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大椿

老无锡百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17 20:5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最喜欢换糖佬了,那种麦芽糖吃起来可真带劲儿,牙口不好的人还吃不了呢。。。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9 22: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行业谣
一本万利开当铺,
二龙抢珠珠宝行,
三鲜海味南货店,
四季发财水果行,
五颜六色绸缎庄,
六六顺风开钱庄,
七巧玲珑箍桶店,
八仙过海开茶坊,
九九归原酿造厂,
十字街头开米行。
(转帖 旧时流行于杭州地区)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6 2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衣铺(原创)

   图片zt

    旧时代的成衣铺也叫裁缝店,一般小店只做中式服装,如长衫袍子等。衬里衣服,也无非是对襟上衣和前后能穿的抿裆裤之类。此种成衣铺在无锡城里为数众多,皆因其时销售成品服装尚未形成气候,交通要道大马路上到后来才开设有门面堂皇的大店。那时,人们穿西装旗袍大多到大店去定做,不过在苏南,有些“红帮裁缝”开设的小成衣铺较有名气,他们做出来的西服质量上乘,一传十,十传百,自有慕名的顾客接踵而至。至于小成衣铺,来料加工之外,也应顾客要求上门量尺寸,再回来裁剪制做,服务十分周到。每逢给办婚事人家定做成批嫁衣,好生意就来了。
    早先,无锡一些小铺的内部陈设大体相仿,狭小的店堂内摆放铺有毯子的长台案板,两旁放几张板凳,裁缝们或坐或站着作业。长台板上方,千篇一律横挂一根竹竿,竹竿上搭着一缕缕不同粗细,不同颜色的棉线或丝线,师傅们随手抽取,穿上针,戴上顶针,低了头一针一针地缝。早年间,被叫做“洋机”的缝纫机还很稀少。后来的大店气象自是不同,店堂已不设工场,只是个量尺寸、选料作的地方。
    说来,裁缝用的熨斗老早就有了,最古老的是一把平底铜勺,勺内燃木炭,照样可以熨烫衣料。之后的熨斗有了尖头,带提把和烟囱,像一只小风炉,也烧木炭,常见铺子里的学徒提到门外用嘴呼呼地吹火。再就是一块船底形的铁块,烙铁似的放在炉火上烧热再用。熨烫前,师傅口含清水用嘴“噗噗”地喷衣料,喷出来的水像雾,是一种不容易学会的技巧。当然,慢慢就有有了用手挤压的喷雾器,外国的电熨斗和皮卷尺也开始引进……
    大小成衣铺后来普遍拥有了缝纫机,先是脚踏,后是电动。随着衣着时尚日趋新颖新潮,原来的老裁缝已感力不胜任,原始的全手工操作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理所当然让位于机器。但是,就是60年代男女上装风行中式,当时也叫“中式西做”。



[ 本帖最后由 大椿 于 2006-12-2 20:31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 20: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水老乌(原创)








    会捕鱼的鱼鹰,通身乌黑,无锡人历来叫它们 “水老乌”。从前,锡城蠡桥附近有个地方叫“老乌浜”(写作老鸦浜),那个村庄里的人家据说十有七八养有鱼鹰,并以此为业。时间上溯五六十年,“小小无锡城”里河道纵横,连现在的中山路西侧原就有一条南北通向的内城河。就在城区这些大大小小的河浜中,屡屡可见驱使鱼鹰捕鱼的捉鱼船。
    这种船一般都不大,船帮架有竹竿,竿上停歇七八只张着湿淋淋翅膀的水老乌。摇着双桨的渔人看准一处河面,就用竹篙将它们轰下船去。水老乌们俯首听命,一个个扎猛子潜入水中,转瞬之间即能叼上一尾尾鱼。渔人让其站到篙头连篙提起,伸手捏脖子一挤,不大不小的活鱼便从它们的嘴里吐落船舱。小些的鱼明明已经吞进喉咙,照挤不误,原来,可怜的水老乌的长脖子上都勒着绳圈,它们无法将鱼咽入肚中。有趣的是遇到大鱼,两只水老乌为了争抢,居然会合力把拼命挣扎的鱼叼离水面。此时,渔人就需要赶紧抄起抄网帮忙。
    昔年,操此业者终年转悠在城里城外的河道中,整日里劳作不息,任凭风吹雨打,为的是将捕得的鱼提到小菜场卖钱求温饱。而水老乌,虽说是与生俱来的捕鱼能手,平时却只喂它们一点豆渣吃,只有在鱼捉得多时,才解下颈间绳圈奖赏几条小鱼。然而,令人唏嘘不止的是,爱买此种鱼的家庭主妇向来寥寥无几,她们说价钱再便宜,吃起来总归有点“腻嘴相”。

