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rp 发表于 2008-12-1 19:51:48

台州民间传说收集

温岭:"石夫人"的传说

温岭城东有一山峰,就象一个翘首远望的妇女,这就是夫人峰。这奇峰有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很久以前,温岭城外有一姓石的寡妇,丈夫早死,与一三岁女儿相依为命。虽然穷,但她还是常接济比她更穷苦的乡亲,大家都尊称她为石夫人。
   
一次,她带女儿赶集卖布,孩子看到桔子很想吃,可她口袋里只有一个铜钱。卖桔的是一位青年,见孩子叫得可怜,就送了她几个,说:“自家种的,就拿几个去吧。”石夫人不好意思地打量他一下,还很面熟。原来去年一次,她在集上卖不了布,正为无钱籴米,也就是这位青年送了她十几斤米,说:“大嫂,这点米拿去给孩子煮粥吧。”说完就匆匆走了。
石夫人心里好感激,散集时,就将丈把布送给她,说:“大叔,这点布就给你遮风避雨吧。”这青年很感激地说:“我是黄岩澄江焦坑人,叫石陀人,大嫂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此后,他们也常在集上碰面,也谈些家常事,不想却招来风言风语。
当地的族长见石夫人年青美貌,起了不良之心。他让管家去劝说石夫人做他的小妾,石夫人断然拒绝。石夫人知道族长心狠手辣,不会甘休,这一夜她哭得很伤心。果然,过了几天,族长再次派管家来说:“你从也得从,不从也得从,择定的日子就在后天。”
当天夜里,石夫人抱着孩子哭得死去活来,想一死了之,可又放不下女儿。她最后想到了石陀人的话,便收集行装去澄江找石陀人。
这一夜,伸手不见五指,石夫人刚翻上藤岭,就见下面一片火把,她知是族长派人来追了。她抱着女儿跑呀跑,到横湖桥时,还是被追上了。管家先是假惺惺地劝说一番,石夫人坚决地说:“我不贪财,不羡势,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管家恼羞成怒,喝令手下将石夫人捆起来。石夫人趁他们拿绳之际,一脚踢开灯笼,
就往横湖山顶跑,在山顶的悬崖边。她想:“我死也不能进这火坑。”于是一头往山崖撞去,只听得“轰”的一声,山顶冒出一片白烟,等白烟散去,只见山顶上立着一块石岩,看上去真是石夫人。
石夫人撞岩化为石峰的消息传到澄江,石陀人十分悲伤。他日夜痴痴地站在澄江
边,眺望温岭的夫人峰。望呀望,不知过了多少岁月,石陀人也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山峰。
直到现在,黄岩澄江边的石陀人峰和温岭的石夫人峰,还是深情地相望。

dorp 发表于 2008-12-1 19:52:09

天台:王羲之天台山拜师

王羲之在兰亭修禊之前来到天台山,被神奇秀丽的天台山风景吸引住了,便在华顶住了下来。他尽情欣赏日出奇观和云涛雾海,这些山光胜景使他的书法也得到润色。他不停地练字,不停地洗笔洗砚,竟把一个澄澈清碧的水池都染黑了墨池就是这样得名的。
   
有一天夜里,王羲之在灯下练字,练呀练呀,白纸写了一张又一张,铺得满地都是。
夜深了他还逐个字逐个字细看着,思考着。对自已所写的字,他还不满足,又看又练,实在练得太疲倦了,握着笔伏在案上。忽然,一阵清风过处,一朵白云飘然而至,云朵上有位鹤发银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着他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呀!”
“哪里,哪里!”王羲之一边让坐,一边谦虚地回答。他见这位老人仔仔细细地观看自已写得字,便请教说:“老丈啊,请您多多指正。”
老人见王羲之一片诚心,说道:“你伸过手来。”
   
王羲之心里纳闷,老人要做什么呢?他见老人一本正经,不像开玩笑,便慢慢地伸了过去。老人接过笔,笑容可掬地说:“我看你诚心诚意学写字,让你领悟一个笔诀,日后自有作用。”老人说完,在王羲之的手心上写了一个字,然后点点头说:“你会更快进步起来的。”说罢去了。
王羲之急忙喊道:“先生家居何处?”只听空中隐隐约约地传来一声:“天台白云……”
王羲之一看手心是个“永”字,他比呀划呀,写呀练呀,终于领悟了:横竖勾,
点撇捺,方块字的笔划和架子结构的诀窍,都体现在这“永”字上。白云先生授的真是好笔诀!此后,王羲之练得更勤奋了,他的书法也更加洒脱了,奇妙了。
   
