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943|回复: 1

温州文化瑰宝---温州方言 (瓯海中学学生作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17 19:3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瓯海中学学生作品(转贴)

温州文化瑰宝---温州方言


蓦然回首,突然发现,传统文化已经悄悄地隐没了.环顾四周,很难寻到传统文化的踪影.诚然,随着一个时代的到来,一个时代的逝去,审美观念的转变是必然的.但是,一个时代的辉煌却是决不可抹煞的.既然祖先留给我们值得珍惜的东西,我们就应该好好珍惜.可是事实呢?
    楼兰古城最完整的资料不在中国,而在大英博物馆;敦煌之书最完整的不是在中国,而是在日本;最早出现的湖南滩头年画在德国和日本的收藏家那里.难道我们真的甘心让祖先的历史文化传统在我们手中慢慢消散?
    我们有责任,有历史使命,有能力为保护和发扬历史文化传统作出自己的贡献,更有必要为我们家乡的文化瑰宝的保护尽一份力.温州的经济建设,城市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并焕发着无限的活力,充满了希望的生机.但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实现社会的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我们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因此,在积极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注重对温州的精神文明建设,注重对温州传统文化的保护.我们渐渐习惯了学一腔普通话,讲一腔普通话,听一腔普通话,作为温州人,我们怎么却将我么的”母语”温州方言置之脑后?这难道不使我们汗颜吗?这更另我们慨叹和失落,促使我们行动起来,用心感受温州方言的魅力,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高人文素质.
     那么,温州话是怎么来的呢?
    温州在秦汉以前为瓯越之地,属百越的一支,主体民族为百越人,说的话是一种古越语。温州人的祖先是百越人,理所当然温州人应该说古越语,但温州话后来怎么会演化成汉语南方方言的一支——吴语呢?
    百越人很早就与北方的汉族有接触,百越族要学习汉族先进的技术,文化,必须学习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民族语中的汉语借词越来越多,汉语的成分越来越多,最后百越语就小时了。但是,会有相当一部分基本词从本民族的语言中保留下来,这些词都不是文化词,也不是核心词,但都是口语中的基本词。
    温州地处吴语区的最南端,且与闽语区接壤,故温州话中保留了很大一部分与闽语区相同的特征,但总体上还是跟吴语地区一道发展为现代吴语。温州方言在南宋时已经很有特色,这从戏文《张协状元》可见一斑。南宋末,永嘉戴侗《六书故》大量采录家乡的温州方言,俗语,俗音,俗字,充分表明当时温州话已很接近今语。

    温州是个多方言地区,种类之多,差异之大,可称全国之最,更是世界之最。温州方言主要有瓯语,闽语,蛮语和蛮讲,畲客话和金乡语5种。它作为一种地方性方言,代表了温州的地方特色文化与温州人智慧的结晶。他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还有学术价值。明清有好多学者研究温州方言,现代学者中,潘悟云,游汝杰等对温州方言颇有研究。最近温州学者沈克成先生出版《温州方言》写得通俗易懂。在温州话中保留了一些古音,这是语言学中的活化石,价值很高。例如,温州话中保留了一些唐宋古音,因此用温州话吟诵唐诗宋词特别好听。如杜牧的七绝《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诗的韵脚“斜”,“家”,“花”用普通话读分别为“xie jia hua”不押韵,读来拗口。如用温州话分别为so,go,ho,既押韵又顺口。
    据《温州都市报》载,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中,温州话成了通讯的秘密武器。据当时温州军分区一位团长介绍,由于温州话无法被破译,用温州话传达信息,立了大功。这从另一角度说明了温州话的价值。
    温州话源远流长,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熏陶了一代又一代温州人,提高了我们的人文素养,也滋生了温州人与温州——这块土地魂牵梦绕的情愫。因此,侨居在海外的温州人,想家时就放一段温州鼓词的录音或光碟,用温州话过过思想瘾。可见,温州方言发挥着凝聚力的作用,深深牵动着走四方的温州人的心,也吸引大批在外温商回乡投资,同时,温州方言作为温州人的精神财富,也为温州的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为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现在我们都强调全球化,与世界接轨。作为世界公民,学习外语是必不可少的。另外,普通话在国内越来越普及。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温州话还有保留的价值吗?我们如何看待温州话呢?
    我们对高一,高二段共计发出250份调查问卷,分给高一(3)班,高一(5)班,高一(9)班,高一(10)班,高二(3)班,高二(5)班,对他们进行抽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40份,结果附后。
    我们设计了若干问题旨在了解瓯中学生使用,掌握温州方言的熟练程度以及认识,从一个侧面反映温州方言在我们生活和学习中的地位,了解温州方言的现状,可谓“管中窥豹”。
    从这次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温州方言在瓯中学生中还是具有较强的生命力的。只有6%的同学基本上没有使用温州方言,而在这6%的同学中有75%的同学通常在家里使用温州方言。这或许与国家普及普通话以促进不同地域交流有关,或许与学校教育的氛围有关。在家使用温州方言好亲切!它不失为一种既不影响学校生活又不保持温州方言生命力的好方法。

    至于温州方言的作用,42%的同学认为温州方言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交流工具,35%的人觉得他是人类的文化遗产,23%的同学认为它是一种凝聚力。可见,大家对温州方言的地位还是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其实温州方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它更是温州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是一种文化遗产,凝聚着所有温州人的力量。它在我们的生活,社会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因此,80%的学生充分肯定了其地位,认为完全有必要保护与发展温州方言。这令我们欣慰的。

    不过,我们也清晰地看到:38%的同学意识到使用方言有困难,绝大多数同学无法顺利用温州方言念出我们提供的童谣,并且对温州童谣也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究竟该如何正确地看待温州话呢?有没有必要加强对青少年关于地方文化的教育呢?

