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砇玟旼

“熊猫”和“猫熊”的名称之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2 10: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qdanielzh 于 2009-3-22 10:35 编辑

搜得一文,贴出来共享。(原文为pdf格式,有多张插图,文件很大,此处只贴出文章全文内容。pdf原文链接见:http://www1.ihns.ac.cn/readers/mao.pdf

郭璞、大衛和露絲

                                                                                              ——貓熊故事三部曲

       談起貓熊,不能不談到三個人,他們是:首次記述貓熊的郭璞、發現貓熊的法國神父大衛、將貓熊活著帶回西方的美國女子露絲。

張之傑


       兩三年前,中國大陸贈送兩隻貓熊給台灣的新聞曾經喧騰一時。當時好幾家出版社趁熱推出貓熊書,如何出版社的《貓熊的優閒時光》就是由在下撰寫推薦序的。時隔兩年多,隨著政黨輪替,貓熊來台的事重新成為話題,《科學月刊》林總編來函,要我「大筆一揮」,就應命寫篇雜文吧。
       有關貓熊的分布、形態、習性、保育等常識,「維基百科」或「百度百科」敘述甚詳,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查閱。讓我們省下篇幅多談點歷史掌故。二十多年前史學家費海璣曾對我說,他只和古人打交道,為的是今人比鬼還鬼!近十幾年筆者也是如此。

郭璞與貓熊

       話題回到貓熊。既然貓熊是中國的國寶,那麼古人知道這種動物嗎?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成書於先秦、編定於西漢的《爾雅》,是中國最古老的辭典,遍查該書「釋獸」篇,看不出任何貓熊的跡象。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也是如此。到了東晉,郭璞的《爾雅注》就有些苗頭。
       《爾雅.釋獸》對「貘」字的解釋只有「白豹」兩個字。郭璞注:「貘似熊,小頭,庳腳,黑白駁,舔食銅鐵及竹骨。..」除了「小頭」和「舔食銅鐵」,都和貓熊吻合。這是古書中最接近貓熊的記載。此外,郭璞注《山海經.西山經》「猛豹」:「猛豹似熊而小,毛淺,有光澤,能食蛇,食銅鐵,出蜀中。」從這兩則注釋來看,郭璞可能耳聞過貓熊這種動物(當然了,郭璞也可能將貓熊和 tapir(貘)混為一談),並把牠比附為《爾雅.釋獸》的貘。
       然而,動物的字義往往隨著時代發生衍變,貘也是如此。中唐的白居易寫過一篇《貘屏贊》,序文說:「貘者,象鼻犀目,牛尾虎足,生於南方山谷中。..」顯然與貓熊無關。「象鼻犀目」,倒和 tapir吻合。先秦青銅器中,的確有 tapir造型的器物,可見中原曾有 Malayan tapir(馬來貘)分布。這或許是明治初年,日本學者將 tapir譯為貘的依據吧。
       從郭璞《爾雅注》以降,再也找不到關於貓熊的記載,這可能和貓熊的棲地逐漸退縮到西南邊區有關。西南的開發本來就晚,漢人進入藏(族)區貓熊產地更晚,即使是明清著作,我們也找不到確切的貓熊資料。再說,中國沒有以求知為目的的生物學,知識份子不知有貓熊,一點兒也不令人意外。

