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000|回复: 4

谈方言新闻节目的形态创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22 03: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子论文:谈方言新闻节目的形态创新 (2)
—以无锡电视台《阿福聊斋》为例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梁华伟
         
2007年05月10日13:22        




  栏目版块化

  在创办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阿福聊斋》每天一期,主要形态就是用方言给观众讲几个新闻故事。节目形式单调,节奏呆板,而且不易于节目内容选择,一旦新闻不合观众口味,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审美疲劳。整个节目层次不高,不能形成品牌,影响力有限。后来这一状况得以改观,整个栏目注意到了节目版块化处理。而这一次的改版则更加体现了栏目主创人员走精品化之路的决心。改版后的《阿福聊斋》由几个颇具地方特色的板块组成:“说事体”—播市井新闻;“扯老空”-讲新闻故事;“帮个忙”—阿喜帮你忙;“啥意思”-方言活字典。这种版块式的组合方式,在避免使用娱乐化曲艺形式的前提下,使得节目在整体结构上轻重适宜、张驰有度,表现形式更加丰富,不仅没有销蚀节目的新闻质感,反而更有利于实现传播上的聚合效应。

  主持个性化

  改版后,《阿福聊斋》的主持人由原来的一个变成了四个。四个主持人无论从外型、服装和谈吐上都风格各异,但都带有无锡市井生活和城市文化气息。而原来的节目或是现在流行的好多方言新闻节目都是一个主持人在那侃侃而谈。这种播报形式虽有利于节目品牌主持人的塑造,但观众每天面对着如此熟悉的主持人,听他侃侃而谈,日子一长也难免心生倦意。《阿福聊斋》的总主持人有两个,每期轮流播报。二人体型较胖,符合无锡市民家喻户晓的“阿福”形象,但二人谈吐,服装,体型各异,隔日播报,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节目的单调感。改版后的《阿福聊斋》更是改变了传统方言新闻节目中年男性主持人一统天下的局面。在天气预报和“帮个忙” 环节增加了两位中年女性主持人,这种做法更加体现了节目的市井生活气息,给节目带去了一丝阴柔之美,增加了节目的亲和力。

  信息服务化

  业界和学界专家曾预测:中国电视将向服务型节目发展。方言新闻的受众主要是普通市民阶层,更应该发挥它的服务功能,只有这样才能在日益白热化的收视率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此次改版,《阿福聊斋》增加了节目的信息服务化,而不是像原来那样仅仅是讲供市民消遣的新闻故事。在新增加的“帮个忙”版快,主持人 “阿喜”通过对市民反映的事情进行调查和走访,帮助市民解决了一个个问题。如在今年4月的一期节目中“阿喜”就通过请专业人士鉴别工资单上签名的真假,帮一位外地清洁工阿姨解决了工资冒领问题。此外除了“帮个忙”,,每期的“一句话帮忙”更是通过字幕播报,解答了市民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常见问题。这种方式不仅能给观众提供了信息服务,从节目素材的采集方面来讲,由于与受众之间的服务型互动,帮忙的同时也可以得到重要的新闻线索,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节目的内容。

  传受互动化

  《阿福聊斋》改版后,不仅在“帮个忙”和“一句话帮忙”等服务性环节增加了传者和受众之间的互动,更具特色的是在节目的播出过程中,当天播报的主持人和幕后并不出现在镜头之中的主持人之间进行了对话互动。在节目播出过程中,当一人在那侃侃而谈时,时不时会有一个画外音打断他的话,和他搭起话来。看似很简单的搭腔,其实通过对节目的仔细研究,我发现,这是一种绝妙的主持人串联方式,可以看出制作人员的创新意图。节目中的每次搭讪并不是无目的的,否则只会干挠节目的正常播出。比如在主持人简单描述新闻事件的概况时,画外音常常会对事件的具体细节进行提问(无形中就给观众设置了悬念,增加了他们的收视兴趣),然后就是主持人的一句:“让么大嘎来铐铐(让我们来看看)”,巧妙引出了新闻事件主体。还有就是在主持人对一新闻事件进行评论时,画外音常常传来相反的观点,激发了观众的思考,加深了观众对节目的参与程度。新版《阿福聊斋》这种主持人之间的互动,可谓别出心裁,令人暗自叫绝。

