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593|回复: 5

陶寰:保护断裂的上海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4 20: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imaxiudi 于 2011-3-20 21:47 编辑

http://news.ifeng.com/opinion/society/detail_2011_03/03/4946910_0.shtml


2011年03月03日 08:02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陶寰


  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上海为全国瞩目;作为吴语的新生代代表,上海话似乎并不招人喜欢。我不止一次听人抱怨:上海人总喜欢说上海话,感觉说上海话就意味着排外。可另一方面,却很少有人抱怨四川人说四川话,广东人说粤语,厦门人说闽南话,尽管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后两者更难懂。更有甚者,称上海话不是真正的方言,或称上海话只有一百多年历史。这些话出于专家教授之口,让人瞠目。
  上海话的历史远出百年之外,只是一百五十年以前,上海话鲜为人知;一百五十年里它又经历了太多变化。几千年前上海地区先人使用的“越语”,至今在上海话中仍能寻到痕迹。元代松江府建立后的权威方言松江话,是如今的上海话的最大来源。晚清时期苏州是吴地的中心城市,借着苏州评弹等形式,苏州话也渗入上海话中。最见上海话对外来文化包容程度的,可能是租界时期留下的不少“舶来品”,有一些后来还进入了普通话。比如“沙发”、“巧克力”,这两个英文词当初用普通话翻译,大概会是另外一个样,只有用上海话说才能跟英语吻合无间。
  上海话具有巨大的包容性,这跟它是一座移民城市分不开。上海经济文化方面的优势,使上海话在这一区域影响力较大,但作为一种方言,其力量仍不足以抗衡普通话。
  我曾在学校做了个调查,让上海学生用上海话读三个常用汉字:“摘”、“岸”和“瓦”。结果惊人一致,“摘”读得像上海话的“斩”,“岸”跟“暗”同音,“瓦”读成wǎ。这三个字的读音跟老上海话没有半点联系,都是从普通话“翻译”过来的。可见新上海人完全不知上海话该怎么说。可以预期,这几个音将会留存下去,成为以后“地道”的上海口音。也就是说,上海话在近一百五十年中,尽管受很多方言和语言影响,但血脉相连并未断绝,只是吸收了一些成分。普通话介入则在一定程度上切断了上海话的传承,彻底改变了其面貌。
  普通话对上海话的改变有几个方面,一是替换了很多说法,如“所以”替换了“介咾”,“如果”替换了“假使”和“倘然”,“一天”替换了“一日”,“快到了”替换了“到快了”。二是压缩了上海话的使用领域,以前上海话是上海人交流的唯一工具,无论聊天还是读书都用上海话,现在上海话多用于家庭中、日常生活中,在公共场合,普通话显然更具优势。三是上海话的表达功能开始残缺,很多话非普通话不能表达,即便用上海话交流,一句话中也经常需要夹杂普通话。
  可以说,上海话作为上海“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处于弱势地位——只能担当市民语言、日常生活语言的角色,在比较正式和重要的场合,它已失去了立足之地。这是因为,人们不自觉地选择一种显示较高社会地位的语言,进而导致原先社会地位较低的语言或方言进一步弱化,并最终被抛弃。政论文章、科技文章乃至报纸通稿,对方言的需求不大,而这些文章的写作者有最高的社会地位,其语言也有最高的社会地位。一些方言词出现在正式文章中就会被当做“生造词”改掉。引车卖浆者流的方言最为鲜活,但因使用者社会地位低下,所以这些话不能登大雅之堂。
  上海话的传播还有两个不容忽视的劣势。一是,由于移民众多,上海文化的认同感并不很强。上海市民喜欢评弹、越剧,甚至有人喜欢京剧,但沪剧的影响力似乎只限于部分上海原居民。跟粤语、闽南话相比,上海话缺少附丽其上的文化产品,以致上海居民对上海话的忠诚度并不很高,跟四川人、广州人和厦门人对自己方言的忠诚度无法相比。
  二是,上海话是上海人的名片,而上海人的形象也影响上海话的形象。开篇所说的外地人对上海话的偏见,本质上是对上海人的刻板印象,由此很多外地人对上海话、上海文化就更不感兴趣。最近,在“咖啡大蒜”论后,外界对上海人和上海话的负面看法恐怕更多。
  学习语言需要适当的环境。上海话之所以断裂,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儿童在上幼儿园之后,几乎脱离了上海话的环境,学校的影响持续到一个人成年。而自然语言学习无法通过学校教育完成,我们的英语学习不力就是最好的例子。
  因此,保护上海话最重要的是给上海人讲上海话的机会。除了上海家庭有意识教育孩子说上海话外,首先可以在学校教育中加入上海话教育的内容。乡土的中国也是中国,可以开设一门乡土课程,一方面介绍上海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在课上使用上海话进行讲解、阅读和交流。
  其次,增加广播电视节目中的方言使用。不少地方的电视台都开播了方言新闻节目,节目反响意外热烈。据我所知,杭州的《阿六头说新闻》、宁波的方言新闻节目,年度收视率都是最高。可见广大市民都有使用方言、观看方言节目的需求。十分期待上海电视台的新闻坊节目能使用上海话。
  另外,如果有资金支持,还可以设立方言传承馆、俱乐部等。邀请使用方言的名人和专家,用方言和人们座谈,并开设方言训练课程。愿意学的人都可以去学习方言。目前,民间也有一些自发创办的方言网站。
  汉语方言是汉语的组成部分,也是汉语的财富,是汉语这个“物种”多样性的标志。当年推广普通话,并不是“顺其自然”的行为,所以保护方言也不能顺其自然。顺其自然就是坐等其消亡。我们可以参照一下生物保护和文物保护。没有谁在这两个问题上采用“顺其自然”的策略。另外,美国就是一个没有官方语言、没有“普通话”的国家,方言会导致交际障碍一说恐怕也不能成立。
  对大多数人来说,语言是工具,我们都能感到语言统一的好处,而少有人想到语言单一的坏处。倘若方言消亡,在一定程度上或许带来交际便利,但它给汉语和中国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许远大于这种便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保护濒危语言、保护方言,是为了维护语言及文化的多样性。跟生物丧失多样性一样,语言一旦丧失了多样性,也会退化。
  比如,普通话现在的活力就不如解放前,因为那时的包容性很大。方言中往往有一些普通话没有的、传神的说法,“尴尬”是吴语很早之前输入普通话的,否则北京话要表达“尴尬”的概念,就只能说“窘”。但如今不能进入普通话,就不能被吸收利用。近年来,赵本山的小品倒是给普通话送去了一些东北话,比如“忽悠”。忽悠就是比骗、欺骗更有味道。
  (作者系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副教授)


