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278|回复: 15

广电总局:加大电视剧语言审查力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4 18: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广电总局:加大电视剧语言审查力度 ! x  O* p6 c* y; q( x9 c
                    $ `$ b+ R+ ~0 K# ^( n+ k: z

7 m" `" F+ R( @! d) i  @7 A2009年07月15日15:26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 o6 P8 J6 T9 v+ X7 ?1 [
& E0 i% e1 A; A3 ]' a                    % k; g% b& r4 }
  % _$ G; U4 @# v7 k  g+ l
       据国家广电总局网站报道近日,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说,目前,大量使用方言拍摄电视剧的数量有所增加,其中一些剧目存在使用方言失度、过滥的现象,这种制作倾向不符合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的一贯精神,违反了总局的相关规定,在作品传播上也影响了广大观众的审美收视效果。
  D- t. ?" p% L  v5 F
$ n" y8 q) H- h+ Y, y3 c  朱虹指出,各省级广播影视行政管理部门和制作机构要严格贯彻执行《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重申电视剧使用规范语言的通知》(广发剧字[2005]560号)规定,进一步严格电视剧完成片的审查,投入制作的电视剧一般情况应以普通话为主。对电视剧中不该使用、大量使用、失度使用方言的情况要严格把关,及时纠正,不纠正者不得播出。对于明显的方言电视剧和大量使用方言的电视剧,各级广播电视审查管理部门将视情况予以引导、纠正或制止,广电总局也将视情况做出播出调控。
6 O0 P! Q1 m) F+ N9 n1 _' A
0 W. h8 @& s/ O/ F% @+ v1 ~  W  对于电视剧语言的使用规范,朱虹强调,电视剧的语言,除地方戏曲片外,应以普通话为主,一般情况下不得使用方言和不标准的普通话;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电视剧、少儿题材电视剧以及宣传教育专题电视片等一律要使用普通话;电视剧中出现的领袖人物的语言要使用普通话。
 楼主| 发表于 2009-7-24 18: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决战南京》改配音损失30万 领袖不能说方言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3日09:00  华商晨报: @# Z+ e1 t. v- h% v

' s* \9 x, L. ~6 c) J) V                                                                                                                                    
' Y/ ^" e! c; A( g  n3 d- L  按广电总局要求撤掉方言9 h+ j9 Z7 t- u' E: H6 _

% T4 q/ v, k% i  近日,广电总局通过官方网站再次重申了关于规范电视剧中语言的要求。5 h  W  Y6 |% D

/ \$ @8 I4 @" v* E" o( ^  通知中指出,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电视剧、少儿题材电视剧以及宣传教育专题电视片等一律要使用普通话。0 ~9 J2 T, X1 n4 Y$ x

9 s1 E1 n2 F0 D& Z4 D4 }+ c  记者21日获悉,通知出台后,许多电视剧要重新“回锅”配音,这当中就有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剧、有望上央视国庆黄金档的《决战南京》,剧中“领袖”们的方言配音,将通通换成普通话。该剧沈导演表示,剧组会完全按照广电总局的要求来执行。
: B# p0 i7 I/ n  I; u, a
8 B( o' |; |2 z4 ?: T4 [2 ]+ Z7 u  至于重新配音剧组损失多少,沈导表示不方便透露,不过记者从剧组内部了解到,大概的损失在30万元左右。据《东方早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24 18: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方言版《潜伏》被停播
) }$ {* l. _: W6 o2 R' q2009-07-23 10:55:00 来源: 北方新报(内蒙古)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7 b) D0 e4 A) c% M) ], U
) |; P9 q, h3 |& h  《天府早报》消息余则成和左蓝接头后回家,翠平发现了他西服上的头发,翠平质问:“nei(这)是哪个滴(的)?nei(这)是哪个滴(的)?”余则成回答:“啥子?你的噻!”近日,四川荧屏惊现方言版《潜伏》,所有的配音音速、口型几乎都对得上号,令无数观众大呼“太有才了!”然而,该剧却在7月 21日晚从荧屏消失,观众们苦等未果。记者得知,方言版《潜伏》的停播与国家广电总局盯紧方言剧大有干系。
  S: }2 I% X% P! g3 D# _* V! o
: o9 Q7 P4 g$ ?  方言版《潜伏》于上周与观众见面,所有人都操着一口纯正的四川话:孙红雷扮演的余则成说着成都话,左蓝也是成都话,而或许是为了凸显翠平是从小地方来的,给她配的是口音很重的中江话,而吴站长则说的是自贡话。经过重新配音的版本没有杂音,制作堪称精良,再加上与剧情紧密相扣,也不会让人觉得低俗。  P, l+ e& r" E/ h2 }" o( _4 O
+ c8 x; |! q( b+ b! J1 g
  谁料,正当观众争相追看时,21日晚,原定播出的9~10集却突然说回了普通话!这一改变让不少人大为不满。对此,电视台方面称没有特殊原因。不过,记者从影视圈一知情人士处获悉,紧急停播方言版完全是碍于国家广电总局的禁令。(肖姗姗)
 楼主| 发表于 2009-7-24 18: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因广电总局限制方言 《娱乐没有圈》紧急修改8 ?' f( ~' a( T$ T2 G8 a

