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957|回复: 1

东瓯传奇(转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16 15: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同后来著名的嗜杀功臣的皇帝刘邦和朱元璋一样。勾践对自己的子弟相当的慷慨和关爱。大封子弟为王为君,其中东瓯王封在瓯越地。于是东瓯国就这样诞生了。遗憾的是第一个东瓯王到底姓啥名谁,到底是勾践的儿子还是近亲,无史可考无料可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人不是驺摇,而是驺摇的七世租或者六世租。

      先将东瓯国放着不表。让我们来看看越国是如何灭亡的。

勾践死后,传8位王到无疆。无疆无疆,万寿无疆。多么好的一个名字。只可惜被亡国之君占有了。虽是亡国之君,却不似一般的亡国之君一样荒淫无度,不理朝政,昏庸至极的。这是个很有想法很有作为的国君。坏就坏在他好大喜功,争强好胜,刚愎自用。年轻的时候经常带着亲兵入荒源莽地“狩猎骑兽”。每次巡狩结束总要查点自己的猎物和亲兵猎物的数量,如果猎物比所有参与狩猎亲兵所得猎物相加数少,那么无疆“非莫时境地”地出去再打猎物,并命令士兵不许回营。汉武帝有他那样的雄心壮志,可惜无疆并没有汉武帝的雄才大略。至少在带兵打战上面,他是很逊的角色。公元前355年,越王无疆即位后,经过“贾农窦兵”,国势一时炽盛。于是心头一热制定了“与中国争强”,“兴师伐齐攻楚”的战略。

公元前334年齐国与魏国“会徐州相王”后,也就是在徐州一带会战,齐、楚矛盾表面化,无疆不顾大臣劝荐,在齐、楚胜负为分的情况下,急不可耐地发兵,乘机举兵攻齐。齐国为了把祸水泼向楚国,在位的齐威王便派孙衍前往越国游说。结果孙衍像赵本山一样把越王忽悠了。他站在无疆面前,唾沫横飞。他说:如果大王你不攻打楚国,那么在楚国眼里你就算不是大王,充其量也就是伯而已,楚威王那下子对大王的歧视,连我这个小臣也看不过去了。作为大王是很丢面子的。无疆点头。又说,复仇、庞、长沙三个城邑,是楚国的粮仓。竞泽陵(竞泽陵,也是一个城邑),那是楚国的原材料生产基地。如果大王你出兵假道攻打,这四个地方不日就成为您桌子上的贡品了。我听说,意图成为霸王应该尊“王”道,而“伯”的那一套只是苟生的本事。所以我希望大王你转而攻击楚国。于是越国从齐国退兵,攻伐楚国。当时的楚国楚威王在位。这也是一个高傲自大的主。只是手下能臣良将众多。文有张仪(一说是秦国奸细,为屈原深恨),武有田忌。这在当时可以说是超豪华阵容。此外还有以令尹昭雎为首,昭、景、屈、黄、项,楚国五大世族。越王无疆确实有些头脑发热了,不识时务了。张仪对楚王说:楚国灭越,确实是“牛刀杀鸡,一鼓可下!”这里面有鼓舞士气的水分在里面,当然凭张仪的才干,这种结果是不难得出的。除了胜利班师,没有其他任何第二种可能。

越王无疆与一班大臣将军商讨了整整两天,方才将攻楚的诸般事宜确定了下来。原先进攻齐国,北上的只有马步军,而今转而攻楚,自然要动用舟师(水军),便不得不稍缓了些须时日。早年,只有楚吴越三国有舟师,而以吴国的舟师最强大。吴国舟师以震泽(太湖)为根基水寨,上溯入江可直抵云梦泽进入楚国,南出震泽便直接威胁越国。当年吴国大败越国,舟师起了很大的作用。后来越国灭吴,舟师也起了同样作用。吴国灭亡,越国接收了吴国舟师,水军规模便成了天下第一!与吴越两国对舟师的重视相比,楚国尽管拥有天下最为广袤苍茫的云梦泽,舟师却一直规模很小,作用也不显著。根本原因,是楚国的战争重心一直在中原大地,舟师派不上大用场。

  这次,无疆大起雄心,要一举攻占楚国东北部江淮之间的几百里土地。这一带平坦肥沃,河流湖泊纵横交错,正是水陆同时用兵的上佳之地,越国的舟师便正好派上用场。议定大计,越王派出快马特使兼程南下,急令舟师出震泽进长江,直达云梦泽东岸扼守。他自己亲自统帅的十五万马步大军,则从北向南压来,形成“南堵北压”的攻势,意图一举占领江淮原野二十余城!

  无疆是志在必得,诏命舟师多带空货船,准备大掠楚国财货粮食。越国舟师的战船原是两百艘,征发的空货船却有三百艘之多。五百多艘大小船只张起白帆,竟是在浩淼大江中陡然立起了一片白色的樯桅之林,旌旗招展,号角相闻,声势当真壮阔之极。陆路之上,从琅邪南下的十五万马步大军汹涌展开,更是雷般滚过江淮原野。

  消息传来,农户逃匿,商旅远避,大小城堡尽皆关闭,楚国东北顿时陷入了惊恐之中!

