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45|回复: 0

先周史考证与吴学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7 21: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周史考证与吴学研究(下)
    胡先生集毕生精力转碾陕西、关中,以长期田野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考证的先周与西周文化、历史,突破了历史学的樊篱,还先周、西周史以本来面目。给传统吴学、治吴史带来了新的生机。旧吴学尊农神后稷为先祖,认先周文明是农耕文化,赞泰伯奔吴将先进的中原农耕文明帯到了蛮荒落后的江南。这些靠传世史藉、地方志书、家谱、传说,构筑起来的旧吴史,在胡先生的考古学实证中失去了往日的光辉。后稷子虚乌有,古公亶父迁歧前的先周文明是游牧文化,泰伯带着游牧文化,进入江南早己有三、四千年农耕文明的地区,入乡随俗。而胡先生归纳总结的先周瘪裆鬲、洞式墓、头高脚低的葬式、骨卜传统等,查找这些完全区别于江南传统文明的物证,正是追寻泰伯率领一支先周族群南下、以及吴国统治中心迁移过程的考古学典型证据。本文试以考证。

    1、先周文化南下(泰伯奔吴)的时间段考证。
    泰伯率族南下,应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其焦点是泰伯有没有随父迁歧,泰伯由歧邑南下,还是由幽邑南下?我以为由陶鬲的形制变化,可以判断泰伯没有随父迁歧,径由幽邑南下。
    先周文化可以古公亶父迁歧为界,划分为早、晚两期,先周早期的陶鬲为“瘪裆鬲”,迁歧后一度演变为乳足鬲,西周初期又回复到先周早期的“瘪裆鬲”。泰伯率族南下带走的是瘪裆鬲,没有袋足鬲,这己经在江南的大量考古实践中获得确证。

<IMG title="[吴论125] 先周史考证与吴学研究(下)" style="WIDTH: 198px; HEIGHT: 225px" height=217 alt="[吴论125] 先周史考证与吴学研究(下)" src="http://s4.sinaimg.cn/small/5d2f3e16n74584cf48253&690" width=221>  <IMG title="[吴论125] 先周史考证与吴学研究(下)" style="WIDTH: 220px; HEIGHT: 225px" height=235 alt="[吴论125] 先周史考证与吴学研究(下)" src="http://s8.sinaimg.cn/small/5d2f3e16n8b73034f8e17&690" width=226 real_src="http://s8.sinaimg.cn/small/5d2f3e16n8b73034f8e17&690">  <IMG title="[吴论125] 先周史考证与吴学研究(下)" style="WIDTH: 200px; HEIGHT: 233px" height=235 alt="[吴论125] 先周史考证与吴学研究(下)" src="http://s7.sinaimg.cn/small/5d2f3e16g72b8135e77b6&690&690" width=190 real_src="http://s7.sinaimg.cn/small/5d2f3e16g72b8135e77b6&690&690">
     幽邑瘪裆鬲(碾子坡)             歧邑袋足鬲 (张家坡)             吴人瘪裆鬲(常州淹城)

    吴族王人墓葬,一墓一鬲,有鬲必是瘪裆鬲,说明入歧后的演变没有反应在南下先周族人中,南下先周族人是在幽邑出走的。泰伯带走的先周文化,是碾子坡类型的早期先周文化,而不是入歧后张家坡类型的晚期先周文化。
    在歧邑凤雏村窖穴里发现了190余片卜甲,可能是周王室的档案库中,以及被列为2009年十大考古发现的歧邑周公庙甲文中,发现有王季的记载,未发现大伯记载,也证明了泰伯并未随父入歧。纵观周公庙甲文内容,都是筹划伐商大事,避戎俗己成往日史事,甲文所记史事已与泰伯无仼何干系。泰伯南下应在此前。只能在周公庙甲文的祭祀卜辞中,才能找到大伯、虞公踪迹。那么,泰伯很可能是带著戎狄俗即游牧文化到江南来的。
    由此可证,泰伯率族南下,带走的是早期先周文化,是相对于同期江南农耕文明落后的游牧文化。如同蒙元灭宋、满清入关一般。只不过蒙、清推行的是留发不留头,泰伯推行的是入乡随俗政策。
    泰伯南下前。江南己有古吴越国,这是良渚后人建的文明古国。可见苏秉琦先生《中国文明起源初探》P62。苏先生认为:中原的河洛地区不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夏、商、周都是外来户。夏来自江南,(可能是良渚人);商来自北方、(可能是红山人);周来自西戎。江南良渚文化是最早跨入文明门槛的先进文化。

