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143|回复: 0

海归博士浙大跳楼自杀 称学术圈无信无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1 14: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乌程仔 于 2012-2-22 15:47 编辑

海归博士浙大跳楼自杀 称学术圈无信无情
2009-10-23
涂序新
涂序新从这栋楼顶层跃下轻生图据《华商报》
  涂序新博士坠楼发生在职称评定期间,网络盛传浙大曾给口头承诺但却未履行
  “在此时刻,我认为当初的决定下得是草率的,事后的发展完全没有预计,感谢一些朋友事前的忠告。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虽然因我的自以为是而忽视。”
  ——自杀海归博士遗书
  没人知道,涂博士是怎么从3楼走到顶楼11层,然后纵身跃下的。
  这位32岁的海归,今年6月才从美国芝加哥市返回中国。回国之前,他的悲剧毫无征兆,似锦前程在等待着他。
  然而9月17日凌晨2时,在留下了6页遗书后,他走上了他所居住的浙大综合楼顶楼。就在跳楼前6天,他还提交了申报副教授职称的相关材料。
  从芝加哥到杭州 他告诉妻子国内有项目等着他
  涂序新,1977年出生,高中毕业保送进入清华大学水利系,“9·11”之前顺利拿到签证,全奖学金就读于美国西北大学土木工程系,6年后拿到博士学位,留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两年。
  据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提供的材料记录,涂序新是今年1月通过电子邮件与该学院岩土所联系的。今年4月,浙大的录用通知发到了涂博士手上。浙大的电子邮件中,确认给涂博士提供教职,但并未明确具体的职称。
  6月初,涂博士提前结束了美国西北大学的博士后工作回国。他告诉妻子何晶(化名),国内有项目等着他。
  何晶也是留美博士。她本科在北方某名校读经济相关专业,毕业后随丈夫到了美国。她也拿到了全额奖学金并取得了博士学位。
  成为学术骨干 他告诉朋友困难比想象大得多
  涂博士属浙大“1311计划”引进的1000名学术骨干之一。每月扣掉房租到手收入2000多元。
  浙大党委宣传部部长沈文华介绍,浙江大学“1311计划”,即建设一个结构分明的创新团队,这个团队的组成是,100位大师,300位核心人才,100个创新团队,1000个学术骨干。
  虽然涂博士在和朋友的交流中,对困难早有预见,然而,困难似乎比他想象中大得多。
  涂博士并未如自己事先预料的那样,回国就有科研项目可做。6月,他回到老家浙江省金华市休息了一段时间。7月,涂博士回到杭州,租住在由浙大提供的教师公寓,建筑面积57平方米。浙大人事处工作人员介绍,住房月租2000元左右,从工资里扣除。
  浙江大学分管人事的朱晓芸副处长介绍,涂博士的待遇按讲师发放,并且给他提供4万元的房贴,支持他在杭州购房、安家。然而,这也许只是一个理想状态,涂博士的女儿不久就要上幼儿园了,现在国内大城市的幼儿园收费不菲。涂博士的妻子何晶也不顺利,一边在老家带孩子,一边找工作。
  意外的抑郁他 遗书里说当初决定下得草率
  涂博士出事前,他的工作仍在按部就班进行,并担任了2009级本科新生班主任。然而在8月,他开始焦虑,并开始服用药物帮助睡眠。
  涂博士的学术潜力已经部分得到了证明。用Googlescholar(谷歌学术搜索)可以搜到他发表的6篇学术论文,其中3篇发在SCI核心期刊。涂的研究,集中在岩土工程的计算方法和模型领域。在国内大搞工程基建的背景下,应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他的妻子和至亲眼里,涂博士一直是一个很自信的人。可以确定,即使焦虑过,涂博士在8月还没有绝望。9月11日,他还在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系统”中填写了申报副教授的相关信息。
  然而9月17日凌晨2时,涂博士从11层楼顶跳下,留下的遗书说:“在此时刻,我认为当初的决定下得是草率的,事后的发展完全没有预计,感谢一些朋友事前的忠告。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虽然因我的自以为是而忽视。”    据《华商报》
