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547|回复: 28

常州大运河的历史变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27 15:3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2日04:45 扬子晚报

  常州在改革开放前的旧版图上,窄窄长长,京杭大运河自西北而东南贯穿城市,已经二千五百多年了。古代常州为江河湖海包围,西面受宜溧高山地的大水压境,南面是苏锡地域的大片生灵,真正是大水走道、水乡泽国。在这方“不可一日无舟楫”的天壤之间,水脉就是先民的命脉。“天工开物、物竞天择”的生存法则成就了先民们知水善用的特殊本领。可以断言,早在大运河之前,长江水系的太湖流域已由我们的先民造就了众多导滞利川、连江通海的大小运河。近年来,引起考古界广为关注,先后入选全国考古重大发现的金坛三星村遗址、溧阳神墩遗址发掘,不仅把常州上游地区新石器时期人类文化活动期的上限往前推移了一千年,其中首次发现了确证为3700—3300年前夏末早商时期用于走水和蓄水灌溉的“灰沟”遗址,使我们对古代水利建设的进步程度获得更为丰富的遐想。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常州及其周围地区留下很多吴语特征的古旧地名,诸如埠、荡、渚、圩(读yu音上声)、墩、埭(读dai音上声)、堰、渎……便是先民治水历程的刻痕。经过多少代人风雨沧桑、前赴后继,才有了常州这片因水而动、随势起落、宜居宜行、四时常绿的“荷叶地”。

  常州运河起源春秋

  常州大运河的起源是同春秋时期吴王争霸的帝业联系在一起的。公元前515年,阖闾自立吴王后,听从大夫伍子胥的建议,动员民众,历数年艰辛,疏拓太湖上游水域溧阳的濑水古道——中江,凿开高淳东坝、下坝的丘陵岗阜,从而沟通了太湖水域同芜湖水域的联系,大大缩短了原先吴国经由长江深入楚地的距离。公元前505年,吴王挟重兵溯水而上,水陆夹击,五战五胜,攻占楚国二百年历史的都城郢。

  “春秋无义战”,这场被史家称之为“东周第一大战争”,给吴楚两国人民带来巨大创伤的同时,也大大加快了先期由周入楚的华夏文化向长江下游吴地的传播,促进了两地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今天,溧阳西部上游地区仍流传着很多同吴头楚尾相近的风俗节俗,人们称濑水为胥水、吴楚运河,称溧阳同广德的界山为伍员山,喜欢花鼓戏,过乌饭节,在社渚、河心、河口一带还保留着跳幡神以祭祀“潮神”伍子胥的古老民风。郢都之获鼓励了吴王的贪欲和野心。公元前 495年,刚继位的吴王夫差,即赋徭役,开挖自望亭抵常州奔牛的运河;十一年后,再赋重徭开挖邗沟,不到三年,又深掘邗沟接沂水、济水以通海上。吴王掘沟挖河事业的如日中天,却掩盖了当时吴国内忧外患、危机四伏、颓势已现的衰象。前473年,吴终为越所灭。

  夫差即位伊始便子承父道,开运河抵奔牛而拓海道,不知是否还包含着修补前隙的因素。因为打通太湖芜湖水道加大加快了长江中游和皖南来水对苏锡常区域的压力,尤其处在苏锡上游屏障位置的常州必须正面应对境内多条西部来水通道,水患风险陡然剧增。就在越国亡吴的当年,越上将军范蠡在常州开南运河,疏理西面来水,加快南北分流。此举清楚地表明了常州运河在古代江南水系中无可替代的枢纽作用。至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隋炀帝东巡会稽,“敕穿大运河”,并建奔牛闸以节制上游水。江南大运河的建成,使太湖水系经纬分明、脉络清晰。

  唐宋沃壤二三洲

  自西晋太康二年,毗陵县升为毗陵郡,常州一直是郡(府)、州署所在地,虽所辖范围因改朝换代而有所不同,但以它为区域中心,执掌江南运河上下游县邑的基本格局并没有改变。唐代宗年间,常州列为全国州府“十望”之一,武宗会昌年间,所辖县晋陵、武进、无锡、江阴定为望县。常州历史上的“名望”由此可见一斑。

  历朝历代的为政者是了解常州的地位作用的。常州大运河诞生以来,对它的疏浚、整理、维护从没停止过,对他的索取也与日俱增。唐代曾几番疏浚常州孟渎、城河以利漕运,遂致玄宗年间江南漕运粮食“三年间竟达七百万石”,白居易泛舟南运河,感叹“平河七百里,沃壤二三洲”。

  宋朝中央财赋更多依赖江南,陆游称“方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尤为东南根柢,谚曰‘苏常熟,天下足’。”南宋和元代,于常州大兴土木建粮仓、浚码头,增加储运。到了明朝洪武廿六年,常州府实征漕粮五十三万石。稍后工部右侍郎周忱直隶苏、松诸府,亲督三吴水利,于常州上游溧阳高淳岗地筑堰分水,于常州下游十万芙蓉圩治湖为田,使“洪波为乐土,弃地为膏壤”,又“合苏松常镇丁夫十万之力疏吴淞、凿孟渎,”自此“苏松至两浙七闽数十州,往来南北两京者,无不由此途出(指常州)。”