: d$ A: g6 R4 Q- f/ M/ M; _; H2009-07-24 11:03:43 来源: 汉网-武汉晚报(武汉) 
7 k3 O. |# [. Z: |8 q/ m
9 a4 b! W0 @: D9 B9 g1 o* j: `近日国家广电总局限制电视剧的方言,不少正在创作和拍摄中的电视剧受到了影响,爆笑贺岁剧《娱乐没有圈》,不得不忍痛删剪“包袱”。& B, n" G/ j/ o' j) \

7 o0 V+ L0 M( W+ J2 i武汉晚报7月24日报道 近日国家广电总局限制电视剧的方言,不少正在创作和拍摄中的电视剧受到了影响,爆笑贺岁剧《娱乐没有圈》,不得不忍痛删剪“包袱”,并对两个十分有趣、出彩的主演进行调整,《娱乐没有圈》的原著作者鞠健夫对此深表惋惜。- h& `5 B( E! o* p3 k) R
) k  N" V' C/ T$ n# H: s
将于明年春节期间上档的贺岁剧《娱乐没有圈》由同名畅销书改编,领衔编撰剧本的是《家有儿女》的编剧费明先生,作为“爆笑贺岁剧”,原定计划里,“方言”是一种重要的搞笑“武器”。现在突然不能“讲”方言了,这带来了一系列“多米诺骨牌”效应,昨日记者得悉,《娱乐没有圈》目前正在紧急更改台词。6 i3 X4 A/ B3 Q" W& D
  w/ o4 X% H, E+ O
《娱乐没有圈》的剧情围绕着报社文娱记者展开,主角是一名大学刚毕业的记者。据了解,剧中至少有两名重要演员原本是讲方言的,一位是报社主管文化娱乐的副总编辑——古总,一口带苏北泰州腔的“普通话”,最经典的方言台词“你去耍子”——就是“玩玩”的意思,“笑”果十足。另一位方言话演员则是一位“资深男记”,讲一口浓重的四川话,在采访明星时,提问总是“要得,要得”,引人爆笑。遗憾的是,这些爆笑桥段即将全部被砍去,而人物也被迫进行了一些调整。 (本文来源:武汉晚报 ) 椰子
 楼主| 发表于 2009-7-24 18: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广电总局连电视剧的创作苗头也管

新闻中心-中国网 china.com.cn/news  时间:  2009-07-24 % Y1 i! g, @6 z+ B7 X

1 b/ |( e4 U/ ]! V2 x  V4 ]+ e( h作者:吴盟初 % |: d% |6 E4 W0 {1 c: m" n

3 t! ]9 o( O4 w0 y, C5 P2 h. z7 Q+ h  n近日,国家广电总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2009年7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其中提到,虽然近几个月全国报备剧目的总体态势是好的,但也发现一种不足取的创作苗头,个别申报的剧目在没有历史依据的前提下,随意编纂神话传奇故事、误读传统文化,对于这类题材,各省级广播影视行政管理部门要严格把关,对存在问题的剧目不予备案。(7月23日《新京报》) 2 P2 }& E1 W% u  d% h& a* y
- S8 @0 |/ Y8 Z, O