  就在越国水陆两路大举压来的同时,楚军也针锋相对的向江淮地区移动──陆路出昭关,水路下长江!与越国煊赫浩大的声势相比,楚国大军却是悄无声息的秘密移动,尽管还达不到田忌要求的那种隐秘与快速,却也不会将进军意图张扬得路人皆知。与此同时,田忌亲自率领十万战车兵与五万骑兵秘密东进,日夜兼程的赶到了昭关外的山谷扎营,准备迎候越国大军,在这里决战!

     将近楚军一箭之地,越王战车停了下来。姒无疆打量著谷口这片土黄色的步兵方阵,扬鞭一指哈哈大笑:“阵前何人?这些须黄虫,能挡得海神天兵么?!”
  田忌出马阵前,拱手一礼:“在下田忌。我有十万天兵埋伏,越王还是下马向楚王称臣,便免你死无葬身之地。”却是没有一丝笑意。
  “田忌?噢哈哈哈哈哈!”姒无疆笑得更加骄狂:“无名鼠辈,也学会了本王的海神天兵战法么?”
  “正是。”田忌又是一拱:“天兵战法,越国一绝,在下自然向越王讨教。” 
    “好噢!”越王姒无疆一跺脚,大纛旗与重型战车飞一般驰向右边一个山包,到得山顶,越王向东海方向深深一拜,猛然回身,拔出青光闪烁的吴钩大吼:“海神驾临──!天兵奋威──!”随著悠长尖锐的呼号,那面红色大纛旗左右急速摆动,便见越军阵前的三百多辆战车飞驰两边,“呜呜”的海螺号声响彻山谷,土红色海洋中便涌出了一个怪诞狰狞的大阵──青面獠牙的海蓝色面具,硕大的棕色皮盾,闪亮的吴钩弯剑!一看就是蛮阵,非中土之物。

  这便是天下罕见而越国独有的“海神天兵阵”。随著这大阵涌出,越军的三百多辆战车与两万多骑兵便分列在“海神天兵”的左右原野,成为侧翼力量压了过来。田忌曾经做过齐国的南长城守将,对楚越两军的军制战法都很熟悉。越军以步战为主,战车骑兵辅助步兵大阵,便有利于楚军一战成功!无疆一声高喊,土红色大纛旗急速摆动,山头上的几百支海螺号凄厉长鸣,海蓝色的狰狞大阵便轰轰轰的向楚军压了过来,大有排山倒海之势!

  楚军大阵却象沉寂的山谷,只闻风卷旌旗的猎猎之声。待海蓝色大阵压到半箭之地,楚军山头突然战鼓如惊雷滚动,黄色方阵万箭齐发,海蓝色的浪头便轰隆隆卷了回去!与此同时,田忌山头的黄色大纛旗四面摆动,几百支牛角号呜呜吹动,便听两面山谷中惊雷大作,一面涌出的两千辆战车如山崩一般压向海蓝色大阵,一面涌出的五万骑兵如潮水般卷向越国两翼的战车与骑!楚国的战车全部是两马驾车、车下五十卒、车上甲士三名的中型战车。车上甲士配备长矛硬弓,车下步卒都是吴钩藤牌。越军步卒的个人技击能力虽然出色,但却从来没有结阵而战的训练传统,其战法与北方胡人的散漫冲杀如出一辙。如此步兵又 勾践死后,传8位王到无疆。无疆无疆,万寿无疆。多么好的一个名字。只可惜被亡国之君占有了。虽是亡国之君,却不似一般的亡国之君一样荒淫无度,不理朝政,昏庸至极的。这是个很有想法很有作为的国君。坏就坏在他好大喜功,争强好胜,刚愎自用。年轻的时候经常带着亲兵入荒源莽地“狩猎骑兽”。每次巡狩结束总要查点自己的猎物和亲兵猎物的数量,如果猎物比所有参与狩猎亲兵所得猎物相加数少,那么无疆“非莫时境地”地出去再打猎物,并命令士兵不许回营。汉武帝有他那样的雄心壮志,可惜无疆并没有汉武帝的雄才大略。至少在带兵打战上面,他是很逊的角色。公元前355年,越王无疆即位后,经过“贾农窦兵”,国势一时炽盛。于是心头一热制定了“与中国争强”,“兴师伐齐攻楚”的战略。