  内容知识化

  据国家广电总局的工作人员称,广电总局的条文限制主要是针对方言类节目里那些低俗化的节目。因此,在节目中传播日常知识,当然不应在打击之列。改版后,在天气预报环节,《阿福聊斋》相貌和蔼的女主持人,在每期节目中都对一些民间流传的节气词句进行品读,既传播了知识,又增强了方言节目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秉性。方言节目被许多专家学者所诟病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它的小众化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孤立了城市的外来人群,助长了狭隘的地域优越感。长三角经济发达,外来务工人口集中。而无锡又是长三角地区的经济重镇,非本土居民数量更是庞大。据统计,无锡的外来人口数量约为200万,约占常住人口的三分之一。[3]面对数量如此庞大的外来人口收视群体,方言节目当然不能坐视不问,不仅仅因为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方言节目已经背负着“形成话语霸权”的“骂名”。《阿福聊斋》很聪明,改版后新增加的“啥意思”环节中,通过演员情景剧的表演,对无锡话中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些难懂哩语进行了精彩的诠释。让“非土著无锡人”也能时不时地学上几句无锡话,从而更好地融入这个城市。据笔者调查,在无锡居住的好多外来年轻人中,有许多打算在此长久工作甚至定居,而学习无锡话成了为他们闲时的主要计划。《阿福聊斋》的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这一部分观众,而且更加有利于城市人口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体现了城市对外来人群的包容和接纳。结语

  通过对改版后《阿福聊斋》的节目形态分析,我们似乎又看到了方言新闻节目的巨大发展潜力,对其冲破瓶颈制约充满信心。然而,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在全国上百档的方言新闻栏目中,只有杭州电视台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入选了“百家电视节目”。究其成功原因,关键还是在内容的选择上。在这个“内容为王”的电视时代,我们必须始终铭记这样一条制作原则:形式固然重要,内容才是根本。要想办好方言新闻节目,走精品化道路才是明智的选择。

  注释:

  [1]无锡电视台都市资讯频道:http://dszx.thmz.com/index.php

  [2] 邵培仁,李雯《语言是桥也是墙——对方言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疑虑与拷问》,杭州

  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3]《无锡经济》,2007年第01期,《无锡经济》编辑部出版。
 楼主| 发表于 2007-6-21 05: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方言新闻面临的问题

陈熹熹

2007年06月04日13:38  来源:人民网――《视听界》杂志

  方言新闻是对民生新闻的小众化拓展,并不完全等同于用方言播读民生新闻。从语言形式上看,方言新闻采用的是当地方言。从内容上看,方言新闻与民生新闻有着相似的着力点,着重采集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本地新闻。但方言新闻更强调内容的趣味性,甚至一些离奇古怪的事情也成了方言新闻追逐的热点。

  方言新闻对民生新闻的拓展表现在,不仅将新闻内容家常化,更将新闻事件的讲述故事化。从节目形式上,方言新闻比民生新闻更活泼轻松。以《拉呱》为例,它的演播室借鉴了说书场所的设置:屏风,隔墙,折扇,书桌,古瓶,很有在书场说书的味道。

  媒介使用取决于“可能成为受众的人”的满足、需求、期望或动机的观点历史悠久。方言新闻将“可能成为受众的人”定位为本地观众中的普通市民。方言播报新闻节目的核心受众是老年人,他们大多有着浓重的乡音情结。他们选择收看方言新闻节目不仅仅在于想知道身边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更多的是文化认同和民俗认同。

  与民生新闻相比,方言新闻的受众群体更多获取的是消遣和娱乐。方言新闻素材更加贴近百姓生活,具有强烈的平民化色彩,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使用方言表达让观众觉得亲切自然,满足了观众的心理需求和情感的宣泄,更容易引起共鸣。

  方言新闻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两个:

  1.同质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同城的民生新闻内容同质化,二是与其他方言新闻形式上跟风、克隆。方言新闻强调本土性,选材内容多集中在本城,辐射范围非常有限,对素材选择的余地也较小。方言新闻与民生新闻在选材标准、范围上都非常相似,容易造成选材“撞车”。

