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664|回复: 4

顾骏:上海话很笨的啦,必然被生活所淘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9 17: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ize=+0]顾骏:上海大学教授
/ f- C& v9 |0 @0 \6 _) o( |" i& v- F# r3 J& W3 P+ ?: e1 S
1 L$ {: m6 m6 ~- W

9 u7 R% d3 v# h; R7 }- o[size=+0]上海话:累赘!效率低!很笨!
0 b+ _" U  W6 ~8 Y4 N7 t5 s9 |" V. x3 e0 Q& Q, c
    上海话很累赘,因为北方人绝对不会说嘲讽嘲讽你,说嘲讽两个字就够了,绝对不会把两个字叠在一起说的,所以你就是上海语言习惯,导致你用普通话都很累赘。第二个,戳你一个动作要说两遍,那都是儿童语言,对不对,所以上海话的没效率,在你刚才举的例子里边表现的很明显。
0 N0 J& [# M, j8 U0 ]
- k+ l  e7 n' v3 M& q3 K' f
+ N0 c8 }1 q, f6 k2 m' }
# G* s4 \) \  g% I% ]. o% r  d    这个语言的效率不高,比如说刚才你讲上海话,普通话叫上海话,那么你如果用上海话的话你马上要增加一个音节,上海咸话,这个咸字没有意义的,所以它就多增加了一个音节,在交往的时候并不方便,上海有许多类似的比如说“想不明白”、“ 简单吗”,上海话怎么说,“想也想不明白”、“想也想不明白“,四个字可以解决的它在六个字。5 j* s; z; [; y9 @4 `3 g
/ d% Q: d/ L& ^

  x, P- u# l! V) Z
# i' _* C9 k; B7 G: |    很笨的,为什么很笨,因为彼此之间用一个普通话相互之间不容易理解,所以我就增加音节,但是信息没有增加,这就使得我们现在在说话的时候凡是正式场合,我们用的都是普通话,普通话就能够把话说清楚,说准确,而且说的有效率。7 o, |5 ~5 f0 t! \
0 o  y3 C, J  l, P. ^3 z
% \5 Q" k. E: w. k, ]( C
" Y. T  C# x5 e8 f  Q7 W* z! \
[size=+0]上海话又不是上海方言,凭什么要保留?!$ e5 N8 [/ b% r& B; ~; W; g1 Z

  z! @! i& j# k    我觉得保护一切方言都有必要,保护上海话没有必要,而且保护不了。上海话不是上海方言,因为上海一直有两种说法把一样东西要么说成是上海的,要么说成是本地的,所以它有上海与本地的区别。比如说,上海人就有与本地人的区别,上海菜有上海菜与本地菜的区别,上海话也有上海话与本地话的区别。* a& i! I1 J: R: ~4 G, Z
+ ?% @/ E# w' }) m
) q7 B0 Q# n4 T

: L( f9 r  V/ A& m% r5 Y% W    所谓的方言是本地话,上海话只是五湖四海的人跑到上海来以后,彼此之间交流中间产生的这种话,过去叫上海话但不叫本地话,上海周边的人讲的都叫本地话,不叫上海话,所以这是第一个概念。第二个,上海作为一个移民用的语言,过去我们自己在家里是不说上海话的,我是哪个地方来的,我家里就说哪个地方,比如说我是宁波人,我家里从小讲的都是宁波话,我们只有到了公共场所的时候才开始说上海话,所以上海话是上海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移民的普通话,那么现在国家有了更大范围的普通话,我们为什么不用这个普通话,还一定要去用这个小范围的普通话呢,所以现在孩子遇到的刚才说的那个出生证的问题# J4 v2 ~! w  P# X. B& _5 c

" \5 V, l4 D4 v) T* }6 d2 }就说明了孩子们现在已经在用更大范围的普通话而不用这个小范围的普通话,有什么错呢?上海话一个不可以保留,它不属于方言,第二个,它也不能够保留,第三个,不需要保留不需要保护。
$ j- q# R7 C  T+ e: o) C' E+ m, D1 E" U; I! D+ Z' v: t$ f
, H5 r+ `. `' S1 Y

6 T* E% R7 q" l- u" M; o; k" G2 T7 T5 T3 |' r& E5 @

. h+ p2 s9 j* q4 t[size=+0]保护上海话累不累呀?我干嘛要学那么多语言啊?!% l7 N* z9 ?! m  u) ~  W4 r
* |  ?+ C! ?  i) b, c
    假定我们现在不讲保护上海话了,我现在以宁波人的身份,我说上海打个架,应该保护各地方言,结果全上海那一群人说宁波话,那一群人说苏州话,那一群人说什么话,你哪来的上海话呀?你知道我们过去多累呀,我在家里讲宁波话,出了门以后讲上海话,上课的时候讲普通话,遇到外国人说英语,我学4种语言干吗?& B  O# a: H! b) T
9 o0 M3 z  I, k* X" |, @

9 V& r; J5 |' E+ y
/ v" p) \8 Z  P[size=+0]上海文化的特点就是没特点,上海话必然被生活淘汰!3 e( G2 b* ]% z* K6 S

7 C7 C" N7 H8 s; G     其实全国各地的方言里面多的是个这东西,不能用这个东西就证明一个语言就怎么样。我本身没有否定上海话,我只是说这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同一般的方言还不一样;第二个,上海本地的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没特点,它是把别人的东西都拿来,所以上海菜就不是本地菜,它没有特性的。过去因为有租借,所以我们用了大量的洋泾浜英语,今天我们就不需要这种形式了,今天你还去讲一大堆的洋泾浜干吗呢,我们不会用了,要讲我们直接讲英语了。当时文化水平太低,学英语学不好,今天我们英语那么好了,还把那么一点洋泾浜的东西保留下来干吗呀?所以上海语言的开放性就决定了我们不能用狭义的保护的态度去对待它,否则的话那是帮倒忙,只会加速上海话的消失。
  C$ P6 f5 \8 W4 [$ h/ Y' J9 G% b1 n+ `. N
7 ]/ Q' ^% y4 e5 ?% Y
    其实一个核心问题就上海话到底是作为一个生活用语,还是作为一个文学艺术的用语,上海话作为文学艺术的用语没问题,作为生活的语言它必然被生活本身所淘汰。4 ^/ ]+ E0 R3 H# x6 Y

+ a$ t& s$ l1 t9 x$ G# N  h7 B. a  g$ ~. m/ L6 D9 V" O" {
轉載自開心網
发表于 2010-8-9 18: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类吴奸应该抄家,全家发配伊利种葡萄
发表于 2010-8-9 19: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教授明显是语言学文盲,甚至缺乏基本的常识。
1 g' {0 u1 n1 i1 D全世界的语言以多音节语言为主,汉语的发展方向也是多音节化,长期受单音节文字绑架的汉语(包括同样用过汉字的日语韩语)同音词现象都特别严重,有学者认为不适合用做科学用语。所以,现实是,单音节语言正在被多音节语言淘汰。( Q; f& P2 `, b- v, m7 _
实际上,模仿顾某人的逻辑,其实上海话比普通话先进多了。普通话连 上海话 和 上海画 都分不出来。。。。。
发表于 2010-8-9 19:32:51 | 显示全部楼层
nonono。。。发配绿星当劳工。。。为我们群体移民做准备。。。
发表于 2013-4-2 03: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格么倒应该用古汉语咯,好像普通话“效率”也比不上文言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5-4-27 05: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