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乌程仔

巷,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 17: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乌程仔 于 2008-7-2 14:05 发表

会不会是叫江南为吴中耶?

上海市地名办的人没有那么高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情操
发表于 2008-7-2 18: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沈小三 于 2008-7-2 17:57 发表

“toh底”我这里是按门牌号讲的
苏州河以南西藏路以西的东西向马路,头在东兮尾在西

新闸路西端,南北两侧二重天
南边是新式里弄三义坊,典型的吴语社区,再往南过了新恩堂就更上档次
北面金家巷,门牌号是新闸路1970到1990 ...

南北两重天?就算你所谓1970~1990号为“北”,哪怕再北,过了武宁南路、镇宁路也都是很好的地段。据我所知,极司菲尔路这一段路,当年胡适、蔡元培、张元济率皆卜居于此。这些故居,包括前面说的刘大杰旧宅,于你所谓“金家巷淮裔聚居地”,都within 5 minutes' walk。果真当年就比邻而居,那真是谈笑有鸿儒,往来皆白丁了。曹家渡是比较差,但远在万航渡路北端,与金家巷之间尚隔开一片好地段。果真是淮裔“飞地”,那也是南北悬隔,并非连成一气。其源流迁革,皆不可确知,未可径谓为“曹家渡支系”也。至于你在金家巷竟能遇到那么多淮裔,应该归为rpwt~~~

[ 本帖最后由 mandarin 于 2008-7-2 18:50 编辑 ]
发表于 2008-7-2 18: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不信可以自己去金家巷问问,我没必要骗你
发表于 2008-7-2 18: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家也不会说“我等乃曹家渡余脉”
发表于 2008-7-2 19: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事情是靠分析的。都能问出来的话,就不用社会科学了
发表于 2008-7-2 19: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校长,你说的新闸路那段淮裔居住区应该是叫“小莘庄”吧?
发表于 2008-7-2 19: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沈小三 于 2008-7-2 19:01 发表
有些事情是靠分析的。都能问出来的话,就不用社会科学了


你这种叫乱猜,心里想算哪里是淮区就哪里是,也不看距离上隔多远,历史上都什么人住

那绍兴人来~~,告诉你绍兴公园是苏北人搭的棚棚基础上改建的,格么不管边上多少豪宅,绍兴路也是淮裔社区好了
发表于 2008-7-2 19: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竹原 于 2008-7-2 19:22 发表
校长,你说的新闸路那段淮裔居住区应该是叫“小莘庄”吧?


新闸路一直蛮好的,不然唐季珊也不会把跟阮玲玉的“爱巢”选在这里了

他讲得金家巷现在都是新工房,天晓得那些淮裔什么时候搬来的

[ 本帖最后由 mandarin 于 2008-7-2 19:46 编辑 ]
发表于 2008-7-2 20: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闸路不短,门牌号总共近2000,是个多元的世界
乌镇路桥一带的新闸路,跟犹太会堂一带的新闸路、还有
金家巷三义坊对峙间的新闸路,都不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你最初有一点说得不准确,你说新闸路在万航渡路口对着乌鲁木齐北路
这其实是今年正在拆迁改造的一个目标,新闸路跟木齐路现在是不连的

在曹聚仁的记载中,河南路桥天后宫是租界里的华界,而金家巷是华界里的租界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金家巷的地皮当时虽在华界,但所有市政配套都是租界负责的
曹氏还说到金家巷有一位姓金的本地乡绅,非常不满洋人
所以出门每次都从后门出去,决不踏进租界一步

如我前面所说,金家巷分东巷和西巷,以延平路为界
本来都是比较传统的“本地房子”,而不是对面那种石库门里弄
据我爸爸的一位南通裔同学讲,他们小时候那里已经是淮裔为主
用过去比较带有歧视性的讲法叫做“江北窠”,全市老十区都有

我99年在金家巷西巷居住的一年间,遇到的邻居也绝大多数是江淮裔
跟我共用一灶间的两家里有一家自称曹家渡搬来的,同层还有一家也是
无论是中年妇女在楼梯里拣菜,还是男子在楼下打牌,老人们乘凉聊天
都是吴淮并用,相对来讲妇女之间用淮语的频率更高,她们是第二代

我当时租的房子是我父亲的另一位同事的
他们单位早先在杨浦霍山路,六十年代搬去青浦县城
厂里当时(七十年代进厂)的青工,多数是静安和南市人
而静安青工里有一半是淮裔,南市的青工则是本地裔占多数
所以父亲当时比较熟的两位静安同事都是这个金家巷淮社里出来的

