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186|回复: 13

上海著名滑稽表演艺术家周柏春昨日逝世 享年86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26 16: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8年3月25日,上海,著名滑稽表演艺术家周柏春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3月25日19时50分在华山医院逝世,享年86岁。
  著名滑稽表演艺术家周柏春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3月25日19时50分在华山医院逝世,享年86岁。
  周柏春生平
  原名姚振民,祖籍浙江宁波,1922年生于上海。一级演员。民盟盟员。中共党员。上海市第一届人大代表,第三、四、五、六、七、八届政协委员,上海市第三届文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上海曲艺家协会第二、三届副主席。
  1939年与胞兄姚慕双搭档在电台演播独脚戏,开始了滑稽艺术生涯。1950年与兄共同组建蜜蜂滑稽剧团,任团长。同年代表滑稽界出席全国戏剧工作会议,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并曾先后担任过上海市滑稽戏剧改进会主席、传统剧目整理委员会滑话分会主任委员等职。在蜜蜂滑稽剧团参与主演的代表剧目有叫、儿科》、《老帐房》、《不夜的村庄》等。
  在人民艺术剧院滑稽剧团及上海曲艺剧团期间,主演过十数部大型滑稽戏,塑造出不少性格鲜明的喜剧人物形象。如《满园春色》中的先进工作者2号服务员,《出色的答案》中的"四人帮"爪牙马家骏,《路灯下的宝贝》中的小业主蒋阿桂等。其表演动作和语言柔软娇曲,富有弹性,铺垫从容,波谲云诡,具有“冷面滑稽”特点。其创作演出的独脚戏获奖的有《解放千字文》、《啥人嫁拨伊》等。《学英语》由美国ABC广播公司录像后在美国播放。1985年和姚慕双去香港演出,颇为轰动,当地报纸誉为“大陆超级滑稽双档”。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文化突出贡献证书和政府特殊津贴。和姚慕双共同培育了大批滑稽戏人才。


周柏春

发表于 2008-3-26 20: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竟然沒人頂
竟然沒人頂
竟然沒人頂
 楼主| 发表于 2008-3-26 20: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午看到这个消息后,就在网上搜集相关的影音资料,可惜大部分都是音频类的,视频只搜到了2段,按理说不止这么些的
发表于 2008-3-27 15: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柏春走了 海派滑稽“冷噱”的终结

日期:2008-03-27 作者:李必达 来源:新京报
  前几天掐着遥控器乱看电视,偶然发现一度在上海热播的电视滑稽戏,居然被配上了普通话的音,在北京台露了一小脸。不免有些感叹,南风(听歌)北渐,孟子所谓的“南蛮鴃舌”,如今竟然也入得北京观众的法眼了。然而坏消息却紧随而至,上海滑稽名家周柏春前日因病去世了。

  提到周先生,首先想到的当然就是著名的《各地堂倌》。江浙一带地处吴越(blog)旧境,方言众多,且彼此间差别很大。周柏春先生与乃兄姚慕双尤其善于使用方言制造喜剧效果。传统节目《各地堂倌》就是此类作品中的经典。在表演中,周柏春扮演食客,对姚慕双所扮演的各地堂倌(餐厅服务员)的方言做出种种有趣的反应———“楼上天(添)火烧啦”、“吃南码头(肉馒头)我还情愿吃董家渡的”。虽然这个段子由老艺人王无能创作于上世纪20年代,其间不少艺人都曾经演出过这个节目,但姚、周的合作为这个段子增加了新的内容,也在表演上达到了最高水平。

  周柏春先生的表演,用上海话来描述,叫“冷噱”,翻译成北方曲种的术语,有点类似于“蔫哏”,在相声界,李文华、杨少华也是以擅长此种特殊的表演手段著称的。与相声界的这些蔫哏名家相比,周柏春的冷噱具有一些更明显的个人特征,不仅尽可能反映人物的怯懦感,注重语速及音质的控制,而且表达方式更为细腻温柔。因此,周柏春在独角戏中,时常反串女角,造成更强烈的滑稽感。这样的表演风格在江浙的曲艺家中独树一帜,成就了周先生的金字招牌。

