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椿 发表于 2008-1-17 23:33:15

“无锡由来”及“泰伯奔吴”之我见

2007/08/29

邹国良  我们居住的无锡,为何叫“无锡”?平时,无论报刊或在谈论中却时有提及。
  作为“无锡”地名一词,首见于《史记·东越列传》载:“东越将多军,汉兵至,弃军降,封为无锡侯。”而作为“无锡县”之名是首见于《越绝书·吴地传》云:“无锡西龙尾陵道者,春申君初封吴所造,属无锡县。”这是《越绝书》所描写的无锡城,也包涵了西汉高祖5年(前202)初建无锡城的情况,至今无锡已有2209年有文字可靠的记载。但是在这些风风雨雨的过程之前段时间里,即周秦间的时间里又是怎样呢?据陆羽《惠山寺记》云:“周秦间惠山东峰(今锡山)盛产铅锡,到汉初锡方尽,故置无锡县,西汉末年,王莽位,此山复出铅锡,故改无锡为有锡。”又云:“东汉有樵客于山下,掘得古碑一方,碑上有铭文曰:“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内容印证了当时社会的治乱和无锡地名的更改情况。
  锡山究竟是否产过铅锡?据有关部门作调查和测定,锡山岩石中不可能盛产“铅锡”,而且也从未发现过开采铅锡的遗迹。至于王莽改“无锡”为“有锡”,并非东峰又出了锡,而是号称“改革”、“寻出路”、“必须一切反其道而行之”,凡是将一些可改为相反的名字的地名都作更改,如“有为”改“无为”,“东明”改“东昏”、“符离”改“符合”等等。这种更改,实质上是王莽追随者们的杰作,并不代表广大百姓的根本利益,行时也仅10多年功夫,故又把原名改了过来。
  陆羽记载的那些资料又从哪儿来的呢?首先,我们应以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上分析此一问题:西汉末,东汉初,统治阶段大肆宣传谶纬之学,一些方士、儒生投其所好,常采用伪托之手法,宣扬神仙鬼怪的预言,以达到维护王权,巩固统治的目的。所谓那块无锡古碑的出土与解说,只能算是那时唯心思潮盛行下的产物。
  特别是自从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吴地群众性的吴文化研究如火如荼地开展,许多学者,从古汉语、古文字和古代吴越方言、习俗等多方面的,尤对无锡之类难解的地名进行探索,大体上可知春秋时,吴越地区同气同俗,语言相通,但这种语言,始终未形成独立的文字体系,凡先秦至汉时的有关古吴越地区的国名、地名、族名、人名、大都为当时中原史官,文人采用汉字中的同、近音字,将它们记录下来的,如“无锡”一词,并非汉语中的“铅锡”,也非“赐”字,更非“吴墟”之意。正因它的读音被“锡”字记录下来的结果,时间一长,其原意又失传,后人进而望文生义,于是说成:“无锡就是没有‘锡’了。”
  那么,无锡的由来究从何来?据《山海经》载:南方有雷泽,也有人首蛇身的神……而雷泽(指今太湖)距今5000年前,还是依畔长江的茂盛草木和猛兽成群,有着大片的湖沼山陵及地壳之频变;天空常有迅雷不及掩耳之闪电与落雷,(江浙一带民间对“闪电”至今称“霍羲”)引起滂沱大雨;更由于海平面的高升,水漫遍野,汹涌澎湃,使人们惊吓四逃,出于天热多水与闪电的缘故,于是太湖古称“雷泽”;古人为了生存,故文献记述了其中有一支逃到了中原地带繁衍了后代,形成了一个氏族,即伏羲氏。据《辞海·历史分册·中国古代史》第210页)引《三皇》、《五帝》、《伏羲氏》基本上都提到伏羲作:宓羲、包牺、疱牺、伏戏、太皞等,传说人类由伏羲和女娲兄妹相婚而生子;又传说他们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又据《补史记·三皇本纪》:“太皞疱牺氏,母云华胥,履六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
  根据文献,使我们约略知道伏羲是我国三皇五帝中的一个重要角色,或说伏羲原是我国原始社会后期东南沿海部落联盟中的首领。伏羲的父亲是雷公,母亲是华胥,伏羲生于“成纪”。总至,对于以上所提到的不管是人名、族名、地名来看,都应说是离不开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指的太湖流域的心腹地带;而这许多人人事事,又经过长期的传来传去,不仅难免有失音、失传,直至东汉时把“华胥”、“伏羲”的同近音将汉字的“无锡”基本上等定下来,即是从传说中的人名、族名转变成一个千百年来事实上法定之地名——“无锡”的过程中,从而给了我们以一个新的启迪与信息,即无锡原来的地名应该是“成纪”,使用的时间多少?此可不去讲它,但是提此“成纪”一词之意,显然谓:“这是一处让人们值得永远留念——纪念之地”的紧缩语。至于所以不用成纪而需用无锡一词来代替它?大概原出于奥涩和不便记住之因,故而要用名气大的伏羲即以人名来代替之地名,这样一来,人们不仅容易记住,而且含义又深刻了许多,问题是,这里的“伏羲”却偏偏以“无锡”的二个同近音字替代罢了。但此可万不能望文生义。

