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176|回复: 1

陆瑞英:吴歌的现代传奇 高亢嘹亮婉转激越(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0 15: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news.folkw.com/www/rmrw/154658158.html

头根线绣出春暖桃花俏,红花黄芯挂枝梢,江南春风带细雨,雨笃花瓣落玛瑙。二根线绣出夏天荷花开,白花泱泱能脱水来,两边鸳鸯结伴打对游,青花田鸡撑起荷叶伞。在这首极具江南地方特色的山歌里,作者用丝线引出春夏秋冬四季花,把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生动的花鸟虫鱼等一切美的事物,都融会于绣花边中,抒发胸臆,尽情歌唱。
  这首的作者,就是来自常熟市古里镇的民间故事家、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吴歌传承人陆瑞英。
    陆瑞英简介:
    在江苏省常熟市古里镇,民间故事家陆瑞英是家喻户晓、远近闻名的故事大王。最近,74岁高龄的她又多了一个桂冠——首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吴歌传承人。
   
    大师风格:歌声甜美,被誉为“金嗓子”

    在日前江苏省文化厅在全国率先公布的第一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中,总共推选出了32位传承人,陆瑞英被推选为吴歌传承人,而且被认为是其中最具乡土味的传承人。
    那么什么是吴歌?陆瑞英是怎样被推选为吴歌传承人的呢?吴歌是流传于吴语方言区域的民歌,俗称山歌,又称吴声歌曲,源远流长,自成体系,以清新委婉的曲调和吴侬软语的地方特色而名闻遐迩。流传在白茆塘畔的白茆山歌就是吴歌中的一种,已有千年历史。而生长在白茆塘畔的陆瑞英从小受到民间文化的熏陶,幼时就喜欢唱山歌、讲故事,童年时代就与民间文艺结下了不解之缘,而教她唱山歌、讲故事的就是她的祖母。


