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461|回复: 4

上海县风俗语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31 02: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一个地方叫上海县,它包括现在的闵行区,徐汇区部分,长宁区部分,浦东新区三林镇部分。

特开本贴,讲述上海县本土文化,古迹,历史,传说,谚语,故事,方言,游戏,地名,歌谣,习俗等等,普及家乡文化知识。


占桥与卜桥

传说,颛桥当初叫占桥,而南面的北桥叫卜桥。这“占”和“卜”两字来得十分有趣。
古代,医药落后,百姓吃苦。人生了病,病急乱投医,走投无路,只得求“仙”。于是,各式各样的卜卦、算命冒了出来。
当年,北桥镇中心的横沥桥头,有个设摊卖卜老先生,他凭三寸竹管,六个铜钿,断人吉凶祸福,居然也生意兴隆,名声不小。人们心中有了疑难事,总会讲:“到卜桥去卜卜看。”后来竟习惯地将横沥桥叫作了卜桥。
说来也巧,颛桥镇十字街头的神农桥边也出了个卖卜先生,他自夸本事要比卜桥大,四处传扬,已将神农桥改名叫占桥。这占字在卜字下多了一个口,意思就是要一口把你卜桥吃掉。这位先生口气大,顿时名声远扬。
一占一卜南北相对,结果,谁也没有吃掉谁。不过, 这占桥与卜桥的地名则代代相传,既成事实。只因后人感到这占、卜两字不上台面,才改卜桥为北桥,改占桥为颛桥。

讲述者:赵彬生 80岁 颛桥镇集体村 农民 初小
记录者:夏顺炎 70岁 颛桥镇老龄协会 居民
朱永祥 70岁 颛桥镇向阳村 农民
1987年采录于上海县颛桥镇




陆机与放鹤桥
北桥原名叫放鹤桥,与西晋陆机有关。陆机和弟弟陆云,文才好,名气不小。因为老家在松江府天马山,而松江又叫云间,所以人称“云间两陆”。陆机在家除读书外,最喜欢养些白鹤。
秋季的一日,陆机带了鹤,来到天马山东乡(今北桥一带)。他在秦皇道的俞塘河木桥上放鹤,当鹤一出笼,就长鸣三声,凌空飞去。陆机养鹤已有多年,但从来勿曾听得过鹤叫,因此开心得连声叫好,仿佛自己到了仙境。兴致一来,他筹资把这座俞塘木桥,扩建为五马并行的环龙石桥。为了纪念在此初闻鹤鸣,遂将桥改名为鸣鹤桥。后人感到“鸣鹤”叫起来不顺口,因此又改叫放鹤桥。
陆机到了洛阳后,卷入了八王之乱,临死之时,还对弟弟陆云讲:“华亭鹤吠,尚可得闻乎!”
记录者:罗顺昌 32岁 北桥乡文化站干部 高中
附记:记录者于1987年根据《颛桥志》记载和黄兴仁补充讲述后整理而成。

注:陆机是三国时期吴国大将陆逊的孙子,陆机是晋代著名文学家,而陆逊是华庭侯,也就是当时的上海市市长的职位。





卖卖胡来了
“卖卖胡来了”,这是我伲此地用来吓小囡的一句口头禅。每当小囡发脾气哭个不停时,大人总是说:“卖卖胡来了。”这“卖卖胡”是啥呢?
相传隋炀皇帝为乘龙船到杭州看琼花,下令挖通运河。他命令手下麻叔谋,做开河总头头,兼做一路上的保驾将军。据说麻叔谋是个胡人,生得一脸麻子,所以人家叫他“麻麻胡”。这麻麻胡是个恶人,每天要吃一个小囡补身体。因此,他所到之处,都要叫手下人去捉小囡来,蒸熟后,供他做下酒菜。这样一路上,被他吃掉了交关小囡。因麻麻胡权大势大,老百姓虽然对他恨之入骨,但是毫无办法,只有把小囡藏起来。如果小囡哭泣,大人就拿“麻麻胡来了”来吓一吓。
久而久之,这句话就流传开了。不过,地方口音略有不同,把“麻麻胡”说成“卖卖胡”了。
讲述者:凌汉生 72岁 塘湾乡老龄协会 农民 高小
记录者:倪 军 25岁 塘湾乡文化中心站 职工 高中
1987年采录于上海县塘湾乡





纪王镇名的由来
相传在秦朝末年,各地农民起义军都要推翻秦朝,力量最大的要算刘邦与项羽了。他们俩约好,谁先打进咸阳谁就做皇帝。结果刘邦依靠手下的军士将领齐心合力,占领了咸阳。项羽心中不服气,就背信弃义调兵遣将围攻咸阳。刘邦的兵力只有项羽的几分之一,加上粮草不足,武器缺少,刘邦在城里被项羽团团围困了两年零七个月。正在走投无路辰光,项羽送信来说:只要交出刘邦,项某决不伤害城里官兵百姓。消息传开,城里人们议论纷纷,要么交出刘邦,保全全城的人,要么全部困死在城里。
正在左右为难之际,军中有个和刘邦一淘起兵的小官叫纪信的,他来到刘邦面前说:“大王,你看,我和侬长相蛮象,事到如今,我想代替大王出城去,你看好哇?”刘邦流着眼泪,亲自给纪信换上自家的衣裳,又牵来自己的白马,扶纪信上马而去。乘着项羽得意的辰光,刘邦带仔十几个大将从西冲了出去。
不久,纪信被项羽活活烧死了。刘邦夺了天下,坐了龙廷,不忘纪信的功劳,封他为“忠佑王”,在鹫山造了“纪信行宫”,又在纪信的家乡七家村的中心,建造了一座规模不小的庙宇,题名“纪王庙”。从此,到纪王庙来烧香的人越来越多,不久就形成了一个不小的集镇,人们就称这个集镇叫纪王镇。