  由于几个方言新闻节目的成功,众多电视台纷纷效仿成风。方言新闻节目中已经出现了一些形式上的雷同 ——中年男性主播、夸张的语调和表情、过多的肢体语言。方言新闻强调个性和特点,如果同质化问题不解决,盲目跟风,将自堵出路。

  2.媚俗化。节目犬儒化和庸俗化,改变了媒介在传播中客观、中立的态度,刻意迎合受众。

  另外,有些方言新闻经常传播一些不健康的方言或俚语, 在客观上放大了这些不健康语言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久而久之, 对方言新闻节目的发展会造成负面影响。

  方言新闻中的中老年受众尽管稳定而且数目庞大,但他们通常不具备较强的社会影响力。方言新闻节目由于固有的地域性把相当大批的外地移民排除在其受众群体之外,而这部分受众往往有着相当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如果不扎扎实实在新闻内容上下苦功,提升新闻品质扩大影响力,那么方言新闻不久将面临尴尬的处境:在主流人群中没有影响力可言,沦为“市井新闻”,即使有再高的收视率也难以得到广告商的青睐。

  两点建议:

  1.泛方言不可取。对于人口流动性很大的新兴城市,开办方言类节目绝非明智之举。“窄播小众”并不意味着刻意摒弃大多数受众,新闻本土化也并不等同于 “本地话”。在各省市级电视台纷纷创办方言新闻类节目的热潮中,很多节目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成功。可见,并非所有的省市都适合开办方言新闻,并不是所有的新闻节目套上“方言”的外衣就能获得成功。

  2.方言是“壳”新闻是“核”。新闻的本质是信息。既要把壳做得具有观赏性,更要把核做得有 “嚼头”。获得成功的节目不仅因为它用了方言这一表达形式,而且因为它们有着丰富的“核”——吸引受众的内容和独特的新闻视角。在可亲、可看、可信的同时,方言新闻更应该具备品格力量,具有打造精品的意识,不能放任沦为“俗文化”。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楼主| 发表于 2007-6-21 05: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方言在新闻中的应用

……………………………………欧阳林(36)
(2007-06-19 11:31:54)

欧阳林(武汉晚报 430010)

方言作为一种语言的变体,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各有特点。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些语言特点,无疑与当地的历史文化、人文地理、民风民俗乃至民众的群体性格特征密切相关。

近些年来,无论是从武汉的报刊或电视新闻里,我们不难发现,方言的融入越来越广泛。如,报刊上经常出现“汉味”标题,电视台主持人嘴里不时吐露出地道的“汉话”等。

一、方言在新闻中出现的原因

新闻中出现方言,是媒体贴近受众和媒体改革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在许多受众的印象中,凡涉及到新闻传播,都是一副郑重、严肃的面孔,即便是一条趣闻轶事,也会扳着面孔告诉老百姓。

近几年来,随着新闻传播越来越人性化,与人民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贴近,媒体就越来越重视民众的需求。过去那种媒体只管做新闻,受众看不看由你的新闻制作模式正在日益远去。老百姓喜爱什么,需要什么,媒体就会“量身定做”。由此,在新闻中适当揉入方言,既能增添新闻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也体现了地方报刊、电台、电视台的地域特色。有时,一句绝妙的方言,在某种情况下会起到画龙点睛的效用。因此,新闻中一旦掺入了方言,就能给人一种亲切、轻松的感觉,当地受众听起来新鲜、亲近,从而使读、听、看新闻不再是一件累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有家报纸刊载了一篇报道,标题是《厂长富了工厂“黄”了》。报纸标题中的“黄”字,系由武汉人打麻将用语中引伸而来,武汉人一看就懂,其意为厂长损公肥私,把企业搞垮了。一个“黄”字,既增加了标题的生动性,亦不失嘲讽、贬责之意,媒体的立场、倾向也表露无遗。前不久,《楚天都市报》刊登出一篇体育报道,标题为《揭幕战中英玫瑰“对掐”》。标题表述中英女足比赛,没有用“鏖战”“抗衡”等司空见惯的词语,而是甩出了“对掐”这句武汉土语,既恰如其份,又生动活泼。2007年3月,《武汉晚报》登出一篇题为《公交站牌成“白板”》的报道,形象、诙谐地指出站牌上空无一字,给乘客出行带来的不便。这一类“土味”十足、寓意丰富的方言,为新闻报道增色不少。在湖北经济电视台的《经视直播》节目中,主持人江涛就经常引用武汉方言“掉得大”、“我信你的邪”、“瞎掰”等俗语,浓厚的乡土味颇受听众欢迎,使人在笑声获取信息,受到启迪。