譚微道來華

       英法聯軍之後,西方人可以隨意到中國經商、傳教、設置領事館,當時的中國還是生物調查的處女地,一些具有生物學背景的外交官、傳教士,甚至商人,就在中華大地上大展手腳,其中成就最高的,就是貓熊的發現者──法國神父大衛( Jean Pierre Armand David, 1826~1900)。
       大衛神父生於法國西南部庇裡牛斯山的巴斯克地區。其父是位對博物甚有興致的醫生,受到父親的影響,大衛從小就喜歡動植物。大衛少小進入遣使會的修院,進鐸為神父(1848)前已開始研究自然科學。當時「自然神學」盛行,不少神職人員希望借助研究自然科學證實上帝的存在及偉大。 1850年,大衛奉派到義大利擔任教會學校博物教師; 1862年,遣使會派遣大衛到中國傳教,展開他不平凡的一生。
       大衛來華之前,到巴黎法蘭西學院拜會著名漢學家儒蓮(Stanislas Julien),儒蓮勉勵他為法國學術界多做貢獻,並介紹他和動物學家愛德華( A. MilneEdwards)、植物學家布朗夏爾(é. Blanchard)等相識。大衛受寵若驚,答應接受委託,為這些著名博物學家採集標本。當時對中國動植物的調查英國人領先,法蘭西學院的學者們希望大衛能夠有所表現。
       大衛先到北京,他取了個中國名──譚微道(一作譚衛道),人稱譚神父(以下行文稱譚神父)。譚神父很快地發現,中國人在倫常中安身立命,不大容易接受基督教,於是將大部分精力用在博物調查上。1862年夏(到中國不久),某日他溜達到北京皇家獵場南苑(南海子),隔牆向苑內張望,隱約看到一種從沒見過的鹿(四不像鹿)!18663月,他買通官員,弄到兩張鹿皮及鹿角、鹿骨,這些標本送到巴黎自然史博物館(時愛德華任館長),鑑定為鹿科中的新屬、新種,在學術界引起不小的轟動。
       大衛在中國約十年(1862~1874 1870~1872年回法國約一年半),他先在北京和
承德等地採集,獲得大量標本,受到愛德華、布朗夏爾等學者激賞。其後從 1866年起,大衛做過三次旅行採集,分別為內蒙、華西和華北、華南,限於篇幅,本文單表第二次採集,貓熊就是這次旅行發現的。
发表于 2009-3-22 10: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qdanielzh 于 2009-3-22 10:31 编辑

譚神父和貓熊

       譚神父到華西採集是愛德華建議的。他先到天津,搭輪船至上海,一位法國珠寶商告訴他,成都西南方的穆坪地區(今雅安市、寶興縣)動植物種類豐富,有位法國傳教士在那裡傳教,曾經將一些珍稀標本託交領事人員帶回歐洲。譚神父溯江而上,來到重慶,住在外方會的教堂,談起穆坪,住堂神父告訴他,該會在穆坪地區的鄧池溝設有教堂,附近的動植物的確豐富。
       譚神父決定前往穆坪。 1869年元月上旬來到成都, 2月下旬出發,經過八天跋涉,翻越 3000多公尺的邛崍山,終於來到目的地──穆坪的鄧池溝。穆坪地處四川盆地西北緣向青藏高原過渡的地帶,這裡山高谷深,林木蓊鬱,終年潮濕多雨,雲鎖霧繞。谷底是亞熱帶叢林,中海拔地帶是闊葉溫帶林,高海拔地區是以針葉林為主的高寒地帶和高山草原。生活其間的動物,也隨著植物群落作垂直變化。
       穆坪地處邊陲,加上漢藏雜處,官府鞭長莫及,早在 19世紀初,就有傳教士來此傳教。在住堂神父的大力協助下,採集隨即展開,到 1869 11月,譚神父在此發現的動植物難以計數,包括活化石植物珙桐,及珍稀動物貓熊、金絲猴等。他從熱衷哺乳類、鳥類,到後來研究植物和昆蟲,這座生物寶庫帶給他一次又一次的驚喜。
       其中最讓譚神父驚喜的,應該就是貓熊了。譚神父第一次發現貓熊,是 1869 3 11日,《大衛神父日記》對此記述甚詳。那天,他在一位李姓獵人教徒家,看到一張「從來沒見過的黑白獸皮」,李姓獵人說是黑白熊(當地漢人一般稱為白熊或花熊),他覺得這是「一種非常奇特的動物。」李姓獵人笑他少見多怪,「如果你需要,你也會得到這種動物的,我們明天一早就去獵取。」譚神父聽了非常高興,當晚,他在日記中寫道:「找到這種動物,一定是科學上的一個重大發現。」