    2、先周文化南下(泰伯奔吴)的成因考证。
    泰伯不随父入歧而率族南下,史藉记载是禅让再三,孔子推举泰伯,就是推崇这禅让至德。但出土文献(上博楚简文《吴命》)记载,泰伯是“孽子”,即非正室所出的
<IMG title="[吴论125] 先周史考证与吴学研究(下)" alt="[吴论125] 先周史考证与吴学研究(下)" src="http://s16.sinaimg.cn/small/5d2f3e16g60fa3ebdf5bf&690&690" real_src="http://s16.sinaimg.cn/small/5d2f3e16g60fa3ebdf5bf&690&690"> <IMG title="[吴论125] 先周史考证与吴学研究(下)" style="WIDTH: 93px; HEIGHT: 65px" height=167 alt="[吴论125] 先周史考证与吴学研究(下)" src="http://s2.sinaimg.cn/small/5d2f3e16g60fa3eebd8b1&690&690" width=154 real_src="http://s2.sinaimg.cn/small/5d2f3e16g60fa3eebd8b1&690&690"> 上博楚简文《吴命》记载:“荆为不道,谓余曰:汝,周之孽子”。

“大阿哥”,老三王季才是姜戎氏正出的“皇太子”。古公亶父率族东进入歧,改牧为农,谋图灭商;泰伯率族南下继续游牧。恐怕也有路线斗争!这有点类似红军长征,中央红军北上,张国焘率部西进一般。不过红军长征从不说“奔”延安,只说到达延安,那未“泰伯奔吴”之“奔”,不如改为“趋”好,南下游牧,逐水草而走,随机遇而安,到了江南吴地,便断发纹身、入乡随俗,改游牧为耕渔了。
    另一个旁证是《周礼》的“庶子不祭”。《礼记.大传》曰:“庶子不祭,明其宗也。”吴国出土的青铜器,有重要铭文的鼎、簋青铜重器都是朝廷赏赐。吴国的青铜器重要铭文都铸刻在青铜钟、鉴、剑上。这说明吴王室尊“庶子不祭”的周礼,不用五鼎六簋祭祖、陪葬。所以吴国从无鼎、簋青铜重器出土。同期的中原列国却争相僭位,大墓总有成套的有铭鼎、簋青铜重器出土。

    3、试用瘪裆鬲考证泰伯趋吴的径路。
    瘪裆鬲足、袋足鬲足、鼎足,三足间的特征区别十分鲜明。江南考古工作者,都有个习惯,记录非长江文明特征的陶鬲、乃至一件鬲足。泰伯一族游牧迁移必带炊具瘪裆鬲,这瘪裆鬲既属低值易耗的生活必需品,又是随葬的追思先祖的至高礼器 。迁移一路会洒一路鬲足,葬一吴人会埋一只陶鬲,因此用瘪裆鬲这个特殊形制便可辨证泰伯一族迁移的径路,并可辨别越人、吴人墓葬的族别。

<IMG title="吴 夹砂陶连裆鬲型式" style="WIDTH: 201px; HEIGHT: 210px" height=205 alt="吴 夹砂陶连裆鬲型式" src="http://s13.sinaimg.cn/small/5d2f3e16n7fd95007ec2c&690" width=197 real_src="http://s13.sinaimg.cn/small/5d2f3e16n7fd95007ec2c&690"> 吴 夹砂陶连裆鬲型式 可分三类, A型:1;B型:2-11;C型:12-13。按纹饰分:有素面与縄纹,14- 16为绳纹。18为鬲足。瘪裆还是袋足,是区别于先周文化与商、夷文化鬲的典型特征。