  作为上海最重要的地方曲种,“独角戏”拥有一个在各地曲种中很罕见的特性。上世纪20年代,它逐渐在上海形成。随着表演方式的拓展以及参演人数的增加,到40年代前后“独角戏”演员们吸收喜剧及江南(听歌)地方戏曲的某些表演形式,逐渐扩展出了一个剧种,“滑稽戏”。这样一来,以姚慕双、周柏春为代表的江浙笑星,既是曲艺演员,又必须是舞台剧演员。

  这一特点需要演员在曲艺表演与舞台剧表演两个方向上取得平衡。滑稽演员们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滑稽演员们不容易拿捏此中的分寸。这或许就是为什么相当部分的滑稽戏、独角戏表演看起来显得十分喧闹,多了小市民的琐碎,少了传统底色的大气。相形之下,周柏春先生安静平和的表演方式就显得格外珍贵了。他总能在关键时刻压住整场的气氛,然后借助自己“苦心经营的随意”的表演,引爆新的笑料。

  当年周柏春先生与姚慕双先生搭档,在电台“讲滑稽”。说白了,也是直接面向听众,走最基本的市场路线。这个情形,大概和现在“德云社”诸辈在茶园子里说相声,傍着市场搞演出非常相似。后来,他们进入了上海滑稽剧团,也就渐渐稳定了下来。两三年前,因为准备写一些关于1949年以后政府文化艺术部门收编民间剧团、艺人的文章,曾经试图采访周柏春先生,请他谈谈当年在“笑笑剧团”的经验,以及上世纪50年代组建“蜜蜂剧团”的情况。可惜,由于他当时身体状况不很理想,未能实现,如今却只能依靠电脑中的音频资料,追思这位滑稽界的前辈大师了。
发表于 2008-3-27 15: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偶然发现一度在上海热播的电视滑稽戏,居然被配上了普通话的音,在北京台露了一小脸。不免有些感叹,南风(听歌)北渐,孟子所谓的“南蛮鴃舌”,如今竟然也入得北京观众的法眼了
————————————————————————————


听着还是像吵架,,,,,不比北派同类作品高明多少
发表于 2008-3-27 16: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姚、周“海上风”

2008年3月26日 07:16
来源: 新民周刊 作者:钱亦蕉 选稿:陈晓芳

  上海滑稽戏有“洋派”一脉,姚慕双、周柏春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曾经为几代人带来笑的回忆。

  冬日的北京,在茶馆里听了一场正当红的德云社的相声,有一段讲的是山东小贩“油”、“肉”不分,顾客寻开心少付他钱(付了“油”钱不付 “肉”钱),他却“肉”、“油”讲不清楚。看着看着,我想起这不是改编自姚慕双、周柏春有名的独角戏《黄鱼换带鱼》嘛。笑声不分地域,佳作从不过时,姚、周的滑稽艺术就是如此。

  说到上海的滑稽艺术,特别是独角戏,姚、周的表演独一无二,他们既是亲兄弟,又是几十年的老搭档,配合默契,相得益彰。姚、周以冷面幽默见常,两个人台上一立
,观众的笑声就出来了。

  滑稽艺术的第一要素是“笑”。周柏春最擅长的,就是在不同场合表现不同式样的笑。他曾说:“我在独角戏的表演中,惯用各种各样的笑,如 ‘冷笑’、‘狂笑’、‘害羞的笑’、‘阴险的笑’、‘皮笑肉不笑’等等。而这‘哭不出的笑’正是我最拿手的一笑,眼睛在哭,嘴巴在笑。”

  洋派风格

  上海是个大都市,而滑稽艺术很长时间里正代表了上海城市特征的幽默文化。滑稽从初创之始,就紧随都市脉搏,把都市的世相表演给市民看。而在众多的滑稽名角中,姚慕双、周柏春的独角戏独树一帜,以洋派、书卷气的特色为小知识分子所喜爱。

  著名滑稽笑星王汝刚说:“解放前,姚、周就与其他搭档不同,他们从来不讲荤段子,而是最早身体力行净化舞台。”周柏春的大女儿周伟儿也说:“他们是一种有文化层次的幽默,是书卷气的而不是市井气的,内容古今中外,风格雅俗共赏,所以读书人也很喜欢他们。”