公元前334年齐国与魏国“会徐州相王”后,也就是在徐州一带会战,齐、楚矛盾表面化,无疆不顾大臣劝荐,在齐、楚胜负为分的情况下,急不可耐地发兵,乘机举兵攻齐。齐国为了把祸水泼向楚国,在位的齐威王便派孙衍前往越国游说。结果孙衍像赵本山一样把越王忽悠了。他站在无疆面前,唾沫横飞。他说:如果大王你不攻打楚国,那么在楚国眼里你就算不是大王,充其量也就是伯而已,楚威王那下子对大王的歧视,连我这个小臣也看不过去了。作为大王是很丢面子的。无疆点头。又说,复仇、庞、长沙三个城邑,是楚国的粮仓。竞泽陵(竞泽陵,也是一个城邑),那是楚国的原材料生产基地。如果大王你出兵假道攻打,这四个地方不日就成为您桌子上的贡品了。我听说,意图成为霸王应该尊“王”道,而“伯”的那一套只是苟生的本事。所以我希望大王你转而攻击楚国。于是越国从齐国退兵,攻伐楚国。当时的楚国楚威王在位。这也是一个高傲自大的主。只是手下能臣良将众多。文有张仪(一说是秦国奸细,为屈原深恨),武有田忌。这在当时可以说是超豪华阵容。此外还有以令尹昭雎为首,昭、景、屈、黄、项,楚国五大世族。越王无疆确实有些头脑发热了,不识时务了。张仪对楚王说:楚国灭越,确实是“牛刀杀鸡,一鼓可下!”这里面有鼓舞士气的水分在里面,当然凭张仪的才干,这种结果是不难得出的。除了胜利班师,没有其他任何第二种可能。

越王无疆与一班大臣将军商讨了整整两天,方才将攻楚的诸般事宜确定了下来。原先进攻齐国,北上的只有马步军,而今转而攻楚,自然要动用舟师(水军),便不得不稍缓了些须时日。早年,只有楚吴越三国有舟师,而以吴国的舟师最强大。吴国舟师以震泽(太湖)为根基水寨,上溯入江可直抵云梦泽进入楚国,南出震泽便直接威胁越国。当年吴国大败越国,舟师起了很大的作用。后来越国灭吴,舟师也起了同样作用。吴国灭亡,越国接收了吴国舟师,水军规模便成了天下第一!与吴越两国对舟师的重视相比,楚国尽管拥有天下最为广袤苍茫的云梦泽,舟师却一直规模很小,作用也不显著。根本原因,是楚国的战争重心一直在中原大地,舟师派不上大用场。

  这次,无疆大起雄心,要一举攻占楚国东北部江淮之间的几百里土地。这一带平坦肥沃,河流湖泊纵横交错,正是水陆同时用兵的上佳之地,越国的舟师便正好派上用场。议定大计,越王派出快马特使兼程南下,急令舟师出震泽进长江,直达云梦泽东岸扼守。他自己亲自统帅的十五万马步大军,则从北向南压来,形成“南堵北压”的攻势,意图一举占领江淮原野二十余城!

  无疆是志在必得,诏命舟师多带空货船,准备大掠楚国财货粮食。越国舟师的战船原是两百艘,征发的空货船却有三百艘之多。五百多艘大小船只张起白帆,竟是在浩淼大江中陡然立起了一片白色的樯桅之林,旌旗招展,号角相闻,声势当真壮阔之极。陆路之上,从琅邪南下的十五万马步大军汹涌展开,更是雷般滚过江淮原野。

  消息传来,农户逃匿,商旅远避,大小城堡尽皆关闭,楚国东北顿时陷入了惊恐之中!

  就在越国水陆两路大举压来的同时,楚军也针锋相对的向江淮地区移动──陆路出昭关,水路下长江!与越国煊赫浩大的声势相比,楚国大军却是悄无声息的秘密移动,尽管还达不到田忌要求的那种隐秘与快速,却也不会将进军意图张扬得路人皆知。与此同时,田忌亲自率领十万战车兵与五万骑兵秘密东进,日夜兼程的赶到了昭关外的山谷扎营,准备迎候越国大军,在这里决战!

     将近楚军一箭之地,越王战车停了下来。姒无疆打量著谷口这片土黄色的步兵方阵,扬鞭一指哈哈大笑:“阵前何人?这些须黄虫,能挡得海神天兵么?!”
  田忌出马阵前,拱手一礼:“在下田忌。我有十万天兵埋伏,越王还是下马向楚王称臣,便免你死无葬身之地。”却是没有一丝笑意。
  “田忌?噢哈哈哈哈哈!”姒无疆笑得更加骄狂:“无名鼠辈,也学会了本王的海神天兵战法么?”
  “正是。”田忌又是一拱:“天兵战法,越国一绝,在下自然向越王讨教。” 
    “好噢!”越王姒无疆一跺脚,大纛旗与重型战车飞一般驰向右边一个山包,到得山顶,越王向东海方向深深一拜,猛然回身,拔出青光闪烁的吴钩大吼:“海神驾临──!天兵奋威──!”随著悠长尖锐的呼号,那面红色大纛旗左右急速摆动,便见越军阵前的三百多辆战车飞驰两边,“呜呜”的海螺号声响彻山谷,土红色海洋中便涌出了一个怪诞狰狞的大阵──青面獠牙的海蓝色面具,硕大的棕色皮盾,闪亮的吴钩弯剑!一看就是蛮阵,非中土之物。

  这便是天下罕见而越国独有的“海神天兵阵”。随著这大阵涌出,越军的三百多辆战车与两万多骑兵便分列在“海神天兵”的左右原野,成为侧翼力量压了过来。田忌曾经做过齐国的南长城守将,对楚越两军的军制战法都很熟悉。越军以步战为主,战车骑兵辅助步兵大阵,便有利于楚军一战成功!无疆一声高喊,土红色大纛旗急速摆动,山头上的几百支海螺号凄厉长鸣,海蓝色的狰狞大阵便轰轰轰的向楚军压了过来,大有排山倒海之势!