讲述者:凌仁灼 75岁 纪王乡沿浦村 农民
记录者:赵春芳 25岁 纪王乡 初中
唐伟君 36岁 纪王乡 初中
1987年采录于上海县纪王乡






宝七件宝的传说
古镇七宝,世代相传镇上有七件宝。说起它们的来历,还真奇妙。
飞来大佛汆来钟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连降了七天七夜暴雨,河水猛涨,来势吓人。第七天的午夜时分,天上突然划过一道金光闪电,随之一个惊雷炸响,就在这轰隆一声间,天上降下一物,不偏不倚正巧落在镇南东圣堂的大院内。与此同时,七宝教寺旁的香花浜中,也漂浮来一物,直达寺门。
清晨,雨过天晴,镇上的人们纷纷奔出家门,争相到塘南去观看天上降下的那尊高达丈余的铁佛,回头又奔到北栅口去看浮在香花浜上重达四吨多的铜钟。
七宝教寺的方丈当即吩咐众人,忙将汆来的铜钟抬进了寺院。正设法把铜钟挂了起来,走来了一位游方高僧,他说:“此钟暂不可动用,切记,要待三天三夜之后方可试钟。”说罢念念有词,扬长而去。在场的人们议论纷纷,不知何解。而有个小和尚好奇心切,随手拿起木鱼对着铜钟就敲开了。顿时,大钟发生不同凡响的庄严而又悦耳之声,余音袅绕,令人肃然起敬。大伙正在赞叹惊喜之际,只见那游方高僧怒匆匆奔来,连声长叹:“作孽啊!此钟是以金银铜铁锡五金精华炼制而成的,若要试钟,就得看我能走多远。本来,待我三天三夜走出千里之外,你们再撞钟,那钟声必定能传千里。然而,我方走出十廿里路,钟就要紧敲了,唉,可惜了这口宝钟啊。” 他说罢,悄然而去。从此,不到良辰美景时,七宝人再也不敢贸然随意撞钟了。
玉斧垫塘桥
明正德年间,蒲汇塘畔的七宝镇己初具规模,但由于河道宽,塘南塘北来往全靠船只摆渡,实在不便。镇上有个叫徐寿的善人,就与两岸的开明富绅相商,想联合发起在蒲汇塘上造几座石桥。大家好不容易筹足资金,便派人到江西邀集工匠,到福建采伐桩木,从常熟、无锡运来石料。货到人齐,选了个吉日良辰就动工了。
想不到,由于水急浪高,这桥桩就是打不住,好不容易竖起了桥墩,没几天就坍了。坍了又建,建了又坍,弄得人们精疲力竭,仍无良策。
这一天,阴雨绵绵,河水急涨,无法再施工。徐寿正吩咐工匠们收工,忽见一条小船从东面疾驰而来。船到渡口,下来一位银须白眉的老头。徐寿感到,来者非同一般,忙上前讨教。老头笑笑,点头说愿助一臂之力。只见他不慌不忙就地兜了一转,不知从何处摸出一把斧头,上了小船,来到桥桩边,挥起斧头对准木桩,每根敲了三下,并随手将斧头往水中一抛。刹时间,整个渡口似地动山摇,而河水突然静了下来,一根根木桩也都乖乖地缩进水面。众人见此情景,连声欢呼,纷纷要向老头道谢。可是这才发觉,那老头已飘然西去了,桥墩就此竖牢,塘桥便顺利造好,而且无论天灾人祸,塘桥从来没有塌过一块石板。七宝人讲,这是全靠玉斧垫了塘桥。
塘桥造起,两岸就兴旺了起来,七宝很快就成了闻名八方的大镇。塘桥的故事也越传越远,越传越神。说神,确实也神。“八·一三”时日本飞机掼了五百磅炸弹,桥头的旁屋炸掉了几十间,而塘桥却太平无事,难怪有人说;“塘桥有玉斧垫着,不要讲掼炸弹,神仙都摇不倒!”
勤劳致富金鸡墩
七宝镇的东北角上,当年有个高泥墩,人称金鸡坟墩。
相传,当初这里住着一户夫妻,人还年轻,却懒得出奇。一夜,夫妻俩梦里碰到一对金鸡。金鸡讲:高泥墩下有七缸金八缸银,你们为啥不去挖呀?夫妻俩醒来急忙出门去挖泥墩。可是,从早挖到夜,根本不看见有啥金银财宝,只得回家睡觉。天没亮,夫妻俩又被金鸡叫醒了。本来还想睡懒觉,一想到金鸡讲的七缸金八缸银,又连忙起来再去挖泥墩。他们悄悄地挖了三天三夜,就是挖不到啥宝物,再一想,反正高泥墩全挖过了,顺手撒了些麦种菜籽,也算没白挖。
没几个月,高泥墩麦飘香,菜满地,夫妻俩竟有了个好收成。
从此,夫妻俩也习惯了,每天清晨金鸡一叫,就出门挖泥,虽然有人笑他们痴心,但再也没人讲他们懒,反而纷纷学他们的样,金鸡一叫就下田干活,日脚也过得蛮安逸。
不料,有一天,那只金公鸡被觅宝的江西人用玉蜈蚣作诱饵盗走了。虽然这里不再有金鸡催工的啼叫声,但七宝人已代代相传养成了勤劳致富的美德。
玉筷、神树、莲花经
流经七宝镇北吴家园的横沥港上,早年有座玉箸桥,在南桥堍离水面数尺的地方,桥身石板上有一个深深的凹痕。人们都说,这就是存放筷匣留下的深印。当年,曾有一匣神奇的玉筷被悄悄地隐藏在这桥身凹印之中。
相传,这玉筷是当初皇帝赐给一位吴姓的功臣的。后来,风云变幻,吴氏后人抱着玉筷匣不声不响落户在此。再后来,又惹出事端,致使吴家后人各奔东西,匆忙之中把玉筷藏在了桥石内。
这神奇的玉筷能驱五毒,又能作剑劈邪。可惜,当七宝人得知这里藏有宝物时,听说这宝贝也被觅宝的江西人盗走了,只能将石桥取名玉箸桥作个纪念罢了。
幸亏,七宝镇上还有神树、莲花经、铜钟等宝物保存了一代又一代,不然,人们真要笑七宝人有宝守不牢,有福享不全了。
讲述者:杨挺时 67岁 七宝镇 居民
张志华 39岁 上海县电视台 干部 大专
记录者:张乃清 41岁 上海县文化馆 干部 大专
1990年采录于上海县七宝、莘庄镇



锡箔的由来
元朝末年,朱元璋领兵起来造反。正在与元兵恶战之时,他手下李善长上来禀报:“起义军兵马众多,军饷粮食十分缺乏。打仗没有本钱,得赶快想办法啊!”朱元璋一听,急切里实在想不出办法。手下有个专管钱粮的文官叫沈伯荣,他是江南人,晓得江南人有个风俗,叫“家无十两穷”。家家都有十两银子放在家堂里。这个十两银子,无论如何,勿好动用。因此,他就出来讲:“这里家家家堂里有一只银元宝。何不下令借来救急,将来你一统江山,做了皇帝,再下令发还。老百姓恨鞑子横行不法,包侬家家肯献出来。”
当时,一声令下,老百姓果然把这十两头献了出来。这样一来,朱元璋就威势大振,赶走鞑子,做了皇帝。
朱元璋做了皇帝,早把向江南老百姓借饷的事情忘记了。一日,皇帝坐朝,李善长出班奏道:“当年借用老百姓的十两头,理当发还,不然,对老百姓失了信用,有损皇上威望。”
朱元璋本性是个过河拆桥的人,心想,四海之内,都属皇家所有,百姓的银子,就是我的银子,何必再还。又一想皇帝讲出的话不大好赖,就叫手下人把锡烊化,打成绝簿的簿片,取名叫锡箔,并传下圣旨说:“当年皇上借了你们的银子,现用锡箔来偿还。这种锡箔既可驱邪,鬼在阴间又可以当铜钿用。”
当时老百姓重迷信,因此,皇帝的圣旨一下,全听从。凡捐献过十两头的人家,都拿到了大量的锡箔,没有捐献的人家,也就纷纷来买。朱元璋见这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就从此作为定律。后来,人们慢慢地也习惯了,这锡箔就一直流传下来。
讲述人:琚纪生 已故 七宝镇友谊八队 农民 初小
记录人:琚墨熙 60岁 七宝镇友谊八队 农民 高小
采录时间和地点:1987年于上海县七宝镇




