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167|回复: 5

西施故里是萧山临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29 14: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到“西施故里”,一般人都会说是诸暨,但事实上,真正的西施故里是在萧山临浦镇。

古代,沿浦阳江有“上诸暨”和“下诸暨”之分,西施出生在下诸暨,下诸暨即浦阳江下游之地。秦时置诸暨县包括这两部分,西汉时把下诸暨单独置县,称“余暨”,三国吴时改称“永兴”,唐天宝元年正式改名为“萧山”,一直沿用至今。西施的故里虽在今萧山县境内,但它属诸暨县故地,所以人们习惯上称西施为诸暨人。历史上临浦行政区划确实多变,自古以来,临浦镇归萧山和诸暨两地共同管辖。尤其是镇上山阴街,自古就有“山阴不收,会稽不管”之说。

        再如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当时籍贯越州(绍兴)永兴人,永兴即萧山。萧山解放以前一直隶属于绍兴,后改属杭州。现就有许多书籍说贺知章是杭州人了。从事实上讲贺知章是萧山人,当然也是杭州人。但从文化这个角度上讲说他是绍兴人更加合适。因此关于西施故里的考辩也就可以解释。西施是诸暨人,但他更加是临浦人。只是当时的临浦属诸暨管辖。诸暨利用西施搞旅游、文化产业,大家都可以理解,确实西施生长的地方与诸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但就西施故里是哪里,我觉得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关于西施出处的考辨是不是应该用一种更加严谨的科学态度,是哪里人就是哪里人。

悠悠的西小江经麻溪桥进入临浦,向西北流至浴美施桥,此流段亦唤作“浣纱溪”。这里水陆交通发达,商贾贸易频繁。

相传当年西施入吴时,由范蠡陪同,舟从越国会稽出发,顺西小江而行,过苎萝山来到这里。此时已近黄昏,西施望着夕阳西下的家乡,想着自家背井离乡,前往吴国,将委身于吴王,便泪流不止。范蠡深知西施的心情,于是决定在此停泊一宿。当时正值夏末秋初,江南天气依然炎热,俗称“秋老虎”。西施为了洁身自爽,欲留清白于此,便在两水交汇的潭中沐浴。从此,这里的潭、桥、路都贯上了“浴美施”三个字。

浣纱溪东的苎萝山,主峰海拔127米,系会稽山余脉,乃越地之正宗。苍翠挺拔,别具风姿。山上有红粉石,据说手在石上一抹,会抹下些许红粉来。在苎萝山下,浣纱溪西岸,有西施庙,此庙原先是西施宅,南宋才改为西子祠。乡人祀西施为四十八村之土谷神,一直俗呼“(先施)娘娘庙”,。庙坐西朝东,面对苎萝山,建筑规模现仍清晰可辨,有殿五楹,余屋三楹,演台一座。庙前有苎萝亭,临溪。亭前有小桥,具江南水乡的建筑风格。浣纱溪畔还有范蠡庵、起步庙。范蠡庵乡人称日思庵,以范蠡在此访得西施,有功于越,乡人思之,故名。今祠之后殿及戏甘犹存。起步庙又称后江庙,相传越灭吴后,西施与范蠡归越隐居,在此弃舟上岸,故称起埠庙。苎萝村附近还有施家渡。施家渡相传是当年西施回越都的下船处。现有施姓在此聚族而居,殆为西施所居村的施姓后裔。

这不仅仅是传说,萧山临浦的西施古迹,至今犹存。据明·嘉靖《萧山县志》(宁波天一阁藏本)载,北宋太平兴国三年,萧山就有苎萝乡西施里的建制。该志所附的《县境之图》,明白地标绘了苎萝山在萧山临浦施家渡。历史众多典籍记载萧山临浦是之西施故里。
发表于 2006-6-13 21: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哟哟,可是诸暨也有不少西施的遗迹耶,你叫我相信了哪一个好?汗。。。

[ 本帖最后由 嘉善仔 于 2006-6-24 04:10 编辑 ]
发表于 2007-5-22 21: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东阳人又说,他们是上诸暨,句无在东阳境内。哈哈
发表于 2007-5-22 21: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在诸暨在萧山都一样,大家自古就是一家人。蹬个脚踏车一不小心就到萧山了。
发表于 2010-9-25 18: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oon 于 2010-9-25 18:59 编辑

原来原文已经有写。。
发表于 2010-9-25 19: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越绝书最后面写着西施是萧山人的,不过嘛,古代有可能地区划分不一样啊,也许那时候“萧山”的某块地盘现在是诸暨境内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3-28 17: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