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人 发表于 2007-8-28 19:09:36

解放日报:珍重这样的"活档案"

2007年8月14日 09:44


来源:解放日报作者:何振华选稿:项凌      

  现在只要打开SMG的电视频道,“老娘舅”、“阿庆讲故事”、“红茶坊”之类由当红曲艺名家担扛的节目,牢牢稳坐“黄金时段”。你可以说滑稽或评弹的受众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你能因此对滑稽及曲艺事业的兴旺发展持一份乐观么?至少我不这样看。特别是奥运在即、世博临近的当下,一如市委领导同志所强调的,“世博会对经济的促进只是一个方面,更深远的在于文化层面的带动和促进。”发掘上海文化传统,打造作为文化大都市的新上海,不是光靠辟一块复制的石库门便能近悦远来的。至少,我们不能忘记很多文化艺术界的前辈对母亲城市所有过的杰出贡献,否则我们这样一座城市的文脉难免割裂。
  比如小刘春山,现在的青春男女几无人识。但六十岁以上的老上海,可谓耳熟能详。小刘春山的父亲刘春山,是上海滑稽的鼻祖之一,上个世纪20年代与王无能、江笑笑并列“滑稽三大家”;小刘春山子承父业,曾也红极一时,后改行做“说书先生”。小刘春山今天不仅健在,而且这位82岁的老人依然活跃在上海各个社区文化中心和书场,到东到西,处处客满,大受欢迎。

  我为什么说要珍重小刘春山这样的“活档案”?其一,老人衣食无忧,年届鲐背,却热衷于“跑码头”,说是“多动脑子,活络筋骨”,其实听他说的两部新书题目,非同凡响;《滑稽泰斗刘春山》、《小刘春山沉浮录》,合二为一,即是一部滑稽历史,岂言易哉?!对历史负责之精神,对史迹描述之精到,对人事绍介之客观,遍览坊间同类音像或出版物,如此怀质抱情,独无匹兮。其二,老人善于创新,别出机杼。说了几十年的评弹,小刘春山却一直游离于评弹的主流圈子之外,自称“滑稽评弹”,一口沪语味浓的苏州话,弹唱的是“九腔十八调”。不能说他不尊重甚至或缺乏评弹传统根基,恰恰就因为有了他那些时而穿插于书中、与故事情节相合的各种精彩的演唱,对今人甚至后辈已然不知、濒临失传的传统曲目和段子,那是最好的演绎和存真。其三,老人精神可嘉,记忆惊人。凡是小刘春山的老听客,无不为他在书中对老上海许多人事掌故旧迹如数家珍而拍案折服。联想到近年来一些有关旧上海、老城厢题材的文学和影视作品,能够逼真而生动地体现历史神韵的佳制,实在是凤毛麟角。我看今后如请小刘春山来当个顾问,完全有胜任的资格。

  前些天央视的一档综艺节目,特别介绍了一位“长沙弹词”艺术家,称誉这位70岁的老人是湖南的“活化石”。7月沪上有“北季南金”美誉的现代文史大家金性尧先生仙逝,相比境外和外埠对“才华横溢、著作甚丰、人品文品皆受人尊敬和爱戴”的金老去世报道,我们上海的新闻媒体,无论是在金老的生前还是身后,是不是做得都很不够呢?提升城市精神,不光是在于培养道德健全、文化高尚的市民群体,希望我们的各级“有关部门”和“有识之士”,更应该以刻不容缓的紧迫感,真正实践好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从最起码的珍重、保护、继承小刘春山这样的滑稽界硕果仅存的“活档案”等做起。文彬彬、田丽丽、沈一乐这些优秀的老艺人皆离世多年了,说到底,世界上是不可能有什么“活化石”的。

宁波李家 发表于 2007-9-11 11:08:45

问题是这事是没法指望现在的行政体系的,但是资源又掌握在这个行政体系的手中。

lieukehli 发表于 2007-9-11 14:34:25

回复 #2 宁波李家 的帖子

要靠自己,靠我们一个一个的家庭教育,培养下一代对本土文化的亲和力和认知度。

沧海一声笑 发表于 2007-9-11 15:20:35

自家正正音,对你的小孩教正音吴语。

:lalala: 不要在网上呼吁保护,在生活中么一口新新派,仅此而已

热度 发表于 2007-9-12 14:38:14

文化變遷 歷史鈎沉

mandarin 发表于 2007-9-12 15:12:58

楼上刷屏啊:walawala:

热度 发表于 2007-9-12 15:16:50

否認す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解放日报:珍重这样的"活档案"