重阳节为啥要吃糕
老上海人过重阳节,几乎家家要吃糕,这是为啥呢?小时候听老人们讲,这事有名堂哩!
听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庄户人家,住在一座高山下。这户当家人是种地的庄稼汉,他手脚勤快,整天起早摸黑忙,收成蛮好,日子过得还不错。这个庄稼汉不是只顾自已势利鬼,为人忠厚,一付热心肠,谁家缺点啥,碰到啥难处,他总是慷慨相助,甚至从家用中挤一点来接济人家。一天,天快黑了,他从地里歇工回家,路上看见一个卜卦模样的老先生,因为无处食宿,急得团团转。他上前问清情况,就把他领到自己家,请他一起吃晚饭,饭后又在外厢房里排个铺,安顿他休息。那个过客也不客气,倒头便睡。第二天一清早,过客上路了,临走,他对庄稼汉 讲,"九月九,侬家里要遭灾。"庄稼汉听了,吓了一跳,说: "我没做啥坏事,怎么还要受难呢?"过客讲:“天有不测风云,好人难免受灾。请不要急,在九月初九前,你要搬家,拣草木少的高地方搬,越高越好。只要照我的话去做,就可避灾。"说完,过客就走了。
庄稼汉听了过客一席话,肚里搁了一桩心事。他屈指一算,还有二天就是九月九,越想,心中越感到不踏实,决计不管如何,先避避再说。他就叫老婆孩子一起把家中可拿的东西都往屋外高山顶岩石上搬。到了九月九清晨,东西搬得差不多了,他就领了老婆孩子离家往山顶上爬。他刚爬到山顶岩石上,回头一看,原住的房子火烧起来。火越烧越大,山脚下、山腰中一片火海,幸亏山顶周围全是光秃秃的石头,火才没烧上来。
庄稼汉全家在九月初九爬山登高避灾一事,一传十,十传百,迅速传开了。到了第二年九月初九,一些人们唯恐灾难落到自已家里,老老少少,纷纷搬家,登高避灾。可是,住在平原的一些人家,象浦东地区,没有山也没有高地,怎么登高避灾呢?另外,九月九年年有,一年搬一次家,庄户人家也折腾不起呀。后来有人就想出一个办法,九月九做糕吃,糕高同音,以吃糕表示登高消灾。在浦东农村,九月九吃糕前,先要把糕放在灶头上,点上香烛,敬献灶王爷。
在农村,还流传一句古话:“重阳不吃糕,老来无人告”。“告”是“请”的意思。原来,吃糕是好心人取代登高消灾的规矩,重阳不吃糕的人,就不是好心人,说不定那一天灾难来到他身上,所以其他人就象躲灾一样避开他,不跟他来往。这些都是过去的瞎话,吃糕大约是哄小囡,今日不作数。

讲述人: 姚裴娟 女 三林乡 农民
陈宝珍 女 三林乡 农民
记录人: 陈勤建 40岁 华东师范大学 教师
采录时间和地点:1987年于上海县三林乡




钱华高起反
相传数百年前,华漕乡钱家湾村的钱华高家里出了桩稀奇古怪的事情。
钱华高的父母老早都死了,家中只有一个妹妹。他很有志气,每天朝耕夜读,习文练武,等待时机准备干一番事业。
一个寒风刺骨,大雪纷飞的夜里,钱华高一个人还在油灯下用功读书,直到鸡啼头遍不想去睡。忽然,灯花爆溅,他一看,原来灯油点光了,自言自语地说:“灯要旺,要添足油,想干大事,一定要有人帮助。”刚说完,油灯熄灭了。钱华高正想上床去睡,忽然窗纸上好象有个女人的影子,马上开窗寻看,只有月光照着树影在摇动,知道自己看书看得眼花了。
转眼大地回春,正月十五那天,轩辕殿前竖起灯塔,准备晚上闹元霄。钱华高年少气盛,并且调得一手好龙灯,吩咐妹妹守家,就奔轩辕庙去了。
只见旗杆场上已挤满了人,灯火照得澄亮,紧接着一阵紧锣密鼓,各色龙灯开始舞动。钱化高出手擎龙头,左调一套“腾蛟伏波”,右舞一出“独龙斗珠”,博得满场喝彩。谁料正在这时,从空中飘下一条丈把长的小白龙,只见它张牙舞爪,在钱华高头顶上盘旋,众人见了都吓得快快逃跑。只有钱华高临危不惧,索性甩下手中龙头,直扑小白龙。忽然小白龙变成一条白绢,,飘向后殿,钱华高眼捷手快抢上前去,用力一扯,忽见一位俊俏的少女,躲在后殿门后看灯,他手中扯的一截白绢,正是那少女束在腰里的裙带,这一下弄得钱华高十分难堪,说不出话来。这时,老道士从殿后走来,看到这情景凑趣说:“好一个千里姻缘一线牵!”说罢请俩人到里屋坐坐。钱华高偷看少女,觉得有点面熟,忽然想起那天夜里窗前的影子,老道士听了就顺水推舟做了月下老人,他俩就此结为良缘。
自从新娘嫁到钱家后,足足有六个月勿曾跨出房门一步,连钱华高也变懒了,书不读拳不练,只是三天两头到镇上去买点五彩纸送进房里,整天把房门紧闭。这样引起了妹妹的疑心和好奇,但又不便到阿嫂房里去。
有一天,妹妹看到哥哥出门没有回来,心生一计,急急敲门叫嫂嫂,“哥哥在途中患急病,请嫂嫂快去把哥哥接回来。"阿嫂听了,心急火燎,连房门也来不及掩上就急匆匆走了。
姑娘趁机踏进房门,只见到处是纸笔和剪刀木尺,床脚边还有一钵头豆油,这一切她都不在眼里,只想看看阿嫂有多少嫁衣。刚巧墙角一只红漆柜没有上锁,她使劲掀开柜盖。只听见"呼"的一声,从柜里冲出无数兵马,个个披甲戴盔,手拿武器,杀气腾腾,随着又闪出一匹战马,马背上坐着一位将领,很象哥哥,只见他令旗一摇,全部兵马夺门而出,乘风驾云,浩浩荡荡杀向京都,吓得姑娘惊倒在床后。
再说嫂嫂离家不远,走在路上,忽听得空中有呼呼声,抬头一看,失声顿足说:"坏事了!还没浸过豆油哩。"急忙返身奔进房里,把惊呆的姑娘扶起,一同到轩辕庙找老道商量。只见钱华高也在那里,得知情况后,弄得六神无主,急得要命。还是老道想好了对策,姑娘因受牵连暂时削发当尼姑!钱华高起反没有成功,罪很大,只得跟着老道云游四方,待机再起。新娘原是仙女私投人间,只好拆散夫妻,隐居蓬莱三岛。
再说那批兵将过关斩将,杀奔京都,吓得贪官污吏抱头逃窜,连皇帝也躲进了深宫。京城百姓拍手称快,以为苦出头了。谁料到一场大雨,把钱家的纸兵马淋得稀烂。皇帝立即降旨,搜查捉拿起反首领,满门抄斩。可是奉旨前来的官兵们扑了个空,只好空手回去。
后来,每逢秋雨连绵的夜间,总有人看到钱家湾村石桥上隐约出现一个女子的身影,徘徊于村头,时而看看布满星星的夜空,时而站在石桥上望望钱家湾村,久久不愿离去,直到鸡啼三遍,方才消逝在天亮前的黑暗之中。