  清代运河商贾云集

  到清代乾隆后期,运河退出漕运,随着黄河北方段淤为平陆,京杭大运河在北方只能分段通航。然在江南,由于常年疏浚,兴利除弊,大运河生命力并未见衰,伴随海外资本主义、殖民主义的入侵,上海港的兴起,江南运河显出异常的繁荣。常州从怀德桥到水门桥的古运河两岸,百工居肆,商贾云集。南运桥、青山桥一带成为江南豆类、粮食、竹木、土布的主要集散地,来自华北、皖南、汉口、苏北,甚至关外大连、牛庄的豆商长年在常驻脚,豆类年销量达五百万担。来自苏沪杭的棉纺丝绸织物、西药、洋货经常州水码头销往长江中上游内地。东门水门桥堍,现在还保留着民间集市上“三”的节俗。每月农历逢“三”(初三、十三、廿三),四乡八邑的农工商贩汇集交易,从那些城市里早已绝迹的铁木竹手工制品到时尚的卡通电子玩具,各式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民间艺人也带着常州“道情”、无锡“滩簧”、丹阳“啷噹调”前来设摊助兴,常常把运河边上的牌楼弄挤得水泄不通,许多城里人不买东西也来过把瘾,把玩把玩这块运河文化的活化石。置身其间,恍若穿越时空隧道,领略一回“清明上河图”的胜景。每到春夏汛期,常溧漕河皖南来水湍急,在西门石龙嘴附近三水交汇,气势壮阔,弄潮人在船头横篙伫立,左掩右挡,将偌大的商船点拨得轻如落木、矫若游龙,引来两岸观者如堵、叫好声四起。

  吴伯瑜 马奔 整理
发表于 2008-4-7 19: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其实一直有个问题

古时运河里的船究竟是用啥动力开的
发表于 2008-4-7 20: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uoguo 于 2008-4-7 19:35 发表
我其实一直有个问题

古时运河里的船究竟是用啥动力开的

风力,摇橹,不够时拉纤。
发表于 2008-4-7 20: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风力的话
漕粮冬季北运,当时的北风是排不上用处的
拉纤的话速度和从陆路走不会快多少
摇橹,谁有这么大力气摇一长条粮船
发表于 2008-4-13 17: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顶风可走“之”字航线行船。
 楼主| 发表于 2008-4-13 17: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200052 于 2008-4-13 16:54 发表
拉纤的确不快,不过那一船粮食叫拉纤的人来背,肯定背不动。
至于风帆,听说过有“使八面风”的老大,也读到过论述的文章,说“八面风”是夸张,除了完全顶风不能使以外,其他的风向是可以借力行船的。原理倒并不高深,力的分解与合 ...


我哪能觉着z叔样样侪懂个
 楼主| 发表于 2008-4-13 17: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双相障碍 于 2008-4-13 17:05 发表
完全顶风可走“之”字航线行船。


蒲公英中学物理学得弗差嘛。。
发表于 2008-4-13 17:46: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Z字形的原理我听说过,可是自己受力图画不出来啊。。。

啥人来教我一记
发表于 2008-4-13 18: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没风或完全逆风的时候是这样的
从杭州渡口到北京崇文门外一艘艘船用铁链连好,然后狠命推杭州最后一艘,最前面一艘就进崇文门了,新船再补进来,这样推一艘进一艘,一格一格往前进
发表于 2008-4-13 19: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浪费哩。
发表于 2008-4-13 19: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浪费了
反正也要装货,沿途有货就装,没货就空船往前推啊
省得临时征调了,多少先进的管理理念
发表于 2008-4-13 23: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传送带啊?

建议guoguo参观一下绍兴柯桥的古纤道,在萧甬运河里面
发表于 2008-4-13 23: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怕还没传到,漕粮已经全部烂在船舱里了。。。
发表于 2008-4-13 23: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沈小三 于 2008-4-13 23:04 发表
传送带啊?

建议guoguo参观一下绍兴柯桥的古纤道,在萧甬运河里面


你不知道?
河床上有传送带,和船底用齿链勾住,外星人教给中国人祖先的,为了掩盖高科技,所以灌上水包装成原始运粮船
发表于 2008-4-14 09: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把船转运回起点?
发表于 2008-4-14 09: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见过自动扶梯吗
发表于 2008-4-14 12: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要修第二条水道。
发表于 2008-4-14 12: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说扶梯剖面图,船在地底下转回杭州啊双双
发表于 2008-4-14 13: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那船还能用啊
发表于 2008-4-14 14: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科技,有啥好担心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3-29 20: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