        3
23日,李姓獵人果然帶回一隻幼體黑白熊。本來是活著的,獵人們為了便於攜帶,把牠弄死了。到了 4 1日,譚神父雇用的獵人又帶回一隻成年黑白熊,「它的毛色同我已經得到的那只幼體完全相同。這種動物的頭很大,嘴短圓,不像熊嘴那麼尖長。」 5
4日,獲得一隻活體,他親自指揮工匠們在天主教堂內為黑白熊做了個大木籠,關在裡面飼養、觀察,記錄其生活習性。他根據黑白熊的體毛、腳底有毛等特徵,認為是熊科、熊屬的一個新種,暫擬其學名為 Ursus melanoleuca(黑白熊)。
       譚神父正滿懷希望要將黑白熊送回法國,可惜啟程前就死了,只好剝下皮來製成標本,並寫下研究報告,寄交愛德華。經過愛德華鑑定,認為是新屬、新種,並認為與小貓熊 Ailurus fulgensF Cuvier, 1825)有親緣關係(而與熊無關),因而學名取為 Ailuropoda melanoleucaDavid, 1869)。
       至於英文名,在沒發現貓熊之前,小貓熊稱為 panda。小貓熊產在尼泊爾及中國西南山區(西南一帶漢人稱為九節狼),喜歡吃箭竹葉,也吃果實、昆蟲等。 panda源自尼泊爾語,意為「食竹者」。貓熊發現後,小貓熊「降格」為 lesser panda,而貓熊就成為 panda giant panda

露絲的故事

       發現貓熊的消息傳出後,西方的生物學家和喜歡狩獵的貴冑公子(包括小羅斯福總統的兩位公子),紛紛前往四川尋找貓熊,不知有多少隻被獵殺後製成標本,送到博物館或私人陳列室。然而,他們就是沒辦法將貓熊活著送回國內──這種吃竹子的動物實在太嬌貴了!    西元19349月,美國探險家哈克內斯( Bill Harkness)接受紐約動物學會委託,告別相戀十年、成婚才兩週的妻子露絲(Ruth Elizabeth Harkness, 1900~1947),前往中國,希望帶著一隻活的貓熊回去。可惜天不從人願, 19362月哈內克斯因喉癌死在上海。
       露絲是位時裝設計師、紐約社交界名媛,得知夫君的死訊,決心為其完成心願。 19364 17日露絲離開美國,輾轉到了上海,露絲尋找貓熊的新聞傳播開來,不少在華西方人士主動和她聯繫,但露絲屬意一對美籍華人兄弟,讓那些西方人士很不是滋味。
       這對美籍華人兄弟,哥哥叫做楊傑克(本名楊帝澤),當時 25歲,曾經帶領羅斯福兄弟在成都西南的山中射殺貓熊(1929),還曾經陪同美國探險隊登上貢嘎山。弟弟楊昆廷(本名楊帝霖),當時 23歲,擅長狩獵,曾經跟隨哥哥和嫂子蘇琳(本名陳瑞苓)深入藏族地區,他身高近六呎,英俊挺拔,給露絲留下深刻印象。
       楊帝澤將陪同哈佛學生攀登喜馬拉雅山的南達德維峰,於是由楊昆廷獨自擔任露絲的嚮導。露絲和楊昆廷簽約後,進入採買階段,露絲心想,如果捕到貓熊,離開產竹子的地區,要用什麼餵牠?一天夜深人靜,她忽然若有所悟,要是捕到一隻貓熊寶寶,問題豈不就解決了。她立即起床,在檯燈下寫著:「奶瓶、奶嘴和奶粉。」後來她說,在她一生中「這是一份最具靈感的購物清單。」
       西元 1936 9 27日,露絲和楊昆廷搭乘江輪「黃埔號」溯江而上,至宜昌換乘小江輪穿越三峽, 10 11日抵達重慶,再經由陸路,約 10 15日抵達成都。他們在成都雇用 16名搬運工和一位廚師,這時才發現,楊帝澤建議的探險路線──通往成都西南的古道,已不許私人車輛通行,於是改向成都西北方進發,兩年前以塞奇( D. Sage)為首的華盛頓博物館探險隊,曾在那裡獵獲三隻貓熊。
       一行人 10 20日起程,經過灌縣來到汶川,接著他們在大山中尋尋覓覓, 119日,正在現今臥龍保護區附近的密林中艱苦跋涉,突然從一棵雲杉枯樹洞裡傳來嬰兒般的啼聲,楊昆廷探臂從枯樹洞裡抓出一隻約 3磅重毛茸茸的貓熊寶寶!當無助的小傢伙抓撓著露絲的胸部,他們意識到必須趕快下山,費了五個多小時後跑回營地,事先準備的奶瓶和奶粉果然派上用場了。
发表于 2009-3-22 10: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qdanielzh 于 2009-3-22 10:32 编辑

