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618|回复: 18

[转帖]最后的西大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13 16:2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龚静

       从夏而秋,回了两次老家嘉定。不省父母高堂,单看西门老街西大街。

  说实话,其实我是怕回西大街的。太熟悉的老街了,从小学而中学而大学,我就住在西大街某弄的一幢公房里。18年西大街走过,百货店、布店、食品店、药房、理发铺子,还有老虎灶和菜市场……这些都是一个人认识世事最直接的开始。于是,记忆中的西大街,总是生动的,充满日常生活最鲜活的质地。1990年代中期回家时特地去西大街转了转,发现西大街像一位皱纹满面的老妪,行人稀疏,商店零落,有的干脆铁将军把门,老虎灶的炉膛早已灭了,灶后的书场张着沉寂的嘴巴,花岗岩石街在风中瑟缩着身子,原先住的公房门口的小石径“断牙”满面,阳光里水泥墙像一张营养不良的脸。老邻居们大多已搬走经年,熟悉的脸依稀。当然,时间可以改变和磨蚀一切,几十年人事沧桑,我们长大,老去,西大街焉能不老?犹如看着自己的亲人不断地衰老、枯竭,可是却一点办法也没有的心情。于是干脆就不去了,做一只鸵鸟。

  但听说西大街要拆,还听说西大街里藏着许多以前并不知晓的前尘往事。于是,还是与朋友们一起去了。生生地直面,直面西大街。

  是熟悉的弹硌路。远离嘉定城中的热闹店铺、川流车舆,和铺上彩色地砖装上铝合金的“伪老街”。横沥河依然沿街而流,穿街而过,河边的旧屋下一蓬蓬蔷薇花团团地开着,衣袂于竹竿随风而舞,只是残了的水埠头岩石缝里长满了草,像风中孤独的旗。

  说起来,位于嘉定西门外的西大街是嘉定城的发源,早在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年——519年)已成集市,其时在西门外建了护国寺,又在寺前造了香花桥。此后,庙会盛行,人烟聚集。如今,护国寺还是西大街的一条支街名,沿路有学校、小菜场和住家。但附近三幢粉红色外墙的新公寓楼突兀而起,好像为年迈的西大街穿了一件水红绸缎滚边背心。

  站在隔河相望的项泾街看这排新公寓,里面空空荡荡。回身,项泾街1号一个门洞里的数十间房倒还是住得满满的,拥挤陈旧,苔痕墙脚生,青葱窗边长。这院落的前身却是颇有来历的黄氏世家的“西溪草堂”。黄氏家族重文重教,代有名人。其八世孙黄汝成毕生研究清代大学者顾炎武的《日知录》,现今通行的《日知录集释》即为他所编。以前曾经有位小学同学住过这里,小时候经常走过,真是不知道其中洞天。草堂建筑庞大深邃,破落但不残,“观音兜”依旧线条宛转。院深处,一位老妇在包粽子,另一位刚刚洗完头发,又走出一位与我们搭话,我一看却都是似曾相识的脸,从年少的时间里浮上来,那时经常在街上碰见她们,虽然不知其确切姓名。转眼青丝成华发,大半辈子伴着老屋过去了。

  从西大街的西头走到东首,一个个故事从老屋里翻起。172弄,里面有叫“唐家弄”的,我知道它通向一家现已拆掉的浴室,但不知道唐家弄原来是清末大官僚唐绍澜的故居。这个唐绍澜是民国内阁总理唐绍仪的胞兄,曾任八代巡抚,清末时迁居嘉定。走进去,时而穿弄时而过堂,院落套着院落,到了底,一转身却又逢一条小弄,里面有的尚有住家,有的已废弃,不过老屋群还是托着大宅门的架子。离此不远的198号,是那种民国初年的二层楼房子,厅堂宽敞,梁柱雕饰朴素而修丽,它就是中国著名实业家吴蕴初先生的祖居。1914年,吴蕴初与人合作创建了天厨味精厂,用“佛手牌”味精抵制日货“味之素”。祖居大多灰尘积地,楼下是家房管所,有一只狗栖居在老房子的楼上空屋,大概很少有十来个人陆续上楼,狗伸了伸头又缩进了空厢房。

  走出唐家弄,对面的煤球店闭着剥落朱红油漆的门。上个世纪70年代,我和母亲每月都要光顾,买煤饼或煤球粉,煤球粉便宜,回家用手工煤饼机自己做煤饼。

  一路走,老街像拉洋片从眼前过,有的住家改成了手编毛衫店,有的水果店看来关门长远了,老人出来看我们这些人,问:“看房子呵,阿是要拆?”走到104弄旁那家熟悉的百货店门口,稀稀落落的几个营业员朝我们张望,不知他们是否知道百货店的前身还是清末民初大清银行总裁顾溶(中国近代职业外交家顾维钧之父)的宅院——厚德堂。有房30余间,街南一开间,二进深,街北五开间,三进深,平房与楼房相连。另有水桥一座,水井一口。原来百货店连着后面的工房,以及街对面的布店一片都是顾氏之家。以前在百货店购物,看到营业员从后面仓库取货,不知里面有些什么,颇感神秘。今天走进去,房子还保持原状,当年气派依稀,后院门外砖地上有一枚用碎砖铺出的清代钱币,外圆内方,并不显眼,很符合主人身份。回想起来,104弄里面还有些小院落的,是否也为顾氏宅院的延伸?出出进进104弄那么多年,原来自己与眼前的老屋旧宅并不相知。

