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人 发表于 2008-9-17 23:23:44

播音系副教授与常州方言

http://www.sina.com.cn2008年09月16日09:56常州日报
  金丽藻,常州工学院播音系副教授,资深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平时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上播音主持课,业余却在孜孜不倦地研究常州方言。

  记者对此充满好奇与不解:两种不同的语言状态能和谐共处吗?

  她淡然一笑说,教普通话与研究方言不存在一点儿矛盾,“就好像是一个人上班时间研究西装工艺,业余却爱穿旗袍。”

  音色甜美的金老师普通话相当纯正,乡音荡然无存。作为常州市推广普通话的骨干,金丽藻到许多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进行过辅导。金说,普通话是来自方言而高于方言的民族共同语,教普通话语音时,可以充分利用方言里的资源加以学习的迁移引导。她举例说,常州人发不好普通话里的ing,但如果用常州话说1、5,快速连读这两个数字,就得到相对规范的普通话ing了。记者一试,果然如此。

  恰好此时,有人打进电话。她一改语气语调,立刻用地道的常州话与对方交流,前后判若两人,但都很好听。她的常州话,记者感觉似乎比一般人说得更柔绵些。“我是地道的武进乡下人,除了读书进修去过外地,其余时间没有离开过家乡。”

  “百多年前甚至更早前的常州方言,其实跟我们现在说的常州话,还是有区别的。”作为《常州方言丛书》中《常州方言史话》分册的主编,金认为,方言变化的踪迹,可以让我们梳理出城市记忆的线索。

  在金丽藻的娓娓叙说中,记者了解到,常州作为“吴尾楚头、中吴要辅”,常州方言成为吴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枚见证了吴文化五千年历史的活化石”,它覆盖了太湖西北,茅山以东,无锡以西,从镇江扬中以下的长江下游一线,包括常州、溧阳、宜兴、江阴、张家港、高淳等13个县市以及安徽郎溪和广德部分村镇在内的地域。

  金老师告诉记者,素有齐梁文化之地的常州,由于北濒长江、南临太湖而成为连接江淮方言与吴方言的中间地段,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常州方言的交流与相融,“其实从方言的变化,可以看出我们常州早就有‘吸纳与融合’的城市特点”,在跟同伴们一起研究常州方言史时,金丽藻如此感悟。

  金丽藻是位喜欢质疑的学者。很多年以前,她突然觉得常州话里的“嗲”很好玩,为什么别的地方说“什么”、“啥”、“啥么事”,常州话却说个“dia”?还常被外地人误以为是骂人的话。她到处查资料求证,结果发现其本字是“底”,但是为什么发音不一样呢?哪一个音是更为原始的音呢?

  还有一次,看上海人写的一篇文章,说“尖尖头”只有上海话里才有,她觉得纳闷儿,常州话里也有啊。什么尖尖头、屑屑头、桶桶头、老老头、柄柄头……多的是。后来发现纳闷儿的现象越来越多,比如常州话里的重叠后缀:白笃笃,白僚僚,白哈哈,白花花,甜糖糖,甜增增,甜咪咪,甜嘻嘻,甜叽叽,甜酸酸……怎么会有这许多稀奇古怪的说法?这些说法中蕴藏着什么呢?

  “……方言就好比一锅炖了千年的鸡汤,营养太丰富了。当我们静下心来审视回味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乡音时,心灵会为之震撼。方言是一种古迹,是一种文物,方言还是一种化石,因为方言里头封存着人类智慧的结晶,而且是活化石,几千年来她始终在传承着一方水土的乡土风情。方言是一个宝藏,等待我们去保护去开采。”在金老师的一篇文章中,记者读到上述文字。

  对即将成稿的《常州方言史话》,金丽藻觉得,团队的协作精神和科学态度让她“格外有信心”,她向记者介绍,他们中有资深方志专家王援、虞新华先生,有年轻的学术精英吴健老师,以及一大批默默奉献的热心人士。

  目前,金丽藻和她的伙伴们,最大的愿望是“让大家聆听到从古到今不同时代的常州之声”。 本报记者 沈向阳

吴人 发表于 2008-9-17 23:26:26

注 音

http://www.sina.com.cn2008年09月17日09:41常州日报
  上一周,钟敏教授跟我讲了个故事:

