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596|回复: 0

[视听资源] 貝渙智之翫箋“只道”(1980年前後,吳崇機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7 19: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报幕里“同志”的同don韵腹貌似有动程eu,大家听听:

唱词:
[集贤宾]
只道愁魔病鬼朝露捐,奈依旧缠绵,
只剩吁吁一线喘,镇黄昏兀首无言,
看风帘自卷,灯火暗,
寂寥书院,月渐转,想照到绮窗人面。

曲家介绍:
贝涣智男(号涣之,小名洪生)(1916年-1988年10月) 72岁时在苏州以脑溢血病离世。

    是贝晋眉先生八个子女中的最大孩子。

    贝先生21岁时母亲去世,50岁时父亲去世。

    十多岁即离开苏州去上海学习,工作生活一直在上海,至退休后,则二地走动居住。

    上海复旦大学法律系毕业。数学,英文特别好。

    曾进机关,最后进上海〈甘泉中学〉任教导主任。教授学科极丰富。(除物理与化学未教过)

    虽主要生活在上海,及作教学工作,但终身一口苏州话,不会讲上海话。

    攻巾生及官生,并会谱曲。解放后曾在苏州开明剧院彩演过一至二出。清唱,笛子,身段,曲学均为其父苏州著名曲家贝晋眉先生所授。

    贝先生自幼就因家庭熏陶极喜文艺,笛子,三弦,连西洋的小提琴都会。且技术超群,能拉出悦耳的乐曲。评弹也善唱蒋调及弹弦子。(但鼓板不会,这个我特意问二位孃孃的,说从未见他手里有拿过鼓板)。麻将也打得极好但不沉溺,在校期间虽然普通话讲得不好但还是积极去出演话剧。也热衷跳舞,曾因解放后舞场里女子减少,在苏州探亲时而拉妹妹贝织芸孃孃当舞伴去舞场跳舞。(贝织芸孃孃的交谊舞是也贝先生教的)。

     贝先生也爱写文章。50年代曾在中央的戏曲杂志发表评白蛇传的文章,文化部门曾来找过他,对文章评价很高,并极为赞许有创新精神。

     上海住在陕西南路的娘舅家,专门有间30多平米朝南四扇大玻璃窗的房子供其居住。贝先生除昆曲外,另一项大爱好是书,嗜书如命。房内,从地板至天花板全被书所塞满。即便是买来的旧书,他都全部整理干净,把书角折齐,清洁。旧书也变新书了。并有藏书印章盖上。兄弟们也曾劝他不要把钱都花在买书上,或说买来也未必都看。他则斥责他们不懂的。仍旧乐此不疲的以买书。在上海时休息日,他则带着书前往复兴公园的茶室,从早9点开始泡上一壶茶,要在那里看一天的书。以致那里的服务员,都认识他了。他一出现,他们会客气的打招呼:“贝先生,您又来看书了。”

    贝先生的阅读兴趣,也包括国家大事的一些杂志。如红旗。甘泉中学的老师曾说过,贝先生也不是党员,可是他比党员还认真的把校阅览室内的红旗杂志上每一篇文章都看,基至还在文边用笔圈圈点点写下评论。这件趣事,是被老师们当作善意的笑话一样传播的。但今天看来,仍旧很好玩。呵呵。

    贝先生的爱书。甚至于在赴兄弟姐妹们的饭局时。二位孃孃说。他岂止是一包书,而是二大包书拿进拿出。

贝先生极讲究吃穿,他食量不大,但讲究新鲜美味。穿方面更是精致,爱时髦。头发每次出门都梳得纹丝不乱,晚上睡觉都戴阿法帽。衣服整洁新潮。专门请人洗衣,熨烫。款式多样,光大衣就有小格子,大格子,各种式样。领带也要几十根,还有各式围巾。看到妹妹的围巾好看,也不惜与其更换。鞋子也多不胜数。衣服全一件件用纸袋套好挂在屋里,鞋子用鞋毡包好放得整整齐齐。但是因为他不许别人碰他的书,所以屋内也无人帮忙打扫,一向是乱得一塌糊涂。