  最能体现姚、周洋派特色的,是他们的独角戏段子中常带英文,这在同行中是不多见的。姚、周都毕业于上海著名的育才中学,相比其他滑稽演员文化背景好,英文基础也不错。据说姚慕双年轻时曾在沙利文面包厂工作,接触过老外,所以一口标准的美音,到现在听来还是很有味。所谓英文滑稽,就是他俩开创的,而且后人也没有学得像、学得好的,几乎已成绝唱。

  他们最有代表性的独角戏段子就是《学英文》。其中,有周柏春很著名的倒背26个字母——DCBA,还有姚慕双很经典的“剥了皮,吐了核,一囊一囊吃”(橘子)。笑料主要集中在学英文的语音不准和中国式英文。比如学上海人、浦东人、山东人讲同一段英文的不同发音,山东人力道大, “好……内个度油度?”(How do you do?),浦东人讲起来,“古德莫宁,王蛤蜊”(Good morningMr. Wang.),对比起来十分有意思。所谓中国式英文也就是“洋泾浜”,一时语塞,就夹几个中文词。比如其中一段:

  周:今天天气有点热,也不算最热,气压低,有点闷有点窝拉勿出。

  姚:Today is very吼司。

  周:Your English is very蹩脚。

  姚:侬迪个人very挫刻。

  “洋泾浜”英文是旧上海的特色,是当时华洋杂处的上海社会特征造成的产物,一些中底层服务行当的小市民,没学过英语,又经常要与老外接触,只好中文、英文夹杂在一起说说。“来是come,去是go,是勒勿是yesno,一块洋钿one dollar廿四个钟头twenty four.”就是非常经典的“洋泾浜”英语顺口溜。“洋泾浜”英语在当时很实用,却也最搞笑。

  改革开放后,随着老外重新涌入上海,外资企业风云再起,新时代的白领们开始流行新的“洋泾浜”,中文对话里面夹杂英文词汇,特别是外来事物,一般都用英文嵌入,比如“我们晚上有个party(晚会)”,“跳槽后,侬的package(收入)哪能?”小资很以此为时尚。

  “洋泾浜英语”天然就是幽默的,而上海恰是产生“洋泾浜英语”的沃土。姚、周在半个多世纪前,就在两种语言和文化交汇冲撞中点中了这座城市的一个笑的“穴道”。

  上海特色

  不管南派北派,笑星们都擅长于“包袱”和“噱头”,但是面对不同的观众、在不同的场合,“包袱”和“噱头”的效果也会不一样。周柏春曾经回忆他们兄弟俩第一次唱堂会,因为太紧张,对着普通市民唱英文歌《噢,妈妈》,结果台下一点笑声都没有。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在《笑——论滑稽的艺术》中说:“如果一个人有孤立的感觉,他就不会体会滑稽。看起来笑需要一种回声。”“不管你把笑看成是多么坦率,笑的背后总是隐藏着一些和实际上或想象中在一起笑的同伴们心照不宣的东西,甚至可说是同谋的东西。我们不也常说吗:在戏院里,场子坐得越满,观众就笑得越欢。我们不也常说吗:许多与特定社会的风尚和思想有关的滑稽效果,是无法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

  那么,代表上海城市文化的滑稽戏,它肯定是适合上海民俗风尚的,来源于市民生活当中,有上海的特色。比如说、学、做、唱当中,以学唱南方戏曲(越剧、沪剧、评弹等)为主,以江浙方言为噱头,以商业文明为依托(表现做生意的段子特别多)。王汝刚介绍说,“经过长期的摸索训练,滑稽中各地方言往往能代表不同性格,比如精明的人讲绍兴话,胆子小的人讲浦东话,直率的人讲山东话,强硬的人讲宁波话……这也是艺术规律。”

  姚慕双、周柏春还曾专门为宁波方言写过一个很受欢迎的独角戏段子《宁波音乐家》,用谐音的方式,把宁波话和音符联系起来。“24, 412357,4567,4173,4113,4154,2421”(来发,勿杜蓝棉纱线,勿扫垃圾,勿淘籼米,勿淘大米,勿杜沙发,来发懒惰),表演到后来,他们索性唱起来,有一次在文化广场表演,还伴随美声唱法跳交谊舞,把观众情绪吊到高潮。这是典型上海人喜爱的滑稽幽默。

