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381|回复: 0

江阴历史沿革与江阴县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9 21:3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江阴古称暨阳,别称澄江、澄川。又因城池形似芙蓉湖畔盛开的芙蓉花,故有“芙蓉城”的美称。古属延陵地,春秋战国时期,先后为吴国季札和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地,故有“延陵古邑”、“春申旧封”之称。秦代为延陵乡,属会稽郡。汉高祖五年(前202),改延陵乡为毗陵县,划分县境东部为其属乡,因地处暨湖之北,名暨阳乡。西晋太康二年(281),将暨阳乡和吴县沙中、无锡县部分土地,扩置为暨阳县,属毗陵郡。这是江阴设有县级建制的开始。永嘉五年(311),改毗陵郡为晋陵郡,暨阳县属晋陵郡。南朝梁绍泰元年(555),废暨阳县,置江阴郡,因地处大江之阴,故名江阴,属东徐州。以原暨阳县与兰陵郡利城之地,设江阴、梁丰、利城三个属县。陈永定元年(557),陈霸先夺梁敬帝萧方智的王位,封梁主为江阴王,在江阴郡建江阴国。隋代江阴国除,废江阴郡,将利城、梁丰二县并入江阴县,属常州。唐初置暨州,下属江阴、利城、梁丰三县,武德九年(626)废,复为江阴县。会昌四年(844),因江阴户满四千,升为望县。五代十国时期属南唐国,升元中(937-942),始置江阴军,领江阴一县。北宋淳化元年(990),江阴废军为江阴县,属常州。三年复置江阴军,熙宁四年(1071),又废军为县。南宋初,江阴县再复江阴军,绍兴年间又一度废军为县。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江阴军为江阴路总管府。二十八年(1291),改江阴路为江阴州,不久升为上州。元末,朱元璋即吴王位,改江阴州为连洋州,未几复称江阴州。至正二十七年(1367),降州为县。明成化八年(1472),分出江中马驮沙,另置靖江县。清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攻克江阴后,属太平天国苏福省常州郡。民国年间,江阴县属江苏省。1941年,中共及其领导下的新四军曾在江阴政区范围内和邻近的地区设置江阴、澄东、澄西、沙洲四个县级政权。1949年4月22日,江阴解放,江阴县属苏南行政区常州专区,1953年改属苏州专区,1962年将县东北部九个公社划归新建的沙洲县(今张家港市)。1983年3月,江苏省实行市管县新体制,江阴县属无锡市领导。1987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江阴县,设立江阴市。
    江阴县城,据方志记载,西晋太康二年,暨阳县建治长寿莫城。南朝梁代建立江阴郡、江阴县时,于绍泰元年(555)筑城,城址在江阴城区偏北乾明(广福寺)、演教(城隍庙)二寺故址,即今江阴城中民运巷、庙巷一带范围,城为夯土建筑,早废。南朝陈代江阴郡治西迁夏浦,在秦望山麓筑舰浦城,又称夏城,即今月城沿山附近。隋代江阴县治迁至城西北隅的君山之南,即今“老县前”。自此至清末,江阴县治所一直设在“老县前”。城池于五代十国吴天佑十年(913)改筑,周长十三里。城垣历代几经修葺,明代嘉靖年间,为防止倭寇入侵,垒石为城基,大砖为墙面,增设城楼入座清代民国时城墙遭战火损坏。解放后于1952年起拆除城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4-16 20: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