讲述人:徐永康 47岁 华漕乡黎明村 农民
记录人:朱墨钧 43岁 华漕乡黎明村 农民
采录时间和地点:1987年于上海县华漕乡




林则徐流落莘庄镇
林则徐年轻时,一心想进京赶考,可是家里贫穷,只得外出谋生,以卖字为业,四处漂流。在清朝嘉庆十五年(1811年)的夏天,林则徐流落到了莘庄镇上。他白天守在镇中心的平桥头,替人家写字做对换几个铜钿,夜里住不起旅馆,就睡在北街口的城隍庙戏台下面。
半年过去,入冬了,林则徐还是没法摆脱困境,明春赶考的计划看来又要落空了。
城隍庙西邻是会真道院。一夜,道院的当家法师做了一梦,梦见城隍老爷来到道院,对他讲:“现在住在我庙门口的林宫保,每天出门我都要恭送,夜里进门我还要迎接,太麻烦了。”道院当家听得莫名其妙,便问:“哪来林宫保?为啥要接送?”城隍老爷连忙解释:“那个卖字先生林则徐,将来要出任封疆大吏,我这个小小的地方官,怎敢不孝敬他呢!今朝特来与你相商,眼看时值隆冬,离明春会试已经不远,希望你慷慨解囊,给他资助些路费,让他早日进京赶考去。”道院当家法师听罢,一口答应,由道院资助林则徐进京赶考。
于是,林则徐顺利地由莘庄出发,进京会试,结果录取为进士,进入翰林院担任编修,后来又出任监察御史、江苏布政使。
一天,林则徐途经松江府,不由回想起当年流落莘庄镇的往事,特地转道重游莘庄。他找到会真道院的当家法师,千谢万谢当初的恩情,见城隍庙戏台左边新建了一座三开间的小厅,就挥笔用正楷体题写了“格思堂”三个大字,以示纪念。
莘庄人就做了一块白底黑字的匾额,高挂在厅堂内,虽然极为朴素,但道院当家法师的仗义之举和林则徐的知恩之情,被历代传为佳话。

讲述人:陈访奇 76岁 莘庄镇镇志编写组 居民
记录人:张乃清 51岁 闵行区图书馆 大专
采录时间和地点:2000年3月于闵行区图书馆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1 02: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春申塘边的王十八
莘庄镇莘联村靠近春申塘,有个宅基名叫王十八。它的由来,充满传奇。
老辈人时常讲,五百年之前,黄浦江边有十八个年轻的壮汉,全姓王,以捕鱼捉虾为业。他们聚居在一起,那里人称王家码头。十八壮汉个个力大无穷,徒手能提起两只百来斤重的石臼,行走如飞,而且气不喘,脸不红。发现河里起个浪花,手里的鱼叉触出去,定能捞条鱼上来。他们为首的王大哥,更是身材魁梧,胆气豪迈。
一天,他们正行船捕鱼,突然迎面遭遇一帮恶贼。恶贼们凭着船大势猛,用挠沟扯破他们的鱼网。十八壮汉不甘心受此欺侮,上前评理,但恶贼照旧横行。结果,经过一场决斗,十八壮汉把那些恶贼打得落慌而逃。
可是,那帮恶贼就此生出毒计,趁一个黑夜,闯进王家码头,放火烧了十八壮汉的船只,还扬言要斩草除根,杀尽王姓人家。
十八壮汉心底善良,生怕连累王家码头的百姓,就决定集体隐居他乡。他们驾船沿黄浦江往南而行,走了数十里,突然转弯进了一条支流,朝西又走了数十里,见北岸有个地方“半岛”特别多,地势利攻易守,就选中一块高亢地,伐树砍木,盖起了十八间住房和一只总客堂。从此,他们农忙种田,闲时捕捞,附近的姑娘看上了他们,一个个在此成了家,日脚过得蛮快活。
人们称他们的住宅地叫王十八。而他们忘不了当初住在黄浦江边,因此将村前的河道称作春申塘。

记录人:张乃清 51岁 闵行区图书馆 大专
采录时间:2000年3月根据当年插队落户时当地农民讲述而记

注:黄浦江又名春申江

莘庄仙鹤,富了七宝
早先莘庄北街口有座三茅殿,三层楼屋脊正中,塑有一只铁骨油灰的白鹤。迭只鹤头朝正南,似金鸡独立,远望上去,活龙活现。传说迭只鹤已有二百多年,早修成仙了。它日里立在三茅殿上一动不动,而每夜要飞到小东街南面的王家浜里汰浴,寻食吃。有月亮的夜里,有心人还能见到它翩翩起舞的鹤影。每当要生蛋了,就会飞到七宝去,年年如此。
本来莘庄市面比七宝好,可是后来翻转来了。大家讲,就因为迭只白鹤吃了莘庄食,偏偏到七宝去生蛋,所以莘庄越来越穷,七宝愈来愈富。莘庄人想想气不过,后来就把迭只仙鹤拆掉了。可惜,多少年过去了,莘庄仍旧没有富起来。
如今,莘庄成了县府所在地,虽说仙鹤没了,三茅殿也拆脱了,但莘庄却富起来了。侬讲为啥呢!