  西城河南街,更有11棵200年以上树龄的银杏树,在装卸公司和民居间生长着,沉默而高贵,相隔不远,是从田畴演变成的嘉定新一处热闹区域。我惭愧自己是嘉定人,从不知这11棵银杏,从清朝至今叶落叶生。

  
  石拱桥,银杏树,老街,人们读书、工作和生活,自宋代开始置县的嘉定,重文重教风盛,留下的许多文化遗产如孔庙、汇龙潭、当湖书院、法华塔等,至今使人们感觉到嘉定文化底蕴的深厚和渊源,加上江南古镇格局的城河、老街、古桥、民居等城区风貌,这些其实正是一张嘉定的“风格名片”,且不可模仿和再生。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3 16: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开只户头

x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3 16: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开只户头

x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3 16: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这里曾经有一个城楼,祖父祖母旧屋就离这不远。。。


[ 本帖最后由 疁城小囡 于 2007-10-13 16:52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开只户头

x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3 16: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开只户头

x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3 16: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开只户头

x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3 17: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家弄老宅



[ 本帖最后由 疁城小囡 于 2007-10-14 06:36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开只户头

x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3 17: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练祁河两岸。。。




[ 本帖最后由 疁城小囡 于 2007-10-13 17:16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开只户头

x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3 17: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教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开只户头

x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3 17: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香花桥上

家住西大街的老伯
不满话语过后不久
他所站着的香花桥就拆了
西下塘街从地图上消失了
嘉定西门地区老桥永远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老伯的一句话时刻在脑海里萦绕:"过河拆桥断路的人绝子孙!"

"一个没有过去的人,它永远没有未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开只户头

x
发表于 2007-10-13 18: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熟悉的街道!我曾经无数次从这条街上走过(公司宿舍在梅园路附近,工厂在嘉丰厂北,沪宜公路上)是走路上班的近路。去年我又在那里兜了一圈,曾经温馨的街道变得丑陋不堪,看着陪伴我走过了我的青春岁月的西大街,不禁大为失落。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4 16: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摄影者的陈述


拍西大街仿佛成了本地喜好摄影朋友必去阅读的地方
常常见到身跨高级烧机招摇在那条街道上的身影
人们熟悉和习惯了举起机器的烧友
也为这条街道的衰败而惋惜
在中国版图上
是一条不起眼的街道
同样也承载了转型期中国近十几年间的缩影

所有的印记逐一呈现在你眼中
每台相机背后的眼睛所看到的各有不同
西大街是一个载体包容了你能看到和想到的一切

她如同那里两鬓银发的老人
随着时间的流淌老去
任何补救都无济于事
她老了
满目的皱纹印刻苍伤与岁月

西大街又蕴涵着一种精神
一种豁达、乐观与包容
一种忍受力的无限积蓄与释放
顽强的生存欲望无限延伸着

西大街是赤裸裸的
她不需要虚伪与羞涩
因为生活比想象的更艰辛
... ...

城市、街道和建筑传承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
一旦失去永将消失
一个没有过去的城市与民族
无法想象将要面临的诸多问题
当后人只能在照片和影像中解读今天的记录时
那将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哀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开只户头

x
发表于 2007-10-14 17:4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老教堂里向是“洗足”房吧?汗一把!:freelaugh:
发表于 2007-10-14 17: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200052 于 2007-10-14 10:26 发表
这是一个两难的课题:旧时的建筑,毫无疑问是简陋的、破旧的,可是它承载了许多往日的记忆;一旦要改造,它就消失了。不改造吧,它在拔地而起的新建筑面前就显得寒碜,它的破旧更加触目,即使那些新建筑有明显的同质化倾向,其实并不高 ...

整修啊~~~那些建筑刚造好的时候也不简陋不破旧的嘛,而且新设施加进老房子去虽然需要一些工程量,但是比新造房子还是要省多了……照理说那些房子设计就是15年一大修的,现在50年一小修都没有,不破才怪………………
发表于 2007-10-15 20: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大椿 于 2007-10-14 17:45 发表
那个老教堂里向是“洗足”房吧?汗一把!:freelaugh:



大椿爷爷蛮懂经个
发表于 2007-10-16 18:3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大椿 于 2007-10-14 17:45 发表
那个老教堂里向是“洗足”房吧?汗一把!:freelaugh:


上海话是训读为“汰脚房”:hihi: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7 07: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汏 弗是 汰
发表于 2007-10-17 08: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そうなんだよ、daとt'a、違うね。
发表于 2007-10-19 23: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嘉定的善牧堂原本是美国圣公会的教堂,联想起近来这个教派的情形,在教堂里开洗脚房也不算太诡异的事情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4-20 00: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