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129|回复: 16

百越的形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0 19: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仲  明
   
        人们通常认为:越王勾践的后代散居各地割据称王,均冠以越名,遂称为百越。今人对古史更仔细的探究,才知这种说法并不准确。百越的形成远早于越国之前,而勾践的那一支,只是百越之中很小的一部分。古吴地区也曾有相当数量的越人居住,但和钱塘江畔的于越人,是不同的族属。百越是什么族属,怎样形成,须追溯到夏史。

一、夏王朝建立,为百越形成埋下伏笔

        大禹三十岁时,在治水途中遇上了实力强大的东夷涂山氏之女,出于连盟的考虑,才迁就着按母权制的习俗、方式成婚,使炎黄和东夷两大集团由此结成了婚媾同盟。大禹和涂山氏开始虽有过一段动人恋情故事,但却因大禹治水时,在排水问题上损害了下游地区的东夷集团一些部落的利益,而引起涂山氏集团的不满,家庭面临破裂,集团濒于兵戎。在禹强大的军事压力和高明的政治手腕下,涂山氏被迫就范,但以后仍然矛盾迭起,始终不得平静。禹年老时,为了顺利传位给儿子启,精心安排在涂山召开方国诸侯计功行赏大会,会后,将涂山也更名为会稽山。这实质是一个向东夷各族属、特别是向涂山氏显示实力的大会。会上东夷的防风氏来得晚了,禹当即诛杀了傲慢不羁的防风氏。这事在历史上引起巨大反响。历代许多学者认为:这是禹年老了,骄横了。其实这是东西矛盾的剧烈反映,防风氏只是一只替罪羊,而禹是杀鸡警猴。至于禹把禹陵建在涂山,这一方面是向代表母权势力的涂山氏作出重大让步,希望以此来换取他们对长子继承权的支持。另一方面则表示死后也要镇守住涂山。禹死后,长子启继承父位。东夷伯益曾辅佐大禹治水,此时出来争位,被启杀掉,引起涂山氏的狂怒,震惊历史的屠母战争、即对母系各氏族的战争爆发了。失败后的涂人不得不迁出涂山。在现今山东滕县南,与亲族奄人为邻。启在打败了涂人后,又迎战维护母权势力的有扈氏。启最终战胜了一切竞争者和挑战者,坐稳了天子位置,从而结束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原始公社制度,开创了“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奴隶制社会,完成了自黄帝以来多少代人努力的漫长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大飞跃。

二、夏道中衰,为百越形成准备条件

        王朝、国家的形成,本是为镇压被打败后的族属建立的,是阶级压迫的工具。它一旦建立起来,就日益成为高踞于社会之上的异己力量,不受任何制约和管束。启的晚年,日益贪图享乐,放纵自己,故历史上对第一个王朝的开国元勋,贬少褒多,评价很低。启死后,传位给花花公子太康,太康放纵情欲,不谋后世,在位二十九年,终于被东夷强大族属的有穷氏首领后羿废掉,世称“太康失国”。太康弟仲康为王,实际是一个傀儡,大权掌握在羿手中。仲康死后,羿索性赶走了仲康之子相,自立为王,号“有穷氏”,这便是史称的“夷羿代夏”。后羿也是个只知穷兵黩武、淫游佚畋的人物,他不修民事,不理国政,把国事交给寒浞去管,寒浞拍马屁,说假话,施贿赂,培植自己的势力,内外勾结,杀掉了羿及羿的儿子,占有了羿的王位、财产和妻子,并沿用“有穷氏”的名号。寒浞对避居在外的相,始终不放心,派儿子浇和豷去灭掉收留相的斟罐氏,斟罐氏杀死相。相的妻子后缗,已经怀孕,急忙从小洞里钻出,逃回娘家,生子少康。少康成长的消息传到浇耳里,浇又想杀少康,少康逃往有虞氏。有虞氏首领虞思给少康一块地盘五百兵众,又把两个女儿嫁给他。少康在夏旧臣靡的帮助下,收集夏人旧部,聚集力量,长期准备,在寒浞死后,少康终于讨灭了浇,少康之子杼率兵讨灭了豷,夏室由此得以恢复。