大椿 发表于 2008-1-17 23:35:49

(紧接上文)

 另一个问题是也可给我们带来一个新的启迪,证据也可说是:3000多年前泰伯奔吴一事,对于泰伯所谓立意避居无锡古梅里,一般传说是由于见到了一只五彩缤纷的凤凰之后,于是就决定开始搭棚定居下来,进而立国建都等等。
  我始终认为:泰伯虽是远离无锡千里之外的中原人,可他作为周王族的世家子弟,他不仅有相当高的政治水平,而且也一定多少会知道东南沿海太湖流域有块风水宝地的无锡之地或说是块吉祥之地的文史,因为无锡是伏羲的出生之地,所以泰伯决意要来无锡古梅里立国建都,开创辉煌的吴文化之发祥地与业迹,应属慕伏羲而来到无锡的,绝非路经无锡见一风凰之后才决定留居无锡,这种“随心所欲”之观念似有些欠妥了。问题倒不是说泰伯来古梅里的有关传说不好,而是应尊重科学,首先要用现代的话说,他要选一块周长三里二百步、地势要至少在十五米以上(指海拔),这在当时恐怕露出水面的土地并不多,这二大因素先考虑之后,那么我们才有可能最后真正找到泰伯及其后裔们的强有的物质依据。从根本上提高无锡的著名度。
  以上是我个人的心得体会和认识,不管无锡的由来,泰伯的奔吴大有与许多专家、学者之不同,甚觉立论不很成熟,但是在无锡文史界中如要弄清此二大问题,唯有“创新”才能获得发展,在“创新”中求得真正进步,诚望诸家指正,甚幸!


[ 本帖最后由 大椿 于 2008-1-17 23:40 编辑 ]

showay 发表于 2008-1-18 03:58:16

伏羲原来和霍显有关,他妈华胥原来就是霍显,就是电母,“无锡”原来是“雷电之城”啊~~
不错,现改上海、苏州、无锡为:上邑、水邑、雷邑,挖咔咔~~继续等常州~~~

姬远清 发表于 2008-1-18 09:44:54

这篇文章就是上次我批过的....................:diehard:

大椿 发表于 2008-1-18 10:12:55

zt 最常见的“无锡由来”:

“无锡”这一地名的由来,现存在两种说法。一种说法即现在流行的说法,认为周、秦间锡山产锡,至汉朝锡尽,故名“无锡”。新莽时锡复出,改县名为“有锡”,东汉初为无锡。这一说法见于唐朝陆羽《惠山寺记》,谓:“山东峰(按:指惠山东峰,即锡山),当周秦间大产铅锡,至汉方殚,故创无锡县,属会稽。自光武至孝顺之世,锡果竭,顺帝更为无锡县,属吴郡。”这一说法,历代无锡地方志都相沿记载。但清光绪《无锡县金匮县志》认为:“王莽时大改郡县之名往往与旧名相反”,所谓“锡出而更名,孝顺时锡竭而复旧,殆不足据。”

另一种说法认为“无锡”是古越语地名之一。“无”是发语词,无实义,“锡”的原义因古越语佚亡已久,无从考证。这一说法是当今一些地名学者、语言学者、历史地理学者在总结前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经过对江浙地区大量地名的调查研究而得出的结论。他们认为,“无锡”和江浙地区其它许多地名,如夫椒、余杭、句容、姑苏等一样,都是属于齐头式地名,冠首字虽然写法不同,但古音相合或相近,都是古越语的发语词,无实义。这些地名随着古代吴越地区的氏族迁徙、流散和与华夏族的融合,原义渐至湮没,但一部分却因用汉字记录同样的音而保存下来,后人不知道所由来,往往望文生义,妄加解释。又有学者认为,“无锡”是因为生活在无锡的一个古越人部落以一种“治鸟”为图腾而得名,其本义应是“神。

热度 发表于 2008-1-18 12:44:36

Sn有る:singin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无锡由来”及“泰伯奔吴”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