淑女與貓熊

       露絲以楊昆廷嫂子的名子,為貓熊寶寶取名蘇琳,又在楊昆廷陪伴下再次進入深山,將亡夫的骨灰埋在一棵杜鵑花下。 11 16日晨,露絲與昆廷分手,經灌縣前往成都。 11 17日晨,露絲抱著蘇琳從成都飛往上海,儘管她一直保持低調,但飛機還沒著陸,美聯社已向全世界發布新聞: 11 17日中國四川成都電:一位出生於紐約的美國女探險家威廉. H.小哈克內斯夫人,今天從川藏邊界攜帶一隻活貓熊抵達上海。..據信,這是亞洲這一地區捕獲的第一隻活貓熊。一位中國探險家陪伴著哈克內斯夫人,在川藏邊界進行了這次艱險的旅行。
       回到上海,露絲和蘇琳都成為明星,後來露絲寫道:「從未有過任何動物像蘇琳那樣,在上海享有如此的盛名。」中國有關方面也注意到了,如果讓露絲將貓熊帶走豈不有失國格,特別是中央研究院,更持反對態度。1127日,露絲登輪前被海關人員扣留,因而新聞炒得更大,《紐約時報》幾乎天天報導,露絲受困一週後,在政府高層的施壓下,海關只得放行。122日露絲拎著一個柳條提籃登上「麥金利總統號」,報關單上寫著「狗一隻,價值美金20元。」
       西元19361218日,露絲抱著蘇琳抵達美國舊金山,這是第一隻活著到達國外的貓熊!露絲和蘇琳所到之處,無不受到熱烈歡迎,但紐約動物學會所屬的布朗克斯動物園因露絲索價2萬美元,推說蘇琳患有佝僂病而不肯收留。露絲知道自己無力撫養越來越大的蘇琳,就暫借給芝加哥的布魯克菲爾德動物園,後來以8750美元成交。蘇琳約一年半後去世,並未長大成年。
       西元1938年,露絲將她的經歷寫成The Lady and the Panda, an Adventure2005年,女作家Vicki Constantine Croke根據露絲原著及書信等資料,著成The Lady and the Panda : The True Adventures of the First American Explorer to Bring Back China's Most Exotic Animal;後者已有中譯本(《淑女與熊貓》,苗華建譯,新星出版社(中國大陸),2007年),信達雅兼備,值得一讀再讀。