三、帝杼东征,夏贵族集团百越形成

        少康的儿子杼,幼年时跟着少康东躲西藏,过着流亡生活。少年时,即英雄盖世,率兵讨灭豷时,杼尚是少年。夏室匡复后,少康把涂山封给了杼,让他去镇守禹陵。

        夏室虽已匡复,但仍十分孱弱。不肯服输的东夷各族,对夏政权构成了巨大威胁。少康死后,杼接任帝位,立即带领大军扫荡山东,他以当年讨伐三苗为榜样,振臂一呼,得到了华夏各族属的响应。各族属都派遣兵众,肩负斧、钺,跟着杼去打山东。斧、钺,是古代近战的锐利武器。负钺者,即称为越。杼的大军一进山东,就碰上了手持弓矢的东夷各族属的顽强抵抗。夷,大弓,荷弓者,即称为夷人。从此,人们把华夏各族属中,跟随杼来打山东的人称越人、或百越。而把反抗的各东方族属称夷人、东夷或九夷。越人或百越的称呼,以此为始。九夷、东夷的说法后来逐渐演变对山东、河北、苏北、皖北等东方族属的泛称。

        杼的部队,被东夷的长距离武器弓矢抵挡住,遭受损失,无法前进。杼为此发明了甲,发明了矛,来对付夷人锐利的弓矢。新武器确保了杼的部队顺利前进。他打败了防风氏,把他们逼到海边。防风氏的一支沿陆路南迁至安徽的安凤(今霍丘县西南)。另一支沿着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就已经通畅的古海道,来到了江南。《越绝书》载:“娄东十里坑者,古名长人坑。从海上来,去县十里。”(昆山古称娄邑,秦改为娄县)。防风氏以长闻名,长人即指防风氏。

        自良诸人首领欢兜率领氏族集团离开江南,躲避海侵以来,海水早已退去,春风又吹绿大地。被杼打败后溃逃而来的防风氏是第一批踏上这块土地的族属,是退洪后第一批拓荒者。他们不仅要对付杂草向新开垦土地的疯狂侵袭,而且要对付由于杂草茂盛而迅速繁殖的庞大的啮齿动物的凶猛进攻。在长期的斗争中,他们终于找到了自然界的天敌,利用野猫来对付猖獗的鼠类,故防风氏又以厘作姓氏。厘,狸也,善伏之兽,俗称野猫子。

        杼还消灭了海边三寿,打败了以狐为图腾的九支胞族,擒获了首领。《竹书纪年》载:“帝杼……八年征于东海,及三寿,得一狐九尾。”随着东征节节胜利,夏人大规模涌入山东,建立起以夏王族亲族为主体的封国。密集林立的封国,与东夷各方国犬牙交错。东西矛盾暂趋缓和。东夷各族也进一步融入华夏各族,渐渐成为华夏的重要组成部分。

        百越最初是夏王朝危难之际,由四面八方从各族属中聚拢来跟随杼出征的“志愿军”,得胜归来后,成了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时期的贵族集团。他们一个个都似乎有着帝杼颁发给他们的“铁卷”,享受着各种特权。古文献告诉我们,周有贵族集团。而殷商有贵族集团则是通过对甲骨文的探究知道的。百越便是夏王朝的贵族,他们遍布于夏人活动的范围内,而以河南中部为最多,留在山东的也不少。春秋时在杭洲湾建国,自称为越国的“越”,当是百越中的一支。

来自:http://www.suzhou.gov.cn/szgl/newsslwh3-11.shtml
发表于 2006-1-10 22: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3

[ 本帖最后由 南郊山房主人 于 2006-1-10 22:51 编辑 ]
发表于 2006-1-10 22: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和百越分布大体相当的印纹硬陶器的分布从未到过北方,更不用提河南山东了。百越的“越”是一个他称,不是自称,“百越”就是“很多越族(“百”是虚指)”,所以百越不大可能是一个单一的民族,既然不是单一的民族,怎么谈得上“形成”呢?
发表于 2006-1-10 22: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百越源流》一书值得一读,讲了很多种“越”的来源
发表于 2006-1-11 01: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越自古同音共俗,怎么会是“不同的族属”呢?
先秦的吴国只不过是周人在越地建立的一个外来政权而已。
发表于 2006-2-19 10: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uck 于 2006-1-11 01:06 发表
吴越自古同音共俗,怎么会是“不同的族属”呢?
先秦的吴国只不过是周人在越地建立的一个外来政权而已。


吴人与越人“同音共俗”可能是后来同化的结果
早期的吴人很可能是苗人一系的,和楚人同源
外来的周人太伯建立政权,其统治阶层是周人
广大的土著是说苗语的楚人,可能后来越人北上与其混居,又逐渐越化
所以到了春秋末期的吴人,其实是周人,苗人,越人三个民族混血后的新族群
发表于 2006-2-19 10: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南郊山房主人 于 2006-1-10 22:09 发表
百越的“越”是一个他称,不是自称,“百越”就是“很多越族(“百”是虚指)”,所以百越不大可能是一个单一的民族,既然不是单一的民族 ...