    贝先生年轻时兴趣爱好非常广泛。但退休后则专门唱昆曲了。常唱的曲子有琴挑,长生殿,亭会,拆书,玩笺等等。苏州戏曲学校曾特邀他去教承字辈的唱曲,据承字辈的学员说,他在课上又是唱,又是说,又是吹笛子,极为高兴。但似乎对于维持课堂纪律则无可奈何。(在甘泉中学教学时也是如此,他上课。则另需二个老师来帮他维持课堂纪律,呵呵)。

    退休的生活,贝先生,苏州上海二头住。也经常有曲友上门探望他或向他请教讨论,生活也蛮忙碌与丰富。在苏时,曲友钱大赉是他的专用笛师。一向是钱先生上门为他吊嗓。(据孙艳红说。钱先生极为和蔼可亲)。

     贝先生唱昆曲极为认真,在家干念或吊嗓时,无不身体坐直,二手放膝上,一丝不拘。

一边唱,一边还要照镜子,看嘴型。为了练习小生的笑,他甚至让小侄女来监督他笑得好不好,几乎把家里人烦死。在贝晋眉先生在世时。他为了昆曲问题,不惜与父亲争论,寸步不让。虽则如此,贝晋眉先生在世时,经常向别人称赞贝唤智先生的昆曲唱得好,真假嗓转换无痕,认为唱得比俞振飞还好!

    贝先生在家中是老大,受关注重视程度比其它兄弟姐妹要多,又受到中国旧时家庭中封建家长制的影响,兄弟姐妹们都非常尊重他,凡事都让着他。他又极爱看书。久而久之。不免走上了固折的,古板的,冷漠的,不太通人情事故的道路。以自我为中心,自我陶醉,他不感兴趣的事情漠不关心,一心只是搞自已喜欢的事情。二位孃孃说他是典型的书呆子。在单位工作多年,还有同事跟本不知道有贝先生此人的。与亲友们聊天。也是聊他喜欢的话题(要么是昆曲要么是政治)。而家长里短,家庭琐事。从不见他说起,他也不参与。宁愿不讲话,冷冷坐在边上。他喜欢安静。

    在曲社里也是清高自赏,笛子不好他不唱,不懂的人面前他不唱。他认为人家唱得不好他也不给伴奏笛子。甚至也发生过。有曲友很热情的跑到他家里去请教讨论。因言语不合,被他当场开销,赶跑了的。对那些水平低的曲友,他一向也是报着不搭理的态度以显示骄傲吧。对于钱先生亲自上门为其吊嗓,他也是以没有更好的笛子了,只能将就将就的态度。(可见钱先生为人之和气)。二位孃孃也从未他嘴里听到他称赞某个曲友唱得好。他一向报着唯我独尊的高姿态。

    直至父亲去世后,在他晚年,也许是年纪渐大又是孤身一人,同时感染到了家中亲人对他的一直的关爱(如他去贝织芸孃孃家吃饭。贝孃孃的老伴都要把饭盛好。送到他手里的),或是有什么事情触动到了他(也许是文革的影响,贝晋眉先生去世时是1968年。贝先生没能从上海回苏州奔丧),慢慢的他变化了,80年代他从上海回苏州,开始给孃孃们带吃的了。每次都是一大包点心。有一次,竟给那位给他一直盛饭的妹夫买了一身中山装,给小侄子买了毛睛的衣服。最让贝榴英孃孃感动的是,某年她开盲肠,住在医院里。有天贝涣智先生提了礼物竟出现在她的病床前。这样在普通人身上是极为常见人际交往,在贝先生年轻时,是他的兄弟姐妹们根本想都想不到的。

    贝先生身体很好,一至到晚年夏天才睡席子。(大约与他喜欢二大包书拿进哪出权当锻炼也有关系吧,呵呵),二位孃孃印象里不记得他曾生过什么大病。他作息时间也规律,一直很健康。最后也以突发的心血管脑溢血离世(二位孃孃说是家族病)。也无受到大的痛苦。

    贝先生,单身贵族终生,年轻时忙于学习,工作,兴趣爱好,未曾留有时间考虑。家中长辈又极为民主与开通,虽后来有一二女子向其示好,终因贝先生要求另一半极为完美而作罢。

     1916年至1988年,中国时局动荡,但苏州著名曲家贝涣智先生一生与书香昆曲为伴,平静渡过他的人世。幸焉!
http://www.douban.com/note/1640537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3-19 16: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