########################################


作者在其网络日志中发布的改订稿:

拯救断裂的上海话 2011-03-07
[既然已经发表了,BBS也转帖了,我这里也贴一下。这是改定稿,发表的是初稿也是粗稿,因为据说当时版面缺稿,于是就把半成品拉上去填补空白了,好在大致意思没太大出入。
肯定会有不同的意见,这是正常的现象。大家可以有理说理、就事论事。不要扣帽子,也不要装高深,政治家、道德家和愤青请绕道。]  
      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为全国瞩目;作为吴语的新生代代表,上海话似乎并不招人喜欢。我不止一次听人抱怨:上海人总是喜欢说上海话,感觉说上海话就意味着排外,看不起外地人。可另一方面,却似乎很少有人抱怨四川人说四川话,广东人说粤语,厦门人说闽南话,尽管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后两者更难懂。更有甚者,称上海话不是真正的方言,或者说上海话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些话出于专家教授之口,让人瞠目。这反映了人们对方言的误解,对上海话的误解。
  上海话的历史,远出百年之外,只是一百五十年以前,上海话鲜为人知;一百五十年里面它又经历了太多的变化。几千年前,上海地区先人使用的“越语”至今在上海话中仍能寻到痕迹,而元代松江府建立后的权威方言松江话,是如今的上海话的最大来源。晚清时期苏州是吴地的中心城市,借着苏州评弹等形式,苏州话也渗入了上海方言之中。最见上海话对外来文化包容程度的,可能是租界时期在上海话中留下的不少“舶来品”,有一些后来还进入了普通话。比如“沙发”、“巧克力”,这两个英文词如果当初用普通话翻译,大概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只有用上海话说,才能跟英语吻合无间。
  如今,上海话依然具有巨大的包容性,这跟它仍是一座移民城市分不开。现在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经济文化方面的优势,使上海话在这个地区拥有了较大的影响力,但作为一种方言,它的力量仍不足以抗衡普通话。
  我曾经在学校里调查学生,使用了三个常用汉字:“摘”、“岸”和“瓦”。结果惊人一致,“摘”读得像上海话的“斩”,“岸”跟“暗”同音,“瓦”读成wǎ。这三个字的读音跟老上海话没有半点联系,都是从普通话“翻译”过来的读音。说明新上海人完全不知道上海话应该怎么说,所谓翻译都是出于语言本能。可以预期,这几个音将会留存下去,成为以后“地道”的上海口音。
  也就是说,上海话在近一百五十年中,尽管受很多方言和语言的影响,但血脉相连并未断绝,只是从其他方言和语言中吸收了一些成分,丰富了自己。普通话的介入则在一定程度上切断了上海话的传承,彻底改变了上海话的面貌。
  普通话对上海话的改变有几个方面,一是替换了很多说法,比如“所以”替换了“介咾”,“如果”替换了“假使”和“倘然”,“一天”替换了“一日”,“快到了”替换了“到快了”。二是压缩了上海话的使用领域,以前上海话是上海人交流的唯一工具,无论聊天还是读书都使用上海话,现在上海话更多地使用在家庭之中、日常生活之中,在公共场合,特别在文化教育方面,普通话显然更具优势。三是上海话的表达功能开始残缺,很多话非普通话不能表达,因此,即便用上海话交流,一句话中也经常需要夹杂普通话,或者对话中一半使用上海话,一半使用普通话。
  上海话作为上海“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处于弱势地位——只能担当市民语言、日常生活语言,在比较正式和重要的的场合,它已经失去了立足之地。人们不自觉地选择一种显示较高社会地位的语言,进而导致原先社会地位较低的语言或者方言进一步弱化,并最终被抛弃。
  上海话的传播还有两个不容忽视的劣势。一是,由于移民众多,上海文化的认同感并不很强,建立在方言基础之上的娱乐文化不够繁荣。上海市民喜欢评弹,喜欢越剧,甚至有人喜欢京剧,但沪剧的影响力似乎只限于部分上海原居民。跟粤语、闽南话相比,上海话缺少附丽其上的文化产品,以致于上海居民对于上海话的忠诚度并不很高,跟四川人、广州人和厦门人对自己方言的忠诚度无法相提并论。
  二是,上海话是上海人的名片,而反过来,上海人的形象也对方言形象产生影响。开篇所说的外地人对上海话的偏见,本质上是对上海人的刻板印象,由此,很多外地人对上海话与上海文化就不更感兴趣。最近,在“咖啡大蒜”论之后,对上海人和上海话的负面看法恐怕更多。
  人学习语言需要一个适当的环境。上海话之所以断裂,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儿童在上幼儿园之后,几乎脱离了上海话的环境,学校的影响持续到一个人的成年。而自然语言学习无法完全通过学校教育完成,我们的英语学习不力就是最好的例子。
