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291|回复: 1

土话里有啥“名堂势”和“花样经”? 这本《趣吴语》让你更了解嘉兴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8 21: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嘉兴在线新闻网     2016年03月21日 09:44:55      


“讲张”、“搞七念三”、“打瞌铳”、“名堂势”……越来越多的嘉兴人喜欢在发朋友圈的时候,加上一两句或是一两个词的嘉兴方言,嘉兴话六级考试也在朋友圈里疯转,很多词句的出现都会让人会心一笑。可是你知道正宗的嘉兴话怎么写吗?而这些我们平时挂在嘴上的土话究竟又有啥“名堂势”和“花样经”?《趣吴语》让你更了解吴方言,更了解嘉兴话。上周五下午,《趣吴语》出版研讨会在勺园举行。

通俗讲解嘉兴话

《趣吴语》作者于能,嘉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副刊编辑、浙江省嘉兴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嘉兴市社科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传统文化、语言民俗、古典诗词都是他涉猎、研究的领域,出版的专著有《南湖名胜》《俗到底的日子》等。

写一本21万字的书需要多长时间?于老师告诉我们:十年。

“《趣吴语》的写作从南湖晚报开辟的“嘉兴方言等级考试”“嘉兴方言考试卷”“方言课堂”等栏目开始,当时还真的出了两份全部是试题的卷子,叫做“嘉兴方言考试综合卷”,受到读者的欢迎。写着写着,就变成了现在这个以追寻语词的源头,结合典故、传说等来通俗讲解嘉兴话的形式了。”于老师说,这本书主要是语言的寻根,就是探讨这个话的来历和出处,以及话的演变。

不同于以往的多是一些解释性的方言著作,该书结合地方文化和大众生活,且追根溯源地让大家了解嘉兴话的起源与发展概况。于老师书写专栏时积累的117篇稿件,件件生动活泼、形象有趣。后又陆陆续续地增补、修改,前后十年的时间,才让《趣吴语》展现在大家的眼前。

大学问作小文章

翻阅《趣吴语》不难发现,于老师做学问并不是泛泛而谈,而是追根溯源,下了大工夫去找到它的本质。就如“豪燥”在嘉兴话中意为:快、赶快。因在嘉兴话中这两字有好几种不同的写法,于老师考证了“豪”和“燥”二字,“豪”从《说文解字》到《玉篇》都是豪猪的意思,而“燥”则翻阅了很多书籍在《集韵·号韵》和《玉篇·心部》中找到了“忄叜”,意思就是快,后用“燥”代替。原来“豪燥”就是跑得快的豪猪,于老师这般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讲解嘉兴话的文化内涵,让我们感觉到老古话真的很有意思。

于老师曾被评为嘉兴市首届十大藏书家,巨大的阅读量,让于老师的书引用例子时,有很多的明清小说、民歌和其他方言。“搭拉酥”就找到了是元代蒙古语在江南的遗留;“奢遮(xiazha)”就大量出现在明清小说中,最早出现在宋代的《朱子语类》里。俗语与雅语共存,雅俗共赏,既书面又实用。

“广征博引或钩沉索隐,在他的书中比比皆是。于先生在群籍中爬梳积累而得的这些资料,不知道要花费多少心血。”上海书店出版社副编审,《趣吴语》责任编辑解永健说,当看到于老师的书稿时,他突然想用一个“趣”字来表示此书的概貌,在出版社选题讨论会上,“趣吴语”居然得到一致通过。

可做嘉兴话教材

俗话说“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不同腔调的方言,保留着古汉语传承下的文化印记。可是如今的孩子会说嘉兴方言的,却越来越少,大多停留在能够听得懂的阶段。

不过近几年,朋友圈内喜欢用嘉兴话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像喜欢网络语言一般喜欢着嘉兴话。说明嘉兴话并不是过时的,是嘉兴话自身魅力和嘉兴人文自信的展现。

“《趣吴语》中一则则小故事,既生动活泼,又能教导方言和其文化内涵,真正做到了受众群体广。小朋友可以在读故事中,学习到本地的方言文化;年轻人可以作为枕边读物,它并不是说教,篇篇有嚼头;老人家可以在闲暇时,看看熟悉的家乡话会心一笑;非嘉兴人也可以当做上了一堂嘉兴方言的文化课。”嘉兴市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国峰从发行的角度也谈到了他对《趣吴语》的看法,他说,“现在的小朋友们学习的乡土教育,教材严肃,方言较少。语言是传承文化的音标,未成年人在学习方言的时候,缺少书籍的引导。教师在教授的同时,也缺少教材的辅助,是现阶段方言教授的困难之处。《趣吴语》就是这样一本好的教材。”



