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374|回复: 0

学者上书胡温——昆曲是文化,不是商品[zz]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8 22:2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香港《明報》
  
  (編按:在香港,一群關心崑曲文化遺產保護及承傳的人士,對近年內地崑曲發展的方向提出質疑。他們認為,自從2001年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人類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傑作」榮銜之後,內地文化部門不但沒有妥善進行保護與傳承,反而打著「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招牌,攘奪崑曲的光環,打造一些嘩眾取寵的庸俗「大製作」,浪費民脂民膏,作為文化官員晉升的業績。因此,在2006年秋,古兆申、洛地、張麗真、雷競璇、劉楚華、鄭培凱、顧鐵華、蘇思棣等人,連署上書胡溫,指出「文化遺產」不能當作「文化產業」來經營運作。本文即取材這封連署信,由作者略加修改而成。 )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一直注視著昆曲這項文化國寶的情況,也曾為它的搶救、保護、承傳、推廣、弘揚等方面的工作盡過綿力。但對這樣一項重要的文化遺產的保護,歸根究柢要由國家來主持才能真正的落實、到位。因為,那不是幾個人心血來潮發起募捐,或喚起民眾搞一次運動,就可以完成的工作,而是世世代代必須堅持下去的文化使命。只有由國家來主持,才可能作長遠的規劃,全面的關照。所以,在2004年,當我們在媒體的報道中,獲知胡、溫兩位最高領導,批准了政協委員王選(已故)和葉朗的建議書《關於加大崑曲搶救和保護力度的幾點建議》,都感到十分興奮︰覺得崑曲這次可能有救了。雖然這個建議書還有可議之處,卻畢竟實事求是,為崑曲文化的性質和相關事業作了適當的定位,有較長遠的視野,可矯正上世紀80 年代以來的政策失誤。
  
  
  商品化革新方向,錯了
  
  上世紀的政策失誤,主要是觀念上把昆曲等同於一般的文娛活動,甚至當作娛樂商品。以為不受觀眾喜愛,是因為它已過時、落伍。於是動用了大量資源,重金禮聘一批在文娛市場上活躍的人,來「革新」崑曲。這些革新人物,主要是話劇、越劇編導和西方音樂訓練的樂師,對崑曲一知半解,甚至毫無認識,對文化藝術傳統又缺乏尊重,把崑曲改裝成當前流行舞台的樣式,取消昆曲藝術的特色及精華,盡量向美國流行文化靠攏,效法百老匯歌舞,以為這樣就可以在市場上爭一席位。結果是︰儘管大力發動媒體來炒賣,20多年來,這類刻意製作的「崑曲商品」,並未能在市場上佔一隅之地。白費了大量資金還不是最大的代價,最大的代價是人才的浪費、凋零和崑曲遺產的高速流失。而對國家民族的長遠發展來看,則是損害了可以維繫民心的文化傳統,摧殘了可以培育民族文化自豪自信的藝術資源。
  
  我們熱切希望政協的建議書能帶出相應的矯正措施。
  
  但就文化部2005 年至2006 年推出的昆曲五年計劃第一年的安排與實踐看來,上世紀錯誤的政策仍在重複。
  
  這第一年計劃的重點項目,仍是製造毫無經濟效益的「崑曲商品」——創編新劇或重新包裝傳統整本戲,加上五顏六色的燈光,華麗炫目的舞台設計,以期媲美春節晚會的絢爛。國家撥出的1000萬元公帑,估計有八成以上用在上面;僅有不足兩成的經費去做急不容緩的承傳、教學、公益演出、編創人員培育等一大堆工作。尤有甚者,各大崑曲院團的演員已不多,卻都把精力集中在可以上報為業績的重點專案上,其他各項工作雖然十分重要、萬分迫切,卻捉襟見肘,只能敷衍了事,或乾脆擱在一旁。這固然是整個安排的導向使然,也是各地文化官員和院團爭取眼前利益的必然做法。因為按過去幾年的經驗,製作這類「崑曲商品」,不管是否有市場,有關官員總是大力鼓勵︰媒體表揚,頒發獎項、獎金,編創人員升級加薪,文化幹部立功升官。
  
  第一年計劃的「成績」已展示在2006 年6月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崑曲藝術節上︰被媒體重點炒賣的「崑曲商品」,都安排在人流旺盛,交通方便的大劇場演出,舞台上一片聲光色電,喧囂吵鬧,叫人無法將其和囀音如絲、高雅優美的昆曲對得上號。這些淺薄、庸俗,情節不通,人物虛假,文辭粗糙,風格混亂的舞台怪胎,都給冠以「崑劇」之名,而其中一些最惡劣的,竟獲得了大獎。另一方面,真正能承傳昆曲藝術的演出,卻給塞在空調不足、座位只有200多的蘇州崑劇院排練廳中,雖然觀眾給予很高的評價,事後媒體卻隻字不提(可能根本沒有安排媒體採訪)。這是活生生的一場鬧劇︰拿世界公認的人類文化遺產開了一次大玩笑。其嚴重性已達到有失國體的程度。
  
  
  文化搭的台倒,經濟唱的戲絕?
  