记录人:陈访奇 65岁 莘庄镇志编写组
采录时间:1987年根据当地长者讲述而记



紫藤棚
闵行朝西六里路,就是马桥乡的“紫藤棚”。每年春夏,此地青枝绿叶的紫藤盖满了河东大半条街,因此成了一大名胜。
但在明代,这里还只有三户人家。一到大热天,连烂泥都蒸得发烫,当地人只得到附近董家花园的紫藤架下去避暑。可是董家主人太势利,不许他们进花园。村上人想折一枝回去插种,董家也不准。一次,有个小伙子摸黑去折了一枝,种在屋角边。几年后,小宅基变大了,插种的紫藤也长大成荫了,而董家花园由于换了主人,不知为何花园里的紫藤反而都死了。
宅上的紫藤日长夜大,到了清朝乾隆年间,繁枝茂叶已能覆盖整个宅基,成为当地一大盛景。后来,乾隆皇帝得知松江府有古藤奇观,下江南途中顺便想来看看。因天气不好,船被阻在泖泾港。乾隆看不到古藤,便下旨要掘起紫藤,移栽到御花园。侍从们一听,暗暗发急,这样大的紫藤如何搬法?便推说:“紫藤之果有毒,吃了要发抖抖病。”乾隆听说有毒,只好作罢。开船时,乾隆又问:“往南是什么地方?”回答说是:“叶榭。”乾隆把紫藤和叶榭联起来一想,“蛀藤叶榭”,太不吉利,连说“得胜归,得胜归。”龙船掉头驶离泖泾港。后来,那条小河就被人称作“得胜港”。
太平天国时,一年,有支太平军路过紫藤棚,在此起灶烧饭。当地百姓敲锣打鼓热烈欢迎,不知啥人在此惹下火种,一场大火顿时烧了起来。幸亏太平军赶来灭火,但紫藤的根茎已被烧焦,古藤美景从此消失,令人惋惜。直到辛亥革命前夕,枯萎的紫藤又突然萌芽吐青,逐年成长,恢复生机如初。
解放后,人民政府拨款修建了紫藤架,现在它已列为县级文物加以保护。


讲述人:李庆江 已故 马桥乡 农民
记录人:胡志新 64岁 上海县文化馆 干部 初中
采录时间:1987年根据赴马桥采风时记录。



舍生取义烧县衙
  清乾隆五十五年,辖属松江府的娄县一带,连年灾荒,农民苦得连饭都吃不上,只得挖野菜充饥。但是官府还逼着要缴小熟官粮,缴不出的就以“抗缴皇粮”定罪。眼看一个个乡邻被抓进衙门受刑,农民们忍无可忍了。
  一日夜里,莘庄乡庙泾村有一群农民兄弟趁着月光聚集拢来商量。有的说:“我们已经被财主逼枯了,官府还想来剥皮,怎么办呢?”有的说:“我们不能光把眼泪往肚里咽,走,同那些瘟官拼了!”更多的人纷纷呼应。这时,有—个站出来说:“官府势大,我们不能莽撞,不当心要吃眼前亏的。乡亲们应该想个对策才是啊!”众人一看,讲话的是保正张超琪。他也是穷苦出身,办事秉公无私,因此当地的农民对他很信任。大家经他这么一说,便纷纷请他出主意。张超琪说:“我们不妨持香到官府去评理。这是皇法规矩,官府扳不住我们的岔头。如果官府自知理亏,减征放粮便罢,若是仍旧要逼缴的话,我们就同他们拼了!”大家听了觉得有理,都表示响应。
  第二天,一大群农民由张超琪带领,每人手里捏了一支香直奔县衙。一路上,许多农民得知要向官府评理去,都纷纷加入。这一来,人数有几百。到了县衙门,差役见这么多人持香而来,急忙禀报县老爷。县官想先来个下马威,当即命令差役传话:“大老爷吩咐,包围县衙,聚众闹事,这是触犯皇法的。你们不要受刁民唆使,快些回去,要知道,造反者要充军、杀头的。”有些胆小的人一听动摇了。张超琪忙大声说道:“诸位乡亲,列位弟兄,我们持香求见县老爷,本是皇法所允,想不到县老爷非但拒不接见,反说我们是闹事,究竟啥人无理?!乡亲们,县老爷不出来,我们进去寻!”说着,他带头闯入衙门,众人一哄而上。县官见众人冲进公堂,慌忙命令差役用板子殴打,可怜这些手无寸铁的农民,被打得血流满地,张超琪与为首的十五人当场身亡。农民兄弟们气不过,就用手中的香点着了公堂的布幔、家具,将县衙烧光。县老爷一看情况不妙,慌忙逃到松江府,他生怕府台追究,把“持香”故意说成“持枪”。松江府台一听吓慌了,被迫答应减征当年小熟官粮。
  后来,老百姓把张超琪等十六人合葬在庙泾桥边(今七莘路十号桥),立碑“娄县三十五保一十六人之墓”,并为张超琪设 “舍生取义”匾额一块。      

讲述人:金牧夫 42岁 上海县文化馆 干部 中学
记录人 :刘永康 36岁 上海县文化馆 干部 中学
采录时间:1957年



北桥为啥只是一个小镇
当年,北桥有规模宏大的明心寺,光房子就有五千零四十八间。镇上东西街足有一里路长,传说是秦始皇出巡时马道的必经之处。三、四十年代,上海县在此设过县衙门。如此有来头的地方,为啥结果只是一个小镇呢?
说出来,真叫北桥人塌台,为啥?据说,老祖宗养出了一个不识货又非常骄傲的后生,是他把北桥成为一座大城的希望给报销了。
有一天,一个云游道士手拿一段“烂索头”,疯疯癫癫地从普陀山下来,凡是新到一个地方,看见第一个人,就要叫他给这段“烂索头”起个名字。他路过松江时,先碰着一位老农,他叫老农起名字,老农说这是“绳”。道士点了点头走了。后来松江就形成了一座大城。
那道士离开松江来到北桥地面,一眼看见一个彪形大汉在路上打拳,就立定下来看了一息,摇摇头。大汉见他不给自己的花拳喝彩,心中不快活,真想给他一点颜色看。道士不多响,他不好发作,只得别转身回家去。道士也不知趣,偏偏跟了上去,与他搭讪。大汉光火了,问他为啥缠牢不走?道士就拿出“烂索头”叫他起名字。大汉一看,笑得连嘴巴都合不拢,说:“烂索头你也不懂,亏你还是云游道士呢!”说完,再也不愿理睬人家,一脚跨进自家院子。
道士见他如此傲慢无知,叹了一口气:“看来,北桥人不配住进城里去的,让它保住个小镇算了。”
于是直到现在,北桥还是一个小镇。