他们跟我说过,东西巷本来都是很拥挤的本地房子加搭建的棚户
就像我们通常印象里的药水弄那样,是典型的居住条件不佳的淮社
后来从最西面开始改造,1990弄翻成工人新村,人口密度仍然很高
1970弄改造得比较晚,所以今天可以看到居住条件比1990弄好很多
最后拆除的是东巷,就是延平路胶州路之间的,做了几年建材市场

平心而论,静安西部的忻康里到静安寺之间的大环境是不错的
胶州路、万航渡路和武宁南路沿线,旧时建筑的品质至少是中等的
最精华的部分在胶州路的武定路到昌平路之间,有不少带花园的洋房
所以不在这地区居住过的人,也许很难想象锦绣丛中还隐藏着个淮社
这也是情有可原
 楼主| 发表于 2008-7-2 20: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真是复杂,难弄,五方杂处,像是不同民族。
发表于 2008-7-2 2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极司菲尔路、愚园路都是地处华界,但全由工部局规划管理。
对万航渡路不了解的话,可以参照愚园路。
不要看到万航渡路连接曹家渡和金家巷,就当万航渡路还是那条乡土特色的“梵皇渡路”。那个自谓颇得蓝色贵族文化精神的程乃珊同学,对家里从前住过“中行别业”颇为自豪,而“中行别业”正在极司菲尔路,而且在武定路以北噢。你那个南段是高尚吴语区,北段便是不慎雅观的曹家渡淮裔辐射区的论调可以休矣。

至于静安区的精华,那自然是愚园路-常德路-铜仁路-南阳路一线
发表于 2008-7-2 21: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ndarin 于 2008-7-2 20:58 发表
你那个南段是高尚吴语区,北段便是不慎雅观的曹家渡淮裔辐射区的论调可以休矣。

那不是我的论调,我只是针对那个路口南北两侧的表面:南侧三义坊和北侧金家巷的小范围
整个静安区的精华,当然在偏南面的地方,这从一直以来的房价就能看出来
发表于 2008-7-2 21: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沈小三 于 2008-7-2 20:22 发表
而静安青工里有一半是淮裔,南市的青工则是本地裔占多数
所以父亲当时比较熟的两位静安同事都是这个金家巷淮社里出来的.


这个不代表静安区也是淮裔集中区
哪个区都有淮裔,随便拣哪个区的青工好了,恐怕都会有相当比例的淮裔
但这个比例不能说明区内居民的淮裔比重
说白了吧,那是淮裔做工的多,招来招去总是他们
工人群体里总是淮裔充当最大的“族裔”、最stick eyes。看来看去都是他们,怎么不会有“一半是淮裔”的印象呢。可这个“一半”能说明静安区居民的淮裔比例么?

至于南市本地多,那是其本地居民集中的特殊性决定的。
忘了谁对我说的,本地和淮裔时有通婚,这个不了解。但据我观察,这两个群体确实相似度高过其他群体。起码我这么感觉。文革的时候工人阶级吃香,”婚宦失类“的情况时常发生,亲戚里面就有和淮裔、本地通婚的,所以也有幸接触这两个群体的成员。而我却时常会记不清他们各自的背景,想他“江北”我相信的,说他是本地我也能接受。我对他们的差异不甚敏感。所以并不觉得“静安青工多淮裔”就有什么特殊。它和“南市青工多本地”,在我,是不构成“对比色”的。
发表于 2008-7-2 22: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是说上海铁床厂那几年负责接收的静安青工有一半有北岸背景
并没有说全静安区户籍居民居民的民系比例也符合这个状况

静安是一个相对来讲淮裔比例不高的区,所以淮社在静安并不多见
发表于 2008-7-2 22:2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说“青工比例不能说明居民淮裔比重”
就是连个参考的价值也不具备

至于“静安的淮裔”要看个人心里“静安”的范围,新成、江宁和后来的“静安”都是静安,而武宁、胶州、常德、西康几条马路的中北段淮裔又占有极大的权重。。。
 楼主| 发表于 2008-7-3 09: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淮裔喧宾夺主
发表于 2008-7-3 12:45: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的吳中路來源於——吳寶路(吳家巷~七寶)~中山西路 之間
发表于 2008-7-3 12: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乌程仔 于 2008-7-3 09:21 发表
淮裔喧宾夺主

我有一个梦
 楼主| 发表于 2008-7-3 13: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沈小三 于 2008-7-3 12:55 发表

我有一个梦

哈梦呀?宁波裔喧宾夺主?!
发表于 2008-7-3 13: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世界观真不安宁,怎么总是冤冤相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4-18 10: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