以后,王羲之回到绍兴,与文友在兰亭欢聚时,挥笔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书法珍宝《兰亭集序》。王羲之念念不忘天台山白云先生的“永”字笔诀,诚心诚意地写了一部《黄经洞》,放在华顶一个突兀峭险的岩洞里,后人就叫它“黄经洞”。今天,有些胆大的旅游者,还要爬上黄经洞看一看,是不是洞里还藏着王羲之的《黄庭经》呢!

dorp 发表于 2008-12-1 19:52:21

戚继光斩子

      
明代嘉靖年间,抗倭名将戚继光统领“戚家军”在台州平息倭患,一次,倭寇在府城
东郊花街之战大败后,绕道城北大石,意欲退据仙居。戚继光命儿子为先锋,率师出西城抄近路伏兵于白水洋常风岭,明确交代:与倭寇接战,只许败,不许胜,非佯退到仙居不准反攻,违者按军法处之。时隔不久,倭寇队伍果然沿戚继光所料的路线开过来了。戚小将见自己的伏兵据险,必胜,就沉不住气,一声令下,矢石齐飞,刀枪猛舞,喊声震天,歼敌大半。回营缴令,诸路将领向戚小将贺功,独戚继光面无悦色,听完儿子禀报之后,勃然大努,立命绑出营门正法。诸将苦苦求情,说:“虽犯军令,但已败倭寇,可将功抵罪。”戚将军说:“这小子未及倭寇全部钻进口袋就任性出击,放敌退逃一半。如此明令故犯,贻误军机,岂容不诛!”终于斩了儿子。当地百姓怀念戚小将,就在常风岭建造一座太尉殿。

dorp 发表于 2008-12-1 19:53:06

仙居:吴时来戏皇帝

明嘉靖年间,奸臣严嵩投皇帝所好,说自己家乡风景最好,"竹子大如木桶",诱使皇帝前往游玩。吴时来素恨严嵩奸媚,就说:"天下风景,莫如仙居,竹子大如浴桶。"皇帝听后决定启程仙居。   
吴时来这才感到事情严重,连忙说道:"到仙居要经千山万壑,要攀几十里的'浪头山檐'。一根柳条大的山檐道,足足要登一个月。过了山檐道,到了'悬洞岭'这悬洞每日只能悬过去两个半人,一不小心就要坠入千丈深渊。过了'悬洞岭',再过'竹拗岭'。这'竹拗岭'要用一株数十丈的长毛竹横拗过去。过了'竹拗岭',就是'老鼠沿',是老鼠也难沿过去的地方。过了'老鼠沿',才到'爬滩'。那'爬滩'有几十里宽,乱石如麻,爬得你腰酸腿软。只有经得起这一道道难关的人,才能进入仙境。"一番话,说得皇上毛骨悚然。
旁边的严嵩早已等不及了,启奏皇帝说:"天下毛竹哪有大如浴桶的?时来欺君犯上,该当何罪!"吴时来不荒不忙地对皇帝说:"万岁要是不信,我可将家乡的大竹叶拿给皇上观赏。"便叫家人拿出从家乡带回的糯米粽子给皇上品尝。
皇帝剥开粽子,见那"竹叶"大如巴掌,便说:"叶大竹大,我看仙居的竹木怕比浴桶还大呢!"皇帝相信时来的话,很想到仙居游玩,但又怕路途艰难,终未如愿。

dorp 发表于 2008-12-1 19:53:27

天台:桃源仙女传棋艺
      
1900多年前,嵊县(今嵊州市)与天台山之间有一条围棋之路。东汉永平五年(62),嵊县乡民刘晨、阮肇上天台山采药,翻崖涉水,几经时日,所带干粮已尽,却在莽莽丛山中迷失方向。正在绝望之时,忽见前方巨石流泉处有两位年轻美丽的姑娘,遂上前打听,方知自己身处天台山桃源溪。姑娘住在溪畔桃源山双女峰上的桃源洞中,名唤玉桃、碧桃。玉桃、碧桃邀请刘阮入桃源洞,双双结为伉俪。
      
后刘阮常见姐妹俩下棋,也跟着学起围棋来。刘晨、阮肇原来聪明,经桃源仙女一点拨,很快就学会了下围棋。于是桃源洞对弈便成了这对伉俪的最大爱好。开始是玉桃、碧桃对弈,刘晨、阮肇在一旁观战,随后是刘晨与玉桃对弈,从授9子到授2子,碧桃和阮肇则在旁观察思考。刘晨、阮肇的棋艺进步飞快,半年以后,他俩告别桃源仙女返回嵊县家里,就成了嵊县围棋的启蒙者。1964年4月,上海宝山县顾林镇一座古墓中,出土了一件珍贵的嘉定熏香竹刻艺术品《刘阮天台山桃源对弈图》,男女纹枰对弈,另一男子在旁坦胸观注棋局,另一女子执芭蕉轻摇助兴,可见桃源洞仙女传艺对弈影响之深远。有古诗赞道:
      ----      松风流水声瑟瑟,桃花玉洞春漫漫。
      ----      刘阮幸逢两仙子,月上对弈犹未残。