  1991年,她去日本访问。东京街头,一口熟悉的常州方言传入耳中。循声,竟然是多年前的老同学。

  繁华的街区,“我们旁若无人地用常州话聊了很久”,老同学告诉钟敏,“能在这里听、说常州话,太过瘾了”,虽然老同学夫妇俩已经能熟练地操一口纯正地道的日语,但在家里,他们始终用常州话交流,“家乡话,是我们排遣思乡之苦最好的良药”。

  后来,记者在采访范炎培先生的时候,也听说过类似的描述。范先生那次更有传奇色彩:范出差去厦门,一位离家数十年的常州老乡,偶然在街头听见范老师跟同事说常州话,竟悄悄尾随在后面听。等到范先生和同事察觉时,那人早已泪流满面。他对家乡人说,已经好多年没有如此亲近乡音了。晚上,他专门找到范先生下榻的宾馆,一呆就是四五个小时。

  为了《常州方言丛书》的编纂,钟敏的眼疾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在电脑上每工作10分钟,就必须歇息一会。医生警告她,如果再这样下去,“后果会不堪设想”。而刚刚从常州电大副校长岗位上退下来的钟敏教授说,自己实在耽搁不起时间。

  早在1999年,钟敏在江苏语言学会的一次年会上,以《从常州话70年的变化,看建立方言语料库的必要》为题发言,强调要“为方言建立文本和语音资料库”,语言文字学泰斗徐复教授对此甚为认同。事实并不夸张:目前常州方言中,“尖音”的消失就是最显著的例证,声调的抑扬也不再是“老常州”们熟悉的口吻……

  但钟敏仍然觉得这“并不可怕”,她相信语言总有其顽强执着的生命,关键是“要有积极主动的态度”。钟敏自豪地告诉记者,常州人在语言研究上的前贤辈出:段玉裁、赵元任、吴稚晖、瞿秋白、周有光等都是成就斐然的语言大师。赵元任著于80年前的《现代吴语的研究》,至今被公认为吴方言研究最权威的著作。

  在《常州方言词典》中,钟敏教授主要负责为方言注音的任务。在这次《常州方言词典》的编纂中,专家们对方言进行了汉语拼音标注,权威人士称其为“一项独创性的工作”。为了把常州方言读得准、读得像,钟敏跟词典的其他编纂者一起,一个字一个字地“抠”。为了让从来没有接触过常州方言的人士也能说常州话,他们还在词典中为常州方言加注了国际音标,这意味着,即便是“老外”,将来也有可能会说几句常州话。本报记者 沈向阳

吴人 发表于 2008-9-17 23:33:09

一万词条 一片心血

http://www.sina.com.cn2008年09月15日11:06常州日报
  编者按 多年前的常州话,跟我们现在一样吗?独特的方言词汇里,究竟藏着怎样的文化密码?作为常州重大文化建设项目,《常州方言丛书》启动已一年,目前全书完稿在即。本周,让我们走近这些为这座城市的“集体记忆”不致消失的人们……

  在周源诸多称谓中,他更愿被称为“周老师”。

  至今在茅山一带,许多老百姓还记挂着这位带“常州口音普通话”的周老师。

  从教、入仕,临退休了,周老师却做起了“主编”——《常州方言丛书》副主编。在这套《丛书》里,周同时兼《常州方言词典》分册主编。

  作为地方“重大文化建设项目”的《常州方言丛书》分三册:《常州方言词典》、《常州方言史话》、《常州方言趣话》。这将是常州历史上第一次由官方出面,对常州方言进行系统完整的整理编纂。前一阵,已相继由范炎培、张一农、巢云栋等,出版了《常州闲话》、《常州方言俗语趣谈》、《常州方言初探》等专著。

  “方言,不仅是表达方式的问题,它涵盖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经济信息。”周源认为,更多民间热心人士对本土方言的热切关注,其实都是为了“不致丢失我们这座城市的‘根文化’”。