记录人:华伦其 39岁 北桥乡文化站 职工 初中
采录时间:1987年根据儿时长辈讲述而整理



杨光霖率众斗洋人

1906年(清光绪三十年),设在上海租界的英帝国主义当局----工部局,为了在佘山上建造东方第一流的天主教堂,特意要修筑一条城区直通佘山的马路。于是,他们勾结地痞流氓,张贴招工布告,擅自闯进租界以外的上海、青浦两县勘测、插标。沿途群众生怕得罪了洋人招来横祸,因此敢怒不敢言。
这时,有个不怕洋人的七宝人站了出来。他名叫杨光霖,年过四十,是明强学校的教师。面对洋人在中国的国土上横行霸道的行为,他挥笔上书给松江府台控告英人。府台大人看了此信,就向工部局提出**。但洋人理也不理,杨光霖更加愤怒了,带领群众,就把洋人沿途所立的界标统统拔除。
洋人知道后,恼羞成怒,竟出动骑兵部队和二条洋船,冲到上海、青浦二县。面对强权,杨光霖不屈不挠。在乡亲们的支持下,他单刀赴会,与洋人面对面交涉。洋人却仍不听劝告,继续强行施工。
一天,洋人正在施工,忽然,四周响起敲锣声,当地百姓捏着锄头铁鎝拥了过来。洋人见势不妙,扭头就跑。
洋人见硬的不行,就来软的。1906年12月22日,由英人副办和董事骑着马,带了翻译和爪牙十多人,闯到七宝镇,想用银票打动杨光霖的心。可是,杨光霖说: “哪怕你们用银子叠断我门口,杨某也不依从。”洋人只得灰溜溜走了。
洋人筑路的阴谋被粉碎了。为此,他们对杨光霖恨之入骨,伺机谋害。一年后,杨光霖有事进上海英租界,在路上,被人用轿车故意撞倒,不幸殉难,年仅四十五岁。 

讲述人:潘苍水 已故 七宝镇 干部
记录人:杨挺时 64岁 七宝镇北东街 居民
采录时间:1987年


鹤坡塘
陈行乡题桥镇东南面,有个地方叫鹤坡塘。那里原来还有做古庙叫“鹤坡庙”。这地名和庙名是怎么来的呢,这里有个传说。
相传早在晋朝时,那地方是东海滩,到处是芦苇和茅草。
有一天,海上飞来一对白鹤,看到这地方清静,鱼虾也不少,就在滩上做巢住了下来。不久,生下了一对小白鹤。到了秋天,老白鹤带着小白鹤飞走了。
第二年春上,人们看见云头里落下两只丹顶绿脚的白鹤,在去年老鹤住的巢上兜了几圈,就住了下来,不久也生了一对小鹤。一入秋,两老两小四只白鹤又飞走了。
以后年年如此。来的鹤越来越多,河塘坡上到处筑满鹤巢。人们就叫这地方为鹤巢塘。大家认为这是个发祥吉地,决定造座庙,提名“鹤巢庙”。
啥人晓得庙宇刚造好,河塘上的白鹤却一起鸣叫着向东南方向飞走了,从那以后,白仙鹤就再也没飞回来过。
后来年数多了,“鹤巢塘”被叫成了“鹤坡塘”,那“鹤巢庙”也叫做“鹤坡庙”了。

讲述人:李秋生 65岁 陈行乡老龄协会 农民
记录人:周曙明 39岁 陈行苏民小学 教师 中师
采录时间和地点:1987年于上海县陈行乡。



没有姓召人家的召家楼
浦东召家楼,根本没有姓“召”的人家,更没有召家的楼房,那么为啥叫这个小镇为召家楼呢?说来话长。
大家都晓得《珍珠塔》里有个方卿,他中了状元做了官之后,受人诬害,皇帝拿他革职,七趟抄家灭族,只逃出个孙子,名叫方盖奚。
方盖奚逃到哪里去了呢?方盖奚逃到了浦东滩,隐姓埋名,在当地讨了个大娘子,生了小女不敢姓方,生怕再被官府抄杀,拿自己名字的第三个字做姓,这就有了“奚”姓。现在召楼附近姓奚的人家邪多,讲全是方卿的后代。
后来,奚家有了田地上百亩,到了农忙季节,就要各处召用帮工,非常不便。一次大忙后发工钿的辰光,奚家的管家想出了一个办法,告诉大家:今后奚家要用帮工,就把门楼上的钟敲敲响,大家听见钟声就来好了,老户头工钿双倍,新户头也不怠慢,吃顿便饭。从此后,奚家招工再也用不着到处跑了。
年长时久,大家就把奚家楼叫做“召稼楼”。奚家四周变成了小镇后,大家也把这个镇叫做“召家楼”,有的人索性叫它 “召楼”了 。

讲述人:吴老太 女 80岁 陈行乡 农民 文盲
记录人:周曙明 39岁 陈行苏民小学 教师 中师
采录时间和地点:1987年于上海县陈行乡

周瑜晒旗场
浦东陈行有个“小计宅”。其实,它的真名应是“晒旗场”。
相传在三国时代,浦东一带由东吴大将周瑜管辖。有一次,孙权命周瑜发兵去攻打曹操。接到这个命令后,他率部誓师,教场上阵容整齐,刀枪林立,尤其是那鲜艳的各色军旗,迎风猎猎,更是大振军威。不料大军出发后,忽遇上一场瓢泼大雨,军士们全被淋成了落汤鸡。那些迎风招展的旌旗被大雨一淋,也都湿漉漉的象死蛇般缠在一起;加之时近中午,一时又无法埋锅烧饭,将士们又饿又累,缩作一团,一个个唉声叹气。周瑜回头看看这副狼狈相的军容,心里很不是滋味。
一会儿,雨停了,太阳又露出云层,周瑜就命令部队就地休整,把全军所有的旗帜都摊在场地上晒。
经过一个多时辰的休息,士兵们都饭饱衣干,那一面面裹缠在旗杆上的旗帜也都晒干了,一经竖起,迎风一吹,又精神抖擞地飘扬起来。那鲜艳的色彩与太阳光相辉映,极为壮观。
队伍重又出发了,周瑜登高一望,士兵们个个精神振奋,军旗也一面面迎风招展,格外鲜明。他满意地点点头对左右说:“如此军容谁敢匹敌!”
后来,这支军队果然旗开得胜。为了纪念这次出师大捷,这个原来没有名字的小村,就被人们叫做了“晒旗场”。