  楚军大阵却象沉寂的山谷,只闻风卷旌旗的猎猎之声。待海蓝色大阵压到半箭之地,楚军山头突然战鼓如惊雷滚动,黄色方阵万箭齐发,海蓝色的浪头便轰隆隆卷了回去!与此同时,田忌山头的黄色大纛旗四面摆动,几百支牛角号呜呜吹动,便听两面山谷中惊雷大作,一面涌出的两千辆战车如山崩一般压向海蓝色大阵,一面涌出的五万骑兵如潮水般卷向越国两翼的战车与骑!楚国的战车全部是两马驾车、车下五十卒、车上甲士三名的中型战车。车上甲士配备长矛硬弓,车下步卒都是吴钩藤牌。越军步卒的个人技击能力虽然出色,但却从来没有结阵而战的训练传统,其战法与北方胡人的散漫冲杀如出一辙。如此步兵又无壕沟掩体,与山岳般压来的战车正面撞击,立即被分割得七零八落,兵不见将,将不见兵,一片呼喝吼叫。战车后的配伍步卒趁乱猛砍猛杀,漫山遍野的海蓝色“天兵”大阵,顿时成了楚军的大屠场。

      楚骑尚未冲杀到核心,越骑先自乱做一团,有的要冲过去保护越王,有的要与战车会合,有的要逃跑,有的要杀敌,自相冲突践踏,完全不成阵形。楚骑山呼海啸般杀来,吴钩闪亮翻飞,不到半个时辰,越军骑兵便完全土崩瓦解!

      日暮时分,战场的喊杀声沉寂了,昭关外惟有楚军欢呼胜利的声音。山谷中还有无疆冰冷凄芜,千疮百孔的尸体。越国灭亡了。无壕沟掩体,与山岳般压来的战车正面撞击,立即被分割得七零八落,兵不见将,将不见兵,一片呼喝吼叫。战车后的配伍步卒趁乱猛砍猛杀,漫山遍野的海蓝色“天兵”大阵,顿时成了楚军的大屠场。

      楚骑尚未冲杀到核心,越骑先自乱做一团,有的要冲过去保护越王,有的要与战车会合,有的要逃跑,有的要杀敌,自相冲突践踏,完全不成阵形。楚骑山呼海啸般杀来,吴钩闪亮翻飞,不到半个时辰,越军骑兵便完全土崩瓦解!

      日暮时分,战场的喊杀声沉寂了,昭关外惟有楚军欢呼胜利的声音。山谷中还有无疆冰冷凄芜,千疮百孔的尸体。越国灭亡了。

      越王无疆败亡,直接导致了越国的四分五裂。越国王族的子弟们争相自立为王,为君。几个小王国洒落在东海之滨,各不相属各自为政,其中就包括东瓯国和闽越国。当然无论为王还是为君,唯一相同的是都臣服与楚国。在楚国有力的打击下,越国已亡,吴越之地尽为楚国所占有。直接继承无疆的玉,再也不能也王称呼,楚国封他为越君。玉在公元前333迁都到会稽(今天的绍兴越城)。标志着越国贵族集体南迁的开始。

       玉将君位传于尊,接着传到亲。此时,秦国一统江山,剿灭六国。伴随着楚国的灭亡。作为楚国附庸的列越属国们也纷纷俯首。只是相对于楚国,秦国在对待勾践后裔的问题做得够绝。一是废除当时的东瓯王安朱(也就是驺摇的父亲)及闽越王无诸为君长,二是他们的属地被置闽中郡,也就是说他们不再是实质上的统治者。作为东方人我们很难想象英国王室实权旁落那一刻的心情如何,但是我们肯定的是那一刻他们应该不是欢呼雀跃地说:看吧,君主立宪制是多么伟大和先进的制度。除非议会是他们家开的。同理,当闽中郡的官吏们耀武扬威地向越国贵族们颁布政令的时候,那些贵族们肯定是血脉喷张 的想将那些狐假虎威的家伙拉出去大卸八块。起码有一个年轻人是这样想的。他就是驺摇。

     驺摇“性刚果”,意外的是这样性格的人却是音乐好手。经常一个人跑到树上吹奏他自己编写的曲谱。放在现代估计会是个周杰伦似的人物。据说长相也不错,他家的那条街道经常“措伊拱影,往复跟躇”,看来偶像崇拜自古有之。当然我们更相信这是史家们故意的编排和溢美。世界上哪里有十全十美的人物。这跟古代帝王出世便紫光万道,奇香绵延数里而不散,是同一个道理。