<IMG title="[吴论125] 先周史考证与吴学研究(下)" style="WIDTH: 201px; HEIGHT: 212px" height=215 alt="[吴论125] 先周史考证与吴学研究(下)" src="http://s8.sinaimg.cn/small/5d2f3e16n8b7e40919fa7&690&690" width=200 real_src="http://s8.sinaimg.cn/small/5d2f3e16n8b7e40919fa7&690&690">  出土于江西吴城的高颈瘪裆鬲。吴城文化3、4期,相当殷墟1-4期。


<IMG title="吴 一墓九件配置 句容" alt="吴 一墓九件配置 句容" src="http://s2.sinaimg.cn/small/5d2f3e16ncfe7cc5ab531&690" real_src="http://s2.sinaimg.cn/small/5d2f3e16ncfe7cc5ab531&690">  吴墓随葬:一墓九件配置 江苏句容寨花头遗址出土
出自D6M1墓。连裆鬲1、鼎1、瓮2、罐2、盘1、豆1、灯盏1,共九件。
<IMG title="吴 夹砂陶连裆鬲 春秋中期末" height=212 alt="吴 夹砂陶连裆鬲 春秋中期末" src="http://s9.sinaimg.cn/small/5d2f3e16n7fd8eee050c8&690" width=199 real_src="http://s9.sinaimg.cn/small/5d2f3e16n7fd8eee050c8&690"> 其中一件夹砂陶瘪裆鬲 春秋中期末
高23.8,口径22,句容寨花头D6M1墓出土。侈口卷沿,弧腹,连裆,三个锥状高足,足尖平钝。

<IMG title="[吴论125] 先周史考证与吴学研究(下)" alt="[吴论125] 先周史考证与吴学研究(下)" src="http://s16.sinaimg.cn/small/5d2f3e16n8b7e4072d9ef&690&690" real_src="http://s16.sinaimg.cn/small/5d2f3e16n8b7e4072d9ef&690&690"> 丹阳葛城遗址出土的瘪裆鬲残片。


常州淹城遗址出土 春秋晚期初
侈口,园唇,束颈,直腹,矮领,腰中间微凸,高锥足、瘪裆。高17.7cm,口径16.9cm。

<IMG title="[吴论125] 先周史考证与吴学研究(下)" alt="[吴论125] 先周史考证与吴学研究(下)" src="http://s8.sinaimg.cn/small/5d2f3e16n8b7e4072d3b7&690&690" real_src="http://s8.sinaimg.cn/small/5d2f3e16n8b7e4072d3b7&690&690"> 江阴花山遗址出土的瘪裆鬲。


<IMG title="[吴论八八] 考吴越陶瓷之源(上)" style="WIDTH: 156px; HEIGHT: 199px" height=492 alt="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src="http://s9.sinaimg.cn/middle/5d2f3e16g6b67d726be78&690" width=221 real_src="http://s9.sinaimg.cn/middle/5d2f3e16g6b67d726be78&690">
             无锡洪口墩遗址出土的瘪裆鬲。             我在洪口墩采集的鬲足。

<IMG title="[吴论八八] 考吴越陶瓷之源(上)" style="WIDTH: 179px; HEIGHT: 202px" alt="[吴论八八] 考吴越陶瓷之源(上)" src="http://s16.sinaimg.cn/small/5d2f3e16n7331d921f12f&690&690" real_src="http://s16.sinaimg.cn/small/5d2f3e16n7331d921f12f&690&690"> 无锡阖闾城出土的瘪裆鬲 高仅7.6,口径6.9cm。

    上列实证给我们勾勒了一条先周文明南下族团,由幽邑始发南下,经丹江口过长江,至江西吴城,而江苏丹阳、武进、江阴、无锡、到苏州的。其间,幽邑至丹江口、樟树至丹阳的缺环,还可据当地的考古发现连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3-29 05: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