记录人:张永林 陈行乡
采录时间:1987年根据回忆儿时长辈讲述而记。

皇袒桥的传说

在川塘宅(今浦江镇苏民村12组)与小瞿家宅(今浦东新区三林镇友谊村)交界地,东西向有条长浜头,南北向有座三节头石桥,叫皇袒桥。
过去,此地是人们上南朝北必经之路。原本,桥北堍有间破草屋,住着个毛三十岁的光棍,时常出去讨饭。一日夜快,天突然下起雨来,有个算命先生路过此地,到屋里来躲躲雨,躲到天暗雨还勿停,光棍烧夜饭留算命先生吃了再走。两人也就天南海北扯乱弹了。算命先生给光棍算命,掰掰指头骨,说:“大阿哥,侬格命不坏呀,叫‘后来高发’。侬养个儿子,是文曲星下凡,将来要中状元。恭喜恭喜!” 光棍说:“先生,侬不要开玩笑了,我穷到迪能地步,连娘子也讨不着,啥地方来儿子呢?”“侬不要急呀,再过六天,机会自会得来,侬不相信等着看。不过机会难得,侬不要错过。”算命先生一本正经地讲,光棍将信将疑。
一日过去,二日过去,转眼第六天来了。齐夜快,天又落起雨来。路上走来一个尼姑,到穷光棍家来躲雨。等到天黑,雨还不停,他就烧好夜饭留尼姑吃。吃过夜饭,雨还落得起劲,尼姑只好在此过了一夜。
到了大年三十夜里,光棍正准备吃夜饭,门“笃笃笃”敲响了,伊开门一看,原来是上次来过的算命先生。他手拿一瓶酒,摸出一包猪头肉,说特来一淘吃顿年夜饭。二人一边吃一边谈谈说说。算命先生说:“侬的儿子已经养出来了,今朝特来向你报喜。来,我先敬侬一杯。”穷光棍讲:“没得的事,啥地方有儿子?”算命先生讲:“我上趟离开侬屋里后,在侬祖坟椁里养了一条小鲫鱼。今朝我去看过,鱼还活着,我就晓得侬的儿子养了。”算命先生见他还不明白,就问:“侬碰着过一个尼姑来借过夜哇?”光棍的脸红了起来。算命先生说:“尼姑在你屋里住过以后,就蓄发还俗了。不多久,十月满足,养了个男宝宝。全是侬做人好,命好”。说得光棍一时无话回答。
穷人还是穷人,光棍日脚还是照常过,转眼二十年过去了。有一日,突然衙门里来人向他报喜,讲伊儿子高中状元了,接着又二报三报,四乡为此闹猛了起来。
没隔几天,一个骑了高头大马的状元爷来了,开口叫光棍“阿爸”,讲要接伊出去。穷光棍是开心来眼泪落勿停,不过伊不肯出去,讲乡下头过惯了,仍要住在乡下。
不多久,京城里派人来帮他翻造了住宅,还宣读了皇帝圣旨,赐给伊一百亩田。人们称作“皇袒田”,田当中东西向的石桥就叫“皇袒桥”。后来,兵荒马乱,那状元府被烧得精光,状元的爷也勿晓得到啥地方去了。不过,“皇袒桥”一直横跨在长浜上。

讲述人:周金仙 女 56岁 小学 南汇县周西乡礼西村7组 农民
采录人:周曙明 男 36岁 中师 上海县苏民小学 教师
采录时间和地点:1983年2月于上海县陈行乡。

浦东张姓的由来

上海浦东陈行乡东风村有个张姓大宅基,分为北张、南张、东张和西张。
而过去,此地没得姓张的。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河北石家庄有个姓章的人,在京城做官却得罪了朝廷奸臣,被抄杀,章姓族人受到株连,纷纷外逃。其中,有弟兄两家同撑一只网船逃到了浦东周浦塘一带。一日,章兄在船舷上洗碗,一失手,一只饭碗沉到江底去了,阿哥说:“兄弟啊,看来,我应该上岸去谋生了,侬继续走吧。”于是,阿哥夫妻俩告别弟弟,穿过芦滩,在一棵老槐树下搭了个草棚棚。
一日早晨,他在草棚门口吃饭,突然,一粒鸟粪从树枝上落下来,正好落在他碗里,他恼火地拿起作刀,想把老槐树砍倒,那晓得一刀砍下去,冒出来的竟是血,他晓得这棵树勿好碰,急忙住了手,另选一个靠浜头出水方便的高头地造了房子。
后来,他生了四个儿子,改姓“张”。几十年过去,人丁更兴旺,一绞圈住不下了,起造新宅,叫“南张”。老宅称为“北张”。以后又起新宅,叫“东张”和“西张”。现在,此地姓张的人有了两千多个。
沿周浦塘向东,在周浦镇东有个地方叫“张家竹园”,那里姓“张”的人口也很多。据说,那是章家弟弟落脚的地方。