      少年时代的驺摇顶多算个家道中落的穷贵族。家族衰落,连遭楚、秦奴役。但是既然是贵族,总是有些资本的,最重要的是那么一点点贵族气质,且驺摇为人温厚敦善,刚而不愎,直而不偏。是个很有主见的人,也够仗义。和一群同龄人戏耍,他总是领头人物。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的运动是游泳和礼射。游泳很好理解。至于礼射就是在各种礼仪场合举行的射箭活动。驺摇就是这两项活动的爱好者和佼佼者。这两项运动都是当时的战士所必须具备的求生技能,因此他不能不去熟悉。

      有一名同样是运动健将的小孩叫观。此人很不服气驺摇。一天他挡住驺摇说:听说你很能游泳,不知道能不能够我的数分之一。驺摇也觉得这个人太霸道了,按照我们现在的说法是太叼了,不教训一下不行。于是两个跳近河里比赛。因为那时侯刚刚经历洪水,而且那时候的温州有点像电影《金刚》里的那个海外孤岛。各类硕大的虫趄蜉蝣蝇遍布纵横的石崖,弯曲的河道。正当游到河中心的时候,驺摇发现自己的腿上胸膛“塞蝗掉珠”,身上爬满了吸血的蚂蝗,像珠子一样挂着。观身上也一样。又疼又恐怖,那个叫观的孩子早就被吓的哇哇大哭,哪还有什么力气游泳。不一会儿就被水流卷走了。驺摇不顾疼痛,奋力游过去,抓住观的手,“循势泅水,扑中之嶙水”终于获救了。抱着一个突出的岩石总算活命了。观不仅仅很感激驺摇,从此也成了他最忠实的跟班,以后一起征战中原。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驺摇有收买人心的嫌疑。毕竟作为一个有志青年,光复国家,宗耀门楣总是放在第一位的。在这一点上,这是秦国时期任何过气王子公主,王公大臣们的共识。就连阉人赵高做了太监也不忘记谋划让秦国灭亡,为赵国雪耻。所以说秦国是中国历史上,窥视皇位人数最多的王朝。这几乎是一个漂浮在动乱火山上的帝国。

      果然几年后,陈胜、吴广起义,战国时期的六国贵族纷纷起兵反秦。作为越国的贵族驺摇有所行动是理所当然的,无奈尚不足以成为一股单独势力,于是他与闽越王无诸率越人投奔鄱阳令吴芮麾下。不得不说一下吴芮其人。大家也许没有听过吴芮,但是很多人一定听过英布。这是汉初有名的猛将和楞头青。他的岳父就是吴芮。

      吴芮,始祖吴泰伯28世裔孙,出生在番邑的一个书香世家。看来也是一个王室贵族。父吴申(又名裕)有高节,周末仕楚考烈王为司马,因谏议事被贬谪到番邑,居于余干习泰,施仁行义,远近称为长者。

    芮出生时,居地山上有五彩祥云(史家们又来这一招了),后遂将此山更名为五彩峰(又名五彩山)。吴芮幼年时常于此山读书,后来到距今县城90多华里的郭璞峰(又称郭璞尖,位于今波阳县东溪乡境内)山下吴家边村一所书馆就读,他勤奋好学,品行端正,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深得先生厚爱和同窗钦佩。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吏为师”、“以法为教”,这所学校成为吴芮教民习律之地。

    番邑在春秋战国时,范围比今波阳县辖地大得多。秦王政二十六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即在此设立“番”县,是当时江西境内设县最早的两个县份之一(另一县为艾县),以吴芮为第一任县令。吴芮秉性好义,忠直敢言,勤谨循良,绰有父风。他在番县任职十年,公正廉明,勤于政事,赈灾安民,为防御外患,还在县城修筑城池7华里。由于他施政有方,防患得力,番县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甚得江湖民心,人们尊他为“番君”。

    秦二世(始皇少子胡亥)即位后,“愈为无道”,秦始皇时期本来就很沉重的徭役和严刑峻法,至此更加沉重,更加严酷,人民群众不堪暴秦虐政之苦,纷纷起义抗秦,杀秦官吏。此时,陈胜、吴广在蕲县大泽(今安徽宿县东南)一带揭竿起义,各地农民积极响应,当革命风暴席卷全国之际,九江郡农民也沸腾起来,支持起义军。吴芮审时度势,为使番县人民免受战乱骚扰,命部将梅铜率兵保卫番民,并决定起义反秦。秦二世二年,吴芮在番江之滨高举起义大旗,奋起抗击秦王朝统治。吴芮的凛然正气,得到了郡内外军民的广泛支持和拥护。