  因此,保护上海话免遭灭顶之灾,最重要的一点,是给上海人一个讲上海话的机会。除了上海家庭有意识地教育孩子说上海话以外,可以在学校教育中加入上海话教育的内容。比如说,开设一门乡土课程,一方面介绍上海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在课上使用上海话进行讲解、阅读和交流。毕竟乡土的中国也是中国,上海话也是汉语。
  其次,增加广播电视节目中的方言使用。目前有不少地方的电视台都开播了方言新闻节目,节目反响意外热烈。据我所知,杭州的《阿六头说新闻》、宁波的方言新闻节目都是年度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可见广大的市民实际上都有使用方言、观看方言节目的需求。十分期待上海电视台的新闻坊节目能使用上海话。
  如果有资金支持,还可以设立方言传承馆、俱乐部等等。邀请一些使用方言的名人和专家上海的“老克辣”,用方言和人们座谈,并开设方言训练课程,向年轻的上海人和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对上海话有兴趣的人们传递上海话。目前,民间就产生一些方言网站,带一些公益性质。针对上海话,也有一个“沪语网”,而投资者却是浙江台州人。
  汉语方言是汉语的组成部分,也是汉语的财富,是汉语这个“物种”多样性的标志。我们当年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本身,并不是“顺其自然”的行为,所以保护方言也不能顺其自然。顺其自然就是坐等其消亡。我们可以参照一下生物保护和文物保护。没有谁在这两个问题上采用“顺其自然”的策略。补充一句,保护方言不是要拒绝普通话,更不是为各地交际制造障碍。美国是一个没有法定官方语言、没有“普通话”的国家,但并不影响美国人之间的交流。方言会导致交际障碍一说恐怕也不能成立。
  对大多数人来说,语言就是工具,我们都能感受到语言统一的好处,而少有人想到语言单一的坏处。倘若方言消亡,在一定程度上或许带来了交际便利,但它给汉语和中国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许远大于这种便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保护濒危语言、保护方言,就是为了维护语言及文化的多样性。语言的多样性跟生物的多样性是一样的,一旦丧失,语言和物种都会退化。生物的退化我们现在都已经了解,而语言的退化一定也存在。比如,方言中往往有一些普通话没有的、传神的说法,近年来,赵本山的小品给普通话送去了一些东北话,比如“忽悠”。忽悠就是比骗、欺骗更有味道。而很早以前,“尴尬”吴语输入到普通话的,不然的话,北京话要表达尴尬的概念还真不容易。方言的退化消亡,会使普通话缺少了源头活水。相比现代文学大师辈出时期,普通话作为文学语言的表现力目前似乎就有退化之嫌。因为那时没有如今规定的这么死板,所以包容性很大;而现在一旦方言词出现在文章中就会被当做“生造词”,被改掉。当然,政论文章、科技文章乃至报纸上的通稿,对方言的需求是不大的。而这一点很可能成为方言传承的障碍。因为使用这些文体的人往往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他们的语言也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而引车卖浆者流的方言尽管最为鲜活,但是使用者的社会地位低下,他们的语言也就不能登入大雅之堂。
  有容乃大,上海话的发展历史,就是多样化的方言交融的历史。常用常新,要使上海话体现出活力和包容性,而不至于继续呈现“断裂”,关键还在重新塑造我们周边的语言环境。
发表于 2011-3-4 21: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摘tsa?
岸ngeo
瓦ngo
发表于 2011-3-5 20: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啥人敢就此事欺負陶先生,我就做脫啥人
发表于 2011-3-6 08: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ls立身度额
发表于 2011-3-6 18: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ls立身度额
021海华 发表于 2011-3-6 08:51
儂是開心網上那個小喫客?
发表于 2011-3-7 08:5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儂是開心網上那個小喫客?
热度 发表于 2011-3-6 18:58


三分之一已经入土的人还小啊?老饕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11-7 04: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