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人 发表于 2007-7-10 21:51:24

“闽南语频道”+“刺桐之声” 泉州广电:双剑合璧

“闽南语频道”+“刺桐之声” 泉州广电:双剑合璧                  温 静王 炯
          2007年07月10日09:31来源:中国广播影视
                                             
       “闽南语频道”并不是在闽南文化的大舞台上独舞,加上“刺桐之声”,泉州广电拿到了两把极富地域文化特色的闽南之剑。

  即使在广播电视领域内方言一度成为政府“严控”对象之一,泉州电视台历经两年的等待还是名正言顺地拿到了“闽南语频道”的牌照。

  这个频道的播出完全可以理解为方言文化以及地域文化在形式上的魅力彰显。因为此前曾有传闻说,在全国“反三俗”之前,国家语委对方言类节目不满,因此国家广电总局一直把广播电视节目当中的方言节目形态视为整治对象。方言节目尚在黑名单之列,组建方言频道像是天方夜谭。

  对这一点,国家广电总局的口风未曾松动,此项措施也执行得雷厉风行,尽管地方广电以种种理由抱怨。但无论如何,5月12日国家广电总局社管司副司长罗建辉在“闽南语频道”开播仪式上以政府名义允许该频道开播的表态不仅是一项政策许可,更大的意义则在于国家给了以泉州为代表的闽南文化一个媒体播出的重要平台。

  而在泉州,两年之前开播的闽南语广播“刺桐之声”已经成为泉州的媒体品牌,自此,泉州在广播和电视领域各自拥有了闽南之剑,加速泉州广电进程的时机已经到来。

  与强手为伴

  泉州广电局副局长、广电中心副主任温志加更习惯用“与强手为伴”来形容泉州广电面对的来自行业内外的竞争。

  他的这一描述来自两方面:在广电业内,被形容成遍地黄金的泉州是诸多媒体眼中当仁不让的聚宝盆。只要你走出晋江机场——泉州市的空中大门——你在惊讶这里轻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会感受到这里紧张的媒体竞争气氛。“快乐中国·湖南卫视”的擎天柱广告牌竖立在机场外最醒目的位置,让人一眼就可以看见。同时,你会听到当地人告诉你,就是晋江这个号称“世界茄克之都”、“鞋都”的县级城市每年都向央视贡献10亿元的广告费,不少卫视甚至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完成在泉州的落地,泉州的卫视落地费甚至超过某些省会城市。

  “目前的情况是卫视覆盖全国,省级台覆盖全省。做娱乐节目,我们做不过卫视,做专题节目做不过中央台,城市台地面频道拿什么奉献给观众?”温志加坦言。

  广播面对的竞争与电视颇有些相似,在同企业谈合作时,曾经遇到这种情况,有企业直言,“只在央视做广告,不会向本地媒体投一分钱。”因为一些广告主担心自己的钱投入当地媒体效果欠佳打了水漂,所以泉州本地媒体对于广告和受众的争夺显得更为有必要,而媒体的竞争本身也在吸引着广告主的关注。

  在业外,新媒体业务有电信这个天然竞争者。记者从温志加那里得到的数据是,泉州广电的年收入只是泉州电信年收入28亿元的1/10,这个数字与全国广电与电信的收益比近似。与此同时,电信在IPTV业务上的超前加速已对数字电视的整体平移构成强有力的竞争。

  两年前,泉州广电斩断SMG与泉州电信合作开展的IPTV业务,这一消息风闻天下,有媒体甚至将此比喻成为泉州广电作为地方势力的代表正式向电信开战。

  “面对IPTV的竞争,要有忧患意识,但更要坦然,要乐观,要自信。”温志加告诉《中国广播影视》记者,从目前的情况看,IPTV不是客厅电视,主流电视受众还在广电手中。“泉州广电已在2006年顺利完成泉州地区的数字电视整体平移,这是今后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

  温志加介绍说,2006年5月,泉州广电中心正式启动全市有线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程,在服务市场低迷、广电中心面临资本市场巨大压力的情况下,仅用半年多的筹备建设,泉州数字电视基础平台就顺利搭建完成,而广电中心将把泉州的有线数字电视建成国内一流的运营级数字电视服务平台作为目标。