" S+ f) E4 a& \5 [有网友称,广电总局隔三岔五就会出来“禁”一次。诚如此言,从禁哭令,到禁方言,从禁美剧,到禁止炒作明星丑闻,广电总局一路“禁”行,几乎涵盖了我们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在,就连电视剧的“创作苗头”也被纳入被禁之列。 3 v( _% i4 V! [: v9 R
$ @. G  a. T* ?6 T

( C" X+ S. v+ d4 v* p作为主管广播电影电视的行政部门,广电总局对文化市场加以管理,是其应有之责。客观地说,广电总局的诸多禁令之中,也不乏亮眼之处,起到积极的社会意义。譬如禁止炒作明星丑闻绯闻,禁播一些恶俗的选秀节目,就受到了公众的一致好评。但很多时候,广电总局在倒洗脚水的同时,也一并把孩子倒掉了,这个孩子就是观众的审美自主权。
0 I3 \8 S( f" K/ Q" l7 v9 t4 g, Q3 L
以电视剧创作为例,所谓“在没有历史依据的前提下,随意编纂神话传奇故事、误读传统文化”,对观众而言肯定是没有多少说服力的。神化传奇故事本就是随意编纂的,何来历史依据一说?一部《西游记》完全是前人想象的产物,难道今人就不允许在这样的经典之上再创作?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向来就是各说各的理,多少人靠一部《论语》活着,谁是误读,谁是正解,恐怕一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 z0 E" a  n2 ^; n! i6 \2 Y6 P2 L* p( E
更雷人的是,广电总局从发现“不足取的创作苗头”入手,继而要求“各省级广播影视行政管理部门严格把关”,很有点“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意思,完全把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取向,凌架于亿万观众的文化权利之上,这无法让人认同。文化市场的确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因而我不反对广电总局对电视剧市场进行必要的管理的把关,但仅从“创作苗头”来发现问题,未免不太靠谱吧?
6 C  |+ Z$ b5 G3 [
! j/ ]+ `% w, d+ q5 g我总以为,文化是一个很柔软的事物,行政权力对它应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敌意,而观念的审美自主权也应该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越来越宽广,而非越来越狭窄。很明显的一个道理,评价一部电视剧的优劣,应该以一个小小的广电总局说了算呢,还是以13亿观众的审美感受为准?我们不仅要相信,观众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给他们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让他们自己去鉴别,存优去劣,是必不可少的文化训练。我们更要相信,电视剧市场已经是一个产业链相当完备,运作相当成熟的市场,好的东西自然会受到欢迎,而不好的东西自然也会被抛弃。说实话,等到观众没有能力去鉴别,市场也无法有序调整的时候,行政权力再介入也不算迟——这么说,其实已经有点妄自菲薄了。
发表于 2009-7-24 18: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府记者分不清n、l
发表于 2009-7-24 18: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正后清的這個部門屬於智商無下限的
发表于 2009-7-24 19: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广电总局:加大电视剧语言审查力度
+ J& D8 l$ W; t
3 J* a* `" e5 P' d- o" v﹋﹋﹋﹋﹋﹋﹋﹋﹋﹋﹋﹋﹋﹋﹋﹋
# b$ A9 H6 v8 P4 W! j
2 Z. E; ^" H. a2 s$ r$ `; w4 H  t2 s$ R
官腔!
发表于 2009-7-24 19: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是阎王殿
发表于 2009-7-24 22: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4 e% `9 H. {% G朝廷里有几个是非官话区的
发表于 2009-7-25 18:45:45 | 显示全部楼层
ナンセンス
 楼主| 发表于 2009-7-30 18: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限制方言就是拒绝大众

