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649|回复: 16

发现一个奇怪个现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16 16: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1962年个越剧电影《碧玉簪》,里向小姐分韵蛮怪个。
一般性么,像煞越剧应该是 蟹一蟹二 弗分个,来赖 同音个。箇小姐唱得倒是有劲头,蟹一唱[e],蟹二唱[ai]。。。
发表于 2007-8-16 20: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偶只看手心肉手背肉那段。。。。。。
发表于 2007-8-16 20: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箇小姐

现在是个婆婆哩。
发表于 2007-8-16 21: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赖”都是蟹摄一等的吧,“来”是咍韵,“赖”是泰韵。
 楼主| 发表于 2007-8-16 21: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在山 于 2007-8-16 21:21 发表
“来赖”都是蟹摄一等的吧,“来”是咍韵,“赖”是泰韵。


汗,露馅儿了。

对的。。不过吴语泰韵开口舌齿音(如泰、赖)读若二等。。。故而举例时把赖算入蟹二了。。。
发表于 2007-8-17 08: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越剧音韵么一向留给演员无比自由的挥洒空间,呵呵
发表于 2007-8-17 08: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听了三个版本的《十八相送》,开头几句的曲调、咬字甚至文白读都不一样
发表于 2007-8-17 10: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官话么就临时折合了呀,老早讲过
发表于 2007-8-17 11: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的意思是,越剧是一种即兴艺术?
发表于 2007-8-17 11: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语音即兴而已,而戏剧不仅仅是语音

另外已经有瞬间艺术和即兴演奏,再拈出“即兴艺术”的提法有存心添乱之嫌
发表于 2007-8-17 11:5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极是极是
发表于 2007-8-17 13:2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人补课这不麻烦了,文人正音观念最“反动”了
发表于 2007-8-17 15: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200052 于 2007-8-17 08:24 发表
对表演者吐字的音韵上的要求,昆曲当然最严,轮下来是京剧。越剧好像是很自由的,评起演员来,扮相、唱的味道等等常提起,“字正腔圆”不大听说起。想起来婺剧好像颇有古风,不知音律上是不是也讲究。 ...

我认为也是。因为昆曲以昆山方言为发音基础,且几百年的发展已有其语言模式。而京剧是汉剧、徽班进京进京在上层社会发展起来的,程式味很严重。而我们越剧是在越地流动的民间乡村“的督班”发展起来的,语言上虽为越地,但各处甚有差别。来自民间下层、贴近生活,服务于民间、没有必要那么多的程式讲究,乡村百姓只要好看、好听、好懂就是。而绍剧、婺剧、睦剧,当然以绍兴、婺、睦等本地方言为戏曲基本语了。而越剧虽以嵊县话为准,但早风行于浙江、上海各地。
发表于 2007-8-17 16: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越剧没碰上好时光。
地方小戏走出地方必经过换韵这个过程,京昆也经历过。只是京昆换得早,遵的官话韵中州音。京剧用韵和昆曲一脉相承,虽然崛起于清季,但用韵还是此前的中州一系。由此一换而成,逐渐稳定,遂成定例。
越剧走出嵊县的时代,官话自身也处于演变中,中州音为代表的老官话越来越敌不过北京音为代表的新国音,这样摆在越剧面前的就有两套音系。一套是京昆用过的,一套是实现中最吃得开的。越剧走出地方要打官话,既要让国音时代的人听得懂,又不免要传染一些戏曲曲艺的用韵传统(或许这样才显得像唱戏文,不是说话),所以具体操作起来就无所适从,表现为音韵混乱没有一定标准。这是现代汉语标准音转移大背景下的必然产物。
发表于 2007-8-18 12: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到一个例子:柳毅传书里书字就有两种念法,苏和斯,前种就是向北京音妥协的产物
发表于 2007-8-18 12: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州貌似苏书同音……
发表于 2007-8-18 14: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断命越剧就是没有圆唇的斯音。。。

我的话有歧义,修改一下:《柳毅传书》里的“书”,是说“这部戏里念到书的时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3-29 23: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