  从用半年时间搭建数字电视平台到仍然用半年时间筹备开播“闽南语频道”,举泉州广电中心集全中心之力,实现资源整合与科学运营,强势的执行力使泉州广电中心无论是在修炼“内功”还是在把握外部机遇上,一直占领先机。

  广播领跑

  和全国很多城市不同,泉州电台的组建时间晚于泉州电视台,尽管起步晚,但在打地域牌、依托本土文化吸引受众方面,广播走在了电视之前。

  林培煌,这个当年以贷款办电台起步的泉州人民广播电台台长,以富于想象力和实干精神在当地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他领导下的4个电台频率,其总监均为女性,“刺桐之声”的总监杜丹心就是其中之一。

  1987年1月,泉州电视台试行播出。泉州人民广播电台投入试播却是在1995年。由于电台出现比较晚,长期以来,泉州老百姓没有收听广播的习惯,甚至有人分不清电视与广播。2006年收入已达2300万元的泉州人民广播电台在1995年试播时,所有资产加起来仅有30万元。创办初期的泉州人民广播电台面临着双重问题,一是普及广播的概念,没有“群众基础”的泉州广播,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被大家戏谑“摩托车比汽车快”,交通欠发达,道路狭窄,车辆比较少的现状,并没有为泉州广播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二是急需吸纳资金,改善技术、设备。

  林培煌感慨地谈到当时的工作条件,“当时大家最怕的就是下雨,因为担心陈旧的天线线路随时会中断。”2002年,泉州人民广播电台走上了一条风险与魄力兼具的道路——贷款办电台,由广电中心担保,电台贷款了100万元用于改善技术设备。当时林培煌估算了一下,每年需要还贷30多万元,这样三年可以还完。然而,外部机遇与内部改革成为了电台发展前所未有的助推力,泉州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汽车的增多,尤其是私家车的数量增长,购买人群层次不断提高,而广电中心内部的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全员双向选择等体制改革和激励机制带动了电台的发展活力。

  “我就是通过中层干部竞聘上岗,由主持人竞聘为频率总监的。”杜丹心告诉记者。2002年,仅一年时间,泉州人民广播电台的收入已达到200多万元,不仅还清了100万元贷款,还创收了100多万元,实现了电台经营的成功“翻身”。泉州人民广播电台从全额拨款单位,达到2006年收入2300万元,林培煌作为电台的掌舵人,更愿意将电台的成功理解为团队的成功、机制的成功。这位泉州处级干部中的羽毛球冠军告诉记者,“我每天下班后就去打羽毛球,为什么可以这样轻松和放心?因为我们的团队是年轻的,有责任感的,我们的机制是成熟的,有活力的。”

  据杜丹心介绍,2005年9月作为闽南语专业频率的“刺桐之声”开播,一直在泉州听众中拥有着极高的忠诚度。《海峡两岸》、《闽南茶馆》等品牌节目受到热烈的追捧。林培煌认为“地方媒体跟省、中央台竞争唯一的优势是贴近性”。而同样是闽南方言,腔调、风格存在的差异性使其他的闽南语频率并不构成与“刺桐之声”的竞争。

  目前,泉州人民广播电台的广告收入已居福建各地第一,当记者问及对于泉州人民广播电台未来年收入的展望时,林培煌认为3000万元是目标,同时坦言,泉州人民广播电台已经度过“大盘”期,广告收入放缓趋势明显,与此同时,电台对于“事件营销”的重视程度逐渐在提高,今年电台成立了“策划活动部”,通过介入和承办品牌产品定货会等形式,实现受众、电台与商家经济效益的多赢。“电台需要提高品牌认可,需要比广告公司的活动能力更加专业。广播必须强势起来。”林培煌说。

吴人 发表于 2007-7-10 21:53:08

闽南电视的独舞

  作为唯一一个完全采用闽南方言播出的电视频道,泉州电视台“闽南语频道”相对于同属闽南地域的厦门、漳州而言,在电视领域无疑是独舞。

  记者见到泉州电视台总编室主任张诗宏和闽南语节目部总监戴泉明,是在泉州市广电中心大楼临时加盖的一层办公室里,尽管时间仓促、办公地点略有些简陋,但节目部员工都是自愿而来的精兵强将。

