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富春山越 于 2009-8-17 08:35 编辑
关于吴语中的短的本字与音及感想
今看韵书,臻摄合口入声術韵,其中一字[叕出],莊母侧律切,上注吴人呼短,又其下行:章母之出切,也注义短也。
查汉典:𠭴[叕出]zhuō,《五音集韻》陟劣切,音輟chuò。吳人呼短物也。亦作〈出叕〉。
由此,我想到我方言中喻矮为“矮[to?to?]”,此[to?]原来就是[叕出]呀!似乎上音zhuō差点,还凑乎。
但同样另一字:掇也有短义,其音与方言中音更接近。原来[叕岀]在这里同掇同音,是山摄端母丁括切,查字典今音为duō,与我[to?]音很近了。
查得掇今音为duō:“《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都括切,音剟。讀若朵入聲。又《唐韻》陟劣切《集韻》株劣切,音輟。又《韻補》叶昌悅切,音啜。又《集韻》朱劣切,音拙。與𠭴同。短也。”看来,[叕出]、掇前后两字,可以互通。短可写成[叕出]也可写成掇。
与[叕出]同音的字有,其中茁zhuó,为草初生貌,,隐喻为短矮。
竹律切、之出切的同音字有:①㤕[忄出](憂心)、②窋(物在穴)、③绌(缝也)、④䂐[矢出](短也)、⑤㑁[亻出](短也)、⑥逫(走也)、⑦泏(水出)、⑧笜(笋出)、⑨[左口右上艹下出]𠷅(声也)、⑩炪(火声)、(11)□[从上至下:四叕女](面短)(12)罬(雉罟(捕雉网))(13)崛[山屈](14)𠮐[叕舀](15)䪼[出頁]。(16)茁(17)𥏞[矢叕]
①㤕[忄出]chù《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竹律切,音窋。《玉篇》憂心也。又《廣韻》丑律切《集韻》敕律切,𠀤音黜。義同。又《集韻》普沒切,音朏。心㤕[忄出]然起也。又當沒切,音咄。怖也。
②窋zhú、kū《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竹律切,音絀。將出穴貌。一曰空也。又《集韻》張滑切,音窡。物在穴中貌。
③绌chù《廣韻》《集韻》竹律切,音窋。《說文》縫也。又《集韻》敕律切,音黜。義同。
④䂐[矢出], chuò《集韻》拙古作䂐[矢出]。註詳手部五畫。又《集韻》姝悅切,音啜。短貌。或作𠭴[叕出]、㑁[亻出]、𥏞[矢叕]
⑤㑁[亻出]《廣韻》《集韻》𠀤竹律切,音㤕[忄出]。短貌。
⑥逫zhú《玉篇》吉穴切,音決。遠也。又《廣韻》《集韻》𠀤竹律切,音㤕[忄出]。《廣韻》走貌。
⑦泏chù shè 《唐韻》《集韻》竹律切,音絀。《說文》水貌。一曰水出貌。又《集韻》敕律切,音黜。義同。又《廣韻》《集韻》𠀤苦骨切,音窟。
⑧笜zhú《集韻》竹律切,音㤕[忄出]。《類篇》竹筍生貌。又《篇海》當沒切,音咄。義同。
⑨[左口右上艹下出]𠷅《集韻》竹律切,音㤕[忄出]。聲也。
⑩炪:zhuō、chù《唐韻》職悅切《集韻》朱劣切,音拙。《說文》火光。又《廣韻》丑律切《集韻》敕律切,音黜。《集韻》炪爩煙貌。又火聲。又《集韻》竹律切,音茁。義同。
(11)𡢑[从上至下:四双双女]《集韻》竹律切,音茁。面短貌。本作䆯[从上至下:穴叕女]。亦作[从上至下:面叕女]。
《廣韻》竹律切,音絀。面短貌
(12)罬zhuó《廣韻》陟劣切《集韻》《韻會》株劣切,𠀤音輟。《說文》捕鳥覆車也。或作輟。又《集韻》古穴切,音玦。義同。
(13)崛jué《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渠勿切,音倔。《說文》山短高也。从山屈聲。又《集韻》《韻會》𠀤苦骨切,音窟。義同。
(14)𠮐[叕舀]《唐韻》側聿切,音[叕出]。《玉篇》雞兒聲。《廣韻》雞兒出壳聲。
(15)䪼zhuō《廣韻》職悅切《集韻》朱劣切,𠀤音拙。《五音集韻》面秀骨。又《唐韻》《集韻》𠀤之出切,頭貌。音𠭴。《說文》頭頡䪼也。从頁出聲。又《集韻》古忽切,音骨。面顴也。
茁zhuó《唐韻》鄒滑切《集韻》側滑切《正韻》側八切,𠀤音札。《玉篇》草初生貌。又《韻會》厥律切,音橘。又《集韻》竹律切,音㤕。義同。又《集韻》之出切,音䪼。又《韻補》側劣切,音拙。
(17)𥏞[矢叕]《集韻》株劣切,音綴。《博雅》短也。與𠭴同。或作䂐[矢出]。䂐[矢出]chuò《集韻》拙古作䂐[矢出]。又《集韻》姝悅切,音啜。短貌。或作𠭴[叕岀]㑁[亻出]𥏞[矢叕]。
从上看,古韵书之音多变,真令人眼花头眩。其所同的音,所注的音,无论古音切读,今音查注,均很杂乱。同一个[叕岀]字,完全同义却不同音,一个是臻摄合口入声術韵莊母侧律切或章母之出切,另一个为山摄合口入声末韵端母丁括切。
所以笔者认为,古韵书确有很大价值,从这里可以找到许多方言本字,但其音不一定附合今天方言音。因为古代切音多变反映出古代本来就是多音,况古韵书也不可能收集记录包含全国那么多的方音。韵书记录之音客观上是多样的,记录也是不可能全的,而语言又是发展变化的,且各个变化也不完全相同的。
今如完全要从古韵书找出完全同义同音同韵的本字,有些可能,但许多不可能。对此,不仅是刻舟求剑,就是当时在刻痕下有没有掉下我们先辈的剑也尚不知,或许掉下的只是近邻一把相似的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