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359|回复: 22

陆游《老学庵笔记》摘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28 20: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

卷一:
国初,《韵略》载进士所习有《何论》一首,施肩吾《及第勅》亦列其所习《何论》一首,《何论》盖如“三杰佐汉执优”“四科取士何先”之类。

又:
绍兴末,朝士多饶州人,时人语曰:“诸公皆不是痴汉。”又有监司发荐京官状,以关节欲与饶州人。或规其当先孤寒,监司者愤然曰:“及饶人处且饶人。”时传以为笑。

又卷二:
鲁直在戎州,作乐府曰:“老子平生,江南江北,爱听临风笛。孙郎微,坐来声喷霜竹。”予在蜀见其稿,今俗本改“笛”为“曲”以协韵,非也。然亦疑“笛”字不入韵。及居蜀久,习其语音,乃知泸戎间谓“笛”为“独”,故鲁直得借用,亦因戏之耳。

又:
《酉阳杂俎》云:“茄子一名落苏。”今吴人正谓之落苏。或云钱王有子跛足,以声相近,故恶人言茄子,亦未必然。

又:
钱王名其居曰“握发殿”。吴音“握”“恶”相乱,钱塘人遂谓其处曰:“此钱大王恶发殿也。”

又:
《北户录》云:“岭南俗家富者,妇产三日或足月,洗儿,作团油饭,以煎鱼虾、鸡鹅、猪羊灌肠、蕉子、薑、桂、盐豉为之”。据此,即东坡先生所记盘游饭也。二字语相近,必传者之误。

又卷三:
吴人谓杜宇为“谢豹”。杜宇初啼时,漁人得虾曰“谢豹虾”,市中卖荀曰“谢豹荀”。唐顾况《关张卫尉》诗曰:“绿树村中谢豹啼。”若非吴人,殆不知谢豹为何物也。

又:
元丰中,王荆公居半山,妈观佛书,每以故金漆版书藏经名,遣人就蒋山寺取之。人士因有用金漆版代书帖与朋侪往来者。已而苦其露泄,遂有作两版相合,以片纸封其际者。久其制渐精,或又以缣囊盛而封之。南人谓之简版,北人谓之牌子。后又通谓之简版,或简牌。予淳熙末还朝,则朝士乃以小纸高四五寸、阔尺余相往来,谓之手简。简版几废,市中遂无卖者。而纸肆作手简卖之,甚售。

又卷五:
曹咏浙漕,一日坐客言徽州汪王灵异者。咏问汪王若为对。有唐永夫者在坐,剧曰:“可对曹漕。”咏以为工,遂爱之。曾觌字纯甫,偶归正官萧鹧巴来谒。既退,复一客至,其所狎也。因问曰:“萧鹧巴可对何人?”客曰:“正可对曾鹑脯。”觌以为嫚己,大怒,与之绝。然“鹧巴”北人实谓之“札八”。

又卷六:
王荆公父名益,故其所著《字说》无“益”字。苏东坡祖名序,枚为人作序皆用“叙”字。又以为未安,遂改作“引”。而谓“字序”曰“字说”。张芸叟父名盖,故表中云:“此乃伏遇皇帝陛下。”今人或效之,非也。

又:
晋语“儿”“人”二字通用。《世说》载桓温行经王大将军墓,望之曰:“可儿,可儿。”盖谓“可人”为“可儿”也。故《晋书》及孙绰与庾亮笺皆以为“可人”。又陶渊明不欲束带见乡里小儿,亦是以“小人”为“小儿”耳,故《宋书》云“乡里小人”也。

又:
予与尹少稷同作密院编修官,时陈鲁公、史魏公为左右相。一日,过堂见鲁公,语歀,少稷忽曰:“穑便难活相公面上人。”又云:“穑是右相荐,右相面上人。”又云:“穑是相公乡人,处处为人关防。”鲁笑答云:“康伯往年使虏,有李愈少卿者,来迓客,自言‘汉儿’也。云:‘女真、契丹、奚皆同朝,只汉儿不好。北人指曰汉儿,南人却骂作番人。’愈之言,无乃与君类耶?”一座皆笑。

又:
四方之音有讹者,则一韵尽讹。如闽人讹“高”字,则谓“高”为“歌”,谓“劳”为“罗”;秦人讹“青”字,则谓“青”为“萋”,谓“经”为“稽”;蜀人讹“登”字,则一韵皆合口;吴人讹“鱼”字,则一韵皆开口;他放此。中原惟洛阳得天地之中,语音最正,然谓“弦”为“玄”、谓“玄”为“弦”,谓“犬”为“遣”、谓“遣”为“犬”之类,亦自不少。

又卷八:
国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故草必称“王孙”,梅必称“驿使”,月必称“望舒”,山水必称“清晖”。至庆历后,晋其陈腐,诸作者始一洗之。方其盛时,士子至为之语曰:“《文选》烂,秀才半。”建炎以来,苏氏文章,学者翕然从之,而蜀士尤盛。亦有语曰:“苏文熟,喫羊肉。苏文生,喫菜羹。”