可能不是单一的民族,但也未必不是同一个语族的

西欧的荷兰人或北欧的挪威瑞典丹麦人,不也可以称其为“日耳曼人”嘛
发表于 2006-2-19 20: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babawoo.com上有不少苗族研究的内容,苗人的传说认为苗人的祖先是蚩尤。
至于说吴人,我推测一个外来政权,但是只是少数人,他们可能来到吴越以后和本地土著取得合作,就像越亡后越王室同闽地土著联合建立闽越国一样。越大概也是个外来政权,越的性质和吴相同,也是同本地土著联合建立政权。从吴越两国春秋战国贵族墓里出土的文物来看,春秋战国吴越文化同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的传承关系还是非常明显的。
发表于 2006-2-19 23: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主要摘自《百越源流史》

①于越
  为鸟图腾的东夷族于(於)人与夏桀后人、盂方结合。商时在江淮南迁江汉。因楚人向南发展,于越又向东南迁徒,周时转入浙江南渡会稽成越国並定都此。

  吴为北方迁来一周朝王室,与晋国为同姓並结盟,因此楚、越也结盟为一方与之抗衡。
  浙江原有於潜县为于人南迁所至,余杭在宋代多於姓,芋因于人所培植而得名。
  越亡后,除部分避留山区外,秦时又徒越人于乌程、余杭、黟、歙、芜湖、石城以南。这些后裔形成山越,梅蛮。唐末五代宋初之际全融入汉族。
  又移民于冀、鲁、晋、陕、淮水、赣江等地。汉代在山西汾阴一带征调越骑,则是移民的越人。
  又移迁东瓯、闽中、散入外越,迁台湾、流球、海外。
②瓯越
  以貙为图腾的貙人起源于西北黄土高原,受商压迫南迁江东和东南沿海,转而以海鸟为图腾。因能制一种陶器盂称为瓯。越王允常后向瓯地移民形成瓯越。
  楚灭越后,越王子孙摇占东瓯。
  越人南并瓯人时,一部分瓯人南迁为南瓯,为闽人所并,余部又西迁赣南、湘南,与邓人结合为瓯邓,成为西瓯。秦时大败秦军,秦末为南越所并,汉武时西瓯一部融入汉族,一部与骆越结合成瓯骆,为壮族的主要先民。

待续

[ 本帖最后由 富春山越 于 2006-2-19 23:26 编辑 ]
发表于 2006-2-20 16: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湖湘文化之源其“蛮”的特质 http://www.hnol.net 2002-09-27 11:12:12  



  湖湘文化的特质,可以用一个“蛮”字来概括。这个“蛮”,首先是一个地域的和民族概念。

  商周之际,长江以南为吴、楚两大诸侯国的封地。两国未立之时,这里都是蛮族居住的地方。太伯初至江南,得到千余家荆蛮的拥护,得以站稳脚跟,建立吴国。楚国立国的时间不如吴早,熊绎在周成王时始封于楚,比太伯作吴的时间晚了大约一百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两国在对待商周文化和蛮族文化的问题上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吴对黄河文化,特别是周文化采取一种认同的态度。在建立自己的文化体系的过程中,注重并自觉地向黄河文化学习。楚则完全是另一种情况。楚在兼并周围的小国家和要求周给予王的称号时,往往打出“我蛮夷也”的旗号,要挟对方。这种以蛮夷为标榜的事实,说明了楚人对蛮夷文化的认同。正是这种认同,楚人把自己推到了周人的对立面,使周人对他怀有戒心和敌对情绪。楚文化及楚人受到周文化和周人的歧视。这种歧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并未能促使楚人象吴人那样去向周文化学习,反而使楚人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在“蛮”的特质的方向上发展。