  中國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第一批簽署的公約國之一,而崑曲是2001年第一批被該組織頒予「人類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傑作」榮銜的其中一項。該組織之所以發起有關公約的簽署,是鑑於「文化遺產」正受到產業化、商品化、全球標準化(即向美國文化看齊)的威脅,必須加以強力保護,才能確保世界文化的多元面貌。作為公約國,中國竟然把當代崑曲演出引向商品化、全球標準美國化的方向,這不是和公約的精神背道而馳的違約行為麼?以第三屆中國崑劇藝術節的獲獎作品備受表揚的做法來看,主其事者哪裏是在保護崑曲遺產?他們是花了大量人力物力來破壞它,唯恐破壞不盡!
  
  上世紀的錯誤政策所以仍然不斷重複,是因為有關負責官員受大氣候的影響,滿腦子市場經濟、商品消費,理直氣壯地 高呼︰「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用這樣的觀念來對待文化遺產,注定是破壞多於保護。我們希望他們用心讀一下教科文組織的有關公告,好好了解這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性質及其須受保護的意義。一個民族的文化遺產,代表了該民族的文化傳統和特色,也維繫了國家民族文化身分的認同。就國際層次來說,保存全球文化的豐富多元,防止文化的標準化、單一化和全面商品化,是人類必須面對的課題,也是阻擋美國文化霸權擴散的重要策略。沒有文化底蘊的國族,不但無法唱好經濟的戲,最終可能被資本主義市場牽著走,只會唱美國的流行戲。2001 年教科文組織有關公告說︰「這類文化(按︰指非物質文化遺產)使現存社群對歷代先輩產生一種相連延續之感。」強調的是教育,是文化主體性的綿延不墜,而不是牟利。把昆曲按商品概念胡亂改造炒賣,其後果恐怕不止是文化遺產的損失,而是民族文化自信的淪喪,最後只能以美國流行文化作為下一代的「民族精神基礎」。
  
  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要靠人來代代相傳的。以崑曲來說,戲以人傳,其傳人不只是表演者,觀眾也是傳承主體的重要部分。演員要培養,觀眾也要培養。因為它的主要功能是教育,觀眾必須通過學習才能充分理解它的好處。這種教育,正如我們學中文、學數理化、學任何學科的教育一樣,多少帶有強制性質。因為文化遺產的繼承,就是民族文化的繼承,是每代人的責任。我們認為︰國家對崑曲遺產的保護,必須以人為本。應該把大部分資源投到培養演員、觀眾,培養編創人才,組織公益演出和教育性的宣傳上。
  
  
  三點建議
  
  我們想提醒政府的最高領導︰文化部門的許多官員,並沒有正確理解教科文組織對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指引,也沒認識到崑曲作為民族文化傳承的象徵意義,更忽視了文化傳統是維繫人心的「軟實力」,是創造和諧社會的精神基礎;他們對中國的文化遺產,缺乏應有的感情,只想利用崑曲創造業績,一心想升官發財,故此,對胡、溫兩位批准的政協有關保護崑曲遺產的建議,對民族文化的長遠發展,當然不可能好好落實。
  
  我們籲請所有的中國人,密切關注昆曲遺產保護的現狀,因為它已危在旦夕!我們同時建議:
  
  (1)崑曲的活動以「傳承、保護、搶救」為主,不要假借「發展」的名目,以西方歌舞劇方式來改編崑曲。
  
  (2)崑曲匯演及評比,以及涉及崑曲的獎項,以傳統折子戲為準。新式改編的「現代崑曲」,既然自詡面向現代市場及觀眾,就是商業行為及市場運作,不必由政府頒發獎項,更不該動用文化部的撥款。
  
  (3)國宴場合需要高尚古典娛賓節目,請選用崑曲及古琴,以展現中華文化之典雅。
  
  若是我們的呼籲能夠得到國人的重視,能夠阻止文化官員「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殺雞取卵行為,則中華文化幸甚,中華民族幸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4-19 01: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