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398|回复: 3

“团长”带领电视走进母语剧时代 经典台词都用方言表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9 14: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团长”带领电视走进母语剧时代 经典台词都用方言表达
        2009年03月29日 12:09羊城晚报
                               
近些年来,从《刘老根》、《马大帅》、《乡村爱情》,到《杨光的快乐生活》、《关东大先生》,从《武林外传》、《炊事班的故事》,到《我的团长我的团》,方言剧从无到有,从情景喜剧,到主流正剧,从搞笑型的无厘头演出,到具有宏大主题的人文大戏,方言剧一步步在题材、人物等方面实现着突破。方言,从电视剧创作的“作料”,到今天的创作主线。从赵本山、范伟、杨毅、韩兆,到小沈阳、许三多、龙文章、迷龙,耀眼的方言明星也异军突起,从小品舞台,到影视银屏。

最近引起了巨大关注的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对白基本都是各地方言,孟烦了说一口北京话,迷龙说的是东北话,不辣随口而出的是湖南话,兽医说的是陕西话,范雷是广东腔,段奕宏则是在剧中秀了十多种方言,方言成了艺术创作的根基,所以,“团长”是一个标志,标明“方言剧”在全面走向复兴,中国电视的“母语剧”时代到来了。“团长”是一个文化模型,通过它,我们可以找寻到方言剧复兴中的文化意义。

方言剧有以下三大特点:1、方言剧的语言,魅力无穷,经典台词久盛不衰;2、方言剧的口音,亲切宜人;3、非常显著的一点,就是方言剧系列多、续集多,自身再生的文化资源极其丰富。

经典台词都用方言表达

方言剧为什么有那么大的魅力呢?这是因为方言是我们的母语。在现代人文主义的视野下,中国的文化是多样性的。汉语是各个地域人们使用的方言,方言是各个地域人们使用的汉语。我们应该把方言当作母语,母语承载了民族文化,汉语的版图分为七大方言文化区:官话方言、粤语、闽语、吴语、客家话、湘语、赣语,几千年来,各个方言区的人们嘴里说的是方言,耳朵听的是戏曲曲艺,都在生活中使用方言。文化区的基本要素是文字、语言、艺术等等。如今,汉字、方言、戏曲曲艺构建起了不同的地域文化,比如齐鲁文化、东北文化、燕赵文化、西北文化、巴蜀文化、闽浙文化、南粤文化等等。所以,方言剧贴合人们的魅力就是我们母语文化的魅力。

我们所说的“文化产品的受众”,也就是电影、电视剧的观众,实际上,不同方言区的人们,电视剧的放映,就是一部作品进入不同的地域文化区。方言是我们的母语,存在几千年了,汉语的无穷魅力传承在方言中,我们看方言剧中最出彩的台词,最经典的对话,几乎都是方言的表达,而不是国语的表达。

方言在电视中的魅力

方言剧的乡土情怀、民间亲和力等方面,都超过了“国语剧”,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几千年来,人们在文化传承、艺术审美、家居生活等方面,还是在使用方言。从明代开始的“国语”(官话),到民国,始终是交际语言,并没有成为人们的生活语言,人们只是为了沟通和交流才使用国语。母语是文化语言,她的核心功能是文化的传承,方言剧也承载了民族文化,她不仅和乡土情怀贴合,也和民族文化一脉相承,所以,当我们看到方言剧里的刘老根、许三多、杨光、条子等人物,之所以产生“亲切感”,是因为这种“亲切感”从本质上讲,是文化认同感,是民族文化意义上的“亲切”,而不仅仅是剧中人物的民间低层身份,是文化归属感,并不是阶级归属感。

在这里,我特别要分析一个人物,迷龙,他最大的人物特点是“真性情”,他一口东北腔,更是白山黑水文化塑造的人,他那么率直,那么感性,那么自然,那么本性,他能在大雨中洗澡洋洋得意,他不懂得中庸之道,一个猪肉炖粉条,让他一下子思乡心切,他为了回家可以不顾一切,我们说,人物性格的塑造,通过方言的使用,变得丰满,变得立体,也让人性的冲突能够直接而又顺利地体现出来。剧中的人物,说着不同的方言,导演和编剧希望用方言来让观众更快、更便捷地理解人物性格,这一点,“团长”做得非常好!

“国语”实际上是用来“跨地域”沟通,方言也可以用来沟通,只是在本地域沟通,所以,方言剧并没有因地域限制而逊色,相反,由于紧紧扎根在地域文化区,所以,系列多,续集多,纵深开发之长,补了传播范围之短。

“母语剧”应全面复兴

国语是可用的,方言是可爱的,国语是交际语言,“国语剧”让大家听得懂,可以跨地域放映;方言是文化语言,是生活语言,是母语,所以,“母语剧”让大家感到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可以在方言区放映。国语剧和母语剧,如今双峰并起,齐头并进,正是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

我一直在主张“方言就是我们的母语,应该全面复兴”,如今,方言剧的热播,正好说明了方言文化的蓬勃的生命力,方言已经存在数千年了,大国崛起的今天,伟大的中华文化必然复兴。我们看许三多的执着,杨光的快乐,刘老根的创新,无不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从一个炊事班、一个小酒馆,再到康洪雷的一个团,这些群体团队凝聚着中国传统的价值观,所以,“团长”该准确地说应是我们的“母语剧”,方言剧应该更名为“母语剧”,她是方言文化复兴在电视剧领域的体现,过去,只有电影能够做零点首播,现在,方言剧“团长”却成为国内第一部搞零点首播的电视剧,一部方言剧写下了这么多的“影视第一”,我想我们大家的信心在哪里,就是我们对母语的信心,对母语文化的信心。实际上,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逐步推广,多样性的文化逐渐成为国家意识,方言文化必定会复兴。(本文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发表于 2009-3-29 15: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源头就是各地弹簧乱弹

值得大力提倡
发表于 2009-3-29 16: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母语值得赞扬,只是这部片子实在难看,乱哄哄看不下去
发表于 2009-3-29 23: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懒婆娘的裹脚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4-20 22: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