大江网 2009-07-27 23:28   
6 S& C! X$ E& l) D* y0 y
4 @8 i6 _- S5 Y; n/ g+ c& D( D  L        国家广电总局日前要求电视剧的语言应以普通话为主,一般情况下不得使用方言和不标准的普通话。央视及赵本山经纪人均表示,东北方言受到的影响不会太大。(2009年07月19日新京报); m# z% I, v# f7 N/ U' f( Q
- w- Z* [) \4 t( z$ C+ x
  这不是第一次限制使用方言了。如此说来,《武林外传》这样充满各地方言的电视剧也是不合要求的了。存在即为合理,只有大众的才是适用的,限制方言就是拒绝大众。
: b7 L7 B7 v$ p, x# n& g! i! j* Z
  方言贴近现实生活,是一个地方的文化传统,反映着一个区域的地方文化特色,很多俚语、俏皮话只有用方言才能表述清楚。方言也是中国话,统一讲国标当然是好事,但有很多语言艺术还是要方言才能表达得完美,就象饭菜一样,方言是一种调味作料。是否使用方言不应该一刀切,还是根据不同题材的影视来确定,有些地方性很强的电影使用方言还是很和老百姓口味的。
! L$ i% g1 W+ N( Z1 F! ?! z
7 c" t4 S/ p. C: A( H1 r$ K  按照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1956年2月6日)解释,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笔者上网细查,发现网站上确实有此定义。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但并没说一定要强制使用。" z, d; S$ a- O) [
4 l+ A; J+ b$ [# J
  香港的影视剧的做法就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在影视剧中加入不少方言,让人看着有真实的感觉,比较贴近现实生活。用不着非要限制用方言,在说方言时,在屏幕下用文字加以说明就行了,现在文盲已经很少了。' D5 b6 ~3 O8 Z3 z

5 H0 ^; r& c, Y* h# k8 y7 q; ?  有些影片盲目跟风,看别的片子用方言自己也跟着大量效仿,就显得不太合适了。
7 p3 `0 r6 ?) ^3 A) j3 f. C% C2 B* l& j* w
  影视中可以使用方言,只要配上文字就可以,这样才能更好地还原电视的味道。方言也是文化遗产,方言有它的多样性,听方言也有乐趣,还是不要限制为好。(黄涛)
 楼主| 发表于 2009-8-14 23: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佟湘玉"额滴神"成历史 广电总局重申"方言令"3 V" D9 g8 O& j0 _' b
当《武林外传》中的“佟湘玉”和《走西口》中的“豆花”把满口的“额额额”改为“我我我”,她们的可爱度会因此减分;而如果王宝强把“光荣地死球了”说成“光荣地牺牲了”,那“顺溜”的亲切感也会打折……
/ R" A  u- `, A3 L; u6 Z0 p  国家广电总局近日通过官方网站重申“限制方言令”——通知指出,除地方戏曲片外,电视剧应以普通话为主,一般情况下不得使用方言和不标准普通话;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电视剧、少儿题材电视剧及宣传教育专题电视片等一律要使用普通话;电视剧中出现的领袖人物的语言要使用普通话。
( b3 r# t9 p# C2 J$ u" I  其实,早在2005年,国家广电总局已经出台了限制方言剧的通知,不过这些年影视公司都没有完全执行,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我的团长我的团》《大生活》均用到了方言,而在《团长》中,仅段奕宏一人,就秀了十几种方言。在这种“方言泛滥”的情况下,国家广电总局才强调了对电视剧语言的规范。0 i5 R0 W! ?1 ^; s
  这纸“禁令”的出现,意味着国内观众今后基本上不太有机会听到《武林外传》和《走西口》中可爱的“额额额(我我我)”、《闯关东》中“抓抓”“埋汰”之类的东北俚语。而很多电视剧被迫重新配音,删去方言内容。 ( H6 i- d$ @4 W/ z0 Z2 ], e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这其实是对普通话台词提出的挑战。说到底,方言本身就是口头语言,它的魅力来自于易于口口相传,跟生活很接近,而国内很多电视剧的普通话台词还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对电视剧中的语言规范,其实考验的是编剧能不能把普通话台词写得更口语、更生动、更真实、更符合人物性格。
发表于 2010-12-28 17: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迂腐!
发表于 2013-4-13 01: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鹦鹉洲散客 于 2013-4-13 02:00 编辑
7 M" {+ t% g% |: r( z2 O7 _# w; R  C
2 P" N# l% \9 j+ V- z* o, i! @一定要把全國弄成金元區,把唐宋漢語孑遺趕到海外同港澳臺啊?
发表于 2013-4-13 02: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北方言受到的影响不会太大". N5 e/ R: E1 m& U4 s) L. {0 w
赤佬嗰娘,該真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r( C+ k2 j% L7 @1 S
吳語區後生在受東北方言毒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5-4-21 16: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