    六县人英布(原名黥布),曾因触犯秦法被押送到陕西骊山服劳役,骊山之徒数十万人,布皆“与其徒长豪杰交通”,因不堪折磨,率众逃到长江一带为盗。陈胜、吴广起义后,他听说吴芮与其众起兵反秦,便领军七千余人来番投奔吴芮。英布骁勇善战,部下多精锐,他们的到来,更加壮大了吴芮的实力。吴芮见英布英勇善战,为加强这两支队伍的团结合作,共同抗秦,将自己的女儿许配英布为妻。从此,英布成为吴芮手下一员忠实大将。此番后话,暂且打住。让我们回头看看驺摇的军事生涯。

    在投奔吴芮以前,驺摇在温州已经颇有实力了。他亲自培养了一支军队,当然武器还是相当落后的。士兵使用最多的武器是“锋”,其实就是把把长木棒的尖端削磨得尖锐。这在当时主要是用于扎刺鱼兽。此外还有用石头、蚌壳、兽骨打制成各种形状的刀。他们选用的石头多半是石英石、砂岩,也有燧石制作而成,基本上还处于原始时代。不过当时的温州也不是落后到一无是处。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温州先民们的制瓯技术是领先于中原的。温州的粘土适宜制瓯,而且作为制“瓯”主要原料的腊石矿又十分丰富。这某客观上促进了温州制“瓯”业的发达。

      说点题外话,现在回来。驺摇的部队里有个士兵叫中会。这个人善于制剑,他的祖师是大名鼎鼎的欧冶子。这是中国铸剑界的泰山北斗。曾经为勾践打造的宝剑经历千年依然锋利刚硬,剑光闪耀。可惜温州矿藏稀少,没有任何的铁矿可以开采,用于铸剑。驺摇为了改善装备落后的状况,把当年家族南迁时仅有的一堆铁器青铜器之类的器皿,打造了几百把刀具。并把持有刀具的士兵组成自己的精锐。这时候的驺摇毕竟年轻,而且除了温州一带他再也没有到过文明比较发达的中原。

      因此,起兵反秦,投奔吴芮不仅是驺摇军事政治能力的成熟以及祖宗基业的巩固,更重要的时候增加的见识,学会了很多中原的先进文化,以至被汉室封王后对温州治理得井井有条。驺摇投奔吴芮后,地位挺高。“凡决断事,以摇、无诸为其左。”这里的左通“佐”,但不是辅佐的意思。而是商量的意思。投奔吴芮的次年就被立为都尉。那么都尉是什么官职呢?都尉就是郡尉,武官名,掌握一郡的军事,官阶略低于太守,相当现在的浙江军区司令。另外关于都尉还有很多因为掌管的内容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比如掌管御乘舆车的奉车都尉、掌管副车马匹的附马都尉、掌管羽林骑的骑都尉。零零总总不一而足,但总体来讲就是管理兵马的武官。

      与驺摇同时起义同时投奔吴芮的无诸也是都尉。只是无诸早于驺摇当上都尉。这是一个不能不说的人,不仅因为他和驺摇都是越国后裔,还有是因为他对东瓯国的走向,对驺摇的命运有着莫大的关系和极大的影响。无诸是驺摇的一生和东瓯国的历史永远无法回避的人物。这个霸虐自大而雄心壮志的闽越国王,在迁徙福建闽地的同时就与驺摇在开始了关于谁是越国正统,谁是越人之王的龌龊。这场争论拉开了他们以及他们的后代争族长、地盘富有传奇色彩的百年纷乱。

      回过头来介绍无诸。他和驺摇按辈分属于叔侄。《史记》有明确记载:"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勾践之后也,姓驺氏。"但又称:"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禹夏苗裔的无诸和摇又姓驺氏,道理何在?上古时代,姓、氏有别。"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故姓为氏本,氏由姓出。姓以别婚姻,因为同姓表明出自同一始祖,禁止婚配;氏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而贫贱则无。无诸即"姓驺氏"。当年越国败裂,越王族分散在江南海边,同时越王族中有一支南奔入闽,同土著的闽族人结合,形成“闽越族”, 无诸就是“闽越族”的首领。

      此人虽然性格比较霸道,倒也不失文武全才。无诸在位期间,吸取中原先进文化,发展和改善闽越地区经济和社会生活。当时,建筑业、冶铁业、制陶业和其他手工业发展很快,福建人民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因此,闽越的实力是要大于东瓯的。无诸还非常的勇猛。据说到了晚年还坚持打猎。“高平苑,汉闽越王无诸校猎之所,又名乐野宫,在水南状元坊。”这是说闽越王曾到水南这个地方狩猎,并建有行宫高平苑,又名乐野宫。乐野宫这个名字取的很贴切。无诸王每次游猎,都能满载而归。还喜欢在狩猎间隙和大臣宴饮奏乐,尤其喜欢听击铙。如此兴致也确实算乐野了。

      在反暴秦的斗争中,驺摇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向吴芮建议先建立几个主要的据点,作为进攻的根据地;然后稳扎稳打,由点及线,再进行全面的围攻,以获得最后的胜利的作战总则。

