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880|回复: 10

奇特的文化现象:义乌十八腔 隔溪不一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6 01: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网浙江频道(2008-06-23 12:59:32) 来源新华网浙江频道综合 编辑:顾颖

    编者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文化命脉。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批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正在逐渐消亡。义乌道情、义乌花鼓、小锣书、翻九楼等表演项目,串棕弹棉、织布、农畜产品加工等传统手工技艺,这些当年活生生地影响、滋润着我们生活的传统文化,正离我们越来越远。从本期起,本报开设“历史的记忆”这一栏目,正是为了唤起更多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引起大家对于保护与传承这些宝贵遗产的重视。

    在大学读书时,我跟一位同乡谈天,外语老师走过来说,你们在讲什么外语,我怎么一句也听不懂!我说我们义乌人说话高深着呢,有时连本地人也听不懂。1986年我参加工作组到下骆宅搞农村整党,当地群众反映,杨同志说普通话我们能听懂,但一说义乌话,我们就听不懂了。我是义西人,当年下乡时刚大学毕业不久,口音尚未被同化,所以义东人听不懂。

    义乌方言语调类型多,差别大,这种现象被称之为:义乌十八腔,隔溪不一样。

    在一个1100多平方公里的县域内,方言差异竟如此之大,这是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颜逸明先生在《吴语概说》中说:“吴语内部的差异,大而言之,南北不同;细而分之,城乡各异。丹阳话‘四门八音’,无锡话无锡县志分为七种。”可惜颜先生没来义乌调研,不然在他这部专著中可以添上精彩的一笔。然而,像“义乌十八腔”这样一种复杂的地方方言,言语学研究的也仅仅是一种表层现象,其实在言语的后面可以反映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如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心理学、地理学等等。

    义乌话作为古老的汉语,其早期形态如何已不得而知,现在只能追溯到春秋时期的越语。汉代末年以后,一批批中原人迁移义乌与本地人杂居,中原汉语不断地影响着当地人说的越语,从而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义乌话。

    北方移民进入义乌处于不同的时期(如东汉、西晋、五代、北宋等),来自不同的地区(如陕西、山东、河南、山西、江苏等),安居于不同的村落,因此在同当地语言的融合过程中,必然会有许多差异,从而形成各自的特色风格。在义乌话中,有许多词语明显地带有北方各地的语音,有晋语、有汴音,甚至还有同属吴语的姑苏软语。如“小孩子”,苏州人叫“小干”,义东人也把男女小孩统称为“小干”,而义西人的“小干”,仅指男孩。当然,千百年来,言语在逐渐地发生着演变,但发生的演变也只能在小区域范围内。在封闭的古代社会,人们互相交流的范围很小,窄小的文化圈,使语言差异长期得以保持延续。

    中国文化的特征之一是人们的乡土观念强,人们总倾向于在一地安居,因此我们的社会文化、民俗文化都是带有地域性的。在大范围的地域文化中,包含了许多小范围的地域文化。在县域文化中,也会存在大小不一的文化圈。人们社会活动的范围大小,直接决定了文化圈的空间大小。义乌属丘陵地带,山川溪流妨碍了人们更大范围的交流。因此,古代义乌人有可能频繁交流的活动范围,一般在方圆10公里以内。这种文化圈表现在语言上,就是相对固定的方言圈。尽管义乌人历来都有很多人外出闯荡,经商、游学、从军、从政,但他们无力改变家乡的方言。“打官话要下雨”——如果归来的游子说普通话,马上就会遭到人们刻薄的嘲讽。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义乌人打官话。”义乌人讲普通话不标准,怪腔怪调,曾被认为是很可笑的事。但是,县域内语言差异太大,以致于听不懂,总得有一种统一的语言,于是,不知何时开始产生了“义乌官话”,一种带有浓重义乌腔的普通话。“义乌官话”,外地人基本能听懂,义乌人全听懂。解放以后,开会很多,“义乌官话”迅速流行,义乌籍干部在公众场合基本上运用这种语言。后来,随着干部队伍文化素质的提高,较为标准的普通话逐渐取代了“义乌官话”。在开会和其他一些公众场合讲普通话,这是周边县市乃至许多南方大城市都不容易做到的。普及普通话,义乌人走在了人家的前面,这是“义乌十八腔”所带来的意想不到的后果。

    近年我在浦江工作,让我更深切地体会到“义乌十八腔”的神奇。浦江毗邻义乌,面积同义乌差不多,可是浦江话不存在多少“腔”,因此也就不曾有过“浦江官话”。浦江机关里开会都说浦江话,我有听懂“义乌十八腔”的内功在身,基本能听懂浦江话,看着非浦江人的工商局长、银行行长瞪着大眼傻乎乎的模样,直想笑。这时我想,在义乌的外地人真幸福,而这幸福恰恰是“义乌十八腔”造就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经济活动和社交范围的迅速扩大,小农社会的地域文化圈已不复存在。因此,义乌话正快速趋同,“义乌十八腔”正走向消亡。在现在的年轻人中,能讲一口纯正“义乌十八腔”中的某种方言的人已越来越少。

    一方面,义乌话正在趋同;另一方面,义乌作为全国小商品流通中心和开放性城市,普通话已成为义乌市的第一语言。如今,城区的孩子们已基本上不说义乌话,孩子之间的会话已完全运用普通话。为了不使各种语言失传,现在全世界都在提倡幼儿学母语。义乌电视台开设的“同年哥讲新闻”,让义乌人倍感亲切,也是人们学说义乌话的好平台。可惜“同年哥”讲的都是地道的“稠城话”,“义乌十八腔”的另外“十七腔”没机会展示。如果由稠城话来“统一” 义乌话的话,“义乌十八腔”同样会失传。

    几千年间形成的“义乌十八腔”,将在几十年间迅速消亡,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义乌十八腔” 作为一种历史,作为一种文化,很值得人们玩味。如果趁现在尚有人会说这形形色色的义乌方言,原汁原味地录制一批“义乌十八腔”的碟片,那将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来源:义乌新闻网
发表于 2008-7-6 19: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寧願化零爲整,不可被『敵人』悉數擊碎
发表于 2008-7-7 10: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义乌有意思的是大姓不同音
唐 念do和dang的人,姓都不一样
发表于 2008-7-7 10: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怪异的事情,种族来源不同?

[ 本帖最后由 乌程仔 于 2008-7-7 10:36 编辑 ]
发表于 2008-7-7 11: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方言杂,普通话入侵最容易。。。。。。。恰如吴语
发表于 2008-7-7 13: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丹阳也是...
发表于 2008-7-7 13: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enojan 于 2008-7-7 11:06 发表
方言杂,普通话入侵最容易。。。。。。。恰如吴语

其实粤语方言也杂的
发表于 2008-7-7 14: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粤语标准音取自粤语广州音吧?
如果是的话,粤语内部其他方言杂的话就会受到标准音的影响。
发表于 2008-7-7 14: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enojan 于 2008-7-7 14:32 发表
粤语标准音取自粤语广州音吧?
如果是的话,粤语内部其他方言杂的话就会受到标准音的影响。

是广州音啊
发表于 2008-7-7 18:3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音之于广东各方言犹如普通话对汉语各方言

广府话扩张只不过是小范围的推普而已

如果考虑到广府话侵略的对象不止是各地土粤语,而且包括了客家话、潮汕闽语、雷州闽语、海南闽语、粤北土话等非粤语方言的情况,这一点就更明显了。

对弱势方言而言,前途是一样的——灭亡。
发表于 2008-7-7 23: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义乌话有名的好像是什么声母帮端读鼻音,三四等有别,以及儿化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3-29 14: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