    关于“吴歌”
    在以太湖为中心的广大农耕区域,历来都有唱山歌的习俗。因为当地是吴方言区,所以通常又被称为“吴歌”。
    《楚辞·招魂》说:“吴歈蔡讴,奏大吕些”,其中的“吴歈”,就是指的吴地声歌,至于是不是民间性的山歌,就很难考订了。但是《乐府诗集》里专门收录的“吴声歌曲”,确实具有比较浓厚的民间性,只是由于时代久远,或者被加工较多,看上去与现行的吴歌颇有差异。现在可以找到的、与当今吴歌相似的最早记录,是唐末吴越王钱镠功成回乡(今杭州)宴请父老时,“高揭吴喉,唱山歌以见意”,其词曰:“你辈见侬底欢喜,别是一般滋味子,永在我侬心子里。”据说他这么一唱,顿时“叫笑振席,欢感闾里”(见《湘山野录》),可见这山歌有多广泛的群众基础。
    有一点值得注意,所谓“吴歌”,都是知识阶层的用语,因为他们有更广阔的文化区域视野,于是以方言来与别处区分。而作为吴语区的普通民众来说,他们没有“吴语”的自觉,也不会以“吴歌”自称,他们只是管自己唱的歌叫做“山歌”。其实吴语地区主要是平原地形,很少山丘,这里的“山”,也许只是“野”的意思,体现的是一种自甘边缘的意味吧。
陆瑞英现场讲故事
    人们通常对吴语地区的文化想象都是吴侬软语、似水柔情,但是吴地山歌的特色却是高亢嘹亮、婉转激越。
    吴地山歌高亢嘹亮、婉转激越,所以钱镠是“高揭吴喉”,而唐朝诗人刘禹锡写夔州民歌时附带了这么一句:“卒章激讦如吴声”(最后部分像吴歌一样激越)。
    现在的山歌依然如此,这与它的生存土壤密切相关。在传统的农耕时代,山歌比较集中的演唱机会是田间劳作,莳秧割稻,特别是农历六月耘耥季节,农民弯腰曲背站在水田里,上边日头晒,下边热水蒸,人们喜欢唱唱山歌借把力。耘耥的个把月,就成了一年当中的山歌旺季。连天绿秧田里,到处是歌声,此起彼伏,有独唱,有一唱众和,有盘歌(问答歌)。在本篇故事的主人翁陆瑞英的故乡江苏省常熟市的白茆乡,最长的盘歌叫《盘螃蟹》,从一只螃蟹盘到七十二只螃蟹,要盘答五六个钟头。上午盘不完,下午接着盘;今天盘不完,明天接着盘。这些都是要放开喉咙喊的,所以当地经常把唱山歌叫做“喊山歌”。
    白茆乡是因白茆塘贯乡而过得名,而白茆塘承接着来自浙江北部山区下来的多路水源,最后汇入长江,历来多有水利方面的问题,海瑞就曾经主持疏浚白茆塘的工作,留下了很多地方传说。在白茆乡,还有一种特殊的山歌节日。在每年秋收大忙之前的最后农闲时光,周边乡民汇聚到白茆塘两边,举行大规模的对歌活动。据说,这有三大好处:一是河面宽阔,歌手必须喉咙好,歌声才能飞过白茆塘;二是歌声掠过清澈河面,会更好听,传得更远;三是旧日对歌,越对越逞强好胜,有时会用歌相压、相骂,甚至发展到动手打架,隔着一条大河,双方打不起来。每到对歌时节,河面泊着四乡八镇来听山歌的船只,两岸里一层、外一层,人头攒动,两边歌台各有三四位山歌高手轮流上场,歌手旁边坐着五六位“军师”,他们是各有专长的老歌手,随时准备给登场歌手提词、编词、献计。白天对不完,晚上点起船火继续对,通常要对到深夜,人们才姗姗而去。
 楼主| 发表于 2008-1-17 09: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常熟的白茆乡是著名的山歌之乡,白茆山歌是白茆塘流域的常熟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当地群众的智慧结晶。2000年文化部正式命名白茆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发源于稻作文化的白茆山歌为吴歌一脉,源远流长。唱山歌是常熟人民的习俗,历代都有相关的记载。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曾在《吴歌小史》中明确肯定吴歌的历史“不会比《诗经》更迟”。民间传说汉代张良曾来白茆传授山歌,至今白茆山歌中还有“张良就是唱歌郎,坐着风筝教思乡”的记录。《乐府诗集》(宋·郭茂倩编)中有一类《吴声歌曲》,该书第四十四卷中说:“《晋书·乐志》曰:吴声杂曲,并出江南;东晋已来,稍有增广。……”《国初群雄事略》(明·钱谦益)卷七载:(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冬,张士诚起兵,动用民夫十万开白茆塘,怨声载道,当时有谣曰:“好条白茆塘,只是开不全,若与开得全,好与西帅歇战船。”这是目前能够落实的较早的一首白茆山歌,距今已六百多年。
  在历史上白茆的对歌是有名的,不仅村与村、乡与乡对歌,县与县之间也有对歌,这在群众中造成了很深远的影响。明代诗人沈海的《四野农歌》极为生动地描述了乡民对山歌的场景——“烟雨冥蒙昼景昏,农歌四野竞纷纷。东村群唱西村和,南陇余音北陇闻。麦秀新腔良有节,竹枝遗调本无文。不知帝力吾何有,击壤声中又夕曛。” 自解放后,白茆山歌不仅在吴语地区演唱,也屡屡进京演出,颇受好评;并在山歌演唱比赛中频频得奖。白茆塘上的对歌,更使白茆山歌名声大振。有的对歌,规模竟达万人以上。当地最盛大的几次赛歌会分别于1949年、1958年、1959年、1964年和1972年举办,群众以此来庆祝秋后的丰收。比试山歌,实际上也有效地传播了山歌。华东地区乃至北京的民间文艺界、音乐界的专家纷至沓来,进行采风调研活动,并于1959年出版了《白茆公社新民歌调查》的专著。国内外学术界赴白茆取经、交流、考察的,数十年来络绎不绝。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民协还联袂组团进行实地考察。近年来,文化和教育工作者在尝试把白茆山歌引人课堂,教授方式也较原来的口口相传有所发展。由教育部审定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民间文学作品选》以显著地位收录了白茆山歌,如堪称经典的《肚里山歌万万千》、《看看情哥看看郎》等。
  白茆山歌突出地表现了常熟人民的思想感情,可以说每一首山歌都是情真意切的;白茆山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白茆山歌经历了各个历史发展时期,每个时期的白茆山歌都深刻地烙下了特定年代的印记;白茆山歌的语言朴素、清新、自然、流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因此白茆山歌不仅流传于民间,而且影响到文坛,使历代许多文人学者为之倾倒;白茆山歌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譬如比、兴、赋的运用;白茆山歌曲调优美,有大山歌、小山歌、四句头、吭吭调、打夯调、春调、邀调、划龙船调、搭凉棚调等数十种山歌调,并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白茆山歌是常熟文化的摇篮,也是其文明的摇篮。白茆山歌名副其实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长期以来,常熟人民为这一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使历经千百年的白茆山歌仍保护得比较完整。1995年白茆建立了全国第一家山歌展览馆,并向社会开放。1998年“白茆山歌发展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白茆山歌的研究走上了有序、规范的道路。2002年常熟市文化馆斥资数十万元编纂出版的《中国·白茆山歌集》,对白茆的民间创作起到了重大的推进作用,为白茆山歌的传承和发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可以想见白茆山歌这条传统文化的悠悠长河,必将孕育出更动人的篇章。
                                         (周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3-29 03: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