  吴方言专家钱乃荣说:“欲问‘滑稽’的内涵主要是什么,就是那种令人发笑的幽默,那种机变百出的讽刺现实精神。”王汝刚说:“滑稽戏不单单是歌颂性的艺术,滑稽戏更需要要讽刺,从讽刺中见幽默。”滑稽从诞生开始,就以夸张、比喻等手法对人和事进行揭露,演员们往往根据时事编段子,切中时弊,比如滑稽演员在电台里骂米蛀虫囤积居奇,姚慕双、周柏春和筱咪咪也曾一起演过一段《开无线电》,来讽刺旧社会电台广播的种种混乱现象和社会黑暗。

  与时俱进

  1949年前,滑稽艺术已经积累了成千个传统段子,此后,演员们又进行了重新整理,旧瓶装新酒,使段子适应新的时代氛围。

  比如《黄鱼换带鱼》就来自滑稽戏《五颜六色》中的一个片断“牛排换猪排”,描写骗子浑水摸鱼,故事从大饭店搬到了小菜场,为的是更接近市民的生活和口味。这个段子不断得到修改和完善,比如从大骗子、小骗子、小贩三人到骗子和小贩两人,后来又修改为小贩、父亲和骗子三人。

  周柏春十分敬重评弹名家吴君玉:“他思维敏捷,反应快,时时刻刻在关注新的事物,接受新的信息。我尤其欣赏他那与时俱进的新噱头,不像有些不思上进的演员,不动脑筋,死抱着一些老的传统噱头不放。”这种与时俱进的劲头,正是姚、周长演长红的原因。

  周伟儿说,周柏春平时非常注重文化知识积累,看到、想到好玩的事物就记录在随身带的小本子上,还坚持剪报。“不错过每一个机会收集素材,想‘噱头’”。比如他到澳大利亚儿子那儿探亲,与孙女英语对话,了解了澳大利亚民间小笑话,很幽默,回到上海,就马上把这个段子用到表演中去。有一次,在戚雅仙的演唱会上,周柏春上台就说:“越剧,我只唱戚派”,正是活学活用了那时流行的电视广告语“香皂,我只用力士”。

  周柏春说自己平时讲话喜欢“放噱头”,这种习惯真是到了每时每刻、自然而然的地步,他的《周柏春自述》一书行文也尽显“放噱头”本色。比如写到他在“文革”中被隔离审查,最盼望的一件事是每天吃“酒水”(“九四”)——每天只有吃两顿,上午九点一顿,下午四点一顿。实在饿得吃不消,他就躺在冰冷的水泥地上,脑子里默默地背着一连串好吃的东西:

  奶油蛋糕、水果蛋糕、栗子蛋糕;

  汕头蜜橘、黄岩蜜橘、南丰蜜橘;

  生煎馒头、小笼馒头、豆沙馒头;

  大汤黄鱼、松子鳜鱼、糖醋带鱼;

  咖喱鸡、葱油鸡、白斩鸡;

  盐水鸭、八宝鸭、香酥鸭;

  真叫是画饼充饥。再比如蒙特利尔市长给姚、周颁发荣誉市民证书,意味着他们不须任何理由可以获得签证,在该市做生意不用上税。市长说“这里就是你们的娘家了!”周柏春写道:“这个娘家也太远了点,来去车钿吃不消!再说年纪大了,生意不做也罢。”

  王汝刚说,周柏春属于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人物,每次开会,他都是有备而来。发言经常引得大家哈哈大笑,直到年纪很大还是这样。当然这种“放噱头”的本能在非常时期也为他招来“灾难”。1957年,市里召开会议,鼓励大家提意见,结果周柏春发言说:“我团名为国营剧团,可是收入不如民营剧团高,光有顶‘国营’帽子,这顶徒有虚名的帽子不如摘了风凉风凉。”一句噱头惹下大祸,降职降薪,反省检查,差点被打成右派。