  与产业价值相比,戴泉明更愿意谈“闽南语频道”的社会意义,“现在身边的小孩讲闽南话的越来越少了,闽南方言遇到了层层危机,我们要做的就是传承闽南文化,打好本土文化品牌。”也因于此,“闽南语频道”将频道定位于“传承闽南文化·服务两岸乡亲”。

  这10个字的频道定位并非务虚。在国家构建的“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当中,泉州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核心区和闽南文化遗产的富集区,而“闽南语频道”则有利于海峡两岸交流沟通,立足服务两岸乡亲。

  戴泉明告诉记者,每年有近10万人次的台胞来泉,在泉长住的台商有2万多人,在泉州的外资企业中,有85%为台资侨资企业。而随着泉州地区经济发展活跃,与东南亚交流日益增多构成了闽南语频道开播的背景。泉州自古以来就有出外打拼的传统,海外侨胞很多,通过“闽南语频道”就与东南亚一带进行文化交流,可扩大闽南文化的影响力,“比如有的东南亚侨胞很希望把《泉州美食》这档宣传故土美食的节目带到东南亚去。”

  另一个被访人张诗宏则从泉州电视的宏观发展来谈“闽南语频道”,“这个频道主打的是‘文化牌’和‘亲民牌’,这两张牌能加速泉州电视的发展。”张诗宏说。

  比如,频道宣传片极富有闽南文化特色——“这沓有汝最亲的咱厝话,这沓有汝最爱的咱厝人,这沓有汝最熟的咱厝风俗”,惠安女也作为地方形象一再出现。而泉州特色曲艺——提线木偶——也以虚拟主持人的身份在栏目《泉州第一炮》中登台亮相,大胆创作的木偶主持人领国内电视主持之先。

  “这些节目形态很容易得到观众的认同,”张诗宏说,“既然是方言频道的节目,就要既赢得本土观众的喜爱,同时又要为台湾同胞所认同。对台湾观众而言,节目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台湾闽南人的文化取向和欣赏习惯,增进文化亲和力和地域亲近感;对本土观众而言,在方言失语现象日趋严重的社会现实中担负着抢救和弘扬的责任。而‘闽南语频道’受众的两栖性,决定了其节目平民、平等的文化特性和鲜明的地方人文特征,使节目和受众产生思想共鸣,获得审美认同乃至文化认同。”

  另一方面,即使“闽南语频道”担负的意义重大,从频道运营的角度而言却也无法回避投入产出的成本核算。

  张诗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闽南语频道”这个项目总投资达到了9176多万元,其中一次性投入了4981万元,而每年节目、设备运营维护、人员费用仍需要4195万元。“整个泉州电视台全年创收是8000多万元,如果加上这个新频道也就过亿,单靠泉州电视台一己之力要办好很难,我们需要外部的援助。”张诗宏说。

  由于初创频道通常会有两个薄弱环节,一是资金,二是节目、人才等各类资源的储备,因此就目前而言,肯定会有人会质疑“闽南语频道”节目储备不足。张诗宏似乎知道记者想问什么,“频道的主打栏目依然会是极具闽南文化的原生态栏目,另一方面,电视剧资源是我们争夺收视率的重点。”他说。

  他透露说,频道正在寻找好的电视剧片源,一方面是将台湾的电视剧通过合法途径引进,另一方面是翻译电视剧并制作成为闽南语版本。“频道正在考虑建立译制中心,将购进的电视剧翻译为闽南话。”张诗宏说。这样算来,电视剧单集的翻译成本接近5000元,与泉州地区的电视剧销售价格相比,播出成本会翻倍。这恰恰是张诗宏坦言称办好“闽南语频道”需要业界支持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电视剧外,购进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用闽南方言播出的专题片、系列片等也是当务之急。主持人队伍也在建设当中,“在开播准备阶段,我们为了选拔主持人,面试了300多个应届大学毕业生。我们不仅需要主持人可以讲闽南话,更看重他深谙闽南文化。”戴泉明说。但草创时期的困难并不意味着戴泉明不看好“闽南语频道”,否则他不会从经济节目部总监的位置投身进入一个前途未卜的事业之中。最主要还是由于采用闽南语播出的本土优势,从“刺桐之声”的身上看到了促成新频道的更多思路,这其中包含着泉州广电酝酿已久的战略意图。

苦露酷亿 发表于 2007-7-15 09:47:11

归根到底,还是政治因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闽南语频道”+“刺桐之声” 泉州广电:双剑合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