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547|回复: 14

[综合] 《常用北部吴语书面汉字》中部分用字的查证(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31 10: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部吳語,即太湖片吳語,包括
常州、無錫、蘇州、上海、嘉興、湖州、杭州、紹興、寧波地域。雖然,文章作者稱:“此帖發佈使用頻率較高的北部吳語書面漢字,為吳語協會的推薦用字。”吳語方言用詞的不規範狀態持續的時間確實太久了。是到了改變現狀的時候了!既如此,我認為,作為協會推薦用字就更應當注意選字的慎重和規範化。作者收錄的這些書面漢字無疑都是有依據的但是,這些依據我不認為它具有經典意義和權威性。而且,我總覺得其中的部分字(於字後加注“”者)的使用有不太妥當之嫌。同時,根據我的記憶,增添了若干我認為在某些北部吳語地區的方言口語中經常用到的字(字後加注“+”者)。本文的目的,只是想利用我手頭僅有的兩部工具書對其進行一番查核和考證。當然由於受到我自身文字能力的水準限制,以及本人生活地域的局限性,謬誤之處也一定在所難免,故還望專家、同好批評指正。


常用辭彙(一)
下面公佈的是最常用的人稱代詞、疑問代詞、助詞等,是日常話語中使用頻率最高的一些辭彙。

音“鹅”,上声。


音“五”(ng),我。

奴(侬?+
音 [nu]。我,通常为女人的自称,特别通行
于苏州城郊和原吴县一带。我怀疑“侬”在古代吴语中读音即与“奴”相同亦未可知,但苦于无从考证(故于字后加“?”存疑),深感遗憾,故存以备考。原未收录此条,今增补之。
我伲
(苏州、上海等地)我们。原未收录此条,今增补之。
我里
(无锡等)我们,我们的,我们家。
伲(倪?)
我们;我们的。
“倪”,在《康熙字典》和《辞海》中只有两种解释:①,同儿,作“小儿”解;② 姓氏:“倪”姓。所以,不能和“伲”通用以表示吴语中“我们”和“我们的”意思。但,因为常州方言中称“你”为“ni”,所以,我建议用这个“倪”来表示常州方言中“你”和“你们”的人称代词用字。
我伲+
我们。


音外,(绍兴)我们。

阿拉
(沪、甬等)我,我们;我的,我们的。

俚,俚笃
//它,他们/她们/它们

鉴于《辞海》中对于“”的解释和用法,“俚笃”中的“笃”字应该换成“厾”。写作“俚厾”。
渠,渠拉?沪音夷;常熟音gei;宁波音其。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

无锡音dou,常州音da;他她/它。

佗俚+
(无锡)他们/她们/它们。

倷伲?音乃尼,(无锡)咱们。
因为作为人称代词“倷”和“伲”在字书中已经有了固定的解释(前者是“你”,后者为“我们”),所以,为了表示无锡方言自身的特点,以及与其原有的方言词义相区别,我建议将该无锡方言用语字改成“耐尼”。“耐”字在已有的方言小说中就有用做“你”的。
倷,尔笃?音乃,你,你们。
”应该是第二人称代词中的单数代词,实际上,在苏州方言中也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你”。苏州方言中,与“厾”搭配而构成第二人称复数的字,读成“ng”,而不是“er”,也不是“ninin”。我一直用普通话读“nin”的“恁”。我取的是《辞海》上所说的它的“通‘您’”的尊重对方的褒义。而“尔”字虽也作“你”解,但总觉得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大对小”或“上对下”的贬义。这不符合中国礼仪的准则;另外,鉴于《辞海》中对于“”的解释和用法,我建议将“尔笃”写成“恁厾。如何定夺,望诸君同议。