餘話─宋美齡的貓熊外交

       抗戰時期,西南偏遠地區不再像從前那麼神秘。1941年,負責戰時中國難民救濟工作的宋美齡、宋藹齡姊妹,為了感謝美國救濟中國難民聯合委員會,決定贈送一件珍貴且為中國所獨有的禮物。正當苦苦思索的時候,從廣播中得悉美國唯一的那隻貓熊(1938年華西協和大學贈送,養在紐約布朗克斯動物園,取名潘度拉)死了,美國人為之悲痛不已,於是決定贈送一隻給美國。宋氏姊妹一面通過外交途徑與美方聯繫,一面將獵捕的任務交給華西協和大學博物館館長葛維漢(D. C. Graham)牧師。葛維漢是美國人,著名考古、人類學家, 1911年就到四川傳教,是位四川通。葛維漢率領 20名西康獵戶,費盡心力,終於捕獲一隻。
       美國得知中國贈送一頭貓熊的消息,於 1941 10月派遣代表蒂文專程來華接收。 10 30日,蒂文飛抵成都,這時已備有一雄一雌(取名潘弟、潘達),決定一併運往美國,希望能在動物園中繁殖。 116日,蒂文護送兩隻貓熊由成都飛抵重慶。 11 9日凌晨 4 3刻,蔣夫人向在紐約時代廣場舉行的致贈儀式發表廣播演說,她說:
       透過援助中國聯合會,你們──我們的美國朋友,正在減輕我國人民苦難,並裹起我國人民無辜受的創傷。為了略表謝意,我們願意把這對有趣的、黑白毛皮的貓熊贈給美國。我們希望這對貓熊的聰敏可愛,能給美國兒童帶來喜悅,能與美國人民的友誼給我們中國人民帶來的喜悅同樣大。

        11
14日,蒂文攜帶一對貓熊飛離陪都重慶,當晚抵達香港。兩天後離港飛往馬尼拉,然後搭乘輪船於 11 30日抵達紐約。這是史上首次「貓熊外交」,見「重慶檔案信息網」及楊帝澤著《飲水思源》。

       大約贈送貓熊活動稍後,相關單位在重慶舉辦動物標本展覽。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下,社會大眾才知道自己國家有這種珍稀、可愛的動物,這是宋氏姊妹貓熊外交的意外收穫。 1941年底來華助戰的飛虎隊,第二中隊取名貓熊中隊,也可能和這次貓熊外交有關。
       已故雜文大家「老蓋仙」夏元瑜先生曾告訴筆者,戰前他在北師大生物系讀書時,熊貓原稱貓熊,後來不知怎麼以訛傳訛,竟然成為熊貓。按照中文的習慣,形容詞置前、名詞置後,「貓」是形容詞,用以形容「熊」,意為貓狀的熊。他曾為文糾正此事,台灣現今普遍改稱貓熊(大陸仍稱熊貓),夏老先生的呼籲功不可沒。
       貓熊到底是怎麼變成熊貓的?據說 1941年在重慶辦的那次展覽,為了遷就學名,標本牌自左往右寫(當時橫書都是自右往左),記者不察,把橫書的「貓熊」看成了「熊貓」,於是人們積非成是,「熊」竟變成「貓」了!




誌謝: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羅桂環先生惠贈其巨著《近代西方識華生物史》(山東教育出版社, 2005年),為本文譚神父部分主要參考書;羅先生又提供珍貴圖片兩幀,於此一併致謝。

張之傑:業餘科學史研究者
科學月刊 第三十九卷第八期 7
发表于 2009-4-8 19: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阿会有箇種可能,混乱是翻译造成功个——
pander 熊猫→lesser pander 小熊猫→giant pander 大熊猫?
发表于 2009-10-6 10: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猫熊/熊猫的拉丁文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全部来自希腊文。ailuro来源于希腊文ailouros(猫);poda(爪子);melanos(黑色);leukos(白色)。Ailuropoda melanoleuca直译就是“毛色黑白相间的、有着猫一样爪子的”熊。熊猫和猫是极远的亲戚,和熊科是近亲,叫“猫熊”是科学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4-26 03: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