  博采众长、出新出奇,正是姚、周自成一派、独步舞台的武器,只是他们这种斯文、冷面的滑稽风格,继承者寥寥,而他们最擅长的独角戏也慢慢衰弱了。
发表于 2008-3-27 23: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向民族艺术家致敬
发表于 2008-3-28 18: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网友痛悼周柏春:从此上海滩无滑稽

2008年3月26日 09:19
来源:东方网 作者: 蒋佳佳 选稿:陈晓芳

  东方网记者蒋佳佳3月26日报道:著名滑稽表演艺术家周柏春先生昨晚在沪辞世,广大戏迷在网上留言悼念这位滑稽戏大师,“周老师,走好,希望您给天堂带去更多笑声。”
  
  说起周老的代表作,戏迷们如数家珍,“姚周的滑稽戏伴了我整个童年。《新老法结婚》、《英语翻译》、《方言与音乐》.....背都会背了。”“当年一句汤嘛汤切光,菜嘛菜切光,汤菜汤菜光……,现在仍是记忆犹新。”“以前姚慕双周柏春两个人一讲独角戏,霞飞路万人空巷,无线电里都放他们。”
  
  当年的盛况更让网友们为现在滑稽戏的低迷感到痛心,“很伤心。从此上海滩无滑稽。周先生,姚先生,你们才是真正大师。”“经典的都去了,以后就被伪文化充斥我们的生活了,为我们的现在和以后感到悲哀。”
  
  姚慕双和周柏春既是滑稽界的泰斗,也是海派文化代表和见证人,相比其他滑稽演员,他们文化背景
好,英文基础也不错,是“正宗老克勒”。“上海滩又少了一个老克勒,少了一个上海的活历史。”“不晓得再过20年,还有没有上海人知道,我们都是从滚地龙,石库门里出来的,用过马桶,烧过老虎灶,生过煤球炉。”
  
  在哀叹的同时,戏迷们希望上海滑稽后辈们尽快整理姚慕双、周柏春等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做成合集,让大家能重温大师的经典。
发表于 2008-3-28 18: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冷面滑稽”成经典 至今难忘周柏春

2008-3-27 9:43:02


  算起来,周柏春老先生其实已经退隐多年,但直到现在,他所创造的那些经典滑稽戏,依然还让人印象深刻。他那冷面滑稽的特有风格、不断创新的艺术追求,都在这些经典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接下来,让我们重温那些昔日的片段,用欢笑来纪念一代滑稽大师的辞世。

  周柏春与兄长姚慕双的搭档,可以概括为“冷逗热捧”,周柏春在其中的表演,被誉为“冷面滑稽”。他不苟言笑,在舞台上的表演,却往往令人捧腹大笑。

  (上海滑稽剧院副团长 钱程:他的表演风格是“冷面滑稽”,在我们滑稽界中也是不多了。)

  (滑稽戏演员 周立波:就我们现在经常说的冷笑话,它的雏形就是从“冷面滑稽”出来的。)

  “冷面滑稽”是周柏春最鲜明的特色,而他在滑稽戏创作方面的与时俱进,也让人津津乐道,在改革开放初期,学习英语逐渐开始风行,周柏春和姚慕双为此创作的滑稽戏《学英语》,留下无数经典笑料。

  (上海滑稽剧院副团长 钱程:人家耳熟能详的就是他用方言说英语,come down,good morning,用苏北方言,用宁波方言来说的英语段子。)

  此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周柏春对《学英语》进行了再次创作,不仅加入了符合时下流行的诸多元素,还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加入其中,再次造就经典。

  (周柏春侄子、姚慕双之子 姚慕儿:2007年春节我到他家里去拜年,他还给我看了他最新(改编)创作的《You are my sunshine》的滑稽歌曲。)

  在84岁高龄接受采访时,周柏春表示,他依然在忘我创作。

  (周柏春:因为我知道我们这个剧中,是要不断学习 不断创新 不断改进 不断自我超越)

  除了冷面风格和与时俱进的创新之外,周柏春的另外一个拿手好戏就是反串。演一个,像一个。

  (周柏春徒弟 吴双艺:他演过贤妻良母、老太、姑娘、很泼辣的、媒婆,反正是女的,他就从声音上去塑造人物。那是很不容易的。)