  周老师告诉记者,他对常州方言的兴趣,实际上在文革前就开始了。那时,他还是市一中的教师。课间,经常有学生请教他,常州方言里的一些词语,用普通话该怎么表述、如何书写。每当这时,年轻的语文老师总尽量用自己平素的积累,比如从“六书”的角度来帮同学们析字释意。

  但他总觉得仍然意犹未尽。他开始琢磨起自己天天挂在嘴边的家乡话来。时间长了,周惊喜地发现,在这些耳熟能详的词汇、语汇里,竟藏着更多的密码:保留完整的古全浊声母体系、繁复的文白异读、特有的标志性词语、揉合其间的江淮官话色彩……

  《中国常州网》龙城博客网友“文亨穿月”的资料证实了周源的惊喜:“常州方言是苏南西部毗陵片吴语的代表性方言,它的独特性告诉后人,在江南,常州自古便是与苏州相提并论的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吴文化巨擘。”而另外一个事实是:第五届国际吴方言大会将于今年11月在常州召开,前几届分别在苏州、上海、宁波等地举办。这从侧面表达了学界对“常州方言在吴语中重要地位”的认同。

  几乎同时跟周源一起对常州方言感兴趣的,是周的姐夫屠国瑞。这位年过七旬的高级知识分子,退休前是南京邮电器材厂研究所所长,“虽然很早离开家乡,却没有一刻忘记家乡话;虽然学的是自然科学,但其涉猎语言文字的功底不逊专家”,周源对这位兄长充满敬意。

  两年前,老哥俩碰头时,经常感慨“现在常州的一些孩子都不会说常州话了”,为了“让后代会说常州话”,两位老人立下宏志,自发研究起常州方言,打算“整理一本尽可能翔实的‘常州方言词典’”。

  于是,周源开始在常州搜集词条、寻找资料,利用去南京开会的机会,与屠老切磋、讨论注音方案、释义、例句。

  民间的自发行动与官方的主动意识发生了交汇。去年8月,由市社科联牵头组织的《常州方言丛书》项目正式启动。

  市委副书记邹宏国在编委会全体会议上的致辞,表达了官方对《丛书》的期许:要让“会讲常州话的人有兴趣看、不会讲常州话的人需要去看、在外地的常州人也惦记着看”。同样在这次讲话里,邹宏国更把这套丛书提到了“加强常州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高度。

  自此,《丛书》进入紧锣密鼓的运作。莫彭龄、钟敏、金丽藻等专家们的加入,为丛书的整理编纂“更具学术性、应用性、科普性”提供了强有力的学术支撑。

  而民间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始终激励着周源、屠国瑞两位老人的工作热情。周源说,让自己最感动的是,常州工学院的大学生俞尤岚,一年多来一直利用业余时间帮助打字、校对、整理,最终患上严重眼疾。

  “由于长时间伏案整理,周老的眼睛也已高度受损。”市社科联副主席周晓东是这项工程最忙碌的组织者之一,从头至今参与了《丛书》编纂,他告诉记者,周老患糖尿病,但仍坚持每天工作到深夜,“劝都劝不住。”而屠国瑞,每次讨论、通稿,都从南京赶到常州,风雨无阻。据周晓东透露,目前《词典》已整理词条1万多,正进入最后通稿阶段。

  上周日,记者旁听了编委们的一次词条讨论会。讨论进行中,记者突然发现:68岁的周源从包里取出注射器,撩起上衣,自己往身体里注射了一针胰岛素。

  看见大家惊讶的眼神,周老师没事儿一般,挥挥手:“别停下,继续,继续。”

  本报记者 沈向阳

人人头 发表于 2008-9-21 22:41:06

是件好事:thumbup:

轧闹猛 发表于 2008-9-26 11:10:35

正是那个周有光

为普通话打造了绞杀吴语的利刃。麻木面对自己母语的危亡却成就了自己一生的事业。

钱塘知府 发表于 2008-9-26 18:03:52

方言就好比一锅炖了千年的鸡汤,营养太丰富了
——————————————
可惜啊,鸡汤被阿木林倒掉了

吴语越音 发表于 2008-10-10 22:06:29

一五连读可以学ing,果然好方法。以前怎么没有人说过呢?:amazin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播音系副教授与常州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