      在战场上,他有勇有谋,指挥若定,攻城掠地,奋勇当先。他和梅鋗等率领部下英勇作战,曾一举攻下析、郦两座县城。打得秦兵闻风丧胆,丢盔弃甲,如鸟兽散。后以越队将的身份驰骋千里,转战关中,“又从入关”,即进入战略重地函谷关,所谓“先入关者为王。随诸侯大军一同进军咸阳,迫使秦王子婴献城投降。秦朝灭亡以后,众所周知,项羽的实力要大于刘邦。因此天下有功之臣都接受项羽的封赏。项羽取得天下之后,分茅裂土,加封了个诸侯王,却偏偏漏掉了驺摇和无诸。这种遗漏在某种意义上是故意的。西楚霸王项羽自恃武力,分封诸王侯。他以楚、越有旧隙,担心东瓯闽越强大对楚不利,不封驺摇无诸为王。项羽的偏狭使无诸等人十分不满,他俩竹篮打水一场空,依然是那个动乱时代的督尉。心中很是懊恼。

      不久爆发楚汉战争,驺摇和无诸毅然再次率领两越子弟北上中原,佐汉攻楚。看来项羽的确也就是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莽夫。可以说楚实际上是亡于项羽的政治才能的欠缺。对于驺摇为什么要佐汉攻楚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他看到了刘邦必胜的机遇;凭驺摇的才识和眼光要看出这点不难。二是楚越的仇恨在他血脉中的遗存。项羽代表的是楚国的实力,切其本身就是楚国五大世家之一项家的后代。所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不过这也可以看出驺摇的心胸相对于吴芮要狭窄很多。吴芮是吴王夫差的后代,但是他却敢于重用当年仇敌后人驺摇。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这绝对是成大事之人的基本素质之一。三是驺摇的顶头上司吴芮也是站在刘邦一边的。其实灭秦以前,吴芮和刘邦的大脑第一谋士张良就是好朋友了。楚汉大战,吴芮在张良劝导下,拥戴刘邦。

  楚汉战争爆发以后,驺摇随吴芮站到汉王一边,被刘邦封为大将,带兵攻打武关(今陕西丹阳东南)。驺摇不辱将令,身先士率,亲冒矢石,奋力攻打。武关守将自料不是对手,寅夜弃城而逃。驺摇没有损兵折将就顺利拿下武关,受到刘邦的嘉奖和器重。不久,刘邦又委派驺摇守珧山。驺摇勤于防范,恪尽职守,一度多事的珧山地区从此得以安定。后来又奉令率兵垓下,与英布,樊哙等人势如破竹,南北两道一路攻楚。直到项羽乌江自刎,汉朝初立。公元前191,汉朝廷以驺摇“功多,其民便附”,封驺摇为东瓯王。在今台州、温州、丽水及闽北一带建立了东瓯王国。驺摇复兴先祖旧业,保留了越族部落的自治形式,使东瓯与闽越、南越一样成为实际上处于独立状态的王国,并率瓯越人对这片土地进行开垦。

驺摇善于治理,精勤开发,改变了瓯人“断发文身”、以蛇蛙鱼蛤为食的状况,对瓯越早期经济、文化开发作了巨大贡献。同时利用温州水系众多的优势,驺摇领导温州子民,开辟农田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同时驺摇运用中原的知识,教会了瓯民们使用泥土盖土胚房。这在当时是相当伟大的一项改进。在驺摇统治温州以前,温州人“覆屋以茅”,也就是住茅草屋。说到这还有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那时侯的温州人跟现在一样,“火”和虎同音。因为瓯民住茅草屋,深受火灾之害,他们非常的苦恼。一个在晋国做生意的温州人无意间听到那里有个女人善于打虎。就跑来告诉东瓯王。东瓯王大喜,让那名商人带者丝绸、玉器,马匹等物品,请来那女人来打“火”。第2天,就发生了火灾。东瓯子民马上跑去告诉那个女人。她从人群中振臂一挥,作搏杀状,在城市中找了半天也不见老虎。这时候,火快烧到王宫了。民众见那女人还不动手,就着急地相拥着把她推进大火之中,可怜的女人,直到死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过从这个故事的侧面可以看出,温州人外出经商的历史确实是很悠久的。

      前192年,驺摇逝世。另一种说法是驺摇的王位是追封的,因此也有卒于前201年的论调。据《史记·封禅书》中称东瓯王最寿时称:“是摇于吕后称制、孝文初立时已卒,传子孙皆失其名,故概以‘数世’二字也。”可见驺摇应该是卒于吕后称制、孝文初立之前。吕后死于公元前180年,同年闰九月文帝登基。如果这种考证属实,那么驺摇参与“七王之乱”完全是子虚乌有了。

