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言吴语 发表于 2009-7-23 16:58:07

双凤惠安夏布的盛衰

本帖最后由 吴言吴语 于 2009-7-23 17:00 编辑

http://news.tcip.net.cn/xxgxinwen/uploadimg/S2009615101512.jpg


       以苎麻为原料织成的布称夏布,又叫苎布,新湖、双凤一带生产的夏布冠名惠安夏布,因该地旧属惠安乡。

  夏布可制衣,又能做蚊帐。夏布透气性强,故成衣穿在身上觉得滑爽,躺在夏布做的蚊帐里睡觉,感到凉快。惠安夏布为旧时太仓的著名特产,曾为御品入皇宫,又当作出口商品远销朝鲜等国。

  惠安夏布的生产源远流长,早在明清时代地方志书里已有详细记载。明崇祯年张采《太仓州志》载:“夏布。二三月中,州妇女取好苎麻,沤清池,既白,曝晴日。临绩,又用蚌壳就水刮使白泽,绩作丝,俗名穄,成布曰刮白,亦名腰机布。弘治中进御,寻罢。次噀麻,曝日,去清色,名粉青。成布灰,蒸漂水中,色白者曰洗白,亦名漂白,摊布细草,用小藤斗挹水遥洒,度白止。日晒白,若不经漂晒,则呼真色,市门必题云《徐王庙官机夏布》,又曰“西北乡多劈苎,名接穄、织夏布。然棉布女工,夏布男工,昼夜勤作。”清道光年间的《双凤里志》载:“农人最勤,西北专植粳稻,东南杂蓺木棉,自春迄秋,男妇并作,农隙各有兼务,名曰‘营生’。盐铁(塘)东尚棉布,西尚夏布,或织机或纺纱绩麻,早夜勤劳。”

  双凤的夏布生产从明清一直延续到民国,乃至解放以后。民国时期,城厢、双凤、湖川桥设有布庄,收购夏布。随夏布生产的兴旺,也带动了夏布收购、销售业的繁荣。民国8~19年(1919~1930)收购量10万余匹。抗日战争前夕,年收购量约8万匹,并增加了湖蓝、靛蓝色及彩格、彩条、翻洋(蓝白交织)等花色品种。内销上海、浙江、山东、苏北等地,外销朝鲜。日伪统治时期,私商对夏布杀价收购,牟取暴利,生产者无利可图,产量下降,销量减少。抗战胜利后,产销无多大起色。

  民国期间,夏布作为太仓的地方特产,多次送展江苏省物品展览会,并获奖:民国4年(1915)11月,夏布获江苏省地方物品审查三等奖;民国10年(1921)12月,夏布获江苏省第二次地方物品展览会审查合格奖;民国23年(1934)夏布列为太仓县向江苏省物品展览会送展产品。

  解放初期,新湖、双凤两地尚有2000余名农妇从事夏布生产,产品由供销社组织收购,并委托双凤义丰布店代购。1952年,县供销社向苏北兴化、高邮、宝应、泰州等地推销夏布1.6万匹,农民收入6.3万元。1954年收购量达4.1万匹,1955年为1.7万匹,1960年仅收购到871匹,1961年后因无人生产,即无货收购。

  伴随夏布生产的发展,反映当地夏布生产情景的山歌及风俗流习也应运而生。民歌如“小小绩桶四脚撑,婆妈当年作嫁妆。瓦盆挽来吴塘水,双凤姑娘接绩忙。”《九乡十八镇》民谣中有“正月梅花白如霜,粗纱漂布出太仓。双凤要出红边细苎布”等歌词。

  生产夏布用的工具也当作家具列为姑娘出嫁的嫁妆。旧时惠安乡妇女在娘家时就学会了接绩的“营生”,她们在出嫁时的嫁妆中都有一对红漆绩桶,来夫家后为接绩使用。

  随着化纤织物的发展及衣服、蚊帐等用料的更新换代,古老的夏布被淘汰。

  惠安夏布由兴盛至衰亡,历经悠悠千百年。惠安夏布的盛衰史,折射社会百姓生活的变迁及民风民俗的演变。

  现惠安夏布虽已湮灭,然而它的兴盛在太仓方言里留下了深深的记印。太仓人指责做事敷衍,不负责任为“搭浆”,就与夏布有关。原因是用夏布做的衣服、蚊帐等物品,为了保持挺括,必须经过“浆布”这一过程,就是用淀粉打成薄浆,将布浸入浸足,捞起后沥去余浆,用手捋使平展,阴至半干后再用熨斗熨平。“搭浆”就是只把布往浆桶里一揿,不管布上有没有沾到粉浆,自己认为搭到了就算。

疁城小囡 发表于 2009-7-23 20:59:19

搭浆 应该是与织布有关,但是通行范围远大于太仓,连南吴有些地方也有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双凤惠安夏布的盛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