    (原载《吴文化专刊》  图片系转帖)
发表于 2006-12-3 02: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着是“老鸦”,我不读“老乌”。我甚至把它读成“老屋”。。。
发表于 2006-12-3 09: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鸦o,北方话里向鸦其实有两读,老北京就有人讲老“挝”

[ 本帖最后由 mandarin 于 2006-12-3 09:0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 12: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乌”字怕也是个地方性习惯用字。查了一下,网上有个《无锡方言大全》,其列表如下:

老虫 --------------老鼠
水老乌 -------------- 鱼鹰、墨鸭
弹(音)接(音) -------------- 蟋蟀
络纱婆 -------------- 纺织娘
昂公 -------------- 黄鳍鱼
曲蟮 -------------- 蚯蚓
蜒蚰 -------------- 蛞蝓
百脚 -------------- 蜈蚣
癞团 -------------- 蟾蜍
田鸡 -------------- 青蛙

http://blog.sina.com.cn/u/5606b9b6010006nz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 12:43:38 | 显示全部楼层
“络纱婆”的“络”是否写作“绿”好些?
发表于 2006-12-9 02:47:45 | 显示全部楼层
癞团
发表于 2006-12-9 06: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早有個同學個綽號就叫癩團
发表于 2006-12-11 14:5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有個同學個綽號就叫癩團,同一人吗?
发表于 2006-12-15 19: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有一同学叫癞团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0 20: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P

哈哈!介许多癞团啊……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5 11: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小书摊

从前,老无锡城里有不少小书摊头,吸引着无数儿童和青少年。小书摊都摆在街巷里或弄堂转角处,由一个摊主守着。他还带卖那种自制的饮料,一只只玻璃杯上盖着玻璃片。
    小书,也即连环画,64开本,几十上百种的摆满几个木架子,一色封面朝外,是儿童放学后的最佳读物。小朋友们花不多的钱,就可以坐到摊头前的小板凳上津津有味地享受一番,当然也可以租回家与大人一起分享,那时没有电视机,家庭作业也没有现在多,因此孩子们只要口袋里有点零花钱,不是买小食吃,就多半会花到小书摊上去。
    小书内容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有教育儿童健康向上,也有宣扬封建迷信、胡编乱造搞笑的。名噪一时的画家陈光缢、严绍唐、赵宏本就是当时的佼佼者,他们画的早期连环画作品比较正派,画作也多,所以虽然事隔半个多世纪仍然记住了他们的名字。解放后,全国涌现出一批新连环画家,如顾炳鑫、华三川、贺友直等,他们创作的新的小书完全取代了旧小书,连环画好多年间成了广大儿童、甚至成人们的优秀读物。可是谁能想到,这么一种当年深受人们喜爱的图书品种,竟然在十几年前慢慢地消失了。

[ 本帖最后由 大椿 于 2008-1-18 11:13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开只户头

x
发表于 2006-12-25 13: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辰光天天去街道“图书馆”看小书,五分钱看一本,一直看到回家吃夜饭。
发表于 2006-12-25 13: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杯子上盖个玻璃片的茶也是五分钱一杯
家长从来不让喝,怕感染肝炎
十几年前无锡最火的饮料是中日合资无锡产的麒麟汽水
还有一种果味的汽水,用啤酒瓶装的,好像还带一点酒精,在当时也很有流行。
现在都看不见了。
发表于 2006-12-25 18: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人书是我小时候的最爱.我曾经有很多.并因此在小朋友当中很有人缘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6 11: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篇小文,引发两位儿时回忆。欣慰,感谢!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6 13: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转贴几幅图片,可见当年之普遍

[ 本帖最后由 大椿 于 2008-1-18 11:14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开只户头

x
发表于 2006-12-26 20: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中象煞有我.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4-20 19: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