沪音农;常熟等音能。你也。

{亻那}
沪音娜,你们,你们的

●首先这是一个电脑和《辞海》上都找不到的字。《康熙字典》上也只有其“那”的读音(《字汇》奴何切音那)而没有解释。所以不妨就用“那”字。
该,该搭
(苏)这,这里

归,归搭
(苏)那,那里。

第,第个
(沪)这,这个。

迭,迭个
(沪)这,这个。

伊,伊面搭
(沪)那;(锡)这。


音“葛”,沪语音“搿”geh。这个。定冠词。如“个支铅笔”(这支铅笔)。定冠词,指示代词。


音“过”,(无锡等)那。


音“舍”或“厦”,什么。

陆里?
(苏)哪里。

虽然在一些吴方言小说中见过这样的用法。但我总认为不太妥当。因为“陆”是一个实字。无论在古代或现代的汉语中,通常都是有所指的。如《玉篇》:“厚也;道也,无木路也”;《广韵》:“高也”;姓氏。现今,常用作“陆地”、“大陆”等。而且,作为疑问代词的“哪”字的读法,在《康熙字典》里:“《集韵》囊何切音傩。哪哪,傩人之声。又奈箇切音奈。本作那同{口奈}语助也。”可见,“哪”和“那”在古汉语中是同一个字。“那”的读音为:“《唐韵》《广韵》诺何切;《集韵》《韵汇》囊何切;《正韵》奴何切,音傩。”可见“那”的古音不是如今[na]的读法,而是如苏州方言中“拿”的入声读法。所以,根本就没有必要找一个“陆”字来代替原来的“那”字。因此,我建议将“陆里”改回去,仍以古人的用法,用“那里”。而且,这样一改,还可以把下一条注成无锡方言的“罗里”也统一进来了。不知诸君以为如何?请对此作出评议。
罗里
(锡)哪里。

●见上条。
何里
音“鞋里”,(沪)哪里。

哪亨
或合音nan,如何,怎么。

哪能
(沪)如何

哪了
为何。

实梗
或合音“尚”,这样,如此。

箇能
音“搿能”,(沪)这样。

交关
十分

弗(勿)
feh()音佛。不。


音“才”,都。

呒拨(无拨,呒不)
mpeh,没有。

●应该将“呒不”作为正写。
呒没
mmeh(沪),没有。

覅(弗要)
fiau
viau(沪)。不要。

朆(弗曾)
音“分”。沪音“焚”。未曾,不曾。

甮(弗用)
vion(绍兴等),不用

像煞
好像

箇咾
音“葛老”(沪等),所以

箇了
音“葛勒”,所以


1)音“答”或“塔”。和,与。(2)音“答”,某某处,小明搭,即小明那里。

个?
音“葛”,的。如“我个铅笔”(我的铅笔)。沪语音“搿”geh,弱化为eh


zah,助词,有过去完成意。如,“昨日重阳我吃着三块糕”。

仔(子)
助词,有完成意。如,“作业做仔三日再做好”。


语气词,带完成意。如,“作业做好哉”!


ueh,语气词。如,归个末小明笃爷啘。(那是小明的爸爸啦。)

嗄?
音“贾”,语气词。如,“倷做啥嗄?要对我实梗凶法子。”(你干吗对我这么凶。)


(无锡等)助词,表完成,相当于苏州“仔”。例:我做好得作业再去。


(无锡等)助词,表示一种语气,表示尚未完成之事或者将来要做的事。例:我还要做作业嘚,过歇再去孛相。


(常锡等)助词,相当于苏州的“仔”,表完成语气。


常州语助词


音“败”。语气词,大致等同于普通话之“吧”,但是浊音,故写作“罢”。如,“倷快点去罢!

来(垃,勒,拉)在。
●建议将“勒”作为正写。“来”的读音更接近无锡、常州等地区的吴方言。本条订正为“勒(来,拉,垃)”。这样,下面的相关条目也照此更改为“勒里(来里)”;“勒浪(来浪)”;“勒海(勒海,来许)”
来里?在这里
●见上条。改为“勒里(拉里、来里)”。“来里”则较接近无锡、常州等地区的吴方言。
来笃?来那里。
●苏州地区的方言大多说成“拉笃”或“勒笃”。说“来笃”的主要在常熟、无锡、江阴、宜兴、常州等地区。故本条目应该改写为:“拉笃(勒笃,来笃)”。而且,本条目的注解也不准确。正确的注解应为:“在;正在”。或分成两条,并分别注明流行地域。即:一、拉笃(勒笃)苏州。在;正在。二、来笃,锡、澄、宜、常等地。在;正在。
来浪?正在。
●见前。更改为“勒浪(来浪)”。
来海(来许)?在里面,正在,在那里
●见前。更改为“勒海(来海,来许)”。
给予,被。表示给与本字为“畀”。
●既有本字,应该将本字“”列为正写。
登(蹲)在,待在,处于。如,“倷登来里,覅乱跑。”
浪,浪向...上。如,天浪(天上)。本字为“上”。
里向...里面。
发表于 2007-8-31 12: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苏州网友