      剥开历史的谜霾,不可度疑的是在他身后是东瓯国中兴和瓯越人的繁盛。经济生产方面,瓯越民族除种稻以外,还种植粢、黍、赤豆、粟、麦、大豆、蔬菜、水果等作物。进行犁耕,并有了多种农具,还饲养水牛、猪、狗、羊、鸡、鸭、自行纺织丝、麻织物,有着自己的玉石器制造,青铜冶铸,陶瓷烧制、竹木器编造等业。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尤其是瓯器的制造,为后来成为供品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文化方面,风俗上,瓯越人民剪发文身,错臂左衽,与华夏人的上体短衣,交领右衽不同。瓯越人从语言文字、经济生活、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绘画音乐各方面均创造了富有自己特色的民族文化,为丰富中华民族文化的宝库作出了贡献。因此,瓯越到达了自春秋越国灭亡之后的第一个发展高峰。驺摇,这位瓯越人英勇的领袖受到了后人的崇拜,以致前后数世东瓯王在他功绩的光耀下皆变得默默无闻,黯然无光。

      驺摇所生二子,分别叫昭襄和期视。驺摇在位,昭襄封为哀侯。期视为顾余侯。后来昭襄继承东瓯王大位。期视移居会稽今绍兴一带。个中原由史书并未详细记录,以至于嫡位之争一直是历史学究的推说和揣摩。昭襄在位9年,传位与儿子建。历史上,这位东瓯王是国家衰亡的始作俑。

      景帝前元三年二月,吴王刘濞谋反,举并攻打长安,东瓯王起兵万人协从。汉景帝遣太尉周亚夫、大将军窦婴率领将士平乱。不久吴王兵败丹徒,于是吴王和其麾下壮士数千人星夜逃亡到东瓯,以图保全实力。汉朝廷派密使以厉害诱说东瓯王。东瓯王见大势已去,便反戈一击,东瓯王的弟弟夷鸟将军暗中埋伏武士,乘吴王出来劳军的机会将他刺杀了,并把他的头颅送到汉景帝处,折功赎罪,得到了汉景帝的宽赦,并且分别受到了朝廷的敕封,东瓯王封为彭泽王,夷鸟将军封为平都王。吴王刘濞死后,他的儿子刘子驹逃到了闽越国,因对东瓯诱杀父之仇,多次求劝闽越王郢派兵攻打东瓯国。野心勃勃,妄图一统百越各个民族地盘的郢到汉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发兵攻打东瓯,东瓯一败涂地。年迈的东瓯王在迎战时马失前蹄,在一片沼泽的海涂中被戳身亡。此时闽越大军将东瓯国都城包围,东瓯粮草困绝,万分危急,派人冲出重围去向汉朝廷求救。

      此时汉武帝刚即位不久,召集太尉田汾、中大夫庄助商议。田汾认为瓯越、闽越常常互相攻击,反复无常,而且地方偏远落后,没有必要劳师救助;中大夫庄助却与田汾意见相反,认为东瓯小国有难前来求救,如果不予理睬,从道义上是说不过去的,这样又怎能统治好中国呢?汉武帝感到庄助的话有理,当然汉武帝的年轻气盛和喜欢穷兵黩武的习性是作出这个决定的先决因素,随即命令庄助持节会稽郡派兵从海道往救东瓯,兵船还在途中,闽越王闻讯即仓惶撤退,东欧国便解围了。东瓯王驺望(驺摇的孙子),因担心闽越兵再来围攻,经请求汉武帝的同意,率领族属吏卒四万多人北迁,被安置在庐江郡(今安徽省西南舒城一带),东瓯王驺望被降封为广武侯。东欧国就因此被取消了。这是温州作为中国历史进程一部分的开始,也是温州在中国政治历史舞台上的第一次登台。当然东瓯的土地被闽越吞并,温州一带成了闽越的一部分。东瓯国随之灭亡。

      东瓯臣民的迁徙,也暗合了汉武帝的汉武帝的扩张政策。之前,汉武帝就以瓯越地险阻,多反复,易为患为由,进行着“徒其民于江淮间”的计划。迁至安徽寿春,合肥一带的越人,有的居于山区,其后以山越或山民的名称出现。东汉末年政治黑暗腐败,民不聊生,深居山区的越汉人民亦受其害,史载“江淮间空尽”达到“人民相食”的地步。至三国孙吴统治时,亦是严刑峻法,刻剥无度,因此各地山越人民不断揭竿而起,前后大小斗争有40余次之多。孙吴政权为了巩固和扩大统治领域和兵源队伍,以及增加赋役,故频繁竭力镇抚山越。公元238年(东吴赤乌元年),山越大致被平定,江东六郡勇悍善战的山越被收为吴国的士卒。并有不少的山越人被同化于汉族之中。 分布辽阔的东南大地,已经不见瓯越族踪影了。仅畲族一个坚持到了今天。

[ 本帖最后由 乌程仔 于 2008-2-16 16:51 编辑 ]
发表于 2008-2-16 17: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後頭,忘記是樓主轉貼了:diehard:
但我還是不解 華夏/漢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4-16 20: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