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837|回复: 15

沪语"7" 孩子们为啥念不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3 22: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8年12月2日 10:10
来源:新民晚报 选稿:实习生 王丽琳

  居委主任洪克敏没有想到,在录制一盘“跳橡皮筋”之歌时,居然发现上海的孩子,这个“7”字,上海话就是念不准。经过两个下午的强化,带子是灌好了,但 “7”的味道总差那么一点。其实,在筹办9月17日的弄堂嘉年华过程中,洪克敏深深感到:老上海的弄堂文化,正在渐渐缺失。

  “九子”赛请孩子配歌谣

  55岁的洪克敏,是南京东路街道承兴居委会的主任。在黄浦区有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由她倡导的上海民间传统健身项目大赛,从 2002年开始,每年都举办得轰轰烈烈。比赛规模,也从最初的“五子”(打弹子、滚轮子、造房子、掼结子、顶核子),到后来的“六子”、“七子”,今年,变成了最高级“九子”(增加扯铃子、抽陀子、套圈子、跳筋子)。

  “跳筋子,就是跳橡皮筋。我在筹办的时候,有人建议,应该把小时候跳橡皮筋时唱的歌谣,作为节拍,在比赛时播放。而且有了这歌谣,让老上海人更加亲切。”洪克敏随口就唱了起来:小皮球,小小来,落地开花二十一,二十六,二十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一听录音却傻眼了

  为了原汁原味、全方位地复制跳橡皮筋,洪克敏一个人跑到黄浦区少年宫,想请一些小学生,帮忙灌制这首念白的歌谣。

  “少年宫里的春节艺术团非常支持,很快,他们就灌制好给我送来了。我激动极了,可回来一听,却傻眼了。这是歌谣,歌词都是以念白形式出现的,但孩子们却是在唱歌。”洪克敏说,这是她自己的工作失误,“我以为带教老师总归知道这是念白,但那个老师是个20多岁的年轻人,大概没有跳过橡皮筋,更没有听过这首歌。”

  反复纠正仍不尽如人意

  后来因为放假找不到人,洪克敏自己去裘锦秋学校找了9个小学生重新灌制。这下,问题又来了。“那个‘7’字的上海话,居然绝大多数孩子都发音不准。9个孩子中,5个上海人,2个是知青孩子,2个外地人。外地人、知青孩子,还情有可原,上海人发不准,就说不过去了。我与少年宫的陆老师一起,给孩子们纠正,孩子回去后还让他们向家人请教。但一定要问土生土长的上海人。”

  第二天,又纠正了好长时间,才开始录制。但带子出来后,这个“7”,听着总有一点不对劲。

  上海的弄堂文化,则是海派文化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在筹办“九子大赛”的过程中,洪克敏深深感到:老上海人的弄堂文化,正在逐渐流失。“ 现在的小姑娘,有多少会跳橡皮筋的?看超女还来不及呢!以前我们玩的游戏棒,我好不容易买来一盒,瞧,里面金箍棒、银箍棒也没有的。”

  找回流失的弄堂文化

  据悉,“九子大赛”,已经成为上海旅游节的一个系列活动。宣传小册子上写着:九子大赛,让远方客人领略海派特色。“也希望通过比赛,能把逐渐流失的弄堂文化再找回来。”洪克敏望着周边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幽幽地说。

  而让人担心的是,两年后,洪克敏很可能就将退休回家。像她这样的老上海居委会主任,将来会越来越少。不用怀疑将来新主任的学识、创新与管理能力,但对上海弄堂文化的传承,甚至发扬光大,他们有没有这份心思与能力?
发表于 2008-12-13 22: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12月2號的夜報?隔開10多日,網絡版已經需要是新民會員纔可轉載了,免費版最早祇有7號的
阿吳啊,以後翻新聞再及時眼尋出來
发表于 2008-12-14 07: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会念不准?是促音不准?
发表于 2008-12-14 10: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ts'i?]
发表于 2008-12-14 15:3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别说7了。。。
平时缺少语言环境,说出来的上海话我看还不如英语流利呢
发表于 2008-12-14 17:45:51 | 显示全部楼层
蘇州現在也難保尖音純正了
話說,不曉得如今的上海兒童是否能在有上下文(語句)聽懂ts'ih7……滑稽戲不帶,是指同分尖團的吳語人士一般交談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4 17:4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估计顶楼的“念不准”应该是 入声 不会发。。。应该不到尖音这么高级的水平。。。
发表于 2008-12-14 17:5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滑稽戏里还是经常出现尖音的,在他们口中听着也蛮自然。
发表于 2008-12-14 20: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吴人 于 2008-12-14 17:49 发表
我估计顶楼的“念不准”应该是 入声 不会发。。。应该不到尖音这么高级的水平。。。

我看是iI?/?/iə?的音值差异,特别是文中讲在黄浦区
至少我碰到的多数开口偏大,我是第二种。
发表于 2008-12-15 09: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不用上升到念不准的地步么
本来就是好几个音位变体的。。。。
我估计是念不出入声。。。。
发表于 2008-12-15 14: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派上海话的舌面是越来越前了,团音尖化,跟女国音似的,所以么。。。。

尖团不是问题,年龄不是距离
发表于 2008-12-15 16: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uoguo 于 2008-12-15 09:58 发表
那不用上升到念不准的地步么
本来就是好几个音位变体的。。。。
我估计是念不出入声。。。。

“发音不准”、“听着总有一点不对劲”本来就是缺乏专业知识的街道工作人员和记者的表述,是他们在“上升”。
9个孩子一抽一个准恰好全舒化、而且恰好全出现在7上而不是1、6、8、10,概率太低。
发表于 2008-12-15 16: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女团音 原来真有这样的情况,我小学时候就觉得女生们和我们发的是两个不同的音
发表于 2008-12-15 18: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200052 于 2008-12-14 17:24 发表
尖音在上海话里消失,是宁波帮打败苏州帮的战果。 ...


熱度幫打敗煎蛋幫
发表于 2008-12-15 18:5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獨來獨往不成幫派
发表于 2008-12-16 19:24: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主任自家“七吃”不同韵,
我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3-28 22: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