二、新闻中使用方言应遵守的原则

在新闻中应用方言,应该遵守几点原则:

首先,媒体中采用方言,必须掌握分寸。作为面向全国、全省受众传播的媒体,方言的应用不宜过多,更不可滥用。否则,一当超出主要传播的地域范围,外地读者就无法明辩其义。如武汉的“醒倒媚”、“诈倒裹”、“扳命扳痧”等土语,恐怕只有武汉人能听懂。

其二,采编人员应十分明确所用方言的含义。这些年来,武汉方言日见丰富繁杂,有些用语甚至连本地土生土长的原居民也难以弄懂,因而在遣词造句时务求准确、严谨,不能为了追求形式上的鲜活而背离了新闻的本意。如果词句选择不当,甚至词义相悖,这条新闻就会出大错,在社会上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其三,注意文明用语,摈弃方言中的糟粕。不能否认,武汉方言中确有一部份不文明、欠文雅的土语。如果将其引入媒体,则必然会污染视听,有损教化,这就背离了媒体引导人们求美向善的宗旨。使用方言,应该做到“俗”而不“流”,不要迎合市井中那些低俗、卑劣的东西,绝不能让粗俗语言,甚至污言秽语出现在报道中。

第四,新闻中的方言必须是约定俗成的词句,绝大多数当地读者、听众、观众能看得懂听得懂的。如果将仅在一小部分人群,或仅在某一单位、某个社区内流行的语句用在媒体上,其他人弄不明白,这就会失去方言的作用,影响传播效果。

有例为证。武汉人在形容一个人疯疯颠颠、说话不“靠谱”时,爱说“你是从六角亭出来的吧”。这句话绝大多数当地人都能听懂。它源自前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的武汉方言小品《招聘》,其中有一句“从六角亭精神病院出来的”台词。如果“六角亭”一词后面没有“精神病院”作注解,外地人听了一定会感到莫名其妙。而武汉的观众则“心领神会”,会捧腹大笑。这里的专有地名“六角亭”即为约定俗成之语,在武汉地区,它已成为“精神病院”的代名词。与之相类的,还有七八十年代就流传于武汉人嘴上的“二道棚”。一说到这个地名,都知道指的是火葬场。如某某人去世了,有时不说“死”,而说成“到二道棚去了”。这一类充满生活气息的特定用语,长期以来已被本地广大市民群众所认同。平时听起来平平淡淡,而当它融入媒体里面时,人们反而觉得别有一番韵味。

有人认为:正规的新闻媒体必须使用标准用语。其实,这话也不尽然。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语言丰富。作为传媒,如果偶尔展现一下地域特色,显现乡情乡音,也不失为得体之举。
发表于 2007-6-21 10:3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提是偶尔,不是常规化
发表于 2007-6-21 10: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方言节目,如无锡的“阿福聊斋”,也是双刃剑。一方面,这对于方言文化的保护起到了正面作用,另一方面,如果方言节目本身有缺陷的话,势必会导致不良后果。
我想,方言节目本身暗含了标准语的概念,以“阿福聊斋”为例,它所使用的是无锡市区话,这样对于乡下语言的保存是有一定的负面作用的,毕竟,市区话优于乡下话的观念还在,这就导致了乡下话的加速演变。同时,作为一个通俗类节目,语言势必使用最简单的词汇,往往是直接把普通话翻译过来,而不是吴语本身词汇,这样,必定会导致吴语固有词汇的大量流失。更何况,假释主持人自身语言有问题,那么只会产生负面效应。
所以,我的观点是:作为主体,市区话不能演变得太快,直接从普通话翻译过来更是不可取。同时也要兼顾本地其它语音,不能还抱有城里人、乡下人,城里话、乡下话的观念,应该从整体出发,两头兼顾。做节目的人,也必须有基础的吴语语音词汇知识,至少请个顾问吧。否则只会误导人,还不如不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4-19 12: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