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23|回复: 0

诸暨曾名疏虏(须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16 17: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乌程仔 于 2014-3-16 17:31 编辑

诸暨曾名疏虏
时间:2011-09-14 13:21:34  来源:绍兴市越文化研究会   

        王莽(字巨君,前45—后23)时,县名“诸暨”曾一度更名“疏虏”。《汉书·地理志》载:诸暨,汉属“会稽郡”,“莽曰疏虏”(见《二十五史·汉书》第1册15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乾隆诸暨县志》作“莽曰疏卤”。后汉世祖光武初复旧(《浙江通志》)。《越绝吴内传第四》云:“越人谓船为‘须虑’”(26页)。笔者认为,当时县名“疏虏”即为《越绝书》所云之“须虑”,是越人对船的称呼,这一名称,是汉人对当时仍有遗存的越语“船”的不同记述形式。诸暨是越文化的中心之一。越文化是与“水环境”融为一体的文化。《越绝书》对当时的水环境多有记载。如“句践伐吴……戈船三百艘”。“初徙琅琊,使楼船卒二千八百人”。又云:越人“水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追”。都说明了越人“以船为车”的良好水性,以及数量众多的船只。陈桥驿在《吴越文化论丛·越文化与水环境》中载:“到了中更新世,随着假轮虫海退的发生,今省境范围空前扩大,作为越族繁衍基地的宁绍平原,当时与东海大陆架连成一片,海洋与岛屿环绕其外围,而内陆则是河湖与沼泽。远古的越文化,就是从这样一个水环境中发展起来的。……(直至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他们对祖辈的水环境,仍然有许多传说上和感情上的联系”(507、508页)。清人李镜燧(1867—?)云:“越中地属海隅,南至山,北临海。地势南高而北下,江流溪源下注,海潮怒激,江与海相通,吐纳无节,本天然一泽国耳”(李镜燧《越中山脉水利形势记》,载《绍兴县志资料》第1辑)。“越人祖祖辈辈生活在水环境中,几乎天天与水打交道”(刘亦冰[1935—]《论越文化的开放性特色》,见费君清[1955—]《中国传统文化与越文化研究》第357页)。发掘出土于2005年的“尖山湾遗址”位于诸暨市陈宅镇沙塔村南侧、会稽山脉西南段、开化江上游狭窄的谷地,遗址处在小山丘环抱的一块平缓的山湾坡地,海拔约40米。遗址中的陶器为器表带铅光的黑皮陶,与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相同,表明是一处新石器晚期的遗址。在这次发掘的出土文物中,就已经有了用于船只的木浆。从现在的观点来看,陈宅镇已经处于山区,但在当时,恐怕也是舟船往来之地呢。再如《嘉泰会稽志》载:诸暨“高湖……多洲渚。旧有山遐浦。《旧经》云:山遐断高公湖为浦取鱼,所集千艘”。山遐,字彦林,曾为余姚令。《晋书·卷四十三》,余缙《大观堂集·古山遐浦记》谓山遐“尝令暨,有惠政”。可知如今早成陆地的高湖,晋时却是“为浦取鱼,所集千艘”的水体。正可谓沧海桑田耶。因此我们说,根据当时的水环境,以“须虑”名其县为“疏虏”是有可能的。

须虑(船)这个词多次出现在古籍,看来这个词出现频率还真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3-29 20: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