该贴已经同步到 吴人的微博
 楼主| 发表于 2016-5-28 21: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趣吴语:江南人文手记》序


杨自强

2016年01月26日09:43    来源:嘉兴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趣吴语:江南人文手记》序

  于能兄新著《趣吴语:江南人文手记》即将付梓,嘱我作序。多年的同事、朋友,于谊亦不能辞,然待要动笔,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只好做回文抄公,抄录几句现成话交差吧。

  第一句是钱锺书的:“整理旧衣服,忽然在夹袋里发现了用剩的钞票和角子;虽是分内的东西,却有一种意外的喜悦。”这本书里的文章,有些几年前在本地的《南湖晚报》上连载过,当时颇受读者欢迎。想不到平日挂在嘴边的土话俗语,原来竟有那么多的“名堂势”和“花样经”,看着于能挖掘出土文物似的,不慌不忙地把吴语中隐藏着的文化内涵解读出来,真可谓是“意外的喜悦”。现在,这专栏在作了大幅修改后结集成书,我又是先睹为快,通读一遍,感觉当年从旧衣服里摸出的钞票又升值不少。喜悦虽不再是“意外”,却是十分的踏实。现在说方言的人越来越少了,更不用说细细探究方言隐含着的文化密码了,比之于外语,方言几乎可划入无用一类。然而,倘要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与文化,生产与生活,各种风俗、禁忌、游戏,怕是没有比方言更为忠实、更为持久、更为直接的了。古人云:“草之有秋兰也,木之有古松老梅也,味之有苦茗也,臭之有名香也,于世用亦复无当,而世亦不可少焉。”方言正如春兰秋菊、如古松老梅、如清茶名香,似乎可有可无,然而却是“世亦不可少焉”。于能此书,将方言的“不可少”者展示给读者,诚为一大美事。

  第二句是钱谦益的话:“落落穆穆,骤而即之,不见其有可慕说,徐而扣其所有,则泓演迤,愈出而愈不穷。夫大雅卓尔不群,庶几似之。”与于能兄认识十多年,也算是很熟悉了,但真要说个“情状”“事迹”之类,却又模糊得很。有种朋友就是这样,每天见面,无非是淡淡地点点头聊几句;数个月不见,也没什么感觉;再见,还是像昨天就见过似的,接着就聊起来,毫无一点违和感。所谓“淡如水”、所谓“落落穆穆”,或许就是这个样子吧。于能读书多,但从不高谈阔论,更无头巾气。我与他算是读书朋友了,但也不知他读过什么书,或者说,不知道他什么书没读过。我读书少,性子又懒,临时想到某人某句话或是某个典故,或是某本书中说到某事,找不到原文出处,第一个就想到于能,打个电话,发个邮件,他就说“好的,找找看”。大多两三天后,就清清楚楚地找出来了,有时还把原书拍了照片附上。惭愧之余,不免要说几句感谢之类的话,他说“没事没事,我就喜欢找这个”。我相信这是实话,翻上半天书,找到一句话,其间的喜悦,寸心自知,实不足为外人道也。

  于能书读得多,写得却不多,什么缘由,没问过他。或许是他信奉“述而不作”“藏而不用”的古训,更可能是觉得读书比写作更有意思,把时间都用来读书了吧。不过,倘以为他是个不通世事的“两脚书橱”,却也未必。有时朋友们一起喝茶聊天,天南地北侃大山,于能平日“讷于言”,这种时候却会庄谐杂出,泥沙俱下,往往不免要惊异:他怎么连这个都知道?说起来,于能当过兵,做过工,还开过店,这样的经历,在我看来,已经可用“丰富”两字来形容了。“徐而扣其所有,则泓演迤,愈出而愈不穷”,牧斋此言是论李日华的,于能自然不能跟李日华相提并论,但这分感觉,也是“庶几似之”吧。

  第三句话是顾炎武的:“人之患在好为人序”,说得斩钉截铁,“好为人序”与“好为人师”可并称人之两大患了。按顾炎武的说法,作序这事,“请者必当其人,其人亦必自审其无可让而后为之”,我自问无资格做“其人”,于前半句,于能兄未免所托非人,但这次于能新书出版,写上三言两语凑个热闹、捧个人场,于我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无可让”,真如俗话所说,“秀才人情纸半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10-7 01: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