  司马迁在述及吴、楚两国中的蛮族时,分别使用了“荆蛮”和“楚蛮”两个不同的名称。按照我们现在的一般理解,荆与楚两个地理概念大致相当,荆蛮也就是楚蛮。但是,司马迁在《吴太伯世家》中只称荆蛮不称楚蛮,在《楚世家》中只称楚蛮不称荆蛮,可见,荆蛮与楚蛮在司马迁那里是有区别的,而且,这种区别是十分清楚严格的。从两文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大概推知,以太伯作吴为界线,太伯作吴以前,江南之蛮通称荆蛮,太伯作吴之后,司马迁就改称夷蛮,或直呼之为吴了。名称的变换表示着内容的变换,表明蛮人的一部分与吴人融合、同化,一部分向更边远的地方迁移。司马贞《索隐》说:“蛮者,闽也,南夷之名。蛮亦称越。”指的或者就是这种情形。居住在湖湘一带的杨越(粤),也就是蛮族人的一支。它构成楚蛮的一部分。
  作为湖湘文化前身的楚蛮文化特质的原始层,就是它的带有原始野性的“蛮”。这种“蛮”的特质的内涵,包括“沅有芷兮醴有兰”的自然环境;包括“被薜荔带女罗”的服饰;包括“信鬼而好祠”的民风民俗,包括“荜露蓝蒌”(《楚世家》)的辛勤劳作和开拓精神。

 “蛮”的文化物质的第二个层面是强烈的乡土意识和怀乡恋乡情结。但是,这种情感,在包括湖湘在内的楚人身上表现特别强烈,特别突出。《离骚》说:“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蜷局顾而不行。”项羽和刘邦都是楚人,他们在胜利之后,都想要回归故乡。这些,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乡土意识,难解的怀乡、恋乡情结。

  “蛮”文化特质的第三个层面便是爱国主义精神。国、家、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爱家、爱乡与爱国不是一回事,它们有范围、层次的区别。只有爱国主义才是一种最崇高最广大的爱,属于最高层次。我们同样可以说,爱国主义在楚人身上表现最为强烈,最为执著。蛮,也就是执著。从“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俗谚中,我们可以见到这种蛮,这种执著。屈原更是这种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在他的不朽之作《离骚》中,“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属于第三个层面的,还有一种自强的精神,从先王熊绎立国荆山开始,楚人就具有了一种荜露蓝缕、奋发图强的精神。这种精神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周王室分封不公,“齐、晋、鲁、卫,昔封皆受宝器,我独不(否)”。(《楚世家》)这种待遇之不公,促使楚多次问鼎周室,不断开拓疆域。把楚国的版图扩展到淮河、黄河流域,包括今河南、安徽、江苏、山东的广大地区。只是后来由于楚国内部发生了矛盾,给秦国造成了可乘之机,后来居上,统一了中国。否则,历史将会是另一个样子。但是,楚人自强之心并未泯灭,如上所述,秦灭楚之后,民间便流传“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俗谚,而秦亦竟为楚人所亡,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罗敏中,1944年生,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研究员,湖南省屈原学会副会长,湖南省船山学社理事,湖湘文化教育精神“蛮”的特质的观点最先提出者。



(作者:罗敏中)
发表于 2006-2-20 22: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③干越
干与寒通,寒字干栏状。夏前已有寒部落分干、戈两族,以勇武及精于制造干戈,山东潍县寒亭为寒国所在,为夏所灭,族人南迁,部分迁徐州、临淮、吴在东迁中又灭干所建邗国,占其城为吴都(后迁姑苏),遂称干吴。部分迁江西余干等地,赣因干人居此得名。与越人、越章人、扬越人融合为干越。
干越活动区所属德兴,古来产铜,干将为干人之后,铸剑工艺精堪,犀利异常。
新淦县,干姓曾为明代大族,赣人之后又有赣姓,全融入汉族。
发表于 2006-2-21 12:52:10 | 显示全部楼层
Cueng, Nong,  Glao, Lao, Hlai, Kadai, Tay, Tai, Thai, Shan(Sham), Siam, Asam, Ahom, Isan
发表于 2006-2-21 23: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多数越都在变化,不变化的正在老化,衰败化,孤立化。
所以吴越仍然是吴越。因为她很正常的变化。
发表于 2006-4-13 15: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考证,吴语可能非汉藏语系语种,也就是说吴越并非"同音同俗"!
而百越确实是同一语族的,是已考证的,有兴趣的可以再考
发表于 2006-6-29 21: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吴人来自北方,可能性不大。 当时长江口比现在的杭州湾还宽大, 北方移民不便。
发表于 2006-9-27 16: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武缘清平 于 2006-4-13 15:05 发表
有人考证,吴语可能非汉藏语系语种,也就是说吴越并非"同音同俗"!
而百越确实是同一语族的,是已考证的,有兴趣的可以再考


呵呵,你是指阿尔泰语吧
发表于 2006-12-17 20:2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区域与现在北吴区域相同.
偶相信北吴人是良渚文化先民的直接后裔.
没有什么考古成果证明北吴后来被外来民族占据.
把吴越分开的说教是别有用心的,LZ不要上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3-29 01: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