又:
蜀人见人物之可夸者,则曰“呜呼”,可鄙者,则曰“噫嘻”。

又:
东坡《牡丹诗》云:“一朶妖红翠欲流。”初不晓“翠欲流”为何语。及游成都,过木行街,有大署市肆曰:“郭家鲜翠红紫铺。”问土人,乃知蜀语鲜翠犹言鲜明也。东坡盖用乡语云。蜀人又谓糊窗曰“泥窗”,花蘂夫人《宫词》云:“红锦泥窗绕四廊。”非曾游蜀,亦所不解。

又:
白乐天诗云:“四十著绯军司马,男儿官职未蹉跎。”“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本朝太宗时,宋太素尚书自翰苑谪鄜州行军司马,有诗云:“鄜州军司马,也好画为屏。”又云:“官为军司马,身是谪仙人。”盖此音“司”字作入声读。

又:
古所谓揖,但举手而已。今所谓喏,乃始于江左诸王。方其时,惟王氏子弟为之。故支道林入东见王子猷兄弟还,人问“诸王何如?”答曰:“见一群白项乌,但闻唤哑哑声。”即今喏也。

又:
北方民家,吉凶辄有相礼者,谓之“白席”,多鄙俚可笑。韩魏公自枢密归邺,赴一姻家礼席,偶取盘中一荔支,欲啗之。白席者剧唱言曰:“资政喫荔支,请众客同喫荔支。”魏公憎其喋喋,因置不复取。白席者又曰:“资政恶发也,却请众客放下荔支。”魏公为一笑。恶发,犹云怒也。

又卷九:
南朝谓北人曰“伧父”,或谓之“虏父”。南齐王洪轨,上谷人,事齐高帝,为青冀二州剌史,励清节,州人呼为“虏父使君”。今蜀人谓中原人为“虏子”,东坡诗“久客厌虏馔”是也,因目北人仕蜀者为“虏官”。晁子止为三荣守,民有讼资官县尉者,曰:“县尉虏官,不通民情。”子止为穷治之,果负冤。民既得直,拜谢而去。子止笑谕之曰:“我亦虏官也,汝勿谓虏官不通民情。”闻者皆笑。

又卷十:
庙讳同音。“署”字常恕反,“树”字如遇反,然皆讳避,则以为一字也。《北史杜弼传》:“齐神武相魏时,相府法曹辛子炎谘事云:‘取署字。’子炎读‘署’为‘树’,神武怒其犯讳,杖之。”则“署”与“树”音不同,当时虽武人亦知之,而今学士大夫乃不能辨。方嘉祐、治平之间,朝士如宋次道、苏子容辈,皆精于字学,亦不以为言,何也?

又:
绍圣、元符之间,有马从一者,监南京排岸司。适漕使至,随众迎; 谒。漕一见怒甚,即叱之曰:“闻汝不职,未欲按汝,何以不亟云?尚敢来见我耶?”从一皇恐,自陈湖湘人,迎亲窃禄,求哀不已。漕察其语南音也,乃稍霁威云:“湖南亦有司马氏乎?”从一答曰:“某姓马,监排岸司耳。”漕乃微笑曰:“然则勉力职事可也。”初盖误认为温公族人,故欲害之。自是从一剌谒,但称监南京排岸而已。传者皆以为笑。

又:
唐小说载李纾侍郎骂负贩者云:“头钱价奴兵。”头钱,犹言一钱也。故都俗语云“千钱精神头钱卖”,亦此意云。

浙之东言语黄王不辨,自昔而然。
发表于 2007-11-29 13: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在山 于 2007-11-28 20:31 发表
曹咏浙漕,一日坐客言徽州汪王灵异者。咏问汪王若为对。有唐永夫者在坐,剧曰:“可对曹漕。”咏以为工,遂爱之。曾觌字纯甫,偶归正官萧鹧巴来谒。既退,复一客至,其所狎也。因问曰:“萧鹧巴可对何人?”客曰:“正可对曾鹑脯。”觌以为嫚己,大怒,与之绝。然“鹧巴”北人实谓之“札八”。


我处谓多嘴之人为 tsa pa,正字会不会就是“鹧巴”?
发表于 2007-11-29 14: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这么个来历。。。
发表于 2007-11-29 14: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元丰中,王荆公居半山,妈观佛书,每以故金漆版书藏经名,遣人就蒋山寺取之。
=========================================

妈恐为好之误,,,
发表于 2007-11-30 11: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疁城小囡 于 2007-11-29 13:56 发表