  ■事件猜测
  跳楼与评职称有关
  从9月11日填报申报副教授信息到9月17日跳楼,涂博士到底经历了什么?网络盛传浙大曾经给涂博士口头承诺,但却未能履行。
  对这种指责,浙大觉得不符合常理。建工学院党政办公室科长金卫勇告诉记者,涂博士出事后,他们专门查看了学院和他来往的E-mail,都是“教职”字样,没有出现“副教授”。人事处副处长朱晓芸介绍,“教职”的意
  思是,涂博士在海外有两年的博士后研究经历,按惯例一进校就至少是讲师。
  至于能否拿到副教授职称,则要看9月的评定。而涂博士“因病坠楼”正好发生在9月职称评定期间,距离他填写申报信息不到6天。舆论普遍猜测,他的死是否和提前知道了评选结果有关,是否有人提前找他谈过话。但学校有关方面否认了两者之间可能存在联系。       据《华商报》
  ■同步新闻
  54.6%的人赞成取消职称评审
  一年一度的职称评审开始了。为了评职称,有人疲于奔命,有人拉关系找人情,有人憋着不评职称,却无法得到公平待遇。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互动百科,进行的一项千人调查显示,54.6%的人赞成取消职称评审。
  73.2%教师成最受职称之“累”职业
  哪些职业最受职称评审之“累”?调查中“教师”排在首位,73.2%的人选择此项。紧随其后的是“医生”(64.6%)。接下来依次为:学者、工程师、作家、技术人员、媒体从业者等。
  “评审团到底怎么衡量我们的水平?通过论文还是看谁把教案抄得更工整?”语文教师刘飞(化名)现在只能把疑问搁在一边,老老实实准备。活生生的教训摆在眼前:有个历史老师,教课的班中考成绩每年都是第一名。可他的职称评审就没过关,因为论文不够,学校一点办法都没有。
  600-1000元一篇评职称催生“论文代理”产业
  调查中,76.5%的人意识到目前职称的最大问题是,职称评审制度不能反映人的实际能力;74.2%的人指出,职称评审造成寻租、作假、腐败现象严重;65.7%的人表示,名额分配中潜规则重重,拉关系等现象
  层出不穷。
  职称评审甚至催生了一个“论文代理”产业:承诺可以在权威期刊上发表,甚至可以代写论文,这些都是明码标价。一家论文代理公司负责人徐某表示,如果是普通杂志,发表费用600-1000元。但现在杂志版面都排到12月了,要想急发,只能多交钱,一篇加急费是400-500元,保证发出来。“我们是和杂志社长期合作的,省级的、国家级的都有,核心期刊也有。”
  6成人赞同职称评定应真正体现业务能力
  调查中,43.7%的人希望职称评审不要“一刀切”,应从各行业的专业特点改革职称评定体制;54.8%的人表示,职称评审不要行政化色彩太浓,不要和岗位、待遇等挂钩。
  中国人民大学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吴春波提出,从根本上解决职称问题,必须反思几个问题:建立职称制度的基本目的是什么?现行职称制度设计的根本缺陷是什么?他指出,问题不在于指标,指标只是评价工具。如果少了现在的这些指标,换一些“德能勤绩”,职称评定会更腐败。
  调查中,64.2%的人赞同职称评定应该真正体现业务能力;52.8%的人表示可以考虑引入市场化的评价体系。
  据《中国青年报》
  ■新闻反思
  海归也是高危群体
  年轻海归并非人们通常想象中的弱势群体。然而事实是,他们也是一个高危群体。他们从小就承担了太多社会期望,而以当代中国社会的世俗观念看,他们中的很多人也许并没有立刻接近成功。从归国到坠楼,不过3个月,涂博士就从逐渐焦虑到抑郁。
  浙大党委宣传部部长沈文华说,涂博士刚回国,适应环境有一个过程。学校让他当新生班主任,还让他参加一些学术会议的筹备工作,正是帮助他适应。但从事后看来,对他的关心还是稍微少了一点,没有注意到他的状态。
  涂博士事件后,他生前所在的建工学院开始找年轻教师谈话,让他们有什么困难要和学院说。

共产党的浙江大学的道德水平就是这么一点点,形同流氓!我也受过他们的骗,遭小人暗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4-19 23: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