    带着疑问与求知的心理,我们书信采访了温州电视台《百哓讲新闻》栏目主持人金成濠先生(有关材料:包括我们的信的复印件及回信附后)从中我们了解到社会力量(尤其媒体群众)对温州方言的关注。据其介绍,其栏目的收视率居温州电视台各节目之首,近来甚至超过电视剧。其栏目的主旨在于“三贴进”,即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确,该栏目一经推出,便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尤其受到了本地居民,包括很多老人的欢迎。限于他们文化水平一般较低,用温州方言讲新闻恰能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使更多的人了解时事,关注生活。不仅如此,该节目在中上层人士中反映也良好,表示此栏目充满乡音乡情。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温州方言,重新认识其作用。可见,媒体在保护和发展温州方言这一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我们也采访了语文组的薛花老师及包宝成老师,请他们从语言学角度谈谈对温州方言的认识。两位老师主要从温州方言的双面效应入手,提醒我们既要充分认识温州方言作为地方文化的精髓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和凝聚力,同时要认清温州方言对于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所存在的局限性和地域性。也就是要全面、客观,理智地看待温州方言。特别是包老师,作为一位在温38年的外乡人,阐述了他与温州方言的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他觉得温州方言极富表现力。同时,他提出课堂中偶尔插入只字片语的温州话,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综上所述,温州方言的的确确需要我们去保护和发展,并且我们需要辩证地认识到她在温州社会中的地位。今天的温州已不是一个简单的地域概念,而是闻名全国,走向世界——放大了的温州;温州人也不仅是传统的籍贯归属,而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中国立志改革,敢为天下先的代言人形象。因此,一句“我伲温州人”,就可把世界各个角落变成五马街口——温州话是乡情的桥梁,是故土的延伸。温州不仅是一个富有浓厚商业气息的活力城市而且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魅力城市。

    温州方言具有其独特的标志。其一,定语后置于名词:如温州人习惯上称“热闹”为“闹热”,“咸菜”为“菜咸”,“干笋”为“笋干”诸如此类。其二,副词后置于动词,如温州人常把“好走”说成“走好”;其三,副词后置于形容词,温州人善用倒装句和叠词。当温州人描述一条鱼的新鲜,往往赞不绝口:“鲜兮鲜”;表达某物苦涩,则说“苦倒”。从中可以看出,温州人具有创新意识,其创造力可能就是温州人敢于走四方的重要因素之一。

    诚然,我们看到了温州方言还是具有生命力的,但无可否认,越来越多的孩子正远离温州方言,温州方言的前景还面临着挑战。周恩来总理曾指出“我们要大力推广普通话,但这不代表我们要消灭方言。”而如今,不少家长对温州方言存在误区。我们的同龄人中都能说得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但遗憾的是温州的孩子却说不好温州话。其实,让孩子学会普通话,决不会影响他们学好普通话。在学校推广普通话无庸质疑,但在家里,在公园,为什么不让孩子们体验一下温州方言的魅力呢?实际上,传承传统文化,使温州方言发扬光大是我们每个温州人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有义务去完成它。因此,在家庭里推行双语教育,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温州方言的作用对增广孩子见识,提高人文素养大有益处。

    保护和发展温州方言势在必行。我们每个人都应为此贡献一份力量,而非仅仅某个人,某个集体的责任。根据我们的分析总结,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⑴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对温州方言的保护与创新发展。尤其是传媒在发挥其引导、宣传方面起不可替代的作用。

⑵政府应该应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加大对温州方言的保护支持力度,如建立博物馆、组织召开有关温州方言的研讨会。但政府不宜于管得太多、太宽。

⑶学校、有关教育部门应积极开展对温州方言的研究。如开设有关温州风情的选修课。如今,温州部分中小学校已经开设温州地方文化课程,这值得借鉴。

⑷作为温州方言的传承者------我们温州的青少年更应学会关注地方传统文化,学会取之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应有意识的去通过各种途径使温州方言继续保持其生命力。

    温州方言——温州文化瑰宝,凝聚着温州人的智慧,代表着温州深厚的文化底蕴,演绎着温州历史的沧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和发展温州方言贡献自己的力量。全民行动起来,让温州方言这颗璀璨明珠再现光芒!

                                              ——贾贤捷 戴茜茜 王双燕 邹超慧
发表于 2006-11-8 11: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忽然有了一丝伲温台一统吴越闽台的邪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4-28 08: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