我处谓多嘴之人为 tsa pa,正字会不会就是“鹧巴”?
嘰嘰喳喳
发表于 2007-11-30 11: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拟音嘛,哪个顺手用哪个了,没那么多天经地义
发表于 2007-11-30 12: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开三章组字
除了 者、舍 读 -e,扯 读 -a 以外
遮车蛇奢赊佘捨社蔗射麝赦 都读 -o
所以 鹧 读 -a 的可能性不大
发表于 2007-11-30 13: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奢遮,遗留层次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 16: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地方我也没看懂。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
考译语对音,自古已然。《公羊传》所称地物从中国,邑人名从主人是也。译语兼释其名义,亦自古已然。《左传》所称楚人谓乳穀,谓虎於菟。《穀梁传》所称吴谓善伊,谓稻缓。号从中国,名从主人是也。间有音同字异者。如天竺之为捐笃、身毒、印度,乌桓之为乌丸。正如中国文字,偶然假借,如欧阳汉碑作欧羊,包胥《战国策》作勃苏耳。初非以字之美恶分别爱憎也。自《魏书》改柔然为蠕蠕,比诸蠕动,已属不经。《唐书》谓回纥改称回鹘,取轻健如鹘之意,更为附会。至宋人武备不修,邻敌交侮,力不能报,乃区区修隙於文字之间。又不通译语,竟以中国之言,求外邦之义。如赵元昊自称兀卒,转为吾祖,遂谓吾祖为我翁。萧鹧巴本属蕃名,乃以与曾淳甫作对,以鹧巴鹑脯为恶谑。

汪王对曹漕,萧鹧巴对曾淳甫。
鹧、鹑(与“纯/淳”同音)是两种鸟。现在说“泥巴、锅巴”,反正是结在一起的东西,或者“巴”以此义与意为肉干的“脯”相对?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 16:5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ndarin 于 2007-11-29 14:11 发表
元丰中,王荆公居半山,妈观佛书,每以故金漆版书藏经名,遣人就蒋山寺取之。
=========================================

妈恐为好之误,,,

查了一下西陆的网上版本,那里的确作“好”
http://bbs4.xilu.com/cgi-bin/bbs/view?forum=wave99&message=28079
发表于 2007-12-1 17: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在山 于 2007-12-1 16:48 发表
有的地方我也没看懂。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
考译语对音,自古已然。《公羊传》所称地物从中国,邑人名从主人是也。译语兼释其名义,亦自古已然。《左传》所称楚人谓乳穀,谓虎於菟。《穀梁传》所称吴谓善伊,谓稻缓。号从 ...


还是不懂鹧巴是虾米。。。。翻翻社会生活史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 17: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萧鹧巴是金人,曾随完颜亮南侵,后投降南宋,所以《老学庵笔记》称其为“归正官”。虽然已经“归正”,毕竟是蕃人,曾觌认为拿自己跟萧鹧巴这样的鞑子相对,简直是侮辱自己,心里那个气啊。。。

“鹧巴”“札八”是对其名字的汉语翻译。既是译音,取相近而已。宋时的朝廷语音还有入声,“鹧巴”“札八”的发音应该是相近而不相同。孙奕《示儿编》卷十二“暨艳”条说:《吴志张温传》有“暨艳”,暨字无音。史炤《通鉴音义》于魏纪文帝黄初五年音其冀切。叶少蕴《石林燕语》云:“元丰五年,黄冕仲榜唱名有暨陶者,主司初以洎呼之,三呼不应。苏相子容时为试官,神宗顾苏,苏曰:‘当以入声呼之。’果出应。上曰:‘卿何以知其为入音?’。。。

[ 本帖最后由 在山 于 2007-12-1 18:27 编辑 ]
发表于 2007-12-1 17: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暨艳又是什么。。。苏子容为啥又要特为念成入声

[ 本帖最后由 mandarin 于 2007-12-1 17:3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 17: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鹧,《广韵》之夜切,属于麻韵三等字。王力认为宋代麻韵尚未分化成家麻、车遮二韵,将二者的主元音都拟为 [ a ]。不过南宋毛晃、毛居正《增修互注礼部韵略》卷一平声八微韵后毛氏案语中说:

居正谨案:《礼部韵略》有独用当并为通用者,亦有一韵当析为二韵者。所谓独用当并为通用者,平声如微之与脂,鱼之与虞,欣之与谆,青之与清,覃之与咸……(下言上去入三声同);所谓一韵当析为二者,如麻字韵自“奢”字下,马字韵自“写”字下,祃字韵自“藉”字下,皆当别为一韵;……以中原雅声求之,敻然不同矣。

可能他们觉得麻三的发音与麻二已经有所不同。但是由于《礼部韵略》的权威性,而毛氏想根据时音特点另立一韵,也是“施用既久不敢改”,只是在编写中将车遮韵字全部置麻韵之末以区别之。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 17:4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的帖子

《广韵》特别指出“暨”作姓时读入声。
(下面的《异体字字典》用笔写的部分有点错误)

那个叫暨陶的人应该也是把自己的姓读成入声的,否则用去声的“洎”叫了半天他也不吭声。

[ 本帖最后由 在山 于 2007-12-1 17:55 编辑 ]
发表于 2007-12-1 17: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孙奕史炤没有查广韵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 17: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孙奕查了《广韵》的,他那一条我只引了一半。。。
发表于 2007-12-1 17: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不是引《张温传》说无音么
发表于 2007-12-1 17: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是《吴志》比较夸张。。。。讲人家无音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 17: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吴志》是史书么,又不是字书。史书本身没有特别指出“暨”作姓时读如何音,作注的人也没有说明的话,孙奕只好说“《吴志张温传》有“暨艳”,暨字无音”。。。。。。

[ 本帖最后由 在山 于 2007-12-1 18:01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4-24 23: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