dorp 发表于 2008-12-1 19:53:43

天台:刘伯温访师

  通俗得象儿歌,恬静得又如田园诗。也许有人从古老的描红纸上见过,但追本溯源,可知花是何处花,楼是何人楼,家是哪人家?
  这里有个故事——
  公元1356年某月某日,刘伯温天台道上行路匆匆。山青水碧,柳暗花明。天台山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他无心观赏,一心想 尽快寻到一个人。可连问路的人 也难找,好不容易看见—个老牛倌,于是他急切地问道:“请问老伯,徐隐士家住何方?”   
  那老牛信没有直接回答,他审视着眼前这位神情疲惫但礼数周到气度不凡的陌生人,不慌不忙地说出了开头的那四句诗, 算是对陌生人的回答。
  刘伯温谢过老牛倌,按提示走了两三里路,果见数间楼房掩映在香樟古柏之间。他进水口,找到门前种有花卉的那一 户人家,正想举手叩门,只听得一声童音:“您找推?”
  刘伯温回头一看,见是个十来岁的男孩,正看守着一簟子的稻谷。他只顾寻路没注意到这孩子,颇不好意思:“小兄弟,徐隐士住这里吗?”
  小孩睁大了惊奇的眼睛,因为徐隐士正是他祖父,这里,正是徐隐士的家!
  刘伯温这才揩了揩额上的汗,呼出一口气,看看天边乌云翻滚,闷雷阵阵,眼看就要下雨了,忙说:“小兄弟,快落大雨了,赶忙收谷子吧。”
   那孩子十分自信地答道:“我爷爷说过,今天的雨只落到那只方箩脚。”
  刘伯温吃了一惊。旋即想道:‘大雨隔瓦栋’也是常有的事,徐隐士能算出今天雷雨只落到方箩脚,淋不着大簟,真是闻所未闻。此人果真精通天文地理,神机妙算,我也不虚此行!
   片刻功夫,“老牛倌”回来了,大雨也跟着脚后跟到了,果然落到方箩脚。刘伯温已从孩子口里知道,他问路的老牛倌刚巧是徐隐士。不等清茶润口,刘伯温急切地说明来由。
  原来,朱元璋攻打集庆(今南京)数月不下, 他不知从那里打听到,天台山处隐有一高人,姓徐,精通天文地理,晓畅孙吴谋略,于是急命刘伯温星夜赶往天台山寻访。
  徐隐士听罢说道:“先生既来之,则安之。” 刘伯温辞道:“军机在身,十万火急,无心盘桓,望先生马上动身!”
   徐隐士又说:“实不相瞒,家父年事已高,我在家以尽孝道。然朱将军有命,不敢推辞。只是近日为家父寻得一方寿域,正穴何处,难以定夺,请帮个忙。事毕即随先生前往破城。”
  原来如此刘伯温心里有数,却不多说,只要求给他一根毕尖的长铁枪。来到预选的寿域,刘伯温前后左右端详了一番,拿起铁枪选址定穴,把铁枪深深地插到土中。这时徐隐士挖掉四周的泥土,只见枪尖上穿着一枚铜钱。
  两人不禁相视而笑。原来徐隐士早已选正穴位,把铜钱预埋在地下。一场较量,彼此佩服。 他们来到集庆,但见城外千幡招展,城头严阵以待,僵持局面似乎不见尽头。徐隐士骑马绕城—周,转身对刘伯温说:“这集庆是‘蟹地’,‘蟹壳’特硬,硬攻破不了的,只有等到产‘蟹仔’时,才能从‘肚脐眼’处攻进去。”然偌大座城,何处是“肚脐眼”?即使找到了,何年何月才产“蟹仔”?“蟹仔”又是何物?刘伯温仍然心里没底。
  徐隐士说:“试试吧,你命士兵向城头喊话,叫他们赶快投降。否则一旦攻进城内,鸡犬不留;或者再围城一年半载,将你们困死!”
  城头上的士兵听后哈哈大笑,狂妄地说:“别说围上半载一年,就是围困三年,粮食还是足足有余。”为显示其充足,他们将煮熟的米饭往城下撒。
  刘伯温见了不禁暗喜,忙命军队从敌人撒饭处猛攻。池深城高的集庆终于被朱元璋攻下。

benojan 发表于 2008-12-10 09:19:23

据说石斧人是栓船所为?

Hitomi 发表于 2008-12-11 02:28:05

:shy: :shy: :shy:
:thumbup: :thumbup: :thumbu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台州民间传说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