响,脚底痒",形容行为心役之貌;"若要俏,冻得括括叫。"讽刺爱美姑娘;"瞎猫撞着死老虫",比喻碰巧幸运得胜;"象牙筷浪扳皵丝"、"豆腐里寻骨头",表示对找茬儿的憎恨;"鱼勿动,水勿响",比喻事有蛛丝马迹;"搓搓圆,捏捏扁"形容任凭摆弄;"拆东墙,补西墙。"比喻顾了这儿,顾不了那儿;"吃光用光,身体健康。"可用作劝人想得穿些;"侬客气,我福气。"是说对方谦让我正好接受;"送佛送到西天",预言帮忙到底。
谚语之所以至今在民间使用还很活跃。正在于它浅近通俗的直率口语形式,典型经验的形象格式化,以及幽默锐利的语锋。不过,谚语是靠积累而丰富的,在漫长的农业社会里形成的那些上海谚语慢慢随着社会的脱胎换骨而消亡了,新产生流传的谚语多带有新上海人思维的活跃性。
发表于 2007-12-16 11: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钱的骨灰级文章
虽然今年出的上海方言这本书里还有写。。。。。。
发表于 2007-12-16 11: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多必失啊guoguo。。
发表于 2007-12-16 11: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骨灰级粉丝必读
发表于 2007-12-16 14: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乡下看到同学伙伴打喷嚏,说“小狗打嚏,明早好天”,以此取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4-29 04: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