  在周柏春60多年的从艺生涯中,创造了无数的经典,他始终认为,滑稽戏需要摒除俗气,增添文化含量,这几乎成为他一生追求的艺术理念。

  ([资料]周柏春:有文化的滑稽是幽默 没文化的幽默是滑稽)

  新娱乐在线上海报道
发表于 2008-3-29 12: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單位裡就對同事講到了:姚周之後無滑稽
发表于 2009-1-3 19: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柏春:冷面滑稽并黑色幽默

2008年12月30日 10:45:50  来源:新京报

file:///C:/DOCUME%7E1/%E5%90%B4%E4%BF%8A%E6%9D%B0/LOCALS%7E1/Temp/moz-screenshot.jpg

周柏春,上海“滑稽戏泰斗”,享年86岁。主要作品:《新老法结婚》、《各地堂倌》、《十三个人搓麻将》、《满园春色》、《宁波音乐家》、《学英语》、《吃酒水》等。

    今朝洞房花烛夜,明朝只好吃泡饭。

     Your English is very 蹩脚。

    在姚慕双、周柏春上世纪60年代表演的独角戏《算命》中,周模仿行骗的算命先生对姚说:“你能够活到86岁,你活不到86岁,你来踢掉摊头,敲掉招牌。”转过新世纪,姚慕双真的在这个当年普通人不敢奢想能活到的年龄上谢世,4年以后,周柏春恰恰也在相同的坎儿上追随兄长而去。

    姚周二老都是“万恶时代”的过来人,1949年以后他们也翻演了当时著名的相声《昨天》,同一个脚本在京沪两地以两种曲艺形式表现,效果异曲同工地好。《昨天》虚构了一位贫民对“新旧社会两重天”的感受,要求演员能惟妙惟肖地表现苦相,这恰是周柏春气质的一部分,永远一副瘦削佝偻、心事重重的样子,面对无法匹敌的权势者,他用乜斜的眼、哭丧的脸来表达内心的愤恨,在无奈的顺民生涯中偷偷使点坏。在姚周最有名的作品如《宁波音乐家》中,虽然本质上属于用方言玩文字游戏,但却纳入一个沉重的故事背景,即工厂老板与学徒之间的斗争。这又是特定年代的苦难记忆,学徒抵制老板的颐指气使,带有一种宽泛的革命色彩。

    和传统相声一样,姚周最杰出的作品往往与旧社会不无关联,最初的蓝本可能脱胎于上海民间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洋场里的阶级压迫的嘲讽。不过,姚周之所以能成为独一无二的大师,在于他们的作品中对否定性的情绪有更多的节制,而更注重把同情投给无权无势的小人物。周柏春以其独特的扮相和气质,令人信服地讲述草根们的故事,《新老法结婚》的主题是批判旧时阔绰家族婚礼的陋俗,但其中杂有对轿夫的同情;《各地堂倌》模仿江浙各地饭店侍应生的吆喝,却借机让这些“下等人”表达对上流社会顾客的嘲讽。

    对周柏春而言,“冷面”是独角戏的最高境界,冷面风格意味着甲乙两人不管表演什么样格调的节目,都对对方的话语互相保持迟一拍的反应,这一拍空隙先留给观众,供其一愣、一怔、一惊或一笑,然后另一人才跟上,或抖开包袱或推波助澜。这种艺术特色一方面消去了日常沪语快速、紧张、平板及其附带的市井气息,注入了平时听不见的雍容美感,另一方面也确保了姚周二人舞台生命力的长久。

    最经得住时间检验的曲艺艺术家属于那些稳健的人,过早的老成持重意味着能赢得年龄跨度最大的观众群。走过了三个时代,周柏春还是那个周柏春,他的风格几乎固定,却始终没有过时,只要在沪语环境中长大,80岁的听众与20岁的听众一样会喜欢《学英语》、《吃酒水》、《宁波音乐家》和《新老法结婚》,它们的表演者是无可争议的艺术泰斗,没有周柏春,人们不会知道大俗的上海滑稽戏也能达到艺术的高度。

    □云也退(上海 自由撰稿人)
发表于 2009-1-3 19: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走好
发表于 2009-1-4 11: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86歲
命!
发表于 2009-1-10 23: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画得来 very 蹩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4-16 13: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