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61|回复: 0

[衢州街巷]蝴蝶路的“乡下人” 弄堂故事(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16 04:3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alomé 于 2011-2-16 04:46 编辑

蝴蝶路曾名蝴蝶坎。位于市区东南部,西起劳动路,东至环城东路,长 760米,宽14米,以蝴蝶坎得名。此地原先荒草丛生,蝴蝶群飞。。曾分称劳动路。洪挢路、蝴蝶路,1984年八月统称蝴蝶路。市妇幼保健医院、原制药厂、饲料公司、煤炭局汽车队、乡镇企业局等单位设此。

                                                                           
蝴蝶路在七十年代以前还处在城郊结合部,这里的小南门村的村民不是所谓的“城里人”,不是“城里人”那一定是“乡里人”了。小南门村的村民大部分集居在蝴蝶路一带,这样到东面的田里或者到西面的城里都方便。有的村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居所已逐渐渗入到城里小南门、柯山门一带,狮挢街和马站底也集聚了不少小南门大队的农民。他们和城里的老百姓已同住在一条街,同喝着一口井水,朝夕相处,低头不见抬头见。但他(她)们的身份和行为举止还是“乡里人”。他(她)们渴望成为城里人,但这渴望竟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笔者七十年代曾经住在马站底56 号的周家大院,周家大院里住着公路段、汽车站、机械厂、医药公司等10几户人家,其中就有两家是小南门大队的农民。他(她)们虽然是举家进城了,并和城里人长时间住在了一起,但他(她)们在大院的最里面圈了一个角落养起了猪,日常劳作中挑着粪桶扛着锄头进进出出周家大院,陌生人一走进周家大院误以为来到农家。看来想做城里人还真不容易。


当年我的大姨傅雪梅赶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被下放到小南门大队,住在马站底的一家人分为“城里人”和“乡里人”两派。姐妹俩个经常为了穿一件衣服或者一点小事闹得不可开交,而姐姐往往会因为自己成为一个“乡里人”了感觉低人一等,心理上就先输了,接下去自然是姐姐让步,一边哭,一边说:“算你是“城里人”,算你威风,滑津”!              
                                    
从前,小南门的许多农民对“城里人”历来怀有一种向往和妒忌并存的心理。向往是因为“城里人”、“城外人”的人生存条件和受到的待遇有天壤之别,如分配工作、读书、上幼儿园等,所以那时侯小南门大队凡是漂亮的姑娘眼睛都盯着城里的小伙子并相继嫁给了“城里人”。而村里的男青年只有到离城更远的乡下取老婆了。城里城外已是连成一片不可分割,为何还要设一道无形的城墙。让自己成为二等公民呢?为了成为城里人,还有人用两万元卖一本进城的绿卡以换来城市户口。但现在世道变了,农转非吃不开了。如今的大学毕业生想方设法要把户口留在农村。住房买不起,城市不好混,还是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安全有退路,农转非“跳龙门”已成昨日黄花。                                

     那时城郊的年轻人和城里的年轻人就有了许多帮派,对抗十分激烈。他们以街为帮,分别有小南门(农民)、东门(菜农)、新挢街(城里干部子弟)、北门街(北门农民和手工业者)、东河沿和坊门街(商人子弟加小西门渔民)。小南门大队有许多人是江山人,领头的几个人很会打架和闯祸。平时能看见头上、脸上有刀疤的青年横行在衢城的大街小巷。


上了年记的人都知道,那年代半夜三更经常有二三十个年轻人背着大刀、宝剑、铁棒丧失理智地追赶另一帮年轻人,追赶中发出的狂暴的哄叫声和着奔跑中弄堂石板地面发出的乒乒乓乓的石板声音,在肃静的黑夜中听起来极为恐怖。其中有一次一伙人追赶到蛟池街四眼井附近,把一个年轻人砍翻在地,,大腿处的动脉血管破裂大出血而死,死者的父母真是呼天喊地,回天无术,惨不忍睹!政府终于出手了。严打开始,抓获并处决了不少团伙中的罪犯,其中小南门洪挢路一带被处决的罪犯最多。   
                                
话说小南门大队漂亮的姑娘纷纷嫁给城里人,但人算不如天算,不久,企业改制,自己和城里的老公都下了岗。做城里人“偷鸡不着失把米”,尤其是化钱卖了绿卡的人,更是“肩担无梢两头塌”。后悔得连肠都青了。      
                                                        
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改革开放给蝴蝶路的“乡里人”带来了施展拳脚的机会, 他(她)们意识到:“苦日子并不是永恒的,改变命运的机遇终于来了”。原西立交挢东南面的大片农田、旧屋被政府征用。昔日四周有蝴蝶群飞的城郊一夜之间变成了喧嚣的城市,而且他(她)们的袋里有了大把的钱,在上街南湖小商品市场建成招标摊位时,能一举把百分之六七十的摊位拿下的就是蝴蝶路的“乡里人”。他(她)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竟成了衢城最早一批下海的弄潮儿,从此拼命地赚钱。如今钱有了,曾经恬静的田野生活却离他(她)们越来越远了。也许人类有一天会明白,田野生活才是更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                                
                                                                                                 
                                                            2010年10月19日阿
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1914da0100musl.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4-19 19: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