讲述人:张咏梅 女 46岁 初中 上海县苏民小学 教师
采录人:周曙明 男 39岁 中师 上海县苏民小学 教师
采录时间和地点:1986年7月于上海县陈行乡

老闵行镇的清静庵

闵行老街有座1897年修建的的清静庵。相传,庵里有一只四个人也抬不动的铜香炉,其实是只约二百公斤重的宝塔形铁香炉。庵里还有四尊菩萨:三关老爷、观音菩萨、济公活佛、圣阳菩萨。这四尊菩萨身上都涂满了金粉,又叫金身菩萨。
清静庵是普顺尼姑化缘修建的。普顺(1877年—1948年)是有一点来历的,伊是从普陀山南海观音菩萨身边派来普渡众生的。伊到闵行时只有十多岁,身上背着一只菩萨画像的口袋,胸前挂着一口木鱼,点了一柱香,敲着木鱼,走街串巷,到处化缘,经过许多年的化缘,积攒了一些钱就修建起这座清静庵。
清静庵修建后,香火一直很旺盛。普顺陆续收了三四个徒弟。其中有一个十多岁的小尼姑,叫满庭。满庭(1909年—1960年)是上海县塘湾村一个农民的女儿,伊一出世,大家都讲伊很漂亮,漂亮得满庭生辉,所以起名叫满庭。满庭一天天长大,越长越漂亮,人又聪明能干。
当时,闵行有一家姓范的人家,看中了满庭,收做伊儿子的养媳妇。满庭住到范家去后,每天半夜三更总要被外面的响声吵醒。伊从里屋门缝看到范闵一伙人,抢了许多金银财物,勿是藏在箱子里,就是埋在床下头的地洞里。有时还听到范闵一伙人嘁嘁喳喳地讲:要去抢那家的财物,怎样去杀人等。满庭听到这些事情,吓也吓死哉,就跑回自己娘家去了。回到娘家,对自己的姆妈讲:“姆妈,范闵原来是一个土匪,伊又是抢钱,又是杀人,我勿愿意嫁给他。”满庭娘听了讲:“范闵介坏,这怎么办呢?只好退婚,另外嫁人。”范闵晓得满庭要退婚另外嫁人,就大发雷霆,对满庭又是骂来又是打,范闵威吓讲:侬是我的大老婆,侬要退婚,是坍我的台,我就把侬一家门杀光。侬要是重新嫁人,侬嫁给啥人,我就把啥人一家门统统杀光。”满庭听了以后,吓杀脱了,伊就逃了,结果逃到清静庵里,请求普顺保佑。
范闵晓得满庭逃到清静庵里,也跟着追到清静庵里,口口声声要捉满庭,把整个清静庵里尼姑都吓呆了,普顺只是不停的敲木鱼,嘴里不断念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范闵对满庭讲:“侬勿愿意做我的大老婆,要另外嫁人,我是勿同意的,要么侬当一辈子的尼姑好了。“满庭听了范闵的话,心想:我情愿当尼姑也勿嫁给范闵。就拜普顺为师,削发当尼姑了。
在满庭32岁时,普顺另一个徒弟蒋氏是51岁。这一年,浙江省平湖一个船户人家,到闵行来落户,因生活困难,把一个七岁的小女孩送到清静庵里给满庭做养女,这小女孩叫吴纪庆。蒋氏看到吴纪庆蛮苦,就帮着满庭一道来扶养她。
闵行将解放的辰光,范闵就被镇压。吴纪庆就到满庭娘家去种田。这时满庭已经拖了一身病,得了肝癌。到1960年,伊51岁时死了。由于满庭与普顺都是童贞尼姑,大家就把她两人合葬在普安公墓,蒋氏和吴纪庆说:墓修得很大很好。后来被掘掉了。
现在蒋氏由53岁的吴纪庆来服侍。吴纪庆说:“过去蒋氏一直待我很好,伊就是伲老祖母,我应该对伊好。“吴纪庆已经有三个儿子,都已参加工作,他们对蒋氏也非常尊敬和孝顺。

讲述人:吴纪庆 女 53岁 浙江平湖人 文盲
记录人:李自勉 女 68岁 云南大关县人 大学(经济师)
采录时间和地点:1987年于原闵行区江川街道

塘湾打虎舞
1945年抗战胜利时,塘湾乡乐道厍上村农民扎制老虎灯,以《武松打虎》的故事情节自编自演,隐喻抗日斗争,表现中华民族英雄气概。舞蹈结合情节,突出打虎时跳、扑、掀、翻、扫的特点,引人入胜,令人振奋。1960年和1984年,塘湾乡又两次组成《武松打虎》表演队,四处演出,广受好评。




刻铭八棱石井栏
位于闵行区临沧路148号古藤园内西北隅的宋井亭中。井栏为青石质,高36厘米,上口内径25厘米,井栏圈上小下大,外壁有八个立面,其中一面镌有55字铭,记载一项姓佛教信徒为超度亡妻早升佛界,于南宋绍定五年(1232)五月在村口开凿义井,造福乡里。
该井原址在今吴泾镇境东南角、黄浦江转弯处的一个村落口。早年井已废,井栏移地留存。1966年,原塘湾人姚顺林将其收藏,1999年建古藤园时捐出。

刻铭并有确切纪年的宋代石井栏在上海地区较为少见,故将其列入不可移动文物是较有效的文物保护方式。现被安置在名为“宋井亭”的半亭之中。前有假山作屏,后倚高大的照壁,上有半亭遮荫。



井其中一面镌有55字铭




陈家宅院

位于闵行区颛桥镇南街47号。该宅院由陈守廉建于民国 24年(1935)。坐东面西临街,建筑均为砖木结构二层楼房,方形合围式中天井宅院,天井西侧还保留着原西仪门内侧的石箍八字门框。正厅前有船蓬顶轩廊,门窗框等木构件多有精致雕花。中天井四边的二层楼上为“走马楼”式格局。今宅院的部份建筑结构虽有所改变,加建,改建,重新分隔的情况较为严重,但主体结构仍保存完整。






神话:人是怎样来的

人是哪能来的?老代里人讲:是用烂污泥捏出来的,所以人日日净手揩面,还是净不清爽的。本来,在开天辟地的辰光就有过人了,后来发生了一趟天坍地崩,人统统死光了。玉皇大帝见世界上冷冷清清,就差灶君老爷捏三百对泥人,男一半,女一半,赶快放落凡间,重新传宗接代。
灶君老爷奉命之后,心想,一家头捏六百个泥人,太吃力了。他眉头一皱,就大懒差小懒,叫来了一帮小仙童帮忙。这帮小仙童,有的心灵手巧,捏出来的泥人眉清目秀,样子蛮好看,有的呢,笨手笨脚,捏出来的泥人,歪鼻头,大小眼睛,样子难看。因此现在人的生相各式各样,有好有坏。
他们捏了一个上半日,三百对泥人总算捏好。灶君老爷吩咐,搬到场上去晒,但等晒干后,着上衣裳,就好放到凡间去了。
这些小仙童,捏泥人做来蛮辛苦,想偷偷懒,去睡个中觉,就转差个老仙人,要他看好这六百个泥人。晒仔一歇,啥人晓得,突然之间刮起了大风,乌云冒出来遮脱了半爿天。眼看就要落雨了,泥人刚刚晒干,一淋雨,弄得一塌糊涂,哪能向灶君老爷交差呢?老仙人连忙叫起小仙童,快点把泥人搬进屋里。那晓得已经来不及了,阵头雨越落越大。有个小仙童发急了,要紧抢起一把竹扫帚,不管三七廿一,把剩下的泥人“哗啦啦”一记头统统扫进屋里。大家一看,坏哉!被他扫进来的泥人,有的断脱手,有的缺了腿。唉,难怪现在世界上有了不少残废人。
等到雨一停,神仙们重新把泥人搬了出来。老仙人数了一数,只有五百九十九个,仔细检查,少了个女的。大家连忙去寻,结果在场角上寻着了,不过,已经被雨水冲得扶也扶不起了。小仙童怕灶君老爷责怪,急忙把泥人穿上衣裳,送去交差。灶君老爷也一时糊涂,要紧下令把泥人放到凡间来了。只因为当时少了一个女的,就多了一个男的,所以后来世界上出现了单身汉。

讲述人:王忠明 64岁 华漕乡吴家巷农民 高小
记录人:秦复兴 38岁 华漕乡文化站 机关干部 大专
采录时间和地点:1987年于上海县华漕乡吴家巷
发表于 2010-12-31 11: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嗯妞”縣城的縣……
发表于 2011-1-5 13:42:3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七宝”我就想到了《何文秀》的唱词
发表于 2011-1-5 21: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下来慢慢介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3-29 14: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