我们在开头讲了,这些正字的依据是近代的吴语文献的书写惯例如吴语小说等,以及学者所考定的正字。

一些用字比如 倪 个 嗄 来浪 等等都是近代苏州话小说里头的用字。
用字也并不一定是本字。用久了就成为惯例了。

普通话里头很多用字也都是如此。
 楼主| 发表于 2007-9-1 00: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勒文章一开头就已经表明了我格观点:“吳語方言用詞的不規範狀態持續的時間確實太久了。是到了改變現狀的時候了!既如此,我認為,作為協會推薦用字就更應當注意選字的慎重和規範化。”我勒查证部分书面用字浪,已经花费仔勿少格辰光,我格目的就是想使得《协会》推荐的书面用字更加规范,更加统一,更加便于推广应用和传承光大,勒我伲心目当中具有更高的权威。同时,也希望大家能诚城恳恳的指出我格错误之处。
发表于 2007-9-1 00: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而“尔”字虽也作“你”解,但总觉得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大对小”或“上对下”的贬义。这不符合中国礼仪的准则、


古汉语第二人称中,尔/你相对较尊敬,汝相对比较不显尊重。
发表于 2007-9-1 00: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我建议用这个“倪”来表示常州方言中“你”和“你们”的人称代词用字。


我认为常州话可以直接用“你”。
发表于 2007-9-1 00: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的古音不是如今[na]的读法

那在中古确实读a元音,因为是超常用字所以没有受到后起音变影响(没有和“何”一道变化)。
发表于 2007-9-1 00: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勒常州读“勒”的。
发表于 2007-9-1 00: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里?在这里
●见上条。改为“勒里(拉里、来里)”。“来里”则较接近无锡、常州等地区的吴方言。
来笃?来那里


常州分别是lehhai/lehlan(来许/来浪)和lehdei(来头),钱乃荣老师说苏州这两者分得不是非常清爽。
发表于 2007-9-1 00:48:10 | 显示全部楼层
表示给与本字为“畀”。

畀的本字地位并没有特别充足的证据。
发表于 2007-9-1 06: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我处的特点,遗憾中……
 楼主| 发表于 2007-9-1 09:57:51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一点遗漏

  音“贾”,语气词。如,“倷做啥嗄?要对我实梗凶法子。”(你干吗对我这么凶。)
●查《康熙字典》,“嗄”的读音有“《广韵》《集韵》《韵汇》《正韵》并所嫁切,沙去声。又《广韵》于犗切;《集韵》《正韵》于迈切;《韵汇》幺迈切,并音隘。又《集韵》乙界切噫去声。”都没有读“贾”的音。在吴语方言戏曲“苏剧”和“昆剧”中用“介”。作为语气和声调的助词,我觉得用“吤”字更好。
 楼主| 发表于 2007-9-2 08: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长泖浅鱼 于 2007-9-1 06:28 发表
没有我处的特点,遗憾中……


不知长泖浅鱼网友是何处人氏?
发表于 2007-9-2 20: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9-12 22: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1)音“答”或“塔”。和,与。(2)音“答”,某某处,小明搭,即小明那里。
●“搭”,《唐韵》:“都合切。”《集韵》、《韵汇》:“德合切。”并“音答。击也。”又“附也;挂也。”又《唐韵》:“吐盍切。”《韵汇》:“托盍切。”并“音榻,摸搭也。”又《集韵》:“托合切,音塔。冒也,一曰摹也。与{扌沓}、搨同。”当代的字书《辞海》对“搭”的解释则有:“㊀(da)1、轻放;披。白居易《石楠树》诗:“薰笼乱搭绣衣裳。”2、架设。如:搭桥;搭棚。3、搭配。:如大的搭小的。4、相接;附着。如:两根电线搭在一起;勾肩搭背。5、附乘。如:搭车;搭船。6、处;块。如:这搭;那搭。白朴《梧桐雨》第三折:“隐隐天涯,剩水残山五六搭。”㊁(ta)通‘拓’。摹写。皮日休《奉和鲁望寄南阳广文》:‘八会旧文多拓写。’”由此,我认为。“搭”字有三种读音,以及在北部吴语方言中有下面的三种用法:一,读[de],如“得”。可以作“黏贴”解。如:纸头搭得牢点;二,读[ta],如“塔”。如:我搭倷一道去末哉(此时,也可以读成[da],如“答”的音);三,读[da],如“答”。如:该搭;归搭;瞎七搭八。
 楼主| 发表于 2007-9-12 22:36:53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说明

给予,被。表示给与本字为“畀”。
●既有本字,何必要用非正字来顶替呢?本就应该将本字“畀”列为正写。畀,《康熙字典》田部,注:“《集韵》必至切《正韵》浦至切夶音比《尔雅释诂》畀赐也